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陪著我,看著那海龜水中遊,
慢慢地爬在沙灘上,數著浪花一朵朵~」
熱辣辣的夏天裡,如何玩海最舒暢?
想暢遊大海卻不喜歡「下餃子」?
想追沙逐浪卻怕被烈日一秒曬黑?
不如就讓我們趁著潮起潮落時,
一起相約趕海去!
趕海,是指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在海產品豐富的海灘上趕海—挖海螺、挖沙蟲、抓螃蟹、摸蝦,圍海撈魚,收穫歸客人所有。
設想一下,當你面對著溫柔的夕陽,
置身在大海沙灘邊,一手拿著小沙鏟,
一手提著小桶子,在海灘上挖海螺、
挖沙蟲、抓螃蟹、摸蝦……
然後加工成海鮮宴,吃著各種口味的海鮮,
那種感覺不要太美妙~
▲趕海(圖片來源於全景網)
話不多說,現在粵遊君就帶領大家去看看
廣東省內幾個海鮮靚、海景美,
好玩又好看的趕海好去處!
湛江硇洲島
海島趕集樂趣多
▲硇洲島(圖片來源於湛江都市網)
硇洲島是在大約20—50萬年前,
由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島嶼。
它是廣東省唯一的火山島,
也是中國第一大火山島。
島上遍布的火山噴發時形成的獨特景觀,
是硇洲島最具魅力的風光。
硇州島人傑地靈,物產豐富。
它是南海大陸架的一個肥沃漁場,
盛產名聞世界的硇洲鮑魚、龍蝦等名貴水產。
趕海是個技術活,當你來到這裡,
可以跟隨當地漁民,鑿生蠔、撿海膽、
捕海蟹、挖海螺,體驗最原始的漁家樂趣。
而且,趕海所得的海產品歸個人所有哦~
漁民還會帶你體驗中國盛產海鮮、
最著名、最鮮美的漁民早市,
讓你只需要用「白菜價」就能
吃遍天然海鮮,令你回味無窮。
此外,繁榮的漁港也是硇洲島的—大景觀。
早晨,一筐筐鮮魚蟹蝦從漁船倉裡
接連不斷地運到岸上來,勞動的喧囂聲、
叫賣聲與汽笛聲連成一片,
形成一派繁忙和豐收景象。
夜晚成百成千的漁船雲集在碼頭附近,
千燈競輝,漁歌陣陣,
仿佛一座由船隻連成的「海中之城」。
惠州雙月灣
南海漁港風光美
雙月灣位於惠州市惠東縣港口鎮,
整個鎮夾在兩個半月形海灣中間,
因鳥瞰像兩輪新月,故名雙月灣。
海岸線綿延約20公裡,雄奇壯觀的
雙月灣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跡。
沙灘寬約200米,海水清澈見底,
海底平坦舒緩,離岸200米,
人們還可在海中站立,堪稱一絕。
潔白的沙灘,黛綠的林帶,碧藍的大海,
多姿的礁石,迷人的小島,穿梭的漁舟,
構成了動靜交融的南海漁港風光,
在沙灘上,還可以撿到很多漂亮的貝殼。
大星山是雙月灣的最佳天然觀景臺,
站在大星山上遠眺,你會被這
全球唯一的雙灣雙海奇景所驚呆:
清晨,東方紅日噴薄而出,
雙月灣上波光粼粼,漁家兒女忙著趕海;
黃昏,落日餘輝為雙月灣灑下滿海金黃,
漁家兒女滿載而歸,留下串串笑聲;
晚上,雙月灣上漁火點點,
波濤聲聲伴隨著漁家晚唱,
好一派詩情畫意的時光……
汕尾海豐大湖
欣賞趕海「壯歌」
大湖鎮位於汕尾市海豐縣東南部,
是海豐縣唯一一個沿海城鎮,瀕臨紅海灣。
到海豐不可不去大湖,這裡不僅有
狀似烏龜伸頸飲水的海岸灘林帶,以及
「大德山馬地峽瀑布」「石牌獅山球」等景觀,
還有美麗的十四公裡沿海灘涂,
如果運氣好,還能欣賞到一曲
趕海壯歌——灘涂拉大網。
站在大湖的海邊,眺望遠方,
遼闊的海,排濤疊浪,海鷗低徜。
近處銀灘上匯聚了多輛遠道而來的小車,
許多手拿小桶、小網兜、大塑箱的人們
當中既有男人,也有婦女和小孩,
摩託車、三輪車也滿載著大籮小筐
風風火火駛入這一望無邊的十裡灘涂。
拉縴的場景,是喜人的熱鬧。
兩艘擱岸的船,相隔千米之外如拔河比賽。
兩邊各有十幾個人,頭戴鬥笠,身穿工作服,
他們分工明確,各自忙碌操作著拉大網的活兒。
透過忙碌的身影,你會聽見魚兒的叫聲,
看見漁者臉上洋溢著喜悅的光,
一曲豐收的漁歌在耳邊輕輕蕩漾。
汕頭南澳島
探索海鮮「聚寶盆」
處在北回歸線上的汕頭南澳島,
是廣東省內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海島縣,
由37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
自古被稱為「潮汕屏障,粵閩咽喉」。
▲南澳島風車(小影/攝)
這裡的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據相關統計,
可供開發的漁場有5萬平方公裡,
周圍近海漁場和淺灘漁場的海鮮
就有1300多個品種,因此,將南澳
形容成海鮮的聚寶盆,一點也不為過。
南澳人將趕海稱為「落溪」,
「落溪」需要看「流水」,
在海水退潮後、漲潮前「落溪」,
才有喜人的收穫。
