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看見的畫面呢?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5:38:12

攬月而歸,踏夢前行!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12月17日1時59分,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著陸過程(左為紅外熱像圖)

▲現場,紅外熱成像捕捉到了一隻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跑過

2時21分左右,搜索回收分隊已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並通過直升機上的紅外吊艙傳出返回器著陸畫面。事實上,與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約1/7,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雪天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而最終成功搜尋到返回器,有賴於各大高科技技術的幫助。

在現場,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加持,黑夜中我們清晰地看到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全過程和著陸後的狀態。

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看見的畫面呢?

因為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輻射。紅外熱像儀可以將熱輻射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然後經過放大和處理,得到物體表面熱分布相對應的熱像圖。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所形成的熱像圖,我們就在完全無光的情況下可輕鬆探測和識別目標。

作為一種被動式、非接觸的檢測與識別技術,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兩大基礎功能是測溫與視覺增強。在視覺增強方面,紅外熱成像技術擁有以下得天獨厚的優勢:

全天候工作:

不受可見光影響,在夜間依然能夠清晰成像,實現全天候24小時工作

無懼惡劣天氣:

工作波長比可見光長,所以能夠透過煙霧、塵埃、雨雪看清目標

作用距離遠:

熱像儀可以探測幾公裡甚至幾百公裡處的熱源目標,作用距離要比可見光遠

超強隱秘性:

被動接受目標輻射的紅外線,不易暴露自身,利於夜間執行秘密任務

輕易識破偽裝:

熱像儀可輕鬆識別各種叢林灌木掩護和偽裝的目標,避免潛在不易發現的危險

▲高德紅外熱成像儀捕捉到天宮二號點火瞬間(紅外熱像圖)

▲天宮二號發射升空(可見光vs紅外熱像圖)

事實上,製冷式、非製冷式紅外探測器及組件作為太空飛行器的有效載荷,在氣象、資源、對地觀測及軍用遙感等重要衛星系列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早在2016年天宮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通過高德紅外熱成像儀,在黑夜中我們也看到了不一樣的天宮二號發射畫面。

