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COSTA等咖啡含糖量超WHO警戒線

2020-12-14 聯商網linkshop
  星巴克咖啡含糖量超WHO警戒線

  寒冷的冬日,喝上一杯香濃咖啡,好不愜意。然而英國《每日郵報》日前曝出知名咖啡裡隱藏的高含糖量,讓許多人對咖啡望而卻步。

  世衛組織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的糖不應超過35克,女性不超過25克。但據《每日郵報》報導,全球知名咖啡連鎖店COSTA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鐵含糖量高達73.3克,是世衛組織建議女性每天糖攝入量的3倍。另一家咖啡巨頭星巴克的情況也不樂觀,其大杯蛋酒拿鐵的含糖量高達58.2克,是女性建議攝入量的2倍。

  新京報記者參照報導的COSTA和星巴克大杯咖啡的含糖量數據,並收集3款速溶咖啡標註的碳水化合物進行測評,稱取對應白砂糖,直觀呈現它們的含糖量。進一步計算發現,按建議衝調量衝兌成500ml,5款咖啡的含糖量均超過了世衛組織對女性每日攝糖量的建議值。

  探訪

  速溶咖啡含糖量普遍在40%以上

  新京報記者走訪超市,查看速溶咖啡的外包裝,發現許多速溶咖啡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佔咖啡總量的40%以上。

  在樂天瑪特崇文門店裡,一種德國格蘭特柏瑞姆黑咖啡,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達47%;「麥斯威爾」巧克力風味速溶咖啡碳水化合物比重達69%;江蘇摩卡食品公司生產的「摩卡」曼特寧口味即溶咖啡,碳水化合物比重更高達75%。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新京報記者介紹,通常來說碳水化合物的量約等於含糖量。如果糖分攝入過多,人體心臟負荷就會過重,甚至引發甜食症候群,造成人體免疫能力下降,代謝功能出現紊亂。

  事實上,早在2012年,就有國內媒體委託專業檢測機構對市場上暢銷的30種食品進行了含糖量檢測,發現單位含糖量最高的食品就是辦公室常用飲品三合一速溶咖啡,每100克咖啡裡含48.6g蔗糖,幾乎佔到了總量的一半。

  為此,新京報記者決定參照相關含糖量數據,稱取白砂糖的用量,直觀呈現咖啡裡的含糖量,並測算500ml(大杯)速溶咖啡中的含糖量是否超標。

  ■ 實驗

  ●實驗目的:

  用白砂糖呈現各品牌咖啡的含糖量;測算500ml(大杯)速溶咖啡中的含糖量是否超標。

  ●實驗樣品

  星巴克、COSTA的大杯咖啡各一份;從超市隨機購得江蘇摩卡食品公司生產的「摩卡」曼特寧口味即溶咖啡、億滋廣通食品(廣州)有限公司的「麥斯威爾」巧克力味速溶咖啡、臺灣諦一豪三合一怡保白咖啡。

  ●實驗時間:11月26日

  ●實驗地點:綠松鼠實驗室

  ●實驗過程:

  1、衝調咖啡:參照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中的實驗數據,COSTA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鐵含糖量73.3克,稱取對應的73.3克白砂糖,裝入統一規格的食品袋。星巴克大杯蛋酒拿鐵的含糖量58.2克,按照上述步驟,稱量58.2克白砂糖裝袋,以此更直觀地呈現該報導提及的咖啡含糖量。

  2、速溶咖啡:將一小袋「麥斯威爾」即溶咖啡樣品拆袋稱重,淨重13克,包裝營養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顯示為9克,稱量白砂糖9克,裝入食品袋中。重複這一實驗步驟,諦一豪白咖啡淨重17克,對應的白砂糖為15克,「摩卡」曼克寧即溶咖啡淨重13克,對應白砂糖為11.2克。

