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生產,胎兒母體都受擾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是30歲以前的產婦較多,但是30歲以上的產婦正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張迎春表示。據2012年全國婦產科年會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30歲以上的產婦約佔孕婦中的15%,比以往增加了五成左右。
「女性25-30歲之間生孩子是最好的,但是現在很多人因為讀書,碩士或博士畢業年齡就不小了,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不過我們建議至少應該在35歲以前生孩子。」季相蘭表示,在最佳生育年齡段的女性由於生理和心理都較為成熟,精力充沛,有助於孕育和撫養嬰兒。
據介紹,女性的生育年齡可分為不同的幾個層級:35歲以前生育最佳,35-37歲時女性生育能力會降低至原來的70%,37-43歲時則會降低至原來的50%,43歲以後則會遠遠低於50%的水平,不再適合生育。年齡過大的產婦生育時風險較大,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於女性年齡增加,卵子容易老化,受孕機率大大減少。同時,隨著卵子質量下降,染色體也會出現異常,這時胎兒容易發育異常,出現胎兒發育畸形或者患有唐氏症候群。「對於唐氏症候群來說,35歲以上的孕婦就不能做普通的檢查了,要做DNA檢測篩查。」
其次,在孕婦懷孕過程中,由於身體內的孕酮量不足,可能引發先兆性流產等風險,因此在孕期需要持續保胎。
再次,在生產過程中,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子宮收縮能力和盆腔的柔韌度都在下降,難產出血的風險大大增加。同時也減小了順產的機會,需要剖腹產的可能性增大。
最後,妊娠併發症也會大大增加。高齡產婦更容易出現貧血、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足等併發症,導致胎兒營養供應不足,還會讓產婦留下長期的病根。「例如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裡含糖量較高,胎兒容易長成巨大兒;生出來以後嬰兒也容易低血糖,影響大腦發育。」
男性35歲以後,精子質量開始下滑
「很多人都以為最佳生育年齡是專門針對女性而言的,男性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張迎春表示,「其實男性也一樣,45歲是男性生育年齡的一道紅線,最好不要超過。」據介紹,特別是現在環境汙染嚴重,男性自身保健意識又比較薄弱,常年吸菸喝酒,甚至徹夜上網,都會影響生育能力。
「男性35歲以後,精子的質量就會開始下滑,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是不利的」,季相蘭說道,「男性也應該在35歲以前完成生育。」同時,從心理的角度來講,30歲左右的男性不僅心智成熟,而且生活經驗相對豐富,已經懂得如何照顧孕婦和孩子,對產婦和孩子都相對有利。
「有些胎兒在發育過程中會停止發育,一開始還能檢測到胎心,後來就漸漸沒了。或者說一些胎兒發育不好,一直比較小。這時一般都是男性精子質量出現了問題。」專家表示,雖然超過45歲,男性仍有生育能力,但是精子質量開始下降,容易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
張迎春提醒:「特別是對於打算生第二胎的夫妻來說,因為之前有過生育經歷,一旦第二胎受孕困難,男性往往認為是女性的問題,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此,專家建議,打算生第二胎的夫妻最好兩人同時到醫院做孕前檢查,確保身體條件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