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眼健康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2019年,雲南省某縣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結果顯示,該縣兒童青少年的總近視率為40.8%,幼兒園6歲兒童近視率為16.1%。也就是幼兒園一百個小孩裡就將近17個小朋友已經近視了。
過去,在我們童年時期,班上幾乎是沒有人戴眼鏡的,那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小就近視呢?除了遺傳因素外,當前的趨勢和小朋友們用眼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他們的娛樂項目基本已經從戶外轉移到各種電子產品。
不同年齡人眼的晶狀體透射不同,相比於成人的眼睛,孩子的眼睛因為晶狀體的黃化還沒開始,沒辦法像大人黃化的晶狀體那樣去吸收過濾部分的藍光,所以電子屏幕的有害光線可以更多地穿過孩子的晶狀體,對孩子的眼睛造成的傷害要遠大於成人。
兒童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校園和家庭之中度過,因此防控近視的主場應該就是在家庭和校園之中。幼兒園在近視防控上要怎麼做?
1.優化幼兒園室內色彩與光照條件
幼兒園往往是所有的校園中色彩最豐富的,因為兒童確實也比較喜歡的鮮豔的顏色,而且設計者認為兒童的生活應該是多彩的,所以在早期設計時會運用大量的飽和度高的色彩。近些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如果長期處於顏色過於豔麗的空間內,不僅會損害兒童未發育完全的視覺神經,還會導致兒童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因為在室內應儘量使用淺色、木色,鮮豔的顏色則可以小面積的點綴,增加空間的趣味。
室內的光線更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因素,室內應儘量設計雙面採光,保證室內區域光照均勻。在日照充足的一面,光源過強,在窗戶使用半透明的窗簾和拉簾,以減弱日光的直接照射。在光照不足的空間,要合理運用人造光源,用適合兒童空間的燈具與合理的分布。
對於光源的選擇可以參考《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南京市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室照明驗收管理規範》等文件。
2.戶外活動能有效防止近視
預防近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保證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2020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策劃的《幼兒園防控近視手冊》中建議應積極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相關研究表明每天2小時或者每周10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這個時間是可以累計的。如果每周累計的時間能超過15小時,效果會更好。這個戶外活動不一定是要劇烈的運動。
在戶外,一方面紫外線會刺激體內分泌多巴胺,可以預防近視。另一方面是眼睛看東西景深更好,視網膜上成像會更清晰,也可以預防近視。
3.將護眼知識滲透進學習中
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增加關於眼睛和保護眼睛的相關內容的學習,讓小朋友知道如何護眼、愛眼。比如小班以童謠方式教學孩子用眼知識;中班開展「眼睛的本領」、「護眼歌」等等活動,增強保護眼睛的知識;大班培養孩子正確看書、繪畫等。
幼兒園還可增設護眼主題環創,閱讀區增加愛眼護眼的相關繪本,增加趣味性戶外活動,激發孩子對戶外活動的興趣。
4.注意飲食營養均衡
當代孩子的飲食結構中糖佔比越來越高,高糖食物對於視力健康有一定印象,除了用眼健康以外還需要注意兒童的飲食營養均衡,葷素合理搭配,有助於保護兒童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