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美應屬文字學的範疇

2020-12-13 百家號

在《左傳》和《周禮》等書裡,有討論文字的記載,戰國時各地文字的雜亂,有學者提出書同文的建議,這便是最早的文字學雛形。琅琊臺刻石裡敘說「秦始皇之功」記載有「同書文字」。可見,文字學的出現推動了當時的社會變革。到《爾雅》《說文解字》成書,標誌著文字學已成為一門成熟獨立的學科。

每一個漢字具有三個部分:字型;字意;字音。這也是文字學的基本範疇。形和義是一對孿生兄弟,除獨體字外,形和義卻實是密不可分的。聲音部分則獨立於形義之外,形聲音的義與音也沒有必然的聯繫。

著名文字學家唐蘭就把文字的「音」,從文字學裡獨立出來,另叫「聲韻學」,得到普遍的贊同。可以說,文字學本身就是字型學。

對文字意的研究不外一個字和詞的本意和延伸意,對於字意是固定的也是發展的。人類的生產生活本身就是發展,文字也當然隨著生產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比如,「粉絲」本是一種食品,細而長,而在現在網絡詞彙裡「粉絲」指通過現代媒介關注他人的人。

對於字形的研究,可以說是文字學的重點內容了。造字術、字的變遷與沿革都在字形裡有可尋的蹤跡,六書算是對這方面最具體的總結了。後來有人把六書分成了十九類,就更加細緻了。