高德紅外擁有全球領先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製冷、非製冷紅外探測器批產線及系統研發能力。已研製多款碲鎘汞(MCT)、二類超晶格(T2SL)製冷紅外探測器、氧化釩(VOx)非製冷紅外探測器,產品覆蓋多種面陣規格,多種像元尺寸,以及中波、長波、中長波雙色等多種波段組合。未來,高德紅外將持續以紅外高科技為航天系統各總體單位提供優質可靠、安全可控的航天載荷及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承壓君帶大家見識一下紅外熱成像技術。通常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中常看到的測溫儀:那麼,它靠什麼原理呢?傳統的檢驗技術對溫度的使用範圍較小,通常要求設備停機並拆除局部保溫層進行抽查檢測,無法對設備進行整體的運行狀況的判斷,停機檢測也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檢測成本。那麼是否有什麼設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當然有了,漲知識的時候到了!!
  • 紅外熱成像與普通攝像機區別,熱成像攝像頭不懼風雨全天候監控
    可見光攝像機可分為模擬攝像機以及網絡攝像機,而目前市場上,普通的網絡攝像機還佔據主要部分,這是主要是我們現在的熱成像攝像機發展還不夠完善所造成,很多監控場合都是用普通網線進行布線。但畢竟普通的網絡攝像機的清晰度已經漸漸滿足清晰的場合使用了。
  • 紅外熱像技術實現對危險品倉庫的智能監測
    四、紅外熱像技術對危化品倉庫防火的幫助     紅外輻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最為廣泛的電磁波輻射,通過熱像儀實現溫度圖像,人眼可見。同時,大氣、煙雲等對3-5微米和8-14微米的紅外線不吸收,因此,這兩個波段作為「大氣窗口」,我們可以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惡劣環境中,清晰地觀察到監控區域的情況。
  • 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在建築摟宇的多種應用(06-100)
    紅外熱像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1306.htm  紅外熱像儀是光機電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其技術已成為全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門產業技術,由於作為紅外熱像儀關鍵性技術的紅外探測器及技術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戶外熱成像推薦:高性價比熱成像怎麼選?
    作為夜視觀察的神器,以往主要用於軍事行動的熱成像逐漸受到戶外探險愛好者的喜愛,並逐漸轉變成夜間觀察的必需品。在夜間,無光或者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觀察野外動物,如果用強光手電之類的,會被獵物提前發現並逃跑,而熱成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熱成像是被動的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波,然後經過信號轉換,最終以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
  • 疫情隨寒冬再起 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那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紅外測溫設備的晶片究竟有何技術含量?   據業內人士介紹,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是熱成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探測、識別和分析物體紅外信息的關鍵。
  • 技術供給-紅外熱像技術在建築外牆熱工缺陷及節能建築評估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科技成果中文名稱紅外熱像技術在建築外牆熱工缺陷及節能建築評估中的應用技術研究所屬技術領域成果轉化情況待轉化轉化模式內  容  簡  介    本課題作《紅外熱像技術在建築外牆熱工缺陷及節能建築評估中的應用技術研究》項目是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自選項目
  • 蘋果或將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 以提升AR性能(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近日曝光的一項蘋果專利顯示,蘋果可能將會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讓用戶可以在更多環境中使用AR。據專利描述,這項技術將依靠熱成像或紅外線的攝像頭來增強AR視覺攝像頭,可利用場景中真實物體的熱屬性,以提高計算機視覺算法的準確性。這項專利可以讓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中,更輕鬆的使用AR系統。 紅外熱像技術,最早使用於軍事領域,後轉入民用,以熱像儀最為普遍,主要用於工業檢測、設備維護、防火、夜視以及安防等領域。
  • 鹽城移動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技術助力景區智能防疫
    近日,由鹽城移動提供的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儀在東臺西溪景區投入使用,在景區優質移動5G網絡的加持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全方位智能防疫篩查能力。為此,鹽城移動及時向景區管委會提供了紅外熱成像智能防疫篩查方案,在物聯網、5G技術的支持下,能實時鎖定遊客額頭進行流水式、多人同步的體溫檢測服務,能大大縮減景區入院高峰期的停留時長,同時現場的智能大屏可以實時顯示遊客檢測數據,確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
  • 健康碼、智能外呼機器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黑科技助力抗疫
    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5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2003年,額溫槍還是件新鮮事兒,「非典」時期,測體溫的工具仍以體溫計為主。而現在,各地的車站、機場,都開始啟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鐘即可顯示結果,一旦有超出標準體溫者,測溫儀就會報警。紅外測溫設備,能感應到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把溫度轉換成數字和圖像。
  • 熱成像儀原理
    比如:在建築領域,檢查空鼓、缺陷、瓷磚脫落、受潮、熱橋等;在消防領域可以查找火源,判定事故的起因,查找煙霧中的受傷者;公安系統可以找夜間藏匿的人;汽車生產領域可以檢測輪胎的行走性能、空調發熱絲、發動機、排氣喉等性能;醫學可以檢測針灸效果、早期發現鼻咽癌、乳腺癌等疾病;電力檢查電線、連接處、快關閘、變電櫃等。
  • 大立科技快速響應,紅外熱成像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道關口,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環節。其中,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系統憑藉快速、直觀、安全等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所對體溫異常人員的大面積快速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在熱成像下每個動作都一清二楚
    提起熱成像,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影視裡優勢兵種的專屬設備,熱成像儀在小組作戰中可謂是大放異彩。面對一群裝備落後的對手時,一到夜晚,就會變成一場悄無聲息的單方面抓捕行動。在熱成像使用者眼裡,基本不會再有黑夜恐懼症,敵人的任何偽裝與走位都會變成一場低端的幼稚表演。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而當前態勢下,接觸及配合可能導致新風險,並且在大人流量環境不可行。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測試系統的優點明顯:遠距離、非接觸、多目標,適合機場、地鐵、鐵路及樓宇入口等。其意義在於前期篩查,主要用於在人群中發現疑似發燒人員,進一步進行精確的體溫測量及後續檢查。
  • 聚光科技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杜卓蔓1月29日,聚光科技宣布,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局勢,公司攜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緊急召回相關人員,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對此次防疫工作的應急保障。記者獲悉,截至1月29日,首批近百套由譜育科技製造的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
  • 基於微光與紅外的夜視技術
    近年來,微光夜視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礎上,第四代技術應運而生。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也走過了三代的歷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輻射的紅外線來進行探測,與微光成像技術相比,具有穿透煙塵能力強、可識別偽目標、可晝夜工作等特點。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
  • X光、CT、MRI、熱成像儀都是啥?醫療成像技術背後的故事要知道!
    疫情期間,我們經常能看到機場、火車站裡的工作人員使用熱成像儀篩查發熱人員。其實,熱成像儀還可以用於一些其它疾病的診斷。除了熱成像儀之外,X線、CT和MRI也是常見的醫學影像技術,這些技術發明的背後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安天下AT350體溫篩查系統 熱成像測溫門直銷
    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    同時運用紅外、微光技術使之在不同的波長進行成像,同步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與一維光譜信息,然後利用一定的圖像處理算法對多波段圖像進行分析處理,充分利用各種信道中的有用信息合成圖像。
  • 前沿| 多光譜成像:五彩斑斕的黑
    多光譜成像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J]. 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 2021, 58(4): 0400001光譜成像是通過光譜分離元件將入射的全波段/寬波段光信號分成若干波段,同時獲取探測目標的光譜特徵和空間圖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