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呼延灼年紀多大?為何單挑金兀朮時,他已「鶴髮童顏」?

2021-02-13 山野影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按著水滸原著來說,好漢們沒幾個有後人,明確提到有後且有名字的不過是張清之子張節,宋清之子宋安平。除了少數算善終外,其他人多數戰死或者病死,宋江和盧俊義則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縊而亡。昔日五虎將只剩下一位呼延灼,呼延灼結局還算不錯,他後來帶領大軍,打敗了金國四太子金兀朮,後來還一路殺到淮西,最後陣亡。

後來清代錢彩在《說嶽全傳》中也提到了呼延灼,說他與金兀朮單挑三十回合,但因為年為年老氣衰,只得敗下陣來。結果在橋上,馬失前蹄,先是把他顛了下來,又被後面的金兀朮砍死。

對於呼延灼的年齡,《說嶽全傳》中沒提到具體數字,但多次說過他年老,「鶴髮童顏」,許多人估計他至少八十歲了。

問題是,從梁山大聚義到趙構登基,中間不過才隔了七年,那呼延灼上梁山時,年紀至少70開外了。按水滸來看,呼延灼打敗周通、李忠,與血氣方剛的魯智深、楊志等不分勝負,70多歲了還能這麼生猛,簡直比黃忠還牛啊!

實際上,呼延灼的年齡並沒有這麼大,他上梁山時,應該不會超過40歲。

首先,好漢們從投胎到轉世的時間

水滸開篇就說了洪太尉開啟伏魔殿,掘開石碣,釋放出108位魔君之事。這108位魔君,投胎轉世,就是後來的一百單八將。

洪太尉釋放魔君,實在宋仁宗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而梁山好漢大聚義排座次時,則是在宣和二年,即公元1120年,好漢們不可能這會兒才投胎做人,因為這時候即便最年輕的武松、史進、燕青等人,也已經不止25歲了。

這就說明,至遲在1095年,魔君們就已經全部投胎做人了。也就是說,化為呼延灼的魔君,投胎時間必然是在1058-1095範圍內,這樣算,呼延灼年齡範圍應在26-62歲之間。

另外,李忠等人被呼延灼打敗之後,都是罵他「那廝」「這廝」;呼延灼月夜賺關勝時,負責跟關勝報告的小校說他是「鬍鬚將軍」。這些都可以推測,呼延灼年齡應該是三四十歲,否則早被人罵「老匹夫」或者「白鬍鬚將軍」了。

實際上,梁山大聚義時,除了宋江、魯智深等人是40出頭,武松、孔明、孔亮、燕青、石秀等不到30歲外,其餘人基本都是30多歲。也就是說,好漢們年齡最多也就差十六七歲,所以大家互相之間都叫哥哥、兄弟。

其次,從呼延灼稱呼關勝為兄長看

呼延灼用連環馬打敗宋江,後來吳用設計,宋江把他拉上了梁山。為了給晁蓋報仇,宋江、吳用又設計坑了盧俊義,為了救盧俊義上山,他們又攻打大名府。為了保護大名府,蔡京又讓關勝、宣贊等人救援。

宋江很喜歡關勝,於是就讓呼延灼詐降,以此來騙關勝,拉他入夥。當時呼延灼就稱呼關勝為「哥哥」,顯然關勝年紀比他大一點,而關勝當時的年紀不過32歲。

當然,水滸這方面並沒有多講究,林衝比關勝也大,也曾尊稱關勝為「兄長」;李逵比燕青大,也總是叫「小乙哥」,稱呼應該是與武藝或者名望掛鈎。但不管怎麼說,好漢們年齡差距不大,呼延灼不會是70多歲。

