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IPO員工人均激勵826萬;任正非:華為的困難是設計的晶片國內造不出來;美團應屆生年薪35W+倒掛老員工引熱議丨Q資訊

2021-03-02 InfoQ
導語:美國或將允許廠商向華為銷售晶片;iOS 14 透露蘋果可能正在開發替代 Google 搜索的產品;小米國際總部將落戶深圳後海,已斥資 5.31 億元買地;年薪 35w+,網傳美團 2021 屆應屆生薪資嚴重倒掛老員工;AMD 宣布 35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引發業界擔憂;螞蟻集團 IPO 發行定價 68.85 元,員工人均收益 826 萬;「Starlink 網際網路」首度公開測試,馬斯克未能兌現 1Gbps 寬帶服務承諾;GitHub 下架 7.2 萬 Star 人氣開源項目引開發者不滿;「殺死」 IE 瀏覽器,微軟又憋了一個大招... iOS 14 透露蘋果可能正在開發替代 Google 搜索的產品

近日,最新版本的 iPhone 作業系統 iOS 14 出現了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變化,在用戶從主屏鍵入查詢時,蘋果開始展示自己的搜索結果,並直接連結到網站。

由於該功能已經在 Beta 版本中出現,因此這種做法實際已經在 iOS 中存在了一段時間。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這種網絡搜索功能標誌著蘋果內部開發的一個重大進展,可能會成為對谷歌發起更全面攻擊的基礎。

不久前,美國司法部對谷歌公司提起了反壟斷訴訟,其中一個關鍵指控就是谷歌與蘋果達成的秘密默認搜索協議。2017 年,蘋果更新了一項協議把谷歌作為蘋果設備上的默認搜尋引擎。《紐約時報》現在預計,蘋果每年預計將收到谷歌支付的 80 億美元至 120 億美元費用,以便把谷歌作為其設備和服務上的默認搜尋引擎,包括 iPhone 和 Siri。這筆費用被認為是谷歌對外支付的最大單筆付款,佔據了蘋果年利潤的 14% 至 21%。

 小米國際總部將落戶深圳後海,已斥資 5.31 億元買地

日前,小米以 5.31 億元拿下深圳一塊商業用地,宗地號為 T107-0092。小米將在這裡設立小米集團國際總部,並建設國際總部大廈。

據了解,小米集團國際總部主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人工智慧中心、商務拓展中心、網際網路服務中心三大板塊,旨在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為打造國際總部,小米集團預計會在深圳投資 77.6 億元,並在 2020 年 -2024 年期間累計營收約 510 億元,形成地方財力約 6 億元。

目前,深圳灣金融總部基地已出讓 31 塊企業總部用地,阿里巴巴、中海油、工商銀行、陽光保險、華潤置地等知名公已經入駐,另外,空中巴士、賽諾菲、蘋果、高通等眾多世界 500 強企業也即將入駐。

 任正非:華為目前的困難是設計出來的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華為心聲社區近日刊發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於 9 月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據悉,在提到華為目前的境況時,任正非稱:「我們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摸到上帝的腳。我們要堅持向一切先進學習,封閉是不會成功的。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託全球化平臺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有什麼錯誤。而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年薪 35w+,網傳美團 2021 屆應屆生薪資嚴重倒掛老員工

近日,美團在應屆生校招中給技術人員開出的高薪引發網絡熱議。據網上信息,美團今年給 2021 屆校招算法方向開出的薪資基本分為 24k、27k、30k 三檔;後臺開發方向分為 21k、 24k、27k 三檔;產品方向分為 18k、20k、22.5k 三檔。若按照 16 個月計算,算法最高檔總計 48w,相比去年算法崗最高檔 offer 35w,整整多了 13w,平均到每個月增加了 1.08w。

消息傳出後,「網傳美團今年應屆生年薪 35w+,嚴重倒掛老員工,為什麼網際網路大廠校招的薪資一年比一年高?」話題迅速登上知乎熱搜,引發激烈討論,有美團內部人員看到消息後留言表示自己「寫不進去代碼了」。


