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育課」教學設計的解讀

2020-12-11 騰訊網

體育教師網

全國體育教師交流的平臺,歡迎

關注

教學設計包括水平教學設計、年度教學設計、學期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最基礎的,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教學設計中較小的設計單位。具體地說,課堂設計是以課堂教學為基本單位,依據現代學習論與教學論原理,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對一節課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統籌規劃和安排,以使教學的每個環節實現最優化,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一、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內容

課堂教學設計是單元教學設計的下位設計。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標設計和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手段設計等,設計是圍繞著教學目的而進行的。

1.教學目標設計

2.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是指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所採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策略設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重點。教學策略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的類型及模式、教學的順序及時間分配和教與學的方法,教字的組織形式、教學效果的測量等,在課的類型方面,主要需要考慮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實踐課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或綜合課。

課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學模式由學生的年齡及個性特點和教學內容的性質決定。如果學生年齡比較小,形象思維佔主導,就可以採用情境教學模式;如果學生進入青春期,邏輯思維佔主導,就可以採用探究教學模式和領會教學模式。

教學順序應依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條件及教學目標進行安排,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重點內容應佔較多的時間; 當教學內容之間的遷移比較大,那麼應該把容易的內容放在教學的前段,這樣易形成運動技能的遷移,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在時間的分配上,一要考慮課的不同部分,即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時間,主要從天氣和教學內容、學生的身體素質幾方面考慮; 二要考慮更微觀的時間分配,即學生練習、組織及教師的教的時間。一般來說,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練習的時間佔較大比例。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教師教的方法主要考慮教師如何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運用教的方法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如示範法應考慮示範面、時機及位置。學生學的方法,指學生採用什麼方法可以更快地掌握動作技能。教學的組織形式包括分組輪換、分組不輪換、全班教學等。課堂教學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開展的,好的體育教學一般是能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的課。

3.教學手段設計

教學手段是指教學過程中採用的場地,器材和輔助教學工具。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為教學手段的運用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同時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教學資源分布不均衡,選擇教學手段時應遵循「經濟有效」 的原則。選好場地、器材和輔助教學工具後,再進行科學設計,場地的設計力爭方便組織教學、美觀、實用,器材的設計力爭安全,利用率最大化,輔助教學工具的設計力爭方便、易制、經濟等原則。在此基礎上,把設計好的方案以圖示的形式呈現。

4.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就是把一節完整的課的各個環節用文字或者圖示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對不同部分進行簡要細化的過程,如準備部分如何導人,如何過渡到基本部分,每個部分的練習、時間分配、隊列隊形,主要採用哪些教法和學法等,並簡要介紹設計的理由,評價教學設計。當以上設計工作都完成以後,設計者必須對所有設計內容進行反思。反思的內容主要有:該方案是否科學? 是否實現教學的最優化?教學目標準確合理嗎?教學手段經濟有效嗎?根據以上反思結果,再對整個課堂教學設計進行修改.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完善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網,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呢?

1.修煉方法一:

關注體育課程改革

課堂教學設計需要有相關的理論依據作為指導。體育課程標準是指導、引領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體育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講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字生體育鍛練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工作者必須根據體育學科的性質,以教育目標為宗旨,將運動技能教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為了能正確把握體育教學的本質,了解體育課程改革的前沿動態,一線教師平時應該多關注體育改革的相關政策或是以參加全國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的方式來及時了解體育課程改革的動態.