字形之美,就是書法了。可以這麼說,書法也是文字學的範疇。楷書的端莊之美,魏碑雄強大氣,行書的典雅秀麗,草書的宛轉奔放,都是字的外形賦予人的感觀之美。

中國古人在造字這方面太聰明了,漢字之美與日月同輝!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顧名思義,就是中正和諧的美感,它應該是屬於書法鑑賞範疇的概念。很多人覺得寫書法就應該體現中和之美,但是往往在論證的時候要麼只看到中和之美這一種風格,偏於狹隘,要麼是只著眼於楷書書法的中和之美,而沒有看到楷書之外各種書體的美感所在。因此,我將從書法的鑑賞講起,詳細論述「中和」之美。
  • 文字學的捷徑:「四以」與「三會」
    通過上面清華大學的招生條件我們看到了,關於文字學,提到的書是《說文解字》,這是我國第一部文字學的專著,是文字學的源頭,它就是以篆書為標準字體編撰的。以篆為源並非新創,而是古來一貫的文字學治學規律。因為篆書是研究文字學的必由之路,也是簡易捷徑。首先,篆書是漢字中承上啟下的一種字體。篆書之前的文字,皆為篆書之來龍;篆書之後的文字,皆為篆書之去脈。
  • 《書法美學》之四——書法的空間美、有力美
    書法的空間美書法的空間美指欣賞作品時所獲得的藝術空間感受。書法裡線條的枯溼濃淡,長短粗細、正斜俯仰以及結體、布局,給人以立體、深度、流動、虛靈之感,造成一種東方情調的空間之美。形美書法藝術造型美的簡稱,指字的結體形態優美多姿。中國書法的創造意識,是博採眾美,因物構思,是在生活感受的基礎上,對字的藝術加工和美化。許慎《說文解字》序中作為造字原則六書之一的依類象形與謝赫《古畫品錄》作繪畫六法之一的應物象形,是不謀而合的。但書法的造型美,不能機械地模仿客觀物象而去描鶴畫龍,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轉化,是一種無形之相的抽象和造型運動的美。
  • 文字學與中醫學之關係
    學習中醫,需要學習文字學嗎?回答是肯定的!
  • 「無聲之音」與「無形之象」,淺談書法藝術之美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從「無聲之音」與「無形之象」聊聊書法藝術之美。書法藝術,在我國文明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歷史上苦心造詣的傑出人物,象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隋代的智永,唐代的顏真卿、張旭、懷素,宋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子昂、明清的王鐸等,他們猶如燦爛的群星,放射出絢麗的光彩。書法同雕塑、舞蹈、繪畫一樣,屬於造型藝術的範疇,通過筆法、墨韻、間架、行氣、章法等,表達書法家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
  • 中國書法藝術美之欣賞:清奇、飄逸、綺麗
    ——清奇:清奇的書法藝術風格,表現為清遠閒淡幽靜之美。清與濁相對,奇與平相對。「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汀,隔溪漁舟」。描寫一個極其清秀幽麗的景象。立意新穎,形象明麗,透露出遠離塵世的清冷之氣。——飄逸:此格表現為飄灑閒逸的意境和情致,著重表現與眾不同,飄飄欲仙的情狀。
  • 書法藝術的中和之美——吳松巖
    書法作品入展:海峽兩岸書法家交流上海展「書香杯」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千年宋詞」全國書畫第二屆專題藝術展全國第五屆、第八屆重陽書畫展法國「羅浮宮」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全國書法小品名家精品展等展項,一帶一路2016中國書畫名家赴杜拜藝術展入編《中國書畫名家大辭典》(2008年版)榮獲2015年中國書畫500強百家人物作品:毛澤東詞《西江月·井岡山》
  • 書法之理源於自然之美——對書法創作的一點思考
    原標題:書法之理源於自然之美——對書法創作的一點思考 那麼,什麼是書法的原理呢?書法之理是書法家自覺熟練運用和自然演變的規律及揭示自然美的過程,書法結體構成被固定下來已經成熟,再行突破,為所不易。然書法藝術的章法,卻不受古之約束,像于右任草書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成為書法發展的豐碑。書法規律是如何使書者在遵循自然演化法則的基礎上,駕馭筆墨,去法由韁,少走彎路,準確的把握和展示自然美的途徑。
  • 書法中的筆畫為什麼叫「點畫」?懂了它書法才算入門!
    如東漢蔡邕在《九勢》中說:「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那麼,為什麼書論中的筆畫要叫做「點畫」呢?
  • 中國書法的中和之道
    「中庸」「中和」思想是「聖人之意」的重要內容,是指導書法的重要理論原則。其實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必然有思考,有思考也就有理論。只不過很多時候理論思考往往局限於用筆或結體的具體某一方面,或者從神、氣、骨、肉、血某個範疇的單一角度,或者側重於陽剛—陰柔、壯美—秀美之類某個偏好的標準。這些思考可能比較零碎,需要圍繞一個核心加以系統化,而「中庸之道」「中和之美」則是一種基準的、綱領性的審美主張。
  • 以學養藝——走進徐無聞的書法教育思想
    崇尚文化、以學養藝及重視文字學,是其書法教育的主要特點。他在招收書法篆刻研究生之前,曾與我交談過,後又寫信囑其將我校開辦書法篆刻研究生的計劃、教學大綱、參考閱讀書目等有關資料寄他。後來我見到西師招收該科研究生的教學內容、大綱等與我校並不一樣,而有所刪減增益,由此可見他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定的新計劃。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對此,林語堂先生在《吾民吾土》中就這樣讚嘆過:「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某些美學鑑賞範疇,如對參差不齊之美的尊崇,對那些乍看搖搖欲墜,細看則安如磐石的結構的尊崇,這些美學範疇會使西方人大為吃驚,如果他們知道這些範疇在中國藝術的其他領域中並不容易看到,他們就會驚嘆不已。」
  • 如何理解書法力度之美
    書法美於筆法,美於筆勢,美於力度。「筋」和「骨」是線條具有力度美感的重要因素。那麼什麼是書法線條美的力度,又如何去表現呢?書法的力度之美線條的力度是通過指力、腕力、臂力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線條之美,首先在於有力量,這種力量是生命的力量。歷來書法家講究中鋒運筆、萬毫齊力。
  • 專家:趙今麥的筆記字跡不能歸入書法範疇,只是一種「學生體」
    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的她,再度成為了我們關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前一段時間,她的課堂筆記曝光後,一度成為網友們的熱捧,很多網友朋友們也是表示「這是學霸應該有的樣子」,尤其是她的筆記上的字跡,也成為很多學生所追捧的一種字跡,清新清秀,賞心悅目,很多網友認為這是「教科書」似的課堂筆記,單憑這清新的字跡就能夠贏得粉絲們的喜愛,並對她的字跡是大加讚賞,而專家表示,趙今麥課堂筆記上的字跡不能夠歸入書法的範疇
  • 書法作品有很多的美,形象美、藝術美、造形美,你喜歡哪一個
    這種現象還可以說明,我國書法藝術的造型美,在美學的範疇中具有其相對的獨立性意義。《蘭亭集序》那麼,我國書法藝術造型美的依據是什麼呢?世間萬物的形體美是客觀存在的,有儀態的美,有表情的美,有陽剛的美,也有陰柔的美,關鍵在於人們是否善於發現、挖掘和表現它的美。藝術的美就是藝術家們善於表現自然和生活美的體現。先民們在初創漢字的時候,「象形」便是最基本的造字原則。
  • 書法藝術必須是寫字的,又必須是講究形式、技法的
    「書法是以書寫文字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創作的,不寫字無以為『書』,這是一;糊塗亂抹則無以稱『法』,這是二。所以,書法藝術必須是寫字的,又必須是講究形式、技法的。」書法之創新,固當講求技法、形式,然不論風格之如何變態千萬,皆必以書寫漢字為基礎。
  • 文字學研究70年(一)
    第九章 文字學研究70年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字學理論和文字學史研究一、語言學視角下的文字學研究(一)文字與語言的關係1.文字學的獨立1906年,章太炎認為「小學」之名不夠確切,在《論語言文字之學》一文中正式提出將文字、音韻、訓詁三者合為「語言文字之學」,之後章門弟子錢玄同、朱宗萊將自己編寫的講義《文字學音篇》《文字學形義篇》合編為《文字學》一書,這是「文字學」正名之始。從《文字學》的內容來看,包括的範圍仍然與原先的「小學」沒有多大區別。
  • 國之重寶:雲居寺石經與書法藝術
    被譽為「國之重寶」、「北京石刻博物館」「石刻長城」、「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居石經被譽為「國之重寶」,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雲居寺石經具有美倫美奐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及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刻石屬篆刻範疇和書法學科領域,雲居寺石經與書法藝術二者互相媲美,不可分割,珠聯壁合,相映成趣,各得益彰,她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 陸明君 | 當代高等書法教育之關捩: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
    書法專業的大學生,應具有開闊的知識視野,在不斷充實自己的過程中,強化藝術思辨力,提高藝術審美品格,為當代書法的健康發展注入優良的基因。從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書法篆刻展來稿及參展作品所體現出的優勢以及反映出的現象,並聯繫當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應反思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並加以改進。
  • 一代巨擘——沙孟海之於當代書法發展的意義
    ▲ 1917年 沙孟海手批《宗譜序列》抄本並跋(節選)作為書法專業的學生,是都應了解學習的,但應有階段之分。我們對正楷功夫應加重視。全國書展作品評選上注意篆體的正偽,這是對的。重學問,以學養書一般書人學好一種碑帖,也能站得住腳,作為專業書家,要求應更高些,就是除了技法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或是文學,或是哲理,或是史事傳記,或是金石考古……當前書法界主張不一,無所折中,但如啟功先生有學問基礎,一致推