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留學,我們往往會想到「鍍金」這兩個字。出國留學之後,有了海外求學的經歷,在國內就業就比較「吃香」。比如同樣是博士,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博士經過海外一番「鍍金」之後,想要進一些高檔次的大學任教,把握就更大了一些。
對於德才兼備的愛國之人而言,在海外留學之後可以學到真本領,這樣就能在學有所成之後回來報效祖國,比如錢學森這樣的科研界大佬就是如此;而對於「牆頭草」款式的學霸,他們只會把留學當作「跳板」,「跳」入其他國家的國籍,成為傳說中的「假洋鬼子」。
16歲考上北大的胡士泰,情商很高。
接下去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叫胡士泰,他16歲那年考上北大,在北大畢業後,因為成績非常優秀,再加上他這個人看起來溫文爾雅,情商貌似挺高的,所以他擁有了去海外留學的機會。但是他留學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是為了將來自己能夠享受國外的「幸福」生活,所以他在留學後加入澳籍,成為一個披著黃皮膚的「澳大利亞人」。
養「老鼠」咬「布袋」,加入澳籍後的胡士泰讓國家損失七千億。
在胡士泰從北大畢業後,我們國家的發展才剛進入起始階段,這個時候國家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國內的人才如果能夠去國外「深造」的話,那麼就可以為我們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基於此,當時我們國家會分批次安排一些學習成績比較牛的學霸前往其他國家參與公費留學。
樹高千尺不忘根,在當時,很多在海外學有所成的學子紛紛回來報效祖國,但還有那麼一些留學生,他們在公費出國留學之後,在學有所成之後就數典忘祖,把出國前的初心拋之腦後,有的甚至成了咬祖國這一「布袋」的「老鼠」,胡士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澳大利亞留學之後,胡士泰並沒有選擇直接回國,而是選擇在加入澳籍,成為一名「澳大利亞人」。如果他單單是這樣做也就算了,胡士泰還做了一件天怒人怨之事:他在加入澳洲的一家礦產公司,成為公司的高管之後,耗盡「洪荒之力」用「黑手段」竊取我國在礦產方面的重要資料,拿到中方的機密數據之後,在一次談判中,澳方和胡士泰聯合踩著我們國家報價的最低線賺黑心利潤。這一次談判,讓我國遭受了七千億的損失。
讓國家損失七千億的北大學霸胡士泰,現狀如何?
紙包不住火,胡士泰的行為最終「東窗事發」, 我國和澳方交涉之下,在鐵證如山之下,胡士泰認罪伏法,胡士泰被我國判處10年有期徒刑。從2010年到前年,胡士泰經歷了8年的牢獄之災。
由於他在服刑期間表現不錯,所以他在2018年的時候就提前釋放出來。提前釋放出來的胡士泰去哪裡了呢?當然是去追隨他的後媽,哦不,應該是為他的「祖國」澳大利亞服務,住著他在澳洲曾經購買的豪華別墅,過上了他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生活。
我個人認為,我們對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那種國家出資公費培養的人才,一定要以德為先,而不是單單看其智商和成績。同時,人若輝煌莫忘恩,希望頂尖高等學府畢業出來的學霸,走出國門後最好不要忘了自己「從哪裡來」,別忘了,培養我們的祖國,才是我們永遠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