有關於應屆生薪資的討論被送上知乎熱搜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當代網際網路打工人的敏感和不安。但事實上,據 21 世紀經濟報導總結的網際網路大廠校招薪資顯示,應屆生年薪 35w 在 BAT 等網際網路一線大廠正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AMD 宣布 35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引發業界擔憂

美國當地時間 10 月 27 日上午,全球半導體巨頭 AMD 正式宣布,公司與 FPGA 晶片龍頭賽靈思已達成一項最終協議,同意 AMD 發行總價值 350 億美元股票的方式收購賽靈思,該交易預計於 2021 年底完成。

事實上,早在 2015 年英特爾 167 億美元收購 FPGA 市場第二大公司 Altera 的時候,市場就傳言 FPGA 行業老大賽靈思在考慮收購當時陷入低谷的 AMD,打造 CPU+GPU+FPGA 的全功能戰艦,以對抗英特爾帶來的威脅。隨著此次收購消息的正式確認,這兩家傳了多年緋聞的晶片公司終於走到了一起,只是幾年時間過去,收購方和被收購方發生了翻轉。

AMD 現任總裁兼 CEO 蘇資豐在與分析師召開的電話會議上指出,兩家公司有很好的互補性,AMD 將提供高性能處理器技術組合,結合 CPU、GPU、FPGA、自適應 SOC 和深厚的軟體專業知識,為雲、邊緣和終端設備提供領先的計算平臺。但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卻擔心 AMD 可能會為收購 Xilinx 大舉借債,重複 10 多年前代價高昂的覆轍。字節跳動擬推抖音單獨赴港上市10 月 26 日,消息稱字節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業務單獨在香港上市,高盛等多家投行已溝通承銷事宜。但在相關媒體在就此事向字節跳動方面問詢時,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回覆: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可能會是港股,但還沒有最後確定。

 史上最大規模!螞蟻集團 IPO 發行定價 68.85 元,員工人均收益 826 萬

10 月 26 日晚間,螞蟻集團在公告中確認了自己在本次 IPO 中的發行價,A 股定價為人民幣 68.8 元,H 股定價為港幣 80 元(約合人民幣 68.85 元)。由此,螞蟻集團的發行市值將高達 2.1 萬億元人民幣,單一市值超過四大國有銀行中任意一家,螞蟻集團有望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 IPO。

伴隨著發行價的正式確定,馬雲的個人身家再度上漲,從財務方面,按照馬雲持有螞蟻集團 8.8% 股份的比例計算,馬雲持有股份價值將為 274 億美元,這將使得他的個人總資產達到 716 億美元——由此,馬雲也將成為全球第 11 大富豪。

根據螞蟻集團招股書信息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經濟受益權激勵計劃項下的經濟利益所對應發行人股份合計 30.79 億股,其中授予螞蟻集團的員工及顧問的比例約為 65%。如果以 68.8 元人民幣的發行價計算,螞蟻集團的員工及顧問共計可獲得約 1376.9 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收益。螞蟻集團招股書未披露共有多少人獲得了激勵,但根據其招股書顯示,截止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有員工數 16660 人。如果以此計算,螞蟻集團人均可攤到 826.47 萬元人民幣。

10 月 26 日,據界面新聞從多個知情人士處獲悉,百度收購 YY 國內業務的談判已接近完成,YY 海外業務不在此次交易範圍內,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對此,百度和 YY 方面均未回應。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第二季度 YY 海外業務 BIGO 直播的收入已經超過國內業務,而國內業務已經到天花板,這樣的交易對 YY 來說是合理的。

10 月 29 日,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官方已經改口,只要不將晶片用於華為 5G 業務,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組件。該報導援引一位參與其中的半導體企業高管話語稱,「美國商務部在最近的談話中一直告訴企業,儘管對華為的供應許可證是以拒絕為目的,但如果你可以證明你的技術不支持 5G,這一點可以被克服。」