2.修煉方法二:

夯實體育理論基礎

體育教學理論是課堂教學設計的理論根據。21世紀,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體育教學研究成果不斷豐富,出版了大量的體育教學基本理論書籍,如《體育教學論》《簡明體育課程教學論》等。體育學法研究也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體育教師更好地設計學法提供了幫助。學術交流平臺的擴大,使一線教師和體育理論研究者有了發表各自觀點的平臺,繁榮了學術思想。大量的教育網站為交流提供了廣闊的互動平臺,如中國體育教師在線。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以上途徑夯實體育理論基礎,把前沿理論,新成果運用於體育教學實踐中。因此,一線體育教師在原有知識結構和理論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並把這些理論運用在平時的教學設計中。

3.修煉方法三:

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

中國教育學會學校體育衛生分會定期舉行一些體育教學研究活動,其中全國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每兩年舉行一次。這些參加體育教學展示活動的方案是從各省、市、區的體育教學競賽中選拔出來的優秀作品,代表了不同省、市、區的體育教學現狀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示範性。同時,各省,市,區也會舉行不同專題的體育教學研討會。這些示範課或展示課都會被刻錄成光碟,教師可以通過各級教研室獲取這些資料。這些優秀體育教學案例通常代表一個省、市、地區或某一專題近段時間的研究成果,教學內谷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的設計都達到優化狀態。體育教師可以運用這些有效的教學資源,研究每節課的優點,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策略教學的設計、教學手段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在研究優秀體育課堂教學錄像後,教師選擇一些內容進行模仿設計。

4.修煉方法四:

課後教學反思

體育課不同於其他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當把理想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時,教學效果與預測效果不一定吻合。所以教師應該針對課堂實施情況及時進行反思,課後反思是提升課堂設計能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後反思呢?反思的內容包括: 一是該教學是否貫徹了新課程理念,是否體現了全新、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是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是否樹立了科學的課堂教學效能觀。二是設計的的教法與學法是否有效。包括考慮 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學內容、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在課堂上的定位是否合適,教學策略與教學手段是否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是否達到要求等.

