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溫誓詞 心情依然激動
今晨升旗儀式過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黨員及工作人員,在抗戰館的「獨立自由勳章」浮雕前敬獻鮮花 攝/記者 崔毅飛
國圖首展阮章競手稿
楊愛今為旅客進行答疑
柴程
法制晚報訊(記者 羅曉靜)95載風雨兼程,95載艱苦奮鬥……今天,我們迎來黨的95歲華誕。重溫入黨誓詞、唱響革命歌曲、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寫下對黨說的話、在需要的地方幫助他人……今天,北京各處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黨員們用實際行動,向黨的生日致敬!
抗戰館
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迎來參觀高峰。近期每天接待團體近百家,日均參觀人數近6000人次。
今晨8時,抗戰館全體工作人員準時集結,在館前廣場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儀式過後,每一位工作人員向「獨立自由勳章」浮雕獻花,追思革命先烈。接下來,在抗戰館大廳,抗戰館的每一位黨員在黨旗前,進行了獻愛心捐款,這些善款將捐贈至北京慈善總會。
近期,抗戰館推出紀念建黨95周年服務周活動,開館時間由上午9時提前至8時,閉館時間由16時30分延後至17時30分,並為前來參觀學習的各機關、單位黨委、總支、支部等,提供黨旗、誓詞背板、敬獻鮮花、流動音響等義務服務。為屬地社區黨委組織的老黨員活動提供國旗並選派旗手。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上午看到,許多單位的黨支部組織黨員來到館前廣場,以主建築為背景,與黨旗合影留念。有的黨員隊伍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場氣氛熱烈。為了能讓更多觀眾表達愛黨情感,抗戰館還增設「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我想對黨說」專題留言臺,受到黨員觀眾的歡迎。
「望著飄揚的黨旗,今天重溫入黨誓詞,心情特別激動。」現場一位黨齡30年的老黨員說。
此前,中宣部新聞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團體,已紛紛到抗戰館開展黨的生日活動,有的重溫入黨誓詞,有的高唱革命歌曲,有的向抗戰英烈敬獻花籃,有的開展黨課活動,有的過支部生活等,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紀念黨的生日。
中國文物信息中心、密雲區人大常委會、西城區交通支隊等10家單位打來電話,預約參觀和開展活動。文/記者 崔毅飛
國圖
首展阮章競手稿
近日,國家圖書館主辦的「紅色記憶——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館藏文獻展」開幕。其中,首次集中展示了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今天很多黨員前來參觀展覽。
據介紹,該展覽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黨章與黨的機關報、反「圍剿」與長徵、統一戰線建設、黨的思想作風建設、黨的群眾路線建設、人民文藝成果等七個主題單元。展覽展出了325種、340餘(冊)件珍貴館藏文獻。
其中,阮章競手稿是首次對外亮相。工作人員介紹,阮章競手稿《在太行山時期的一些資料》由他的女兒阮援朝捐贈給國圖,該手稿是阮章競1941年至1942年在太行山區工作時的筆記,記錄了太行山劇團的文藝抗戰工作和當地人民的抗戰活動。阮章競,詩人、畫家,中共黨員。1937年後歷任遊擊隊指導員,八路軍太行山劇團團長,太行文聯戲劇部長等職。
在展出的系列黨章中,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看到了一本由陳望道所譯的錯印版《共產黨宣言》。該譯本是1920年初,陳望道參照英文本、依從日文版,翻譯出的我國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書面世後很受讀者歡迎,僅印數1000冊的初版很快贈送一空。但該版本錯將「共產黨」印成了「共黨產」,同年9月,該書再版,並將此錯誤糾正。
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也是首次集中展現。工作人員介紹,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社出版了第一部《毛澤東選集》,此後,晉察冀中央局、蘇中出版社、大連大眾書店、渤海新華書店、膠東新華書店、晉冀魯豫中央局、東北書店、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等再版或翻印了《毛澤東選集》。此外,我國黨史上第一部完整意義的章程《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公開發行的中央機關報《嚮導》等都將在這裡進行展出。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0月底,其間國圖還將策劃舉辦建黨和長徵系列專題講座以及巡展等社會教育活動。
北京站
黨員戴徽章忙暑運
「退票出這個口,請到廣場退票窗口進行辦理。」今天是黨的生日,也是暑運首日,在北京站售票大廳,售票值班員楊愛今戴著徽章正忙著為旅客解答問題。
楊愛今告訴記者,她是1991年入黨的。「我的黨齡25年了,今天是黨的生日,感覺今天上班心情非常激動。作為一名黨員,我很光榮。」
在之前的報導中,記者了解到楊愛今是「退休不退崗」的優秀黨員。「我不喜歡大家說我退休不退崗,我要遺忘自己的年紀,在車站多幫助一些旅客。我非常愛我的工作。」楊愛今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