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山村如今已變成「夢裡水鄉」。
魏小潔(左)回村看望村民姚素瓊,身後是姚素瓊正在修建的小洋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劉開怡 攝影報導
「魏兄弟好,好久都沒見到您!想姐沒有?」
「姚大姐好啊,又在修房了,您氣色好多了!」
2020年12月8日下午,天氣晴好,暖陽高照,在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一個小山坳裡,一對「姐弟」久別重逢,站在一片綠色的莊稼旁,心裡的話說不完。他們的背後,獨棟二樓的小磚房正在重建中。胖乎乎的「弟弟」是魏小潔,作為第一書記,曾經在這個村裡「戰鬥」了3年。當天,趁著好天氣,他踏上「回家」之路,看望最牽掛的村民姚素瓊。
純陽山村地處南部中型水庫八爾湖淹沒區,自然條件差,屬典型的貧困村。精準扶貧的衝鋒號吹響後,昔日窮鄉僻壤的純陽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純陽山村被命名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如今,行走村中,花海、樹林、林間閣樓、水中荷葉、湖面青波和幢幢仿古民居,共同構織出一幅美麗的川北鄉村畫卷。
一個月時間走訪完貧困戶
純陽山村地處南部中型水庫八爾湖淹沒區,距縣城40公裡,自然條件差,屬典型的貧困村。
2016年6月,南部縣金融辦副主任魏小潔作為第一書記來到村裡。當時到村裡是朋友開車送他來的,從縣城出發用了一個半小時。「走到村口就沒路了,只有步行到村委會報到。」不通水、不通網、不通氣,全村只有幾段窄窄的村道。因20世紀50年代修建水庫淹沒大量土地,純陽山村人均耕地只有0.4畝,土地資源匱乏。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剩下老人和兒童留守村裡。
到村裡的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魏小潔就起床了,與村主任李傳興一起,挨家挨戶「訪問」。
站在村民姚素瓊兩間籬笆房前,魏小潔怔住了,這怎麼住人?「確實莫法住人了,姚素瓊兩口子都有病,帶娃娃外面打工去了。」李傳興說。
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王正潤,作為曾經的村幹部,非常愧疚沒能把大夥帶出窮窩。「一畝地一年頂多打900斤玉米、300斤小麥,混個肚圓就不錯。」王正潤說,那時從村裡到場鎮4公裡多的山路只有一米多寬,中途要過五六個陡坡。想把農產品運出去,只能靠人力和「土辦法」。
2014年,全村有60多名因貧未婚的孤寡老人。全村1086人中,有367人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超過33%;村裡一半以上的房屋是「夏天擋不住雨,冬天關不住風」的土坯房。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村裡90戶貧困戶全部走訪完的魏小潔心情異常沉重,這些貧困戶沒有經驗,沒有資金,全村沒有一點兒產業,怎麼帶他們發家致富?
魏小潔將姚大姐的籬笆房設為電腦桌面屏保,時時激勵自己,「這是純陽山貧困的真實寫照,一定要靠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給純陽山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
引進產業助村民脫貧致富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純陽山村決定對全村16戶像姚素瓊家一樣居住環境差、房屋嚴重破損的貧困戶實施易地搬遷。
當魏小潔打通姚素瓊的電話,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姚素瓊簡直不敢相信。當時,姚素瓊夫婦由於身體不好,已從沿海回到四川,在臨近的西充縣城打工。他們一家4口租住在一個20平方米的小屋裡,「接到電話時,我們根本不相信有國家給錢為我們修房這樣的好事。」姚素瓊說。
將信將疑的姚素瓊回到純陽山打探消息,發現原來死氣沉沉的村子已經熱火朝天了。她在村裡暗中觀察魏小潔很久,覺得魏小潔是個幹實事的人後,才上前作自我介紹。
魏小潔姚素瓊兩人相差十多歲,魏小潔稱姚素瓊為姚姐,親熱得像一家人。之後的那段日子,姚素瓊借住在鄰居家,天天往工地上跑,看著自家的小磚房一天天建起來。