此外,還有兩家亞洲半導體公司的高管表示,他們對恢復對華為的許可證感到樂觀。其中一位表示:「美國已經向我們表明,用於行動裝置的晶片不是問題。」


近日,陸續有美國企業獲得與華為開展合作的行政許可,據傳索尼和豪威科技也已獲得可向華為提供 CMOS 圖像傳感器的許可。相關人士表示,這是美國打算允許華為繼續從事手機業務的有力跡象,因為「它不會對美國構成明顯的國家安全威脅。」

雖然一切都有好轉的跡象,但《金融時報》報導同時援引了行業專家警告稱,不要對此事抱有太大期望,因為川普政府的決策很不穩定。

延伸閱讀:《120 天已至,華為全面斷芯,沒有 Plan B》

 2020 中國網際網路百強名單:阿里、騰訊、美團分列前三

10 月 29 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在北京香格裡拉飯店舉辦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發布會暨百家企業高峰論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在會議上正式發布《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並公布了 2020 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和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型前 20 家企業名單。其中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美團公司、百度公司、京東集團、網易集團、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位居 2020 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企業前十名。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完整版本下載地址:

https://www.isc.org.cn/editor/attached/file/20201026/20201029.pdf

 Windows 10 優化 WSL 設置:可自動安裝 Linux 發行版本

想要配置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通常需要執行多個步驟才能在 Windows 上成功設置 Linux 安裝兼容層。不過在最新 Windows 10 Build 20246 預覽版更新中,微軟通過「wsl --install」命令添加了自動分發安裝支持。

「wsl --install」命令原本用於安裝 Ubuntu 系統,現在也可以通過添加「-d」參數和相關的分發名稱進行自動安裝,可以安裝包括 Ubuntu、Debian、Kali、openSUSE、SLES 和其他 GNU/Linux 發行版本。

 GitHub 下架 7.2 萬 Star 人氣開源項目引開發者不滿

上周五,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要求 GitHub 下架 YouTube-dl 這一廣受歡迎的下載器項目 repo,此舉不僅令 GitHub CEO 感到難堪,同時也激怒了眾多開發人員。

作為一款頗具人氣的工具,開發者不僅可以通過 YouTube-dl 從 700 多個站點下載音視頻,包括 Youtube、Facebook、B 站、愛奇藝、優酷以及 TikTok 等,還可以將下載內容轉換為幾乎任何格式,包括創建僅包含視頻音軌的 mp3。記者群體也多使用它處理報導工作,包括下載新聞稿、轉錄視頻與音頻等等。

在下架之前,YouTube-dl 的 repo 已經成為 GitHub 上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擁有 7.2 萬星,人氣介於 Node.js 及 Kubernetes 之間。


到現在為止,RIAA 的下架令明顯起到了反效果,很多開發人員開始對此表示抗議,並發布了更多代碼副本。目前 YouTube-dl 的在線副本數量已經達到歷史新高,這場打擊行動,反而成了 YouTube-dl 的一場宣傳與狂歡。

延伸閱讀:《7.2 萬 Star 人氣開源項目慘遭封禁下架,GitHub CEO 很鬧心》

 「Starlink 網際網路」首度公開測試,馬斯克未能兌現 1Gbps 寬帶服務承諾

自 10 月 24 日 SpaceX 完成本月第三次發射任務,成功將 18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送上太空之後,SpaceX 再度傳來了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公開測試的消息。

據外媒報導,美國時間 10 月 26 日,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已向部分意向用戶發送了衛星網際網路 Beta 版郵件,該郵件明確表示,星鏈衛星網際網路項目已經開始下一階段的測試工作。

此前,馬斯克在社交網絡多次表態,星鏈計劃將在 2020 年在進行公開測試,測試地點將優先選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地區,到 2021 年再擴展到人口密集的全球範圍內。

現在這一承諾終於有了階段性進展。近日,Starlink 也在 Reddit 上貼出了 SpaceX 測試郵件的截圖。


馬斯克此前承諾,星鏈計劃全部完成後,將為全球所有用戶提供最高 1Gbps 的寬帶服務,以及 25 毫秒的超低延遲。但是根據截圖內容顯示,此次公開測試的結果顯然還無法兌現馬斯克當初的承諾。SpaceX 在發送給用戶的郵件中也明確說明了這一點。

