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年輪(上)

2021-02-23 科學畫報


文/楊文豐

很久以來就想寫一首年輪的科學詩,終未成。後來悟得,寫年輪,還是散文合適,何況年輪本身也是很散文化的。

花衣燕呢喃的春天,樹皮裡面的形成層開始分裂,向內分化的細胞不但大,壁還薄,顏色更是鮮嫩,木質相對疏鬆,稱為早材;大雁成行回歸時秋涼,形成層活動緩慢了下來,向內分化的細胞變小,壁變厚,色變深,木質隨之緊密,稱為晚材。歲月遞嬗,如此有規律的鬆緊相間、一圈圈擴增的樹木細胞,如此同心輪紋構成的樹木橫斷面,我認為該是散文化的年輪定義了。

年輪啊,你總隱藏在樹幹裡,是擴大的指紋,是膨脹的生命圓柱體,是生長、發展的一圈圈的秩序,如此有韻無聲的規律美,在透露自然力的神秘、偉力和創造!

年輪無法似脫衣裳一樣脫去歲月的烙印,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烙入你的身,居然美得如此水乳交融。即便是習慣刀斧的木匠,也在著力葆留你的美。你怎能不讓人類好奇呢?

亞里斯多德討論過你。達文西也觀察過你,鍾情過你,還很早就認定你是一年一圈。大文人胡適《論短篇小說》也說道,懂植物學的人只要看看樹的橫截面,手指數一數年輪,就曉得這樹的年紀。

渭水的風嘯,王維詩境的餘韻,桃花源的牧歌,清明上河圖的喧鬧,廬山上熱風吹雨飄灑的江天,無數的刀光劍影,數不清的風花雪月,連同工業革命以來的生態惡化……全被你悄然「刻錄」。

讀讀倫勃朗和魯本斯等藝術大師的橡木油畫,可依稀推斷出作畫的年月。怪異的思想家、敏感的文藝家,不但尤能體味你的美,而且不惜潑墨,賦予你五彩紛呈的藝術意味。


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詩寫《我的年輪》,感悟雅致,而他在散文《山盟》裡,卻借你抒發滄桑之感:

「堂上龐然供立,比一面巨鼓還要碩大的,是一截紅檜木的橫剖面。直徑寬於一隻大鷹的翼展,堂堂的木面豎在那裡,比人還高。樹中高貴的族長,它生於宋神宗熙寧十年,也就是西元1777年。中華民國元年,也就是明治45年,日本人採伐它,千裡迢迢,運去東京修造神社。想行刑的那一天,須髯臨風,傾天柱,倒地根,這長老長嘯僕地的時候,已有835歲的高齡了。一個生命,從北宋延續到清末,成為中國歷史的證人。」

詩人伸出手,開始撫摸那偉大的橫斷面,「指尖溯帝王的朝代而入,止於八百多個同心圓之心……那時蘇軾正是壯年,宋朝的文化正盛開……美麗的年輪輪迴著太陽的光圈,一圈一圈向外推開,推向元,推向明,推向清。這些黃褐色的曲線,不是年輪,是中國臉上的皺紋。」

的確,是你使存在而又不可觸摸的時間,有了形狀和體溫,變得可讀,可思,更可摸。你甚至能預卜未來。

顯微鏡下的松樹年輪

你是氣候變遷、塵寰寒熱的活檔案。你成了有生命記憶的植物代表。

你儲存了每年的降水量和氣溫的變化。你記錄了森林大火、早期霜凍以及從周圍環境吸取的化學成分。

生長在長日照下的洋槐,無論氣溫高低,樹幹均產生大量早材分子,在短日照的條件下,則只產生少量直徑較小的早材分子。松柏類植物,早材分子直徑的變化往往與日照長短有關,也和氣溫的高低直接相關。

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樹木生長迅速,年輪間距會較寬;遇上寒冷與乾旱,樹木生長緩慢,年輪間距相應較窄。有人曾經比較兩棵生長在不同環境裡的北美雲杉,一棵長在乾旱貧瘠的巖石縫中,年輪平均寬度是0.1毫米,而長在自然條件較好之地的另一棵,年輪竟寬達12毫米。

所以說,人類窺視年輪,便可獲得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氣候演變資料乃至規律,有了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依據。由此可知,年輪,夠得上是超長期「氣候記錄儀」。

年輪還是大氣汙染的資料庫。採礦飛揚而起的重金屬塵埃,沉降入土。樹木能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通過光譜分析,可測出樹木在各年吸收的重金屬含量。

年輪專家研究過酸雨對美國東部森林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的雅各比說,在酸雨嚴重的地區,樹越老,年輪就越薄。酸雨抑制樹的生長,影響連綿不絕的森林的生活。

然而,年輪的命運,確乎更是與樹「出身」在何處大大有關。我撰寫過一篇袖珍型科學隨筆《位置》,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多年。文中寫道:「對於一棵樹,生於山之南北,大可以是一陣風或一隻鳥很不經意的作為,卻會鐵定這棵樹一生的『社會』位置和生活境遇。正所謂『出身不由己,位置無選擇』吧……」

