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老大輪渡 此間第一渡船多

2020-12-19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五文便許大江過,兩個青錢即渡河。

去槳來帆紛似蟻,此間第一渡船多。

這是清朝道光年間,葉調元在《漢口竹枝詞》中描繪的一百多年前三鎮渡江圖,江面上百舸爭流。從城市地理看,武漢被長江、漢江所隔而成三大城區,自古以來渡江過河是城市居民的一件大事,水上交通曆來依靠舟楫,官家和民間都十分重視。

明萬曆二年(1574年)湖廣布政司在武昌漢陽門外設官渡船3艘,由江夏縣配水手12名,這是武漢最早的官辦渡船。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湖北全省設救生船67艘,置於江夏(今武昌)、漢陽大江間的渡船達27艘。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江夏縣、江漢關監督和漢陽縣分別在武昌漢陽門、漢口龍王廟、漢陽東門設官渡,共有木船(俗稱紅船)28艘,往返於三鎮間。可見,歷史上武漢很早就有官辦的渡船。

而劃渡如織的民間木劃則一直從唐宋時期劃到了1951年,成立武漢劃業大隊實現集體經營,1958年轉入武漢市水上運輸公司,1971年渡劃歸口武漢市輪渡公司。

現代意義上的以蒸汽機為動力、以公司化管理的渡輪問世,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機器做工的輪渡並以公交化運營開啟了武漢公共運輸的新時代。與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公交不同之處,是武漢的現代公共運輸初始就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

1932年武昌江邊的輪渡碼頭和躉船

曾任漢陽府通判、夏口廳同知、湖北巡警道等官職的馮啟鈞創辦厚記輪渡公司。第一條現代公交性質的厚記公司的航線往返於漢口大王家巷碼頭(今四官殿)至武昌漢陽門碼頭。在厚記公司的示範作用下,其後至1926年,商辦輪渡公司達7家之多,發展迅速。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昌後,成立湖北省航運局,整合了所有的民營輪渡,實行國有公營。共5條航線,24艘噸位不同的渡輪。後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49年武漢輪渡回到了人民懷抱。

現在,武漢輪渡有9條航線,其中苗家碼頭到中華路碼頭為快艇航線;擴大業務範圍涉足旅遊市場,開闢了長江、漢江兩江遊的遊覽觀光航線。

公交老大輪渡

「廿裡長街八碼頭,陸多車轎水多舟。」 清代葉調元在《漢口竹枝詞》中描繪當時武漢碼頭的興盛和發達。武漢的碼頭一度多達200多處,僅輪渡碼頭就有10來處。輪渡碼頭人來人往,自然有不少精彩故事。1938年武漢會戰時期,音樂家冼星海與女友熱戀,選擇往返於漢口武昌間的輪渡為約會之地,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否激發了音樂家的創作靈感?客居武昌的作家老舍先生,常坐輪渡往返於武昌漢口間,為全民抗戰救亡圖存奔走呼號。

往事如煙,不會隨風而去。

輪渡奇人江秉誠

1906年,日本駐漢口領事館領事水野辛吉所著《漢口》中,這樣記敘漢口武昌之間的渡船、班次、渡江資費:漢口與武昌,為長江所隔離,兩市區間交通因此受障害不少。加上漢水在這裡匯流於長江,江流之中處處皆呈漩渦狀。颱風或漲水季節,民船航渡頗感危險。雖然平時橫渡(長江)僅二哩之航程,但實際上不得不費二小時的時間,即使是武漢兩市之間的渡江汽船。面對此問題,一般中國人都因此而感到時間之耗費與航行的危險。

目前,以民營二渡船公司,利記公司和厚記公司,各有小蒸汽機船兩隻。但是,兩市間的渡江乘客超過一半還是選擇民船航渡。

厚記公司,系繼承仁記公司營業,明治二十九年開業(公元1896年),有資金1萬3千兩。擁有渡船楚裕號(6噸),楚盛號(6.5噸)二隻。春夏每日每艘往返22趟次,秋冬每日往返21趟次。

利記公司,是明治三十三年開業(公元1900年),資金1萬2千兩。擁有航渡蒸汽機船二隻:利江號(7噸),利源號(6.5噸)。春夏每日每艘往返22趟次,秋冬每日往返20趟次。以上4隻皆為客船,乘客船價每人50文。

說起武漢輪渡不能不說江秉誠其人其事。

江秉誠(1877——1941),又名常鈞,湖北沔陽縣(今仙桃市)人。其父親以販魚賣蝦為生。江秉誠為長子,6歲入私塾讀書,8歲因家境不佳而輟學,先後在當地凌家榨房、鄰鄉尤撥雜糧行當學徒,後轉而習商。因勤奮好學,善於經營,博得顧客信任。商行老闆爭相聘請,後被一棉花行主聘用,並與其女喜結連理。