未來幾個月內,星鏈網絡數據傳輸速度預計在 50Mbps 至 150Mbps 之間,網絡延遲控制在 20ms 至 40ms。之後,到 2021 年夏季,隨著發射更多的衛星和建設更多的配套地面站,網絡延遲預計將降低到 16ms 至 19ms。當然,測試期間也可能偶爾會出現網絡中斷的情況。

 調查稱 2021 年全球 34% 員工將永久在家辦公

根據美國 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 (ETR)的調查,2021 年全球永久在家辦公的員工比例預計將增加一倍,因為疫情期間生產率有所提升。

ETR 於 9 月調查了大約 1200 名全球不同行業的首席信息官。這些信息技術決策者預計 2021 年永久性遠程工作的員工佔總員工的比例將達 34.4%,較疫情前的 16.4% 提高逾一倍。

「殺死」 IE 瀏覽器,微軟又憋了一個大招IE 又有重大變化。近日,微軟停止了對網商微軟帳戶和其他服務的支持,據 ZDNet 報導,從 11 月份起,IE 用戶訪問部分網站時,會看到 IE 無法加載網址,轉而喚醒 Edge 瀏覽器打開對應網站。

事實上,早些時候,微軟便已經證實將在未來幾個月逐步停止對 IE 瀏覽器的支持,並且明確將於明年停止對 Internet Explore 的 Office 365 服務支持。而在此之前,微軟已經向仍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組織或用戶發出了新的警告。

項目延遲上線,開發團隊收到粉絲死亡威脅:我們也是人

雲遊戲:大廠們的下一件大事兒

7.2萬Star人氣開源項目慘遭封禁下架,GitHub CEO很鬧心

被圍剿的「蘋果稅」,還能撐多久?

InfoQ 讀者交流群上線啦!各位小夥伴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 InfoQ 小助手,回復關鍵字「進群」申請入群。回復「資料」,獲取資料包傳送門,註冊 InfoQ 網站後,可以任意領取一門極客時間課程,免費滴!大家可以和 InfoQ 讀者一起暢所欲言,和編輯們零距離接觸,超值的技術禮包等你領取,還有超值活動等你參加,快來加入我們吧!

