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星巴克、COSTA相比 太平洋咖啡定位有何不同?

2020-12-18 贏商網

  每一種坐下來喝杯咖啡的心態,都能夠成就一家咖啡館。無論你面對的競爭對手多麼不可戰勝,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你的咖啡為什麼獨特?與星巴克、COSTA相比,太平洋咖啡的定位更加「商務」、「奮鬥」。   

  太平洋咖啡很早就設立了企業咖啡服務部,為餐飲業包括酒店、餐廳、俱樂部等提供各種咖啡解決方案。甚至直接將太平洋咖啡的微縮門店開到寫字樓內部,有些則在公司的茶水間提供咖啡機以及服務人員。   

  太平洋咖啡,這家面目略帶文藝和嚴肅氣息的香港咖啡館,自2011年進入內地以來,已經開設了164家門店(全球共307間),成為唯一能夠與來自美國的星巴克和英國的COSTA抗衡的本土咖啡品牌。 

  不做第三空間,做奮鬥派咖啡!

  與星巴克、COSTA相比,太平洋咖啡的定位更加「商務」、「奮鬥」。

  1992年,TomNeir夫婦由西雅圖遠赴香港工作,此時,發源於他們故鄉西雅圖的Starbucks(星巴克),門店已經超過了百家,並且在一年前於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已經對星巴克和咖啡館生活習以為常的他們發現香港沒有令他們滿意的咖啡館。決定自創一個滿足他們需要的咖啡館。

   

  第一家太平洋咖啡的門店開在了香港金融中心中環,這裡是香港著名的銀行家、律師以及會計師聚集地。

  開業之初,太平洋咖啡與星巴克有些相似,強調家與公司的第三空間。但是在以家居面積狹小聞名的香港,早茶、餐廳甚至路邊的小茶鋪子都承擔著類似的第三空間的功能。太平洋咖啡盯準的是像自己一樣的商務人士,他們需要在辦公室之外有一個更輕鬆但卻不乏便利的工作空間。

  因此,太平洋咖啡少了幾分星巴克式的輕鬆氣氛,卻添了更多商務氛圍。所以,在店面裝修以及服務上,太平洋咖啡提供了更多相匹配的特色。

  於是,太平洋咖啡成為了香港那令人恐懼又振奮的寫字樓世界裡,奮鬥族群能夠小憩一下的地方——當然,小憩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所有的休息都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早期太平洋咖啡每天都會在黑板上分享「Thought for the day(每日金句)」,以鼓勵開創事業的年輕人。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不久前,太平洋咖啡CEO藍屹在內部講話中還提到,每日金句是太平洋咖啡「書卷氣」的體現,而「書卷氣」是太平洋咖啡品牌的五大核心要素。

  B2B成重心:太平洋的企業咖啡服務部

  的確,稍加留意,便可以看出不同咖啡品牌的特色,星巴克的美式腔調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COSTA慵懶的下午茶風格集中了更多女性消費者,雕刻時光、漫咖啡(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等則是文藝青年聚會的場所。

  然而,香港畢竟受面積制約,市場容量有限,太平洋咖啡很難有更大突破。進軍內地成為了太平洋咖啡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與今日的競爭對手相比,太平洋咖啡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其對B2B業務的倚重。

  太平洋咖啡就設立了企業咖啡服務部,為餐飲業包括酒店、餐廳、俱樂部等提供各種咖啡解決方案。此後,太平洋咖啡企業服務部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以香港式的商業靈活,逐步開始為一些公司或辦公樓提供形式多樣的咖啡解決方案。有些直接將太平洋咖啡的微縮門店開到寫字樓內部,有些則在公司的茶水間提供咖啡機以及服務人員。

   

  三年前太平洋咖啡推出了膠囊咖啡機,在香港及澳門的銀行、酒店、公寓等企業客戶中進行推廣,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回饋。   

  「企業咖啡服務有廣闊的市場,我們優於星巴克和COSTA率先在市場上推出膠囊咖啡機,要將先發優勢變成真正的市場優勢、盈利優勢。」藍屹說道,對於膠囊咖啡機,太平洋咖啡有著不小的期待。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太平洋都以高於預期的速度發展著,但對於未來,太平洋咖啡依然有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必須在反思的基礎上,解決品牌定位的適應性和差異性問題。適應性指我們的定位如何更匹配中國內地咖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而差異性則是指我們如何與競爭對手之間有更明顯的獨特區隔。」藍屹說。   

