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舉辦的第33屆「中國外經貿發展與改革」專題徵文活動圓滿結束。
本次徵文活動自3月10日向全國發出徵文啟事到6月20日截稿,共收到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徵文投稿209篇,經審核確認有效徵文稿件184篇。
評審工作自7月1日開始至8月27日結束,評審委員會專家經過初評、複評和總評三輪評選後,於9月8日召開終審總評會議。
評審委員會專家在三輪評審基礎上,堅持「公平、公正、重質、擇優」原則,經過認真推敲,反覆比較,最終確認等程序,評選出2019年徵文組織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現予以公布。
組織獎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海關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海關學院
一等獎(2篇)
1、《中國自貿試驗區金融負面清單的發展沿革、國際對比和政策啟示》
作者:上海大學,龍飛揚(博士研究生);殷鳳(教授)
2、《數字貿易的國際法規制探究—以CPTPP為中心的分析》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貿易談判學院,董靜然(講師)
二等獎(5篇)
1、《探索構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湯婧(助理研究員)
2、《口岸營商環境對製造業企業出口的影響—來自全球84個國家企業調查數據的經驗分析》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顧麗華(博士生)、林發勤(副教授);河北大學經濟學院,王智新(副教授)
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資政策協調對我國OFDI的影響——基於雙邊、多邊政策協調的分析視角》
作者: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研究院,鄧富華(院長助理,講師、碩士生導師)、賀歌(學生)、姜玉梅(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4、《基於動態CGE模型的中美貿易戰經濟效應分析》
作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郭晴(助理研究員)、陳偉光(教授、博士生導師)
5、《歐日EPA生效對製造業發展格局的影響研究——基於GTAP模型分析方法》
作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趙靈翡(講師)、喬曉、李雪亞
三等獎(16篇)
1、《WTO改革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作者: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郎永峰(講師);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春頂(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尹翔碩(教授)
2、《我國自貿港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設計思路》
作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季劍軍(副研究員)
3、《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進路—以條約解釋方法為中心展開》
作者: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溫融(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楊小璐(碩士研究生)
4、《全球價值鏈視角下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
作者:上海杉達學院,孟方琳(副教授、東華大學博士生);上海杉達學院,汪遵瑛(系副主任、副教授);上海杉達學院,秦玉蘭
5、《七十年中國對外投資歷史回顧與展望》
作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楊波(教授博導)、柯佳明(碩士研究生)
6、《海外華僑華人網絡、組織學習與企業OFDI逆向技術創新效應》
作者:華僑大學,衣長軍(主任、教授)、王玉敏(研究生)、陳初昇(副教授)
7、《對外援助、政治關係與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
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呂越(副研究員)、崔建築(碩士研究生)
8、《全球價值鏈分工對全球失衡的影響研究》
作者:復旦大學,鄭樂凱(博士後)
9、《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中的統計遺漏:困境與對策》
作者:上海海關學院,姚海華(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海關總署企管司,楊旭(正處級調研員)
10、《催生「旅遊+」新業態:一種服務貿易境外消費模式的分析》
作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服務貿易研究院,李嘉珊(常務副院長、教授)、張筱聆(碩士研究生)
11、《跨境電商、華商網絡與OFDI》
作者:華僑大學,陳初昇(副教授)、燕曉娟(碩士研究生)、衣長軍(主任、教授)
12、《服務貿易限制對製造業出口的影響研究》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王榮豔(副教授)、張宏偉(碩士研究生)
13、《外資研發嵌入促進了對外直接投資嗎?——技術創新表現的作用》
作者: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吉生保(副教授)、林雄立(碩士研究生)、王曉珍(副教授)
14、《跨國企業對中美貿易額統計的影響—基於所有權視角的研究》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齊俊妍(教授)、強華俊 (研究生)
15、《實現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分析—基於ICT產品出口邊際增長的證據》
作者:東北財經大學,劉瑤(副教授)、鄭爽(碩士研究生)
16、《「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高賢婷(碩士研究生)
優秀獎(33篇)
1、《在全球價值鏈背景下探索數字貿易規則治理路徑—基於消除數字貿易壁壘角度》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張巖(碩士研究生)
2、《WTO改革背景下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支撐機制與構建思路》
作者:西南財經大學,霍偉東(教授、博導);安徽財經大學/南京大學,陳若愚(講師、博士後)
3、《亞洲因素與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實證分析》
作者:閩江學院,宋秀峰(副教授)、曹海濤(教授)、高晨晨(學生)
4、《上海自貿試驗區對資本流動的影響分析》
作者:上海市房地產科學院,吳佳(中級研究員、博士);上海大學,何樹全(教授)
5、《全球價值鏈視角下中國產業關聯效應動態分解研究》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王思語(講師)
