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走過大街小巷,在城中村,鄉鎮結合體,菜市場附近一定會看到一些商人在邊上擺攤叫賣,39元,29元,19元,甚至9.9都有,這種銷售方式我們屢見不鮮,那麼他們的衣服從哪裡來,穿在身上會不會對自己的皮膚有影響?答案:當然不會,都說商人無利不起早,那麼這些特價的衣服從哪裡來?有利潤嗎?
在廣州有很多個批發市場,像大家都知道的有:站西,十三行,沙河,紅棉,增城的牛仔太陽城等,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比較特殊的服裝批發市場它就是石井服裝尾貨商圈,哪為什麼叫它是商圈而不叫批發市場呢?實際在石井已經擁有了7個大型的服裝尾貨批發市場,從事尾貨的商家超過2000家,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服裝尾貨商圈之一,涵蓋了全品類的服裝尾貨,可以說只要你想得到的服裝這裡基本找得到,而且很便宜。男裝、女裝、童裝、大碼男裝/女裝、外貿貨源這裡應有盡有,毫不誇大的說以前這裡的服裝真的便宜到可以論斤稱,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論斤稱的貨源基本找不到,除非一些出口到經濟稍微落後,相對貧窮的國家才會有這種交易方式。
那麼國內主要銷售的貨源是從哪裡來?價格怎麼樣?
目前內銷的服裝主要有以下這幾個來源:
1、客戶在服裝廠家下單因違約,從而取消訂單。所在廠裡積壓的服裝
2、客戶來料定製超出預定數量的服裝,通俗理解就是產能過剩,(海內服裝出產廠家根據國外來料、來樣或國外來樣、海內選料進行加工,在完成訂單後剩餘的那部門產品,包括從面料、規格、花色上看不出大毛病的殘次品、多餘或節省下來的布料私自加工的及國外退貨但無殘次的"出口轉內銷"服裝,也有一些是檢修分歧格退下來的服裝。我國服裝出產企業承擔著全球超過一半的服裝加工任務。而國外品牌在下訂單的時候一般會採用"來料加工"的方式,為確保出產足夠量的合格產品,當然來料配給量肯定會大於訂單要求。而加工廠家在按訂單交貨後,總會有部門剩餘,這部門商品就成了"尾貨")。
3、專櫃換季退下來的服裝,微瑕疵返倉處理服裝及斷碼清貨的服裝。
4、海關查扣的服裝,因需要繳納大額的海關稅,很多商家會選擇棄貨,從而積壓的服裝(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少,基本很難遇到)。
綜合以上就是尾貨幾個基本來源。
尾貨的價格:尾單的價格因為產品質量和面料做工不同產生的價格波動也是比較大,比如做尾單外貿女裝的價格一般在3~7塊,冬裝15~30(俗稱洋垃圾)!內銷夏裝一般價格在15~30,秋裝30~70,冬裝65~150,羽絨服派克服視具體的款式,做工,用料等來定價!
拿貨方式主要分為:
1、單品類全清(不論款式,顏色,碼數),主要客戶:鬼佬,外貿客戶。
2、雜款走份(雜款走份是講同一風格,同一品類,按照公司在工廠回來的大貨比例平均分成若干個小包,等於你拿一個小雜款你可以拿到十幾個款式)主要客戶:國內的品牌折扣店,服裝特賣場,擺地攤,直播客戶。也是尾貨行業最為火爆的拿貨方式,通常能用極低的價格拿到高利潤的貨品。
3、挑款配貨(尾貨回來也不一定就全是斷碼的,有些也是當季因客戶違約所產生的的,所以這類貨品一般年份較新,碼數較齊回貨的價格也會相對比較高)這類衣服一般就適合國內的一些精品店,直播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