本文轉載來自:21世紀商業評論,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COSTA咖啡大面積關店?要對抗星巴克的COSTA這是怎麼了?
    9月1日,江浙滬地區也將關停一批門店,其中有兩家位於杭州,分別是COSTA西溪樂天城門店,和COSTA中豪國際店。除此之外,杭州其他COSTA門店正常營業。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咖啡市場的競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趨勢,一方面隨著瑞幸咖啡的求生,有不少咖啡品牌開始快速進入市場,但我們同樣也看到了一些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市場的放棄,costa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咖啡品牌。
  • 咖啡年報|星巴克、luckin、costa經典款測評,哪家更好?
    諸位下場的大佬,不管是以財力敲門,還是以江湖地位佔位,想最終贏得顧客的青睞,還得以實力說話,對真愛咖啡的顧客來說,好喝才是硬道理。如果從品牌影響力、知名度和咖啡品質的穩定性看,老牌咖啡星巴克、costa和新晉咖啡瑞幸基本形成了咖啡行業的「三足鼎立」之勢。
  • 星巴克、COSTA、瑞幸的咖啡冰飲,哪一款才是咖啡達人最愛?
    近日小編分別購買了星巴克、costa還有luckin coffee三個品牌的夏日冰飲,並邀請了咖啡達人松果一起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冰飲測評,一起來看看吧!對於消費者來說,喝咖灰最在乎的無疑就是口感、價格、購買方式了。
  • 唯一能和星巴克抗衡的Costa,為什麼很少有人去喝?
    就像星巴克和costa的咖啡,其實喝起來都一樣,但是你看朋友圈都是去星巴克點杯咖啡裝X的,幾乎很難看到有人去costa裝X自拍的。儘管 COSTA 是目前唯一可以與星巴克相抗衡的國際咖啡連鎖品牌,但它也只是暫時在自己的大本營英國取得了小勝。無論是在星巴克也難啃的歐洲市場,還是在早已被星巴克深耕數年的中國市場,COSTA 都還沒能有太大的勝算。
  • 拿鐵咖啡測評報告三:現磨拿鐵COSTA、太平洋出品質量較差 星巴克...
    【星巴克綜合出品質量、服務水平、裝修環境和配套設施4個方面的評價較高。在消費者最為看重的「出品質量」上,貓屎表現較佳,而COSTA和太平洋相對較差。】到咖啡店,點杯咖啡坐下來,或發呆,或會務,或交友。面對越來越多的咖啡館,消費者如何在喜愛的咖啡環境中喝到滿意的咖啡?
  • 與星巴克搶生意,漫咖啡、COSTA都棄權了,網際網路咖啡能成功嗎?
    70% 的毛利率,700億元的市場規模,以及遠高於全球市場年增長率,在中國市場,星巴克固然一家獨大,但向來不缺挑戰者。但一直以來,無論英系的「COSTA」、韓系的「漫咖啡」還是本土系的「上島咖啡」、「太平洋」,各路諸侯烽火連天之下,星巴克的霸主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 Costa咖啡斷臂求生,就快喝不到了!在你的城市怎麼樣?
    據悉最近Costa 咖啡在各大城市陸續關店,更是全面撤出青島市場,關閉門店的數量佔在中國門店數量的10%,其中包含了,青島關閉20家、北京關閉20家、杭州關閉2家,長沙2家……這意味著costa自2006年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大規模收縮。總是開在星巴克旁邊的costa咖啡已經被年輕人當作是可以媲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了。他的咖啡特色,運營模式均與星巴克類似。
  • 近2成消費者喝咖啡裝逼 COSTA和太平洋咖啡提神較弱
    蔣卓勤提醒消費者,建議常飲咖啡的消費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選現磨咖啡。   星巴克綜合出品質量、服務水平、裝修環境和配套設施4個方面的評價較高。在消費者最為看重的「出品質量」上,貓屎表現較佳,而COSTA和太平洋相對較差。   測評報告三:現磨拿鐵COSTA、太平洋出品質量較差 星巴克綜合評價較佳   到咖啡店,點杯咖啡坐下來,或發呆,或會務,或交友。
  • 門店只剩星巴克10%,COSTA在中國咖啡市場還有位置嗎?
    而目前,關店10%後的COSTA,在中國只剩400多家門店,僅為星巴克的10%。對此,COSTA中國回應媒體稱,關閉部分門店並不意味著將放緩在中國拓展的步伐,「我們將在中國市場加速布局多元化渠道,積極探索適合不同消費場景的門店形態。」儘管COSTA並沒有放棄和星巴克競爭,但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競爭從未如此激烈。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咖啡就像紅酒和茶一樣,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很複雜,這也是咖啡、茶、紅酒的魅力所在。一杯咖啡要經過咖啡生豆的選取、咖啡豆的烘焙、咖啡的製作等。同一款咖啡豆、用同樣的設備,不同的人做出的咖啡也會不一樣。一個咖啡企業或咖啡館,對咖啡,對客人的定位也是不同的。
  • 與星巴克不相上下的COSTA咖啡最近頻關店?但門店選址仍值得借鑑