沔陽地勢低洼,常年遭洪水危害。俗話說「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為擺脫家鄉困境,1892年江秉誠隻身來到漢口投靠其舅王洪勝,當時王在江夏縣同知馮啟鈞名下當保鏢,後升管帶(相當於營長),頗有聲勢。

1896年馮啟鈞創辦厚記輪渡公司,江秉誠上船學徒,後升水手、管帳、大副和船長等職。1913年馮被革職,厚記、利記被趙子安兼併,組成安和輪船局。不久趙故,王洪勝升任局長,江秉誠為局長理事,從此,江秉誠在輪渡業中開始施展管理才能。

江秉誠為擴展武漢輪渡業務,首次採取輪渡多裝快跑、多開航班,吸引眾多乘客過江,致使其他輪渡經營者逐步關門歇業。隨後,為保證輪渡安全、方便和準點運行,率先在大王家巷(今四官殿)碼頭大興土木:修建碼頭坡道,方便乘客上下;設置票亭躉船,岸上購票,驗票上船,由躉船上下渡輪。這些舉措,改變了渡輪以往沿江灘打樁停靠、搭跳板上下渡輪的局面。

江秉誠還規範營運方式:固定碼頭上下,固定航線運行,固定開、收班時間。江秉誠開創的新型輪渡營運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據民國九年(1920年)《江夏縣誌》記載:「有固定地點的碼頭,以大王家巷為最早。」這是江秉誠主管輪渡業的一大貢獻。

清末民初時市民坐小火輪過江須經過岸邊與客船間搭的跳板

1922年江秉誠繼任安和輪船局局長,將輪船局改組為和春、安和兩個公司,和春以武漢輪渡為主,「將軍團」孫武、石星川等人滲入和春公司成為股東,安和經營外埠航運。江秉誠自任和春經理,集中精力發展輪渡業,先後開闢和接辦漢口至武昌漢陽門航線和武昌平湖門至漢陽東門航線,三鎮輪渡航線全部開通,市民都稱便利。同時,為擴大客運業務,在內河先後開闢漢口至彭家場、漢口至西流河、漢口至峰口、沙湖至新溝咀(屬監利)等航線,以聯升、利江,壁源等小火輪行駛。另以利湘、安平,華昌等大輪行駛漢(漢口)寧(南京)、漢(漢口)宜(宜昌)、漢(漢口)沙(沙市)、漢(漢口)潯(九江)等航線,與漢冶萍、尊記等大輪船公司競爭。

江秉誠改進其舅王洪勝高價租船經營的弊端,以資金入股的方式發展輪渡業,接辦5年中渡輪由3艘擴至9艘,成為當時湖北省第二位船隻擁有者,並促成了武漢輪渡業的統一。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昌,成立湖北省航運局,將「將軍團」孫武、石星川等在和春的股份收為公有,武漢輪渡改商營為公營,由省航運局直接管理。江秉誠四處奔走,破費無數,始末造成全部破產。

江秉誠經營輪渡期間,個人生活儉樸,但十分關心船員的勞動和生活,經常到船員中噓寒問暖。江畢生致力輪運事業,不置田產,全家在漢數十年,長期租住他人房屋。家財除大量投資於航運業務外,餘則用於社會公益。對民間疾苦常解囊相助,每遇災年設市施粥。1931年沔陽遭水災,曾捐米400擔、棉衣百套接濟難民,並捐款漢口沔陽同鄉會修築堤防,疏浚河道。又興辦漢口震旦中學(亦稱沔陽中學),任該校常務理事。

江秉誠秉性剛強,具有愛國心。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以「不當漢奸,不做附逆」自勉,保持了民族氣節。偽武漢特別市市長石星川曾勸他「掛個名,當個官,拿點錢」,被他嚴詞拒絕。自1926年10月輪渡歸公後,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但仍關心輪渡的發展。

1941年,江秉誠因心臟病突發在漢口病逝,終年64歲。因家無積蓄,由生前親友捐款棺殮水運回鄉安葬。

本文作者:田聯申 袁厚翔

打撈城市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1914年漢口大碼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人文武漢 田聯申

