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夥伴都聽過「鯨落」吧,世界上每當有一條鯨魚死去,將會用30年的時間沉入深海落葉歸根。近年來鯨魚擱淺事件頻頻發生,據資料顯示這些被衝上沙灘的倒黴鯨魚,屍體會自動發生爆炸連骨頭都不剩,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鯨魚的飯量很大,一張口就可以吞下1噸的魚蝦,這些食物消化後,會產生甲烷、氫硫化物以及氨等易燃易爆的氣體。鯨魚死後隨著內部組織和器官的腐敗,身體的蛋白質被分解,細菌迅速擴散至全身,產生更多氣體,如果處理不當鯨魚就會發生爆炸。產生的衝擊力不亞於煤氣罐子爆炸,足夠讓一條龐大的藍鯨粉身碎骨了。
而且鯨魚爆炸的時候還會把大量細菌散發在空氣中,這些細菌會對人類產生極大地危險,所以當我們看見擱淺的鯨魚,不要因好奇走過去拍照留念,因為不知道它在哪一個時刻就會爆炸。而關於如何處理擱淺上岸的鯨魚,一直是群眾憂心的難題。最好的選擇通常是就地埋葬,如果不能埋葬,就只能把鯨魚搬走另作他用了。
據資料顯示,2004年1月被送往臺南大學的鯨魚屍體,一隻身長17米、體重50噸的抹香鯨,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爆炸,血和內臟灑了一地,行人沐浴在一片血雨中,場面極其慘烈。
還有一種方法是把鯨魚解剖,若科學家解剖鯨魚不當也會引起爆炸,解剖時一次性割一個大口,空氣在瞬間排出,內臟一下子噴出來將會產生爆炸。
鯨魚爆炸通常是人為的,比如遊客爬到鯨魚身上拍照留念,拿點什麼紀念品。雖然政府禁止遊客靠近沙灘上死去的鯨魚,但還是有好奇的人明知故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