  3、最後:統一按照大杯500ml的咖啡溶液,逐一換算。

  ●實驗結果

  5款咖啡均超女性糖攝入量

  經測量並計算,星巴克大杯咖啡液體體積約425ml,則500ml星巴克大杯蛋酒拿鐵的含糖量約62克;500ml COSTA大杯全脂太妃拿鐵含糖量73.3克。

  如按照每克速溶咖啡對應10ml水的衝調量,一杯500ml的臺灣諦一豪三合一怡保白咖啡碳水化合物是44.1克;500ml「摩卡」曼特寧口味即溶咖啡的碳水化合物為43克;500ml的「麥斯威爾」巧克力味速溶咖啡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4.6克。

  按照世衛組織的建議量,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的糖不應超過35克,女性不超過25克。如果都以500ml的量飲用,這5款咖啡的含糖量均超過了世衛組織推薦的女性每日糖攝入量;而除「麥斯威爾」巧克力味速溶咖啡外,其他4種咖啡還超過了成年男性的每日糖攝入量。

  回應

  可自主選擇咖啡配糖

  面對咖啡中的高含糖量,英國公民肥胖問題論壇發言人福萊對《每日郵報》稱,「這些脂肪和糖分的含量簡直駭人聽聞。這些公司應該更負責任……」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報導提及的COSTA全脂太妃拿鐵、星巴克蛋酒拿鐵這兩款咖啡目前未在中國市場出售。

  面對質疑,COSTA中國北方市場媒體負責人蘇博對新京報記者稱,根據中國消費者對甜味的嗜好,COSTA在中國售賣的調製咖啡比照其歐美國家的門店,甜度平均要下調10%;而中國南北方口味也不同,COSTA中國北方銷售的調製咖啡甜度比南方市場也會有所下調,甜度的下調意味著咖啡含糖量的降低。

  新京報記者走訪COSTA北京崇文門國瑞城門店發現,在顧客自取區域內放置有白砂糖和健康糖。同樣的服務在星巴克門店也可找到。健康糖的主要成分是乳糖和甜味劑阿斯巴甜,這是否意味著更加健康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相較於白砂糖而言,乳糖的熱量要小得多,甜味劑阿斯巴甜本身不含熱量。不過她提醒,即便用甜味劑替代了糖分,如果吃入過量食物的話,也不一定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支招

  不加糖和牛奶的黑咖啡更合適

  儘管高含糖量使咖啡成為威脅健康的飲品,但朱毅認為,偶爾喝一杯含糖量較高的咖啡也不用特別在意,只有天天食用高糖咖啡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此外,並不是所有咖啡都不利於健康。青島飲料協會秘書長郭強支招,「從健康角度考慮,建議飲用不加牛奶和糖的黑咖啡,而且黑咖啡還可以起到燃燒脂肪的效果。」並且喝黑咖啡後還要喝一些牛奶來補充鈣質,因為黑咖啡會引起鈣流失。
  (新京報)