之所以會不清楚呼延灼的年齡,是因為被說嶽中的呼延灼搞混了。實際上,兩本書的作者不同,時間不同,不能拿來一起分析。《說嶽》主要是用來表達呼延灼勇猛,所以把他年紀寫大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水滸中,林衝的禁軍教頭,呼延灼的都統制,你知道是什麼官嗎?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這些梁山好漢並非全是平民,他們有很多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在朝廷做過官的,比如宋江就做過押司,晁蓋做過保正,林衝做過禁軍教頭,而在這梁山108好漢中之前官職最高的要數呼延灼了,他做到了都統制,那麼這些官職究竟是什麼官呢?有多大呢?
  • 為何108將徵方臘時減員嚴重?他們的結局是悲劇嗎?
    然而,徵討田虎和王慶的部分,其實屬於插增,比如簡本水滸中,就沒有這部分。當時帶有這部分的水滸,書名全稱也會提到這一點,比如《京本全像插兼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全傳》。既然是插增,自然不能破壞原書結構和邏輯,故而梁山好漢在這兩次戰役中沒有折損,這是很正常的事。否則,到後面徵方臘時,就無法自圓其說了。所以,這兩部分不做討論,只看徵遼與徵方臘部分。
  • 宋江被毒死時,有三位梁山好漢手握重兵,為何無人為他報仇?
    《水滸傳》中,宋江被毒殺時,在北宋朝廷中有三位手握重兵的梁山好漢。分別是「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這三位在招安之後,都算得上手握兵權。但是宋江被蔡京、高俅等人毒殺後,他們都沒有起兵為宋江報仇,或者奔走串聯,為宋江的死鳴冤呼喊。
  • 水滸108將誰的武功最高,排名前五位都應該有誰?第一位實至名歸
    而在這條道上,有的人選擇一條道堅持下去,而有的人選擇勢力做大,最終招安,從中使讀者對於人性作出思考。但是如果我們從最基本的地方著手,更多的是看到他們實力的層次不齊。而對於水滸一百零八將,能人異士自然是不在少數,但是德不配位,無真才實學的也並非沒有,如果問按照武功進行排名,誰能夠排上前五名,恐怕會眾說紛紜吧。
  • 《水滸傳》瑕不掩瑜:雙鞭呼延灼之4大疑案,誰能說清?
    疑案之一:呼延灼的原型是不是呼延通?古書《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中有個義士叫做「鐵鞭呼延綽」;《水滸傳》中演變成了「雙鞭呼延灼」,且被描繪成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呼延贊使的是雙鞭,「將門出虎子」、「老子英雄兒好漢」,故呼延灼「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 《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的是「一百單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是為何不叫《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的是「一百單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是為何不叫《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
  • 水滸中,損人不帶髒字的三大綽號:初看很美,細琢磨卻像在罵人
    其三,也是最關鍵並值得研究是,水滸中的綽號,帶有一種強烈暗示或評點作用。如行者武松。行者,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在路上」,恰好反應出了武松不安定特點,直至最終被封為清忠祖師,這才算圓滿。所以,讀水滸不知綽號,等於沒看過《水滸傳》,還比如這三位梁山好漢的綽號,堪稱是損人不帶髒字,初看很美,細琢磨卻像在罵人。
  • 水滸中經常聽到的三句話,一句搞笑,一句辛酸,一句欠揍
    像李逵經常會說一句話,那就是關我什麼事兒,公孫勝也不會像魯智深一樣自稱洒家,因為他道士的身份,他一開口就是一句貧道。正是因為這一些言語上面的差異,才讓他們的形象更加的鮮明。我們在看水滸的時候能夠經常聽到下面這三句話,其實這三句話恰恰也代表了其中的三種類型,一句非常的搞笑,另一句非常的辛酸,還有一句聽起來讓人很想揍他。第一句是搞笑型的。
  • 《水滸傳》中,孫立排名地煞的真正原因,時也、運也
    在《水滸傳》中,排名爭議久矣,但最大的爭議恐怕就是病尉遲孫立了。要知道孫立上梁山時,無論原有官職和自身武藝都足以笑據天罡,可最後為何屈居地煞呢?我只能說時也,運也,造化也!看宋江攻打高唐州時,左手下花榮、秦明;右手下林衝、孫立。即使呼延灼徵討梁山泊,孫立也是五路大軍中的一路。可以看出這時作者還是把他當天罡來培養的。但是,隨著梁山好漢越來越多,孫立漸漸被邊緣化,直至英雄排座次時跌落到了地煞裡。原因何在?說起來只能算是孫立命運不濟,天罡的名額太少。
  • 漲知識 | 《水滸傳》中的 「水滸」 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的是「一百單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是為何不叫《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
