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豐
很久以來就想寫一首年輪的科學詩,終未成。後來悟得,寫年輪,還是散文合適,何況年輪本身也是很散文化的。
花衣燕呢喃的春天,樹皮裡面的形成層開始分裂,向內分化的細胞不但大,壁還薄,顏色更是鮮嫩,木質相對疏鬆,稱為早材;大雁成行回歸時秋涼,形成層活動緩慢了下來,向內分化的細胞變小,壁變厚,色變深,木質隨之緊密,稱為晚材。歲月遞嬗,如此有規律的鬆緊相間、一圈圈擴增的樹木細胞,如此同心輪紋構成的樹木橫斷面,我認為該是散文化的年輪定義了。
年輪啊,你總隱藏在樹幹裡,是擴大的指紋,是膨脹的生命圓柱體,是生長、發展的一圈圈的秩序,如此有韻無聲的規律美,在透露自然力的神秘、偉力和創造!
年輪無法似脫衣裳一樣脫去歲月的烙印,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烙入你的身,居然美得如此水乳交融。即便是習慣刀斧的木匠,也在著力葆留你的美。你怎能不讓人類好奇呢?
亞里斯多德討論過你。達文西也觀察過你,鍾情過你,還很早就認定你是一年一圈。大文人胡適《論短篇小說》也說道,懂植物學的人只要看看樹的橫截面,手指數一數年輪,就曉得這樹的年紀。
渭水的風嘯,王維詩境的餘韻,桃花源的牧歌,清明上河圖的喧鬧,廬山上熱風吹雨飄灑的江天,無數的刀光劍影,數不清的風花雪月,連同工業革命以來的生態惡化……全被你悄然「刻錄」。
讀讀倫勃朗和魯本斯等藝術大師的橡木油畫,可依稀推斷出作畫的年月。怪異的思想家、敏感的文藝家,不但尤能體味你的美,而且不惜潑墨,賦予你五彩紛呈的藝術意味。
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詩寫《我的年輪》,感悟雅致,而他在散文《山盟》裡,卻借你抒發滄桑之感:
「堂上龐然供立,比一面巨鼓還要碩大的,是一截紅檜木的橫剖面。直徑寬於一隻大鷹的翼展,堂堂的木面豎在那裡,比人還高。樹中高貴的族長,它生於宋神宗熙寧十年,也就是西元1777年。中華民國元年,也就是明治45年,日本人採伐它,千裡迢迢,運去東京修造神社。想行刑的那一天,須髯臨風,傾天柱,倒地根,這長老長嘯僕地的時候,已有835歲的高齡了。一個生命,從北宋延續到清末,成為中國歷史的證人。」
詩人伸出手,開始撫摸那偉大的橫斷面,「指尖溯帝王的朝代而入,止於八百多個同心圓之心……那時蘇軾正是壯年,宋朝的文化正盛開……美麗的年輪輪迴著太陽的光圈,一圈一圈向外推開,推向元,推向明,推向清。這些黃褐色的曲線,不是年輪,是中國臉上的皺紋。」
的確,是你使存在而又不可觸摸的時間,有了形狀和體溫,變得可讀,可思,更可摸。你甚至能預卜未來。
顯微鏡下的松樹年輪
你是氣候變遷、塵寰寒熱的活檔案。你成了有生命記憶的植物代表。
你儲存了每年的降水量和氣溫的變化。你記錄了森林大火、早期霜凍以及從周圍環境吸取的化學成分。
生長在長日照下的洋槐,無論氣溫高低,樹幹均產生大量早材分子,在短日照的條件下,則只產生少量直徑較小的早材分子。松柏類植物,早材分子直徑的變化往往與日照長短有關,也和氣溫的高低直接相關。
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樹木生長迅速,年輪間距會較寬;遇上寒冷與乾旱,樹木生長緩慢,年輪間距相應較窄。有人曾經比較兩棵生長在不同環境裡的北美雲杉,一棵長在乾旱貧瘠的巖石縫中,年輪平均寬度是0.1毫米,而長在自然條件較好之地的另一棵,年輪竟寬達12毫米。
所以說,人類窺視年輪,便可獲得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氣候演變資料乃至規律,有了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依據。由此可知,年輪,夠得上是超長期「氣候記錄儀」。
年輪還是大氣汙染的資料庫。採礦飛揚而起的重金屬塵埃,沉降入土。樹木能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通過光譜分析,可測出樹木在各年吸收的重金屬含量。
年輪專家研究過酸雨對美國東部森林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的雅各比說,在酸雨嚴重的地區,樹越老,年輪就越薄。酸雨抑制樹的生長,影響連綿不絕的森林的生活。
然而,年輪的命運,確乎更是與樹「出身」在何處大大有關。我撰寫過一篇袖珍型科學隨筆《位置》,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多年。文中寫道:「對於一棵樹,生於山之南北,大可以是一陣風或一隻鳥很不經意的作為,卻會鐵定這棵樹一生的『社會』位置和生活境遇。正所謂『出身不由己,位置無選擇』吧……」
無論年輪的「出身」如何,山中迷路的人,只要找到年輪,就可根據年輪的寬窄形狀,辨出山之南北。
能如此教人明確方向路線的年輪,同時也是地理圖系,可記錄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會在年輪中留下線索。1980年美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使樹木形成霜輪
1980年,著名的美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大量灰塵和氣體進入大氣同溫層,遮蔽大片陽光,氣溫降至冰點以下,使樹木形成層的細胞遭受傷害,其結果,便出現了不規則的薄壁組織帶,成為受創傷的年輪——「霜輪」。
東印度群島坦波拉火山的爆發,使1816年成了「沒有夏天之年」,不僅給該地的刺果松留下了霜輪,還在南非的樹木留下了霜輪。
或許說出來你會驚異——這世上也存在「假年輪」。
有的樹,遭受氣候冷熱驟變,長期乾旱或蟲害,強颱風的侵襲等特殊自然災害,在一個生長季裡,竟會長出兩個或多個生長輪,這叫「雙輪」或「復輪」。柑橘屬莖中的形成層每年都會出現三次生長高峰,也就是說,在一年內,能夠產生三個生長輪。有人將一年內形成幾個生長輪中最後一輪,稱為真正的年輪,其餘各輪統稱假年輪或偽年輪。
木本植物桉樹,生長在並無明顯四季之分的熱帶或亞熱帶,其形成層的活動幾乎整年不停,一直是那麼生生不息,即便你眼睛睜得再大,也看不出會有生長輪或年輪的界線。
——選自《科學畫報》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科學畫報」
訂閱《科學畫報》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