    無論是COSTA還是星巴克,都將選址看得十分重要。作為咖啡店選址,商圈方面實地考察各個門店周邊有無喝咖啡的人群是最需要做的事情。咖啡消費者心理的就近原則很明顯。選址方面,COSTA和星巴克一直以來都極具優勢。而如今,相比星巴克在中國有近4000家門店的發展速度,COSTA的400家門店的發展顯得不瘟不火,部分地區還甚至閉店升級。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COSTA的前進腳步呢?
  • 星巴克瑞幸肯德基的咖啡區別大嗎?測評發現……
    浙江在線9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申思婕)一杯中杯拿鐵,星巴克賣28元,肯德基賣16元,差價12元,區別有多大?  今天,杭州市消保委對星巴克、瑞幸咖啡、麥當勞、costa、可莎蜜兒、全家湃客咖啡、肯德基七家代表性咖啡品牌中的拿鐵(無糖,奶油默認)進行了評測。
  • 咖啡館體驗報告:星巴克、COSTA、漫咖啡等藏有哪些秘密?
    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工作日帶著從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買的咖啡去上班,在COSTA(需求面積:80-400平方米)約見客戶進行商談,而周末和朋友小聚往往是在漫咖啡……咖啡館,已經不知不覺慢慢地滲入我們的生活,而與之相關聯的,是不同的場景和不同的氛圍。   你知道嗎?
  • 門店只有星巴克10%,COSTA在中國市場還剩什麼?
    對此,COSTA中國回應媒體稱,關閉部分門店並不意味著將放緩在中國拓展的步伐,「我們將在中國市場加速布局多元化渠道,積極探索適合不同消費場景的門店形態。」儘管COSTA並沒有放棄和星巴克競爭,但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競爭從未如此激烈。COSTA已經落後了14年。根據DATA100的消費者調研,在國內現磨咖啡市場,星巴克無論是品牌認知度還是購買率都排名第一。
  • 星巴克COSTA等咖啡含糖量超WHO警戒線
    但據《每日郵報》報導,全球知名咖啡連鎖店COSTA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鐵含糖量高達73.3克,是世衛組織建議女性每天糖攝入量的3倍。另一家咖啡巨頭星巴克的情況也不樂觀,其大杯蛋酒拿鐵的含糖量高達58.2克,是女性建議攝入量的2倍。  新京報記者參照報導的COSTA和星巴克大杯咖啡的含糖量數據,並收集3款速溶咖啡標註的碳水化合物進行測評,稱取對應白砂糖,直觀呈現它們的含糖量。
  • 咖啡市場:如何用全新的打法,進而切分星巴克的用戶蛋糕?
    對星巴克來說,現在是一個頗具意味的時刻,創始人霍華德功成名就,正式宣布引退,得高意滿、表示意欲從政。他沒有想到,在太平洋的另一邊,中國的創業者向連鎖咖啡市場發起了突襲,武器是他從沒見過的「外賣+新零售+社交裂變」。這是一場模式之戰,全新連鎖咖啡模式對主流傳統模式發起的衝鋒,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將是一次降維打擊。
  • 太平洋、85度C掀起株洲咖啡風潮 天虹百貨星巴克門店年底開業
    訊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即將登陸株洲,太平洋、85度C等一線咖啡品牌也已於近期相繼入駐,並有擴張之勢;而在株洲的大街小巷,一些設計別致的小咖啡店也爭相亮相,用個性模式吸引消費者……仿佛一夜之間,濃濃的咖啡香開始飄散在株洲上空,不再是一個總與「西餐廳」捆綁的名詞。
  • COSTA關店、星巴克虧損,瑞幸咖啡卻活得很好
    而星巴克在中國已經有4000餘家門店。這家曾試圖與星巴克比肩的英國老牌連鎖咖啡,如今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僅為星巴克的約十分之一。斯葵邇咖啡工作室創始人張宏在接受燃財經採訪時表示,COSTA在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定位確實是比較高的,但後來慢慢演變成了商圈配套模式。再加上疫情衝擊,勢頭本來就有停滯的趨勢,而COSTA現在的重心其實是維穩,而非盲目擴張。
  • 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的 COSTA 咖啡,為何慢慢消失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消費者隱約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儘管進入中國比星巴克要晚上十幾年,但 COSTA 似乎是唯一能與其抗衡的外國咖啡連鎖品牌。這種認知來自於二者的門店,比如在同一商圈,總會看到這對「綠色和紅色」的咖啡店組合成對出現——像極了麥當勞和肯德基。除了咖啡,星巴克還賣杯子,COSTA 也一樣,甚至保溫杯都有同一個供應商膳魔師。
  • 星巴克將開售澳式咖啡Flatwhite?然而COSTA早就有了
    Flat white 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咖啡?最言簡意賅的起源來自澳大利亞演員休傑克曼(他在紐約有一家自己的咖啡店)——Flat white 是一種牛奶比較少、咖啡比較多的拿鐵。    當然事實並不僅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