6、《基於貿易引力模型的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以「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為例》
作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張良衛(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歐奕成(碩士研究生)
7、《資本偏向性技術進步、全球價值鏈地位與就業變動—基於全球價值鏈分解的視角》
作者: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楊飛(副教授)、孫文遠(教授);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餘泳澤(副教授)
8、《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升級的路徑選擇:投入服務化》
作者: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王紹媛(教授、博士生導師)、秦煜浛(博士研究生)、王健傑(碩士研究生)
9、《非洲基礎設施發展需求與中國企業的投資風險及應對策略》
作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貿學院,姜巍(經濟系主任、教授)
10、《西部地區探索共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構想及制度創新探析》
作者:廣西社會科學院,雲倩(助理研究員)
11、《OFDI與中國出口二元邊際之間的關係研究》
作者: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王麗(助理研究員)
12、《從四個維度淺析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如何強基增速提質》
作者:天津海關,鄭錦波(副科長)
13、《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中國對外開放的困境與出路》
作者:福建師範大學,陳偉雄(國貿系副主任、講師)、陳忠(教授)、黃新煥(副教授)
14、《CEO特徵對企業出口技術複雜度的影響—來自製造業上市公司的證據》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王雲廷(碩士研究生)
15、《全球價值鏈視角下國際服務貿易的競爭關係與網絡結構研究》
作者: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王博(講師)、許琳、蒲嶽
16、《BRI對沿線國家紡織纖維進口貿易加權有向網絡演化影響研究……基於修正的2012-2016年間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貿易數據》
作者:武漢紡織大學,劉桂東(副教授)、劉紅玲(講師)、劉傑(教授)
17、《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二元邊際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上海海關學院,段景輝(副教授)
18、《出口貿易對城市人口流入結構的影響》
作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湯倩倩(學生)、李志遠(教授)
19、《國際投資條約中的技術轉讓履行要求禁止規則》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嶽小涵(學生)
20、《世界貿易格局與中美製造業出口增長波動分解》
作者:梧州學院,陳和平(講師)、韓永彩(講師)
21、《中國對東協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貢獻率與拉動度》
作者: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胡劍波(教授);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任香(碩士碩士生);中國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郭風(博士研究生)
22、《「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能源網絡布局及影響因素》
作者:天津財經大學,陳影(學生)、李楠(學生)、閆佳佳(學生)
2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聯通水平評價》
作者:安徽工程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邢康晴(學生)、章秀琴(系主任、副教授)、郭俊暉(學生)
24、《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創新發展及經濟周期傳導機制研究》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國貿學院,李林玥(副教授)、路平
25、《中國製造業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的供給側路徑—兼中美消費品貿易對比的證據》
作者:梧州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韓永彩(講師);梧州學院,陳和平(講師)
26、《國際競爭中立規則的研究—以歐美新區域貿易協定為例》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楊依涵(碩士研究生)
27、《中間品進口、內部地理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基於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研究》
作者: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宋濤(講師、博士)、魏夢雯(學生)、吳錦蘋(學生)
28、《我國數位技術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研究》
作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閆雲鳳(副教授)
29、《對等原則視角下改革特殊與差別待遇的合理性分析》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蔣溦(學生)
30、《制度質量對中國製造業出口的影響研究》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付晨(碩士研究生)
31、《安徽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作者:安徽工程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郭俊暉(學生),章秀琴(系主任、副教授)、邢康晴(學生)
32、《「一帶一路」對接中的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區域協同發展研究》
作者:哈爾濱商業大學,徐林實(教授)、許永繼(講師)
33、《「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省製造業國際產能合作問題研究》
作者: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常虹(副教授)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
2019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