點個在看少個 bug 👇

相關焦點

  • 網傳美團今年應屆生年薪 35w+,嚴重倒掛老員工;微軟擬在臺灣設立Azure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
    近日,美團校招薪資開獎。10月27日,「網傳美團今年應屆生年薪 35w+,嚴重倒掛老員工,為什麼網際網路大廠校招的薪資一年比一年高?」話題,登上知乎熱搜。從網上信息來看,今年美團給2021屆校招算法方向基本分為三檔:24k, 27k, 30k;後臺開發方向: 21k, 24k, 27k;產品方向:18k, 20k, 22.5k。
  • 21屆校招應屆生Offer薪資曝光:年薪35萬,倒掛老員工是常態?
    還不算高由於知乎熱議的問題,提出者只簡單直接說「美團應屆35w+」,並沒有說明數據來源。出於嚴(hao)謹(qi),我們也進一步去招聘網站上調查了今年美團校招情況。不全面之處在於,對於佔求職者中多數的普通畢業生,薪資水平低於35w,普遍在24-35w之間,其中待遇由高到低為算法>研發>產品,說35w是「白菜價」,有些誇張。爆料信息中也沒有提到加班、績效、福利等等情況。所以,校招應屆年薪35w,權當參考。
  • 21屆校招應屆生Offer薪資曝光:年薪35萬+,倒掛老員工是常態?
    應屆畢業年薪35萬?還不算高由於知乎熱議的問題,提出者只簡單直接說「美團應屆35w+」,並沒有說明數據來源。出於嚴(hao)謹(qi),我們也進一步去招聘網站上調查了今年美團校招情況。不全面之處在於,對於佔求職者中多數的普通畢業生,薪資水平低於35w,普遍在24-35w之間,其中待遇由高到低為算法>研發>產品,說35w是「白菜價」,有些誇張。爆料信息中也沒有提到加班、績效、福利等等情況。所以,校招應屆年薪35w,權當參考。而且縱覽下來,似乎也不算最高。
  • 21屆校招應屆生Offer薪資曝光:年薪35萬+,嚴重倒掛老員工是網際網路行業常態?
    因為就在最近,一張美團應屆生薪資的截圖,在各大社區和校招群裡火了。僅僅算法崗、開發崗的薪資白菜價,就有27k*15.5,算下來,年薪就有41萬。雖然這兩年美團氣勢如虹,業績和市值股價雙起飛,僅次於騰訊和阿里。但薪資方面受熱議,好像還是第一回。甚至在知乎,還展開了延展維度的討論和熱議。
  • 年薪35萬+,嚴重倒掛老員工是網際網路行業常態?
    應屆畢業年薪35萬?還不算高由於知乎熱議的問題,提出者只簡單直接說「美團應屆35w+」,並沒有說明數據來源。出於嚴(hao)謹(qi),我們也進一步去招聘網站上調查了今年美團校招情況。不全面之處在於,對於佔求職者中多數的普通畢業生,薪資水平低於35w,普遍在24-35w之間,其中待遇由高到低為算法>研發>產品,說35w是「白菜價」,有些誇張。爆料信息中也沒有提到加班、績效、福利等等情況。所以,校招應屆年薪35w,權當參考。而且縱覽下來,似乎也不算最高。
  • 華為軍團應戰:不惜代價招人,27歲應屆生年薪200萬
    給應屆生天價年薪,背後是華為不惜一切力量招攬全球頂尖人才,以冀打贏這場史詩級的商業戰爭。情勢刻不容緩。在8月7日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坦言,華為的晶片一直處於缺貨狀態,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40,「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
  • 老員工薪資不如應屆生,你遭遇「工資倒掛」了嗎?
    2021屆高校畢業生秋招接近尾聲,各行各業薪資待遇成為熱議的話題。不過在社交平臺上,不少「前浪」老員工吐槽自己工資被「後浪」應屆畢業生倒掛。「從放出來的校招信息看,我所在的崗位給應屆生開出的月薪至少比我高3000元。果然,後浪把你拍在沙灘上時,連個招呼都不打。」某美股上市新電商平臺的工程師劉旭(化名)說。
  • 華為發狠,應屆生年薪給201萬: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自去年任正非宣布華為啟動「天才少年」的項目以來,已經有好幾位天才一走出校門便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了,令人好生羨慕。 今年入職華為的2020應屆生,要數張霽和姚婷尤其矚目,年薪分別為最高檔201萬/年、第二檔156萬/年。 小匯我工作好幾年可能都不如他們一個零頭。
  • 任正非:華為員工2018年平均年薪110萬,留不住人
    華為總裁任正非日前感嘆留不住博士級員工。華為員工2018年平均年薪高達人民幣110萬元,但博士級員工近5年平均離職率為21.8%,讓任正非感概「華為留不住高級人才」。任正非春節前在華為內部員工的網絡社群「心聲社區」發了007號總裁email,告訴員工「根據2018年全年財報初估,華為18萬員工人均年收入可達人民幣110萬元」,比2017年員工平均年薪人民幣70萬元更令人眼紅。但春節後他又發了封最新總裁email,大嘆「華為留不住高級人才」。根據華為調查發現,近5年博士級員工平均離職率為21.8%。
  • 華為老員工工資曝光:入職12年月薪31萬
    據媒體此前報導,2018年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就有78萬,18萬員工發放了1400多億的薪酬、獎金及福利,據悉華為員工中超過百萬年薪的就有1萬多人,超過500萬的也有5000多人。
