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參與學校活動
疫情期間大明留校做志願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中秋佳節將至。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凝聚著中國人古今相通的團圓期盼和遼闊心境。生活在中國各地的多國友人,怎樣理解中秋節的深遠含義?在中國過中秋又有著怎樣的難忘經歷?
「我叫大明,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專業是土地資源管理。」來自非洲國家貝寧的小夥子戴蒙,中文名叫「大明」。他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在讀博士生。今年,大明將在中國過第6個中秋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明一直留在武漢的校園中,還發起成立了一支由13個國家的留學生共同組成的名為「鋼鐵俠」的志願者團隊。如今,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武漢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地標黃鶴樓也將開放夜間遊覽。
大明與當地小朋友一起玩耍
大明旅遊照
大明說,今年中秋節,他要和中國的同學朋友們一起好好過節,「我的很多中國朋友可以給我很多月餅吃,有一些活動還可以參加。中秋節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後,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大明知道,在中國,中秋節這一天,離家的遊子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團聚,遠在他鄉沒法回家的人,也會借這一節日寄託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在大明看來,一家人團圓,這是中國人過中秋節最大的意義,「不論你有多富,或者什麼都沒有,但是(家人)能在一起,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大明已經很久沒回貝寧了,在中秋節這個象徵團圓的日子,他也會思念自己的家人。但是大明說,在他心中,中國也早已是自己的家,「我有時候也會想家,但是中國也是我的家。我把中國當作一個好媽媽,所以就要非常關心她。現在武漢也越來越好了。中國從來沒有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