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十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進入新階段,體育教育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綜合性教育方式⋯⋯12月7日,《中國教育報》來深考察全市中小學校全員普及的校園體育活動、校園足球培訓等創新教育經驗。
記者隨行來到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了解到,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重視體育由來已久,為讓孩子們愛上體育課,打造創新體育課教學模式,以「每天一節體育課,各年級布局實施體育專項課、開設年級體育活動、主抓世界性大眾體育項目」等方式,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體育運動技能學習規律,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構建起具有鮮明「實驗」特色的小學體育學科課程體系。
每天一節體育課 其中校本體育鍛鍊課班主任需參與
隨行中,記者注意到,幾個班級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但不管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課程項目是跳短繩的、跳長繩的,還是練習隊列的,每個班級都有兩個體育老師在場。對此,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實行「每天一節體育課」的課程安排已實施十年,一周的五節體育課中三節為國家體育課程、一節校本體育專項課、一節校本體育鍛鍊課,體育老師承擔國家體育課程和校本體育專項課的教學,校本體育鍛鍊課則由體育老師進行指導,班主任等兼任,帶領班級學生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全力推進學校體育改革,指明學校體育課必須立足於教會學生專項的運動技能。與此對應,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將體育專項課作為小學部體育校本課程已經實施了八年,目前深圳實驗小學努力優化不同專項背景的體育教師隊伍,為一些年級分別設置了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不同的體育專項課,在全國範圍中起步早,效果好,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鍊的習慣,促進了學生終身體育技能的基礎,為孩子的特長發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學校或引進躲避球、擊劍等潮流項目
據介紹,目前深圳實驗小學正在探索嘗試將新項目納入體育教學以及體育活動中,除大力加強團隊體育教育、大力普及籃排足等世界性大眾化高影響的項目、探索中國特色「三大球」基礎教育發展路徑外,正著手考慮適時引進躲避球、擊劍等潮流項目以及面向「安靜型選手」的棋類運動項目,並且,在遠離冰雪世界的南國,以「實驗」的方式推廣冰雪項目,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化的體育愛好,真正愛上終生體育,一輩子與健康同行。
一直以來,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體育運動技能學習規律,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構建起具有鮮明「實驗」特色的小學體育學科課程體系——以「展現人格、形成興趣、擁有技能、敬畏規則、管控情緒、優化習慣」為課程目標維度,將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高密度融合,形成「團隊有我、我助團隊」和「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課程特色,提出「人人有項目、人人有特長,人人有角色、人人有成長」「金牌不是一切、付出終有回報」的課程口號。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學校堅守辦學理念,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及文化建設,同時穩妥地進行著教育教學的恢復和推進。目前小學部已根據《小學部課堂觀的傳承、思辨與行動》展開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化;並在一些教育教學領域已形成模板和取得影響的基礎上,又制定《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關於部分教育教學內容的責任明確與規劃布局》,對一些綜合性、專門性、交叉性很強的領域包括體育工作領域進行責任明確,並對辦學發展進行前瞻性規劃布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蔣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蔣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