  • 最新員工年薪曝光:移動人均23萬,騰訊人均84萬,華為和阿里的呢
    先說中國移動,根據其最近公布的2019年的財報顯示,關於「僱員薪酬及相關成本」中顯示,支出達1025.18億元,而根據移動公布的員工數目,40多萬員工和很多非正式員工,估算下來,中國移動2019年人均年薪在23萬左右,而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年薪19.88萬,2018年年薪為20.46萬元。
  • ...任正非:最大困難是造不出晶片;字節推手遊平臺「蛋卷遊戲」
    (來源:新浪科技)任正非:華為今天的困難是「設計的晶片國內還造不出來」10 月 27 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發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年 9 月 14-18 日北京高校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 18萬華為員工2018年平均年薪110萬!任正非感嘆:還是留不住人
    近日,任正非在華為員工內部的「心聲社區」陸續發表了一些總裁郵件,在春節前的郵件裡他向員工表示:2018年財報預估來看,我們18萬員工今年人均年收入將達到110萬,比去年平均年薪70萬要高出了不少。春節後的員工郵件裡,任正非有感嘆道:但是,華為仍舊留不住高級人才。
  • 2019年華為大學應屆生招聘,年薪高達200萬!
    2019年華為大學應屆生招聘,年薪高達200萬!本文1294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如今的華為,是許多大學畢業生夢寐以求想進入的單位,不僅是因為華為有著十分出眾的知名度,同時它給員工的待遇也是超乎人們的想像,華為,一個堅持不上市卻讓員工自己持股的中國最強科技公司。
  • 為什麼有些公司招聘大量新員工後,卻留不住人?任正非說出實話
    傑克.韋爾奇說:「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要獲取競爭優勢,就必須讓每個員工都保持敬業。」而進行有效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持續提升員工的敬業度。這兩年華為面對美國的各方面禁令限制苦不堪言, 晶片被禁,人才被舉報,郵件被中途截住,原本規劃的5G鋪設遭到了西方國家的抵制,這背後讓任正非更加堅信要發展科技,科技發展需要人才。
  • 華為員工人均薪酬近70萬!1317億搞研發,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在此情況下,華為2019年報顯示,公司員工數量從2018年的18.8萬增長至去年的19.4萬,持股員工數量則連續兩年大幅增長,2018年和2019年持股員工數量分別增加15950人和7804人。此外,華為去年在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支出達1349.37億元,以19.4萬名員工計算,華為員工人均薪酬達69.5萬元。
  • 這屆老員工薪資被「後浪」倒掛 只能靠跳槽挽回「顏面」?
    2021屆高校畢業生秋招接近尾聲,各行各業薪資待遇成為熱議的話題。不過在社交平臺上,不少「前浪」老員工吐槽自己工資被「後浪」應屆畢業生倒掛。「從放出來的校招信息看,我所在的崗位給應屆生開出的月薪至少比我高3000元。果然,後浪把你拍在沙灘上時,連個招呼都不打。」某美股上市新電商平臺的工程師劉旭(化名)說。
  • 網傳美團應屆生年薪35萬,網際網路行業薪資倒掛問題為何如此嚴重
    最近一則美團應屆生年薪35萬的消息在網上被熱烈討論,21屆應屆生薪資嚴重倒掛老人(薪資倒掛,即新員工工資比老員工高)。雖然薪資倒掛在職場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但今年的差距如此之大,還是引起了不少老員工的不滿和吐槽,為什麼自己做了這麼多年,工資還不如剛進來的應屆生?
  • 華為員工平均年薪高達110萬,工資更遠超阿里,為何還是攔不住員工...
    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內部員工的平均月薪在4-5萬元左右,還有大約1/4員工的月薪在2-3萬元,總的算起來小米員工的平均年薪在30萬元左右。就目前國內其他行業來說,已經算得上很不錯了。
  • 員工嗨了,網友酸了!繼百萬年薪招員工後,華為又放大招了!
    員工嗨了,網友酸了!繼百萬年薪招員工後,華為又放大招了!兩份獎金算下來,16級核心員工估計最少拿到15萬元獎金。  據媒體報導,華為表示,公司決定向應對美國打擊遏制作出貢獻的員工頒發「奮鬥特別獎」,為體現公司激勵導向,根據華為董事常委會決議《關於頒發奮鬥特別獎的決議》,發放對象為2019年11月1日在職的華為員工,不含2019年年中績效為C/D、違反競業協議、有BCG經濟類違規或信息安全一級違規等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