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高考學生,特別是考生家長所關注的一個問題,如果被一所不如意的大學錄取了,或者學校雖然是自己所願意的,但專業被調劑後,超級不喜歡調劑錄取的專業,最終選擇不去上學,那麼自己的學生檔案會怎麼樣被處置呢?
對於這種情況,高校採取的是檔案從哪兒來,就回到哪兒去的原則,你的考生檔案是從你所就讀的高中學校被提檔走的,那麼在一定的時間內,高校發現你不會再去報到入學,或者你自己已經明確和高校說明自己不去報到上學,那麼你的檔案會被退回到你所在的中學。如果你沒有選擇復讀,而是就業了的話,那麼多年以後,學校就會把你的檔案退回給你所在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
考取了不如意的大學,選擇不去上學
一般來說,還是建議此類考生或考生家長慎重思考,目前的高考錄取是遵循志願原則,不再存在學校調劑之說,只有專業調劑一途。那麼既然你已經被錄取,那麼從學校這個層面來說,是你自己願意去讀的學校,你才填報該學校的志願吧?如若你不喜歡這所學校,都不願意去讀這所學校,你當初又為何填報了這所學校呢?
自己的選擇,自己還是需要負責的,否則存在刻意浪費大學學位之嫌,因為你所考取的學校學位,你不願意讀,但還是有別人願意讀的,為何不把這個學位讓予別人呢?
一般來說,不願意去讀的考生,一般是因為專業調劑的原因,由於當初高考志願填報不合理,專業被調劑,而所調劑錄取的專業,有可能是自己極度不喜歡,或者不願意接受的,這種情況下選擇不去讀的情況發生得比較多。
一般來說,學校是自己所願意的,專業可能一度難以接受,但是只要專業不是自己極度討厭的,而且綜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議慎重考慮棄學之舉。
畢竟,如果自己努力一點,積極進取一點,在學校進行專業的轉換還是有機會的。
被錄取棄學,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沒有?
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被某所大學錄取,自己選擇不去上學,基本上沒有多大影響。只有極個別高考競爭度比較大的省市,比如河南,對於高考被錄取不去上學的考生,則會計入誠信檔案,來年復讀高考會限制學生的志願填報數量。而絕大部分省市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2020年高考,可能是很多省市最後一年的傳統高考時代,比如重慶、湖南、湖北、河南、廣東、遼寧、河北等省市,在2021年將是開啟新高考的元年,那麼上述這些省市的考生,如果被錄取而不去上學,選擇高考復讀的話,就會面臨從傳統高考跨入新高考的時代,這個時候需要慎重考慮自己復讀的代價有多高?這個轉換,對於一些學霸級的復讀生,影響微乎其微,但對於介於本科線上下的考生來說,不甘於讀個專業,選擇復讀來考本科的學生來說,這個不可預知性還是有點高了。
考上了大學,選擇不去上學,還需慎重考慮後再作出決定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