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不減,令人驚訝的是,嘉賓都是出道多年且有資深經歷的姐姐們同臺競技。她們選擇了「回爐重造」挑戰自我。
職場亦是如此。越是優秀的職場人,越懂得所謂「回爐重造」的重要性。他們更加傾向於從基礎的培訓和訓練中總結創新,從而繼續在職場成長發展。
根據《2019僱傭關係趨勢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在個體的職業成長和發展中,55.1% 期待有專業的人員培訓。而多數公司也把握了員工上進的利好,充分利用了海綿吸水效應為員工提供更多的成長發展機會和資源。
因此,無論職場人發展多麼迅速和緩慢,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回爐重造」都不失為一項明智的投資。
為什麼優秀的職場人都願意「回爐重造」?
1、持續性打好工作技能地基,處於長期充電狀態
職場人重新培訓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持續性地打好工作技能的地基,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時刻保持長期充電狀態,才能在職場機會來臨時穩穩抓住。
社會調查顯示,93.7% 的職場人把終身學習納入人生目標,他們時刻準備,等待機會來臨。
《獵場》中鄭秋冬假身份被識別後,回到杭州開職介所發展。就算是已經熟悉獵頭的工作業務,他也一直看相關書籍進行自我培訓和學習,最後從幫助高端經理獵頭開始,走上了良好的發展道路。
俞敏洪提到過,職場人需要不斷學習和充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而基礎性的培訓正如地基一樣刻印在大腦中,提供精力和靈感繼續在職場發展。
2、不斷「學以致用」,探索創新新型工作模式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很多職場人已經很優秀,卻依然會參加公司培訓?」,評論下面的高贊回答另網友讚嘆不已。
他說,當你掌握一項技能後,每一次「回爐重造」的培訓,都會讓你有所收穫。
和公司推崇的項目定期復盤一樣,「回爐重造」是為了讓職場人從已知培訓中學習新知識,從而探索出創新的工作模式,以此助力未來的發展。
如果在每一次培訓中不知道如何高效總結,摸索屬於自己的工作方法,那麼再多次的「回爐重造」也是毫無意義的。
3、自我認知更全面,尋求職場多面可能性
公司職員小劉畢業後進公司實習,但是他並不是很喜歡目前的崗位。因此每次的公司培訓,他都會報名參加去學習其他崗位的知識和技能。
幾年後,有個他鍾意的崗位空缺,領導臨時安排不了人,小劉毛遂自薦,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因而受到了領導的重視,自己也成功升職加薪完成了轉型。
馬雲最近在景德鎮對話年輕人時提到,年輕人最不該懼怕壓力。而在每次的培訓中,職場人都應在和新晉的優秀員工切磋挑戰,迎難之上才是最佳狀態。
當前,由於時代的需求和崗位要求的提高,公司對於員工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而對於職場人而言,「回爐重造」也有利於尋求職場多面性,挑戰自我認知,從而完成職場華麗逆轉。
當職場人「回爐重造」時,
他們都在注意什麼?
1、「回爐重造」為輔,學習職場多項技能為主
《完美關係》中,江達琳決定拜衛哲為師,並積極向他學習。而在每次處理危機公關事件時,衛哲都並非刻板地教導她基礎工作能力,在培養江達琳的多項職場技能,包括形象、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
在最後,江達琳也完美地學會了職場技能,能夠獨當一面,帶領著公司員工繼續發展。
如今,在職場工作,領導都非常重視員工的「加持技能」,並對他們予以厚望,加以提拔。
職場人在每次培訓中,要清楚自身能力優劣,並以學習多項技能為主,「回爐重造」為輔,並注重「回爐重造」的高效總結,從而更好地發展。
2、構建多元人脈網絡,實現「能力互通」
職場上,最複雜和難以維持的便是職場人脈。而公司培訓便是較好的構建人脈的機會。
李開復在公司學習以及其他平臺學習時,也在積極構建自己的多元人脈網絡。當初李開復從微軟離職創業後的第二天,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新東方集團俞敏洪等人便對其表示了支持。
而李開復也經常和潘石屹等各界成功人士溝通,了解了更多的價值信息,這與其事業成功有很大關聯。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職場的人脈網絡,學習他人的能力,並多與其溝通,實現「能力互通」,對未來的職場發展更有幫助。
3、擺脫職場「第零印象」,換位思考「以才服人」
職場上有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即由於你長期從事某一項工作而被他人認定你只會這一項工作,即「第零印象」,也叫「刻板效應」。而在職場中,這樣的情況也會使職場人丟失得之不易的機會。
公司職員小王在面試因為優秀的編程能力被招入公司,但是因為公司第一次調研晉升時,領導認為其只具備編程能力,其他能力薄弱,便不予考慮。
後來,小王乾脆「回爐重造」,在培訓中鍛鍊並積極突出自己的領導能力及其他方面的才能。之後的第二次晉升名額中,便有了小王的名字。
因而在「回爐重造」時,職場人應儘量擺脫「第零印象」,樹立全能型職場人才的良好形象。這樣,在機會來臨時,職場人便能有良好先機,開拓自身的職業前景。
可見,職場人的「回爐重造」並非是全部再學一遍,而是有效率、有機動性的查漏補缺和「能力互通」,這樣才能更加學會換位思考,從而在職場進步。
職場人的舒適圈是很多人都難以逃過的真香定律,我們不妨從「回爐重造」開始,認清自己優勢與劣勢,全面開花,才是一個人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