無論年輪的「出身」如何,山中迷路的人,只要找到年輪,就可根據年輪的寬窄形狀,辨出山之南北。

能如此教人明確方向路線的年輪,同時也是地理圖系,可記錄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會在年輪中留下線索。1980年美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使樹木形成霜輪

1980年,著名的美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大量灰塵和氣體進入大氣同溫層,遮蔽大片陽光,氣溫降至冰點以下,使樹木形成層的細胞遭受傷害,其結果,便出現了不規則的薄壁組織帶,成為受創傷的年輪——「霜輪」。

東印度群島坦波拉火山的爆發,使1816年成了「沒有夏天之年」,不僅給該地的刺果松留下了霜輪,還在南非的樹木留下了霜輪。

或許說出來你會驚異——這世上也存在「假年輪」。

有的樹,遭受氣候冷熱驟變,長期乾旱或蟲害,強颱風的侵襲等特殊自然災害,在一個生長季裡,竟會長出兩個或多個生長輪,這叫「雙輪」或「復輪」。柑橘屬莖中的形成層每年都會出現三次生長高峰,也就是說,在一年內,能夠產生三個生長輪。有人將一年內形成幾個生長輪中最後一輪,稱為真正的年輪,其餘各輪統稱假年輪或偽年輪。

木本植物桉樹,生長在並無明顯四季之分的熱帶或亞熱帶,其形成層的活動幾乎整年不停,一直是那麼生生不息,即便你眼睛睜得再大,也看不出會有生長輪或年輪的界線。

——選自《科學畫報》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文章,微信公眾號、刊物、機構如需轉載,請保留作者、註明轉載自科學畫報)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科學畫報」