建82平方米的新房子,共花了6.8萬元,其中國家補助6萬元,姚素瓊只花費了8000元。新房三室兩廳,裡面液晶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一應俱全,自來水、天然氣也接通了。搬新房的第一天,姚素瓊夫婦總覺得在做夢,不敢相信這是真的。2017年春節,姚素瓊在新家過年,親朋舊友歡聚一堂,年味兒又香又濃。
村民怎麼致富?魏小潔與大家經過反覆討論,引進了龍頭公司,帶領村民種植杏鮑菇。純陽山村建立了「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金融+保險」五方聯盟機制,引進四川省森肽集團與16戶貧困戶組建股份制專業合作社,建設脫貧奔康(食用菌)產業園,建起食用菌種植智能菇房16個,企業負責提供技術、工藝包裝和產品銷售,貧困戶負責菇房管理,每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萬元。鼓勵貧困戶建設果園、菜園、林園,支持貧困群眾發展養殖業,把「小工程」變成幫助村民直接增收的「大產業」。目前,全村已栽植醜柑320畝、桃樹110餘畝,實現貧困戶戶戶至少有1個增收致富項目。
當年的貧困戶正修小洋樓
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純陽山村真的變了,富了、美了,「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2018年10月17日,純陽山村作為全國6個精準扶貧典型之一獲邀去北京參加全國「決勝2020脫貧攻堅展」,魏小潔也成為全國6個最基層的脫貧村代表。
純陽山村「夢裡水鄉」項目開業時,全村交通管制了5天,成渝兩地客流源源不斷來到這裡,村裡有1050個車位的停車場,那幾天停得滿滿當當。純陽山成為全省脫貧攻堅示範村、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村。
2019年9月,魏小潔調任縣扶貧開發局任副局長,主抓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還沒來得及跟鄉親們打招呼就走了。新的工作很忙,沒時間回村上,但經常打電話問村裡的情況。」魏小潔說。
2020年12月8日,魏小潔百忙之中終於成行「回家」了,他坐車從縣城到村裡,走新修的旅遊公路,只用了半小時。
「哎呀,魏書記,你終於回來了。」88歲的村民冉華芳拉著魏小潔的手問這問那。
看到村民的老房子已經裝修成民宿,魏小潔高興地問這問那,「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兩萬元租金已經給了!」村民們回答,出租房屋搞民宿,每年不但有租金收入,還可以在民宿裡打工,工資每月幾千元。
魏小潔回村時,姚素瓊兩口子和村民正在給靈芝播種。看到魏小潔,姚素瓊熱情地迎了上去,「想姐了哇,你終於回村了。」姚素瓊拉著魏小潔就往自己家裡跑,「我的小平房馬上就成小洋樓了。」姚素瓊興奮地說,她要在原來的小平房基礎上再修一層樓。
不遠處,湖面波光粼粼,遊船如織。八爾湖環湖公路上,自駕遊的車輛來來往往。村裡處處都是景,到處都有拍照的遊客。魏小潔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古村有神韻,田園盡花香,塘中魚戲蓮,青山白鷺傍,農家飯菜香,湖灣清波蕩。
封面對話
記者:眼前的純陽山村是不是你想要建成的樣子?
魏小潔:四年多時間,純陽山的巨變折射國家精準扶貧的巨大成效,基本上實現了我當初的夢想。
記者:為什麼最牽掛姚素瓊大姐一家人?
魏小潔:姚大姐一家是村裡最貧困的代表,病重、無房,如果她一家人都過上好日子了,那肯定全村都富起來了。
記者:聽說你還不會開車?
魏小潔:是啊,駕校報了名,也去了幾次,每次剛坐上教練車,又有事喊回來了。
記者:你有沒有遺憾?
魏小潔:最大遺憾是愧對家人,我老婆在另一個鎮上工作,工作也很忙,因此雙方老人也沒法照顧。女兒一個人在綿陽讀書,我也很少去開家長會。
記者:你現在在扶貧開發局工作,怎麼樣才能保證像純陽山村一樣的脫貧村的脫貧成果?
魏小潔:純陽山成為南部縣198個貧困村脫貧的代表,我們會持續利用好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建立長效機制。現在的純陽山這麼富、這麼美,還有現任第一書記和當地鄉親們並肩戰鬥。未來的純陽山肯定更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