  • 你知道《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這要說到中國人寫文章的一種慣用手段:「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水滸」就是用典,其最早出於《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國學智慧】《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這要說到中國人寫文章的一種慣用手段:「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水滸」就是用典,其最早出於《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水滸五大教頭,個個武功蓋世,史進師傅榜上有名,第一天下無敵
    水滸五大教頭,個個武功蓋世,史進師傅榜上有名,第一天下無敵《水滸》,一部關於英雄和夢想的奇書,書寫了梁山好漢的俠骨義膽、萬丈豪情。在水滸好漢中有很多武功高強的將領,其中又以「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最為出名。教頭,是《水滸傳》中高頻出現的一個稱謂。
  • 盧俊義是水滸中頭號戰神,那誰可以當他的對手呢?恐怕只有這兩位
    盧俊義絕對是水滸當中武功最高之人,書中說他是丈二鋼槍無敵手,人才武藝兩超群。盧俊義絕對是北宋末期的頭號戰神,當時幾乎無人可以與其匹敵。盧俊義肯定是梁山上武藝最強的一位,就算是在梁山之外,盧俊義也幾乎沒有碰到什麼對手。盧俊義經歷了眾多戰爭,不過和他對陣的高手中,只有兩位可以說是最強王者,而且是他這輩子的宿敵了。
  • 水滸版蔣幹傳遞信息;呼延灼大半夜找關勝敘舊到底要耍什麼陰謀
    關勝於是就給別人造就了機會,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當一個人太順的時候,也是需要靜下來去思考有些東西的,而不是一直沉溺於自己的世界中,那樣就很難察覺到危險的來臨,這一次我們要說的就是關勝。呼延灼。關勝這就是利用的熟人效應,因此,派來了呼延灼。呼延灼帶來了什麼消息呢?
  • 水滸傳王慶麾下五虎將,呼延灼一個都打不贏,第一完爆張清
    根據書中說法,這五個人,乃賊中最驍勇者,其武力可見一斑。第五位:下山虎滕戡這位下山虎滕戡,在紀山軍五虎中雖然排名最末,但是實力卻不容小覷,曾經跟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且看書上原文滕戡看見女將殺了他的哥哥,心中大怒,拍馬搶出陣來,舞一條虎眼竹節鋼鞭,來打瓊英。這裡雙鞭將呼延灼縱馬舞鞭,接住廝殺。眾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打扮也差不多。
  • 水滸傳中關勝資歷和功勞都稀鬆平常,為何排在第五的高位?
    水滸傳中關勝資歷和功勞都稀鬆平常,為何排在第五的高位說到水滸傳,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水滸傳中五虎上將之首,就是關勝。他在水滸傳中的出場是很晚的,在梁山眾多的好漢當中,排在第五位。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關勝在水滸當中已經過半的時候才出場,而且關勝加入梁山前後的故事,也並沒有什麼太過於出彩的地方,那麼為什麼一個在梁山之上沒有資歷,也沒有多大功勞的人,反倒在排座次的時候排在了第五位。 比林衝這種梁山老資格戰功最大的頭領都要高出一籌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解讀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關勝上梁山前後的故事。關勝出場是在水滸傳第66回。
  • 水滸108將中最了不起的小人物,本領高強屢建奇功,座次卻排在107
    在水滸108將中,有這麼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卻為梁山屢建奇功,他本領高強,卻被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齒,他就是排在倒數第二的時遷。時遷,高唐州人士,綽號鼓上蚤。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座次一百零七位。這也就是時遷在梁山排座次時為何如此靠後的主要原因。盜賊向來在北宋時期被英雄好漢所不齒且時遷還有偷墳掘墓的前科,劣跡斑斑,真可謂不入流的小人物。再加上時遷沒有過硬的關係網,既不屬於宋江嫡系,也不屬於三山、登州一派,自然是人情冷落。但是通讀水滸一書後,我對時遷的態度有不同的看法。
  • 紅塵品水滸:水滸的差撥到底是個什麼官兒?為何林衝都要受他氣?
    喜歡看《水滸》的朋友們應該都會有這個疑問,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看這「差撥」到底有多威風。威武霸氣的差撥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要說膽子大,武藝高的,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行者武松——畢竟這位爺可是赤手空拳打死大蟲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