訂閱《科學畫報》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朗讀者 | 一年更比一年好
    朗讀者 | 一年更比一年好 2020-11-2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年具體有多長時間?連科學家也無法回答,曾經一年有399天
    筆者:扶蘇一般來說,一年365天的說法屬於公曆紀年的方式,主要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間為標準。如果將時間精準描述的話,一年應該有365天5時48分46秒。因此,平年有365天,每四年一次的閏年將此前每年多出的幾個小時積累起來,就有了一年366天的說法。
  • 由樹木年輪題想到的
    首先請看題【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高三調研測試】樹木年輪(簡稱樹輪,如下左圖所示)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而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春夏季節,樹木材質疏鬆,顏色較淺,稱為早材;秋冬季節,樹木材質緊密,顏色較深,稱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稱為一個年輪。
  • 通過樹的年輪,看一個別樣的世界
    , 植物學上稱為年輪。年輪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每年春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樹木生長很快,形成的細胞體積大,數量多,細胞壁較薄,材質疏鬆,顏色較淺,形成早材,亦稱之為春材。
  •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時間:2016-06-11 13:37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
  • 你不了解的樹木知識:千年老樹,年輪可以用來判斷方位
    人費盡心思只能長命百歲,樹卻能輕輕鬆鬆活到幾百上千年,想一想都覺得過分。在生物界中,有一句長壽的秘訣:生命在於禁止!當然不是說,禁止不動就能活得更長,那人一生不動,就能長命百歲嗎?當然不是的。舉個例子,人體內的細胞,分裂次數達到60次左右後,就會停止分裂,每一次的細胞分裂,都相當於一次損耗,當細胞停止分裂時候,這意味著這個細胞就將會失去作用;而對於植物來說呢,它們的細胞分裂次數更多,並且在此基礎上,植物細胞的分裂速度還要更慢。
  • 關於年輪你所不知道事有很多,不止生長情況呢
    木匠從久遠的時代起,就知道樹幹裡面有年輪,有了年輪,木材上才出現了紋理.據我們所知,亞里斯多德的同事就曾提到過年輪,不過到達·文西時才第一次提出年輪是每年增加一圈的.對於植物,可以了解它的生長情況,如壽命、環境、健康狀況等。對於動物來講,同樣可以了解一些基本情況。
  • 深切感謝,又一年
    深切感謝,又一年文/孫樹恆我願把這一縷陽光當作一把刻刀,在生命的胸卡上刻下一個年輪那縷陽光,又是一枚金黃色的針在一個個高高低低的日子之間因為陽光,這日子中的明媚用手機,作為記錄器因為陽光,我走在草原上的心境逐漸深厚似乎找到了春天及早的理由那些,深情熱忱的氣息,緊緊擁抱著城市和鄉村的景色
  • 人有年齡,樹也是有年齡的,年輪可以告訴你樹木多大了
    每年形成的早材和晚材,逐漸過渡成一輪,代表一年所長成的木材。在前一年晚材與第二年早材之間,界限分明,成為年輪線。但生長在熱帶的樹木,只有在旱季和雨季交替的地區才有年輪,而生長在四季氣候相差不多的地區,一般樹木年輪不明顯。有些樹種幾年內可生長几輪,像柑橘樹每年有3輪,這種年輪為假輪,由於它的寬度不大,輪的界限不明顯,與真輪很容易區別。樹木的年輪有何用途呢?
  • 雷姆推出年輪蛋糕,這形狀老司機看笑了
    最近,《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官方就宣布要推出新商品,是雷姆同款的年輪蛋糕,但是這個形狀老司機們卻看笑了。什麼是年輪蛋糕呢?年輪大家知道吧,就是樹木切開之後那一圈一圈的,根據樹木的生長周期,一般時間每增加一年,年輪就會多一圈,根據年輪就能判斷樹木的年齡。
  • 「「紅書包裡的消防」專欄」特勤年輪
    特勤大隊的西郊大院,院子北面鐵柵欄外顆顆茶碗粗的樹木,因為地鐵施工被清理的落葉橫飛,特一站站長潘東泉踏著木沫四濺的塑膠跑道,嗅著空氣霧靄中清涼的草木幽香,掛在作訓服左褲口袋上的對講機隨著腳步一顫一微,好像自己在跟自己的心靈對話。
  • 年輪說 一是嬰兒哭啼,二是學遊戲,三是青春物語,四是碰巧遇見你
    不管是愛情故事,或是成長故事,就算是楊丞琳和李榮浩的撒狗糧情節,《年輪說》這個BGM都是那麼舒服。《年輪說》成功之處有一部分在於歌詞出自吳青峰之手。吳青峰在這張專輯裡沒貢獻曲子,只寫了兩首詞。吳青峰的作詞水平一直都是行業好評如潮,《年輪說》吳青峰用巧妙的數字排比刻畫了一個女生「從愛裡死過又活過來的」心酸歷程。
  • 城市年輪「新生力」-國際在線
    從一環路到五環路,見證的是城市的發展,共同構成了成都的歷史年輪。  去年11月23日,本報以《城市年輪》為題推出報導,從一環路打造成都「市井生活圈」,二環到四環打造成都人的公園城市生活樣本,五環路及其他支撐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等方面,剖析展示了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成都賦予「城市年輪」新的時代內涵。站在新年起點,記者實地回訪了部分點位的新進展新變化,探尋城市年輪的「新生力」。
  • 孩子晚一年上學好還是早一年上學好?
    孩子的入學是家長最操心的事,誰都不想讓自家娃輸在起跑線上。有人說,應該讓孩子晚一年入學對孩子更好,孩子大一歲在學校適應能力會更強。也有人說,生育率逐年下降,晚一年上學競爭人數更少。似乎看起來,讓孩子晚一年上學更有益。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與別人不一樣的觀點。
  • 鶯啼燕語報新年,一年一年路幾千
    年味兒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食物上。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各家有各家的特色。《舌尖上的中國》有這樣一段話: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年夜飯,是聚。
  • 又是一年月圓時,很想你,很想你...
    又是一年月圓時,很想你,很想你……圓月,是南國的紅豆,是夕陽西下那遠在天涯的相思人。圓月,寄託著那濃濃的愛戀和長長的相思。中秋圓月,更像是時光的年輪在歲月悠悠中不斷前行,帶著相思和牽掛。今夜,相思的線,握在誰的手裡邊,靈犀之間,堅守著那份諾言。唯愛,是這世上最美的語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年輪造句和解釋_年輪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木本植物莖幹橫斷面上的同心環紋。每一環是一個年輪,包括春季長成的顏色淡而疏鬆的早材和夏末秋初長成的顏色深而緻密的晚材。常見於溫帶的喬木和灌木。可推測樹木年齡。
  • 新年祝福語,願你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心如意!
    新的一年更加珍重,明年生活錦上添花。2.新春好,好事全來了!朋友微微笑,喜氣圍你繞!歡慶節日裡,生活美滿又如意!喜氣!喜氣!一生平安如意!3.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澀雲知道,花兒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溫柔風知道,夢裡的纏綿心知道,心裡的酸楚淚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請記牢:祝春節快樂!
  • 男孩子晚一年上小學更好?事實上,不是你想晚一年就能晚一年
    我家娃是七月底出生,到時候上一年級基本上是班上最小的,可能跟班上最大的相差接近一歲了。之前總聽說男孩子最好是晚一年上一年級,因為男孩子的心智發育相對來講稍微慢些。身邊的幾個朋友也在說早知道當時得讓兒子晚一年上一年級,感覺理解能力各方面都比較弱,一年級感覺讀的比較吃力,自己陪著寫作業寫到很崩潰。
  • 又是一年木瓜
    植物是我們這顆星球上值得敬畏的生靈,它們擁有著人類無法企及的生命力,遠比人活得長久。我沒有問過他,這些木瓜是否來自同一棵樹,樹的壽齡有多高……把木瓜放在書桌前,頓時有了異樣的感覺,仿佛遠古正以樹的方式,颯颯有聲地向我走來。我擁緊它的枝葉,就是擁緊千年萬載的時間。陽光靜靜地覆蓋著樹的每一寸軀體,歲月的年輪中,一些東西頑強生長,另一些東西正慘烈或溫順地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