相關焦點

  • 星巴克咖啡含糖量超WHO警戒線
    【星巴克咖啡含糖量超WHO警戒線】世衛組織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的糖不應超過35克,女性不超過25克。但據《每日郵報》報導,全球知名咖啡連鎖店COSTA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鐵含糖量高達73.3克,是世衛組織建議女性每天糖攝入量的3倍。星巴克大杯蛋酒拿鐵的含糖量高達58.2克,是女性建議攝入量的2倍。點評:標明含糖量唄。
  • COSTA咖啡大面積關店?要對抗星巴克的COSTA這是怎麼了?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咖啡市場的競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趨勢,一方面隨著瑞幸咖啡的求生,有不少咖啡品牌開始快速進入市場,但我們同樣也看到了一些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市場的放棄,costa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咖啡品牌。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咖啡市場未來的發展?
  • 咖啡年報|星巴克、luckin、costa經典款測評,哪家更好?
    諸位下場的大佬,不管是以財力敲門,還是以江湖地位佔位,想最終贏得顧客的青睞,還得以實力說話,對真愛咖啡的顧客來說,好喝才是硬道理。如果從品牌影響力、知名度和咖啡品質的穩定性看,老牌咖啡星巴克、costa和新晉咖啡瑞幸基本形成了咖啡行業的「三足鼎立」之勢。
  • 星巴克、COSTA、瑞幸的咖啡冰飲,哪一款才是咖啡達人最愛?
    近日小編分別購買了星巴克、costa還有luckin coffee三個品牌的夏日冰飲,並邀請了咖啡達人松果一起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冰飲測評,一起來看看吧!對於消費者來說,喝咖灰最在乎的無疑就是口感、價格、購買方式了。
  • Costa咖啡斷臂求生,就快喝不到了!在你的城市怎麼樣?
    據悉最近Costa 咖啡在各大城市陸續關店,更是全面撤出青島市場,關閉門店的數量佔在中國門店數量的10%,其中包含了,青島關閉20家、北京關閉20家、杭州關閉2家,長沙2家……這意味著costa自2006年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大規模收縮。總是開在星巴克旁邊的costa咖啡已經被年輕人當作是可以媲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了。他的咖啡特色,運營模式均與星巴克類似。
  • 唯一能和星巴克抗衡的Costa,為什麼很少有人去喝?
    就像星巴克和costa的咖啡,其實喝起來都一樣,但是你看朋友圈都是去星巴克點杯咖啡裝X的,幾乎很難看到有人去costa裝X自拍的。儘管 COSTA 是目前唯一可以與星巴克相抗衡的國際咖啡連鎖品牌,但它也只是暫時在自己的大本營英國取得了小勝。無論是在星巴克也難啃的歐洲市場,還是在早已被星巴克深耕數年的中國市場,COSTA 都還沒能有太大的勝算。
  • 星巴克瑞幸肯德基的咖啡區別大嗎?測評發現……
    浙江在線9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申思婕)一杯中杯拿鐵,星巴克賣28元,肯德基賣16元,差價12元,區別有多大?  今天,杭州市消保委對星巴克、瑞幸咖啡、麥當勞、costa、可莎蜜兒、全家湃客咖啡、肯德基七家代表性咖啡品牌中的拿鐵(無糖,奶油默認)進行了評測。
  • COSTA咖啡多地大面積關店!廣州也有分店關閉?充值卡怎麼辦?
    ●曾與星巴克平分秋色● 被稱為「英國頭牌咖啡」的COSTA 2006年進入中國> 2018年被可口可樂收購 曾經在國內咖啡市場 和星巴克平分秋色
  • 門店只剩星巴克10%,COSTA在中國咖啡市場還有位置嗎?
    星巴克初到中國那幾年,一向以高大上的姿態示人。畢竟在那個年代,喝咖啡這件事本就小眾且小資。但是,市場在變。尤其是2016年「新茶飲元年」開啟後,手捧一杯星巴克已經不洋氣了。不斷上新、刷臉、試錯,是星巴克的應對方法。
  • 10款現磨咖啡對比測評:星巴克表現一般,喝Costa要注意!
    10款拿鐵咖啡測試指標營養指標:咖啡因、總糖安全指標:丙烯醯胺國際慣例,先上綜合評價表Costa、星巴克、麥當勞超過單次攝入安全上限咖啡的提神作用主要來自咖啡因,其通過腦血屏障對大腦的中樞神經產生刺激,提高警覺性和認知能力,所以一杯咖啡下肚
  • 與星巴克、COSTA相比 太平洋咖啡定位有何不同?
    每一種坐下來喝杯咖啡的心態,都能夠成就一家咖啡館。無論你面對的競爭對手多麼不可戰勝,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你的咖啡為什麼獨特?與星巴克、COSTA相比,太平洋咖啡的定位更加「商務」、「奮鬥」。      太平洋咖啡很早就設立了企業咖啡服務部,為餐飲業包括酒店、餐廳、俱樂部等提供各種咖啡解決方案。