相關焦點

  • 中國航海日|渡船「啄木鳥」,渤海灣上的「輪機明星」
    中鐵渤海輪渡公司航運部副經理徐學強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見習記者 楊子瀟 煙臺報導今年以來,中鐵渤海輪渡公司3艘渡船先後進廠塢修。頂著檢修項目多、任務量大、交叉作業頻繁、天氣不良等壓力,3艘渡船都高質量提前出塢。
  • 一個時代的消失,記錄王家巷最後一班輪渡
    五文便從大江過,兩個青錢即渡河去漿來帆紛似蟻,此間第一渡船多!——葉元調《漢口竹枝詞》這是清道光年間《漢口竹枝詞》裡描述漢口江邊輪渡的繁盛場景,立於長江之畔漢江之濱的武漢,臨江扼水、逶迤雄峙。「多條輪渡航線停運,一個時代即將結束在地鐵開通之前,大多數武漢伢往返漢口漢陽,都會首選輪渡。鼎盛時期的武漢輪渡,曾一度擁有客運航線18條、渡船48艘,1989年年客運量就達到了1.6億人次。
  • 廈門神奇的29路公交,一站一景,被遊客稱為廈門最美公交旅遊路線
    在廈門旅遊,有一條最美公交路線,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廈門29路公交。更關鍵的是,全程只要一塊錢。廈門廈大白城沙灘廈門29路公交連接第一碼頭到軟體園,它也是廈門唯一一條走完環島南路全程的公交路線,串聯了廈門很多人氣景點,可謂是一站一景,下面簡單來介紹一下沿線串聯的景點。
  • 哈爾濱市殘聯解讀:殘疾人公交優惠卡咋申辦
    原標題:哈爾濱市殘聯解讀:殘疾人公交優惠卡咋申辦   記者從哈爾濱市殘聯獲悉,殘疾人公交優惠卡正在火熱辦理中。近日記者接到很多關於辦理公交優惠卡的諮詢電話,為此,記者採訪了哈市殘聯相關部門就讀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析。
  • 崇明碼頭換乘有點煩 公交遠輪渡趕坐船真難
    (圖文無關) 來源:CFP【新民晚報·新民網】去崇明,雖有長江隧橋相聯,可仍有許多市民還是選擇走水路,從寶山北部的石洞口碼頭坐客渡船前往。但近日有讀者致電本報,反映在坐公交至碼頭換乘時遭遇麻煩,「公交車只開到碼頭售票處,剩下500米路需要我們步行抵達,不僅走得累,還時常因此趕不上輪渡!」
  • 崇明輪渡、島內外公交最新時刻表 一定有你需要的!
    當前位置 | 首頁 >> 崇明輪渡、島內外公交最新時刻表 一定有你需要的!崇明輪渡、島內外公交最新時刻表 一定有你需要的!2016/9/7 10:41:22 來源:東方網 選稿:喬歡   近日,有不少網友在「上海崇明」後臺留言,詢問崇明輪渡及公交線路時刻表的信息,為了更好的方便大家出行,小編將崇明輪渡及島內外各線公交時刻做了整合,這裡一定有你需要的,記得收藏哦~  崇明島內外公交
  • 安慶江面仍漂浮有大量水葫蘆 輪渡碼頭清除乾淨(圖)
    近日,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江面被大片的水葫蘆「入侵」,截至10月14日,該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約6000平方米的水葫蘆密集面。10月16日,記者再次趕往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經過持續多天的人工打撈和渡船驅趕,南岸碼頭聚集的水葫蘆已清理乾淨。但長江江面上,仍漂浮有大量水葫蘆,順江而下,在長江兩岸的部分水流較緩地段,仍有大量水葫蘆存在。
  • 今起這些公交線路將調整,還有這6條定製公交線路擬開通!
    近期要出行的親們都要注意啦~公交、輪渡、鐵路等方面都會有所調整!定製公交再開6條新線路據廈門公交集團的消息,為進一步方便機場、五緣灣、縣後、安兜、呂厝、曾厝垵片區市民,前往軟體園、湖裡高新技術園、象嶼保稅區、市金融中心等園區及辦公區的高峰期出行,擬新增6條定製公交線路。
  • 110歲的上海輪渡,承載著幾代人過江上下班的記憶|睡前分享
    到50年代後期,浦江上基本就都是機械船了,但船的速度比現在慢得多。小孩子第一次坐輪渡,總是感覺非常新奇,搶著要佔據船頭看風景的有利位置。周新民如此,原黃浦區房管局職工鄒衍也是如此。早年輪渡上的人又多又擠,但孩子們個頭小、身形靈活,要從人群中鑽到船頭並不是難事。而且大人們看到調皮的孩子在船上躥來躥去,也會禮讓三分。「天熱的時候尤其要去船頭吹風、看風景,旁邊擠著的也都是小孩子。」