在南澳人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中,
男人大多是出海捕魚,女人則留守岸上,
如果要貼補家用,她們就會到海邊的礁石上
撬取貝類螺類去售賣,所以在南澳,
大多數從事落溪作業的人都是婦女。
一把鐵鏟或者刀片,就是作業的工具,
用來撬、摘、採集貝類以及海菜等海產品。
每當大海退潮的時候,「落溪」這種
作業方式就成為南澳島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漁民利用短暫退潮間隙採集起來的貝類,
也為各方遊客奉獻了最美妙的鮮味。
陽江海陵島
疍家特色趕海
在廣東,舊時分布於珠江下遊各支系的
水上居民、流動漁民被稱作疍家人,
也叫疍民。他們主要從事沿海港灣的
漁業和水上運輸,祖祖輩輩浮家泛宅,
長年累月在海上與風浪搏鬥。
陽江疍家人在廣東疍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閘坡、東平、沙扒、溪頭和
漠陽江上的疍家人為主,
留下了富有陽江特色的「疍家鹹水歌」
和「疍家婚俗」等文化。
▲羊城晚報記者宋金裕 攝
陽江海陵島位於南海之濱,一直以來享有
「東方夏威夷」的美譽。許多人對於
海陵島的印象,大概莫過於大角灣、馬尾島、
十裡銀灘等知名度較高的景點,
又或是其豐富的漁業資源:
魚、蝦、蟹、貝、藻類一應俱全。
▲圖片來源於羊城晚報
每年南海伏季休漁結束後,
陽江海陵島就開始舉辦南海(陽江)開漁節。
活動內容包括漁家嫁娶婚慶巡遊、
數千人漁家大宴、文藝晚會、放生、祭海、
開船儀式等。所以夏天來這裡,
也許還能趕上好時節,
體驗這精彩的漁家文化盛宴。
▲圖片來源於陽江旅遊資訊網
當地疍民民風純樸,熱情好客,
魚蝦即打即食。如果你來到,
可以申請和他們一起出海,
那樂趣不是在海鮮館酒樓裡所能比~
傍晚時分的海陵島天空,
就像是被潑了一筆深藍色的墨水,
再往下看,墨水即海水。
坐在海上品嘗海味,把酒臨風,
一切都剛剛好的樣子。
江門下川島
竹灣趕海,頤養身心
剛步入初夏的江門下川島,
氣候適宜,風光旖旎,碧波蕩漾,
讓人輕鬆自在,帶來靜謐和自由。
這裡的海岸線長達187海裡,西部海岸
沿線分布著眾多風情獨特的海灣——
牛塘灣、姊妹灣、大灣、竹灣、獨灣,
每個海灣風姿各異,可圈可點。
你可以去大灣看日出,東灣看夕陽,
竹灣趕海,頤養身心,與漁民同樂。
由淺及深的藍色大海,
這大概就是夏天的味道。
椰樹成林的下川島,可覽景、觀濤、
海浴、衝浪、遊弋、垂釣。
白天,你可以在海上戲水衝浪,
還可以盡情地享受降落傘、香蕉船、
水上電單車等遊樂帶來的刺激。
太陽下山時,你可以看日落,
或在礁石上燒烤、休閒撿貝、沙浴,
數百種的鮮美海產品,會讓你感嘆歲月靜好。
晚上,你可以在沙灘上漫步,傾聽濤聲星語,
又或與三五知己在椰林底下舉杯邀月,
分享輕鬆悠閒的美好時光。
看完了這麼多誘人的海鮮海景,
相信你一定已經躍躍欲試,
但趕海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趕海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麼?
粵遊君早就為你列好一份工具清單啦~
趕緊收好,這個夏天海邊走起!
趕海必備工具
78 網兜、蛇皮袋:可以用來裝挖來的螺。
78 鐵鏟:可以幫助我們挖開碎石。離開沙灘在礁石上作業,切割粘在巖石上面的青螺、海蠣子等。
78 耙:幫助我們輕鬆撬開巖石的能手,還可以避免我們的手指被巖石劃破。
78 小桶:用來盛放你的戰利品。
78 手套:在翻動石頭和抓小螃蟹時,一不小心就會傷到手指,千萬要記得戴上手套!
78 遮陽帽:在海邊玩耍,很容易被曬成「黑碳」,所以最好是戴上那個遮陽帽把自己的臉全方位保護起來。
78 雨鞋:防止褲子和鞋被海水浸溼,保護好你的小腳丫。
趕海注意事項
72 要注意退潮漲潮的時間。趕海一般選擇在大潮汛,既農曆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後兩天為最好,因為大潮汛海水退得遠又快,而貝類海鮮行動較為遲緩,容易被擱置在沙灘或泥灘上。
72 要記得穿鞋,防止被貝殼割傷。
72 不要隨便進入私人的養殖場。
潮漲潮落,是大海的呼吸,
是自然的脈搏。一直以來,
人類就是順應著這樣的呼吸和脈搏,
一步一個腳印地,謀求幸福生活。
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就讓我們
相約蔚藍濱海,一起去趕海聽浪潮,
嘆享大自然的豐富饋贈吧~
素材來源丨羊城晚報、五彩汕尾、湛江日報、湛江旅遊、臺山旅遊、號外、汕頭電視臺《美食潮》等,部分圖片來源於全景網版權圖片,轉載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