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各校喜迎一年級同學,但在山東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老師一看見學生就「懵」了!一年級的770名新生中,來了12對雙胞胎,其中還有5對是龍鳳胎!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以前哪個家庭有雙胞胎或者多胞胎,都算是比較稀奇的事情。但近幾年來,隨著高齡婦女生育需求的增多及醫療技術條件的成熟,大家對雙胞胎和多胞胎已經「見怪不怪」了。
    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許多準媽媽也想一次性搞定N個寶寶,所以特別羨慕懷上多胞胎的媽媽。不少人聽說促排卵藥物可以促使卵巢多排卵,從而增加懷上雙胞胎甚至多胞胎的可能,就擅自使用這類藥物,結果不僅沒懷上多胞胎,還傷害了自己的身體,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藥娃就給備孕媽媽講一講,為什麼不能濫用促排卵藥?
    促排卵不是為了「多生」
    促排卵治療是醫學上治療女性因排卵障礙而不孕的一種方法,需要有明確的指徵才可以使用,並不是想用就能用。
    具體來說,促排卵治療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是治療持續性無排卵或稀發排卵的不孕女性,最常見的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及下丘腦-垂體性排卵障礙的患者;
    第二是治療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不孕患者;
    第三是配合宮腔內人工授精或者體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技術)使用。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促排卵藥物有抗雌激素類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等。
    抗雌激素類藥物的代表是克羅米芬,其主要成分為枸櫞酸氯米芬。該藥為人工合成的非甾體製劑,化學結構與己烯雌酚相似,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效應和較弱的雌激素作用。價格低廉,口服方便,促排卵有效率達80%,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促排卵藥物。在一些農村診所裡,坐診的鄉野遊醫通常會將中藥和克羅米芬團成丸子,稱為「多子丸」,糊弄求子心切的夫妻。實際上,這類藥物不能保證懷孕,服用後反而可能出現腫脹、胃痛或下腹部疼痛,甚至可能出現視力模糊、視力減退等不良反應。濫用促排卵藥物造成多胎妊娠的機會更大,並且可能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導致卵巢增大、腹痛和腹腔積液、血栓形成,嚴重的會致命。
    總之,促排卵藥物屬於處方藥,不孕患者必須在醫生的嚴格指導、監測下使用。沒有排卵障礙的女性千萬不要擅自服用。
    「催生」多胞胎風險翻倍
    育齡婦女服用促排卵藥物後,可以一次排出多個,甚至十幾個卵子,如果這些卵子同時受精,就會懷上多胞胎或雙胞胎。人造的多胞胎「看上去很美」,實則破壞了生育規律,風險不小!
    首先,從孕媽的角度來說,多胎妊娠的痛苦和風險是單胎妊娠的數倍。一次妊娠的胎數越多,帶給母嬰的危害就越大。
    多胎妊娠的早孕反應重,且持續時間更長。由於孕期須供應多個胎兒對鐵質的需求,孕媽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多胎妊娠的孕媽發生妊娠劇吐、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糖尿病、貧血、產前及產後出血、產後抑鬱等併發症的機率,也要顯著高於單胎妊娠。
    其次,多胎妊娠對胎兒的危害也有很多。多胎妊娠容易發生早產、流產、胎膜早破等問題。一旦發生這些問題,孩子存活的機率就很小。臍帶繞頸多發生在多胞胎分娩現場,其中的兇險程度不言而喻。
    由於子宮內空間有限,胎兒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新生兒面臨體重過低、身體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的問題,容易出現肺部感染、呼吸暫停等,任何一點突變都可能導致顱內出血。多胎妊娠的胎兒畸形發生率是單胎妊娠的2倍,常見的畸形有腦積水、無腦兒、內臟外翻、雙聯畸胎及無心畸形等。
    為了減少多胎妊娠對母嬰的損害,目前一般實行「減胎術」,安全而有效地控制胎兒分娩的數目,確保正常胎兒的健康發育。
    準備萬全「好孕」自然來
    對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來說,除了要治療生理上的疾病外,還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變自身體質,增加受孕的機率。
    均衡飲食
    注意營養均衡,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多吃深海魚蝦、牡蠣、大豆、瘦肉等食品。
    加強鍛鍊
    平時多參加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
    調整作息
    爭取每天晚上10點前入睡,建立起生物鐘的正常節律。
    心情舒暢
    保持情緒上的穩定和愉悅,將壓力化為動力。
    不管是要幾個寶寶,媽媽們順其自然、健康生產才是最重要的。定期進行孕前檢查,如果出現多胞胎的特殊情況,一定要遵循醫囑哦!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 責編:張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