  • 九江武穴海事處加強梅雨季節渡船安全監管(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陳傳峰報導:長江幹線轉入梅雨季節,連續強降雨天氣給渡船安全航行帶來不便,為保障汛期水上安全,落實長江局《關於做好梅雨季節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九江武穴海事處加強汛期渡船監管,重點加強新洲汊河道鄉鎮渡船的安全監管。
  • 能查詢公交、地鐵線路,預訂輪渡船票、非醫療轉運車……|27項交通...
    查公交、查地鐵線路,查停車位,覆蓋哈市交通運輸服務全領域;預約公交、預約輪渡、非醫療轉運,私人訂製出行更便捷;公交IC卡帳戶充值快遞查詢等業務也能在辦……近日,「哈爾濱交通出行」微信公眾號進行升級,可為用戶提供公交出行、定製出行、城際交通、應急救援、延伸服務5大板塊,共27項交通出行服務功能。
  • 上海最後一班通宵輪渡去年12月底正式取消
    就在10月底,輪渡公司就取消金定線通宵班次向社會徵詢意見,通告稱:因金定線夜間客流稀少,定於今年11月起夜間營運時間調整,22:30至次日5:30間的班次取消,其餘班次不變。公告發布後,部分乘客反映,「晚上10點過後,船上的人還是挺多的,只有凌晨3點多的這個班次最少。」這樣的調整給工作在浦江兩岸沿線及上夜班的人,帶來了出行困難,如果一定要取消,希望末班船次能延長時間。
  • 南京三條輪渡繼續停運,4條公交線路繞行
    截至7時,全市受汛情影響公交線路共4條,其中城市公交線路正常運營;城鄉公交線路正常運營;鎮村公交4條線路繞行:409、604、609、681。今日三條輪渡航線寧浦線(中山碼頭-浦口)、燕八線(燕子磯-八卦洲)和棉花堤渡口繼續停運。板橋汽渡今日仍停運。下壩船閘和玉帶船閘正常通航,楊家灣船閘和秦淮河船閘繼續停航。
  • 上海乘坐輪渡也可以掃碼支付了
    上海乘坐輪渡也可以掃碼了。 7月9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久事集團獲悉,「上海公共運輸乘車碼」將於7月10日在上海黃浦江上的其秦線(其昌棧輪渡站—秦皇島路輪渡站)試點應用。 今年6月15日,符合交通部互聯互通標準的「上海公共運輸乘車碼」在上海市公共汽電車正式推廣使用。
  • 【記憶】這些連接浦江兩岸的輪渡老照片裡,有你的青春嗎?
    20世紀初,黃浦江上的義渡小船,可見每條都有編號,以便識別和管理圖片來源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至清末,所有渡口的渡船,均為木質小船,主要是划子、舢舨,大的可載客三五十人。1910年,浦東塘工善後局率先開辦了機動船渡江業務。
  • 上海「擺渡船」駛入新航程 將新增4處輪渡碼頭、12處遊船碼頭
    轉眼,上海輪渡已行駛了百餘年的漫漫歷程。1911年,連接兩岸的上海「官辦」輪渡應運而生。1949年航線圖  輪渡曾經十分紅火,上海市輪渡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1993年,上海市輪渡年客運量達3.7億人次,有過「百萬市民乘渡輪過江」的輝煌時期。
  • 長江隧橋「假日擁堵症」 短期只能望輪渡緩解
    [記者體驗]   周末去崇明交通方式比拼   公交:坐滿就走,1小時40分到南門   上周六8時許,記者來到位於汶水路共和新路的公交樞紐,此時開往崇明南門方向的申崇三線已經排起幾十米的長龍。車上不少乘客都表示,自從長江隧橋開通後,基本都乘坐公交回崇明,票價也不貴,從汶水路到陳家鎮是12元,到南門則是20元。不過,公交也不是任何時候都一帆風順。龔阿姨說,坐公交雖然方便,但遇到節假日路上還是很堵。
  • 輪渡、計程車、地鐵8號線今天恢復運營!乘客:熟悉的風景回來了!
    今天(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輪渡、計程車、地鐵8號線恢復運營公交出行井然有序我們的武漢正在慢慢恢復生機「輪渡復航剛好和我復工在同一天,城市便利的交通又回來了,我熟悉的風景也回來了,很高興。」家住中華路的劉女士乘坐輪渡前往江漢路上班,一上船她就來到二層甲板,用手機拍攝兩江風景。
  • 自駕遊客想去鼓浪嶼跟著導航開到輪渡碼頭
    外地遊客駕車來廈旅遊,通過手機地圖導航「鼓浪嶼風景名勝區」,被引導到輪渡碼頭乘船。到碼頭買票時,卻被告知需前往東渡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或者海滄嵩嶼碼頭購票,內心很崩潰、情緒很激動。日前,外地遊客反映他們遇到的糟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