  • COSTA關店、星巴克虧損,瑞幸咖啡卻活得很好
    財報顯示,2020財年第三季度(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同店銷售下降40%的同時,營收和淨利也雙雙巨幅下滑。實際上,不僅僅是「星巴克」們的狀況不容樂觀,近年來,隨著咖啡市場競爭的加劇,陷入困境的新興咖啡品牌也不在少數,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先於瑞幸咖啡(以下簡稱「瑞幸」)成立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標誌咖啡廳為,動物園咖啡、咖啡陪你、漫咖啡,但有的韓式咖啡品牌已經消失了以星巴克咖啡重度烘焙方向:重度烘焙,全阿拉比卡,無風味特點,味道醇厚,略帶煙燻感。更適合拿鐵或卡布奇諾等牛奶咖啡。採用全自動咖啡機調製。
  • 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的 COSTA 咖啡,為何慢慢消失了?
    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的 COSTA 咖啡,為何慢慢消失了?  早期 COSTA 採取與星巴克「貼身」的戰術,試圖讓自己快速擴張市場,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它似乎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 與星巴克搶生意,漫咖啡、COSTA都棄權了,網際網路咖啡能成功嗎?
    作者:美股寶貝從1999年首次通過授權進入中國市場,19年的時間,星巴克在中國13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000家門店。可以說,星巴克定義了中國人的咖啡味蕾。70% 的毛利率,700億元的市場規模,以及遠高於全球市場年增長率,在中國市場,星巴克固然一家獨大,但向來不缺挑戰者。但一直以來,無論英系的「COSTA」、韓系的「漫咖啡」還是本土系的「上島咖啡」、「太平洋」,各路諸侯烽火連天之下,星巴克的霸主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 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的COSTA咖啡,為何慢慢消失了?
    早期COSTA採取與星巴克「貼身」的戰術,試圖讓自己快速擴張市場,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它似乎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記者 |馬越不少由於疫情臨時關閉的餐飲連鎖門店真的就沒再回來,比如COSTA咖啡。近日有消息稱,COSTA咖啡全面撤出了青島市場。
  • 瑞幸咖啡、星巴克和COSTA咖啡哪家更好?一篇讓你少花冤枉錢
    前不久,一款新興網紅「瑞幸」進入中國咖啡的戰場,一時間風頭無兩,就連星巴克和COSTA咖啡受到些許影響,銷量略有下滑。瑞幸咖啡好喝嗎?這三家究竟哪家更好?一起和收券吧看看吧。瑞幸咖啡是17年底橫空出世的新品牌,價格親民,定價在20-30元之間。採取App下單,無需排隊。提前在App下單,等到了門店即可直接掃碼取餐,非常方便。星巴克主要以門店購買為主,不提供外送服務,如果外送則需要通過第三方外送平臺並額外支付配送費。
  • 瑞幸咖啡這次公開指責星巴克涉嫌壟斷,很可能是一招臭棋
    5月15日,就在大家都忙著準備看錘子發布會的時候,瑞幸咖啡發了一封公開信給星巴克,「痛訴」星巴克涉嫌壟斷咖啡連鎖市場,進行不公平競爭。公開信指出兩點:一是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訂排他條款,有閒置鋪位也不給瑞幸;二是星巴克對瑞幸的供應夥伴施壓要求站隊。星巴克的回應則是,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
  • 與星巴克不相上下的COSTA咖啡最近頻關店?但門店選址仍值得借鑑
    說起咖啡連鎖,大家肯定會想起咖啡界大佬星巴克,而行業內也的確總是將星巴克和COSTA 做比較。同是國外咖啡連鎖品牌,Costa 誕生於英國,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而且很巧妙的是,都同是創立於 1971 年。
  • 曾與星巴克齊名,如今大量關店,COSTA的咖啡王國撐不住了
    在很多城市,COSTA和星巴克總會「成雙成對」地出現。此外,COSTA也打出與星巴克類似的「第三空間」概念,兩者的產品定價相近;除了出售咖啡產品外,COSTA也和星巴克一樣,做著咖啡杯等周邊生意。雖然比星巴克晚了8年進入中國市場,這家英國咖啡品牌早期的擴張速度絲毫不亞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