三、課堂教學設計

優秀案例展示

相關焦點

  • 體育教學|如何聽評體育課
    一堂好的體育課,所傳授的體育基礎知識必須是先進的,科學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材的搭配組合、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必須以教學大綱為指南。組織的好的教材內容,不僅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而且學生學起來也容易理解、掌握和應用。
  • 蘭大這門「漂亮」的體育課,教學設計精細到表情管理
    一門優質課程的開始,總是始於授課教師用心的教學設計。丁督前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謂極其精細。他從「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儀表儀態」三個方面入手,面部表情用於調節課堂氛圍,身體姿態用於吸引學生注意,儀表儀態用於展現教師風採。這些「非語言行為」都在「丁式體育課」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 關於公布貴陽市中小學班會課優秀教學設計評選結果的通知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貴陽市中小學班會課優秀教學設計評選活動的通知》(築教研通〔2020〕22號)精神,貴陽市教育局教研室於2020年6月-9月組織開展了貴陽市中小學班會課優秀教學設計評選活動。經過初評,區(市、縣)共推薦163篇班會課優秀教學設計參加市級評選,其中小學59篇、初中54篇,高中50篇。經專家評審,產生一等獎33篇,二等獎66篇,三等獎 61 篇。評選情況將在有關會上進行總結。附件:貴陽市中小學班會課優秀教學設計結果名單
  • 體育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教學
    一、基本概念題1、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體育教學的問題,確定體育教學目標,建立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法,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優化體育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體育教育學為理論基礎。
  • 「全運動」|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金牛學校開展體育課走班制試點
    ◎ 活動圍繞「體育教學改革」主題組織現場觀摩和交流討論,來自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和金牛區部分學校校長、體育教研員和教師代表參加活動沙河源小學打造的體育走班制教學打破體育教育教學一直以來相對較常規的方式為全區學校體育提供強大支撐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如何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撰寫體育教學課後記是個挺好的策略
    1.課後記的概念「課後記」亦稱教後感,就是教師教完一堂課後,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施進行回顧與總結,將經驗、教訓與心得體會記錄在案的過程。2.體育教師完成課後記的現狀體育教學課後記是體育教師課堂教學之後的一個教學環節,它既是體育教師課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體育教師組織新的課堂教學的前奏。
  • ...實驗學校小學部為讓孩子們愛上體育課 打造創新體育課教學模式
    隨著今年十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進入新階段,體育教育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綜合性教育方式⋯⋯12月7日,《中國教育報》來深考察全市中小學校全員普及的校園體育活動、校園足球培訓等創新教育經驗。
  • 關於體育課「練習密度」你知道多少?
    體育課練習密度的測評與調控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指學生在課堂上從事身體練習的時間與全課總時間的比。適宜的練習密度對於突顯體育課程性質,強化身體練習,高效利用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教師資格證筆試體育學科課標與教學設計分析
    教師資格證筆試體育學科課標與教學設計分析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體育學科,課標與教學,設計分析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美術課融入音樂、語文、歷史、設計、心理、體育教學……美術融合...
    2020年10月,國家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新時代美育教育不僅僅需要學生能夠掌握一到兩門藝術特長,更需要培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12月4日,《中學藝術教學與多學科融合及STEAM課程的實踐研究》市級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會在成都市實驗外國學校舉行,會上交流了美育教育的實外經驗,「實外從2004年就開始嘗試美術STEAM融合課程,以美術知識為載體,把美術與音樂、語文、地理、歷史、心理、體育等多學科教學融合在一起,開展美術學科的綜合性學習,「通過藝術與多學科融合課程的學習,學生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
  • 《體育課》教學設計帶你了解體育課上涅利是怎樣爬上橫木頂的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了解體育課上涅利在同學、老師、媽媽的關心和鼓勵下,爬上橫木頂的故事。 教學難點:體會涅利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特點的。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自學生字,讀通課文,理解大意,找出描寫涅利、老師、母親、同學的句子,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邊寫上感受。2、準備課件。
  • 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讓體育課不再尷尬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讀寫連續用眼不宜超過40分鐘。「不少於」「不宜」之間凸顯的其實是過去一段時間體育教學的尷尬,不少地方、學校都將體育課作為主課的「附屬」,其增強青少年學生身心素質的作用並沒有得到全面彰顯。
  • 【教學方法】線上體育課教學總結
    體育教師要學習網絡平臺的操作,視頻拍攝與剪輯,小程序、APP、網絡軟體的操作;家長要陪伴學生一起鍛鍊、動作指導與評價,了解鍛鍊的方法與原理;學生要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方面綜合發展,既要學會設計鍛鍊又要懂得如何評價;體育教學內容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合理性原則,做到既鍛鍊了身體又不擾民。
  • 最全最實用的體育課教學流程,送給所有的體育老師
    因此如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降低肥胖率,體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堂體育課的授課流程,希望對體育老師有所幫助,覺得小編寫的有用的,請多多點讚,轉發哦。一、點名當體委把學生帶到操場以後,老師首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清點人數,避免出現學生不來上體育課的現象。
  • 體育課的教學方法(下)
    內容提要:體育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途徑和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 關於體育課,聽聽體育老師和校長們的肺腑之言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9日電 關於體育課,聽聽體育老師和校長們的肺腑之言新華社記者體育課到底應該怎麼上,體育課應該起到什麼作用,在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體育老師和校長們有些「掏心窩子」的話要說。「我問他們武術是什麼,有個學生說『武術是打架』。我們要傳遞正確的武術文化,我來了學校七年,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學武術打架。」
  • 《山草體育(178)》校園定向運動教學設計(原創)
    《山草體育(178)》校園定向運動教學設計(原創)
  • 體育教師,你要的水平、學年體育教學計劃設計與步驟?
    體育教學計劃的設計:就是對體育教學計劃進行決策規劃的過程。1.水平體育教學目標2.水平及學年教學內容3.學年教學時數4.水平及學年考核內容、 項目及評價標準小學水平體育教學計劃設計的方法與步驟01.確定水平體育教學目標根據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實際,按照運動參與
  • 【西青宣傳】關於擠佔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教育部最新回應……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回應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 【體育教學方法策略】合理分組促進體育精準教學
    學情分析,精準教學的前提 精準教學實的前提是對學情的準確分析。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水平是學生學習體育技術的基礎,只有準確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況,針對學情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段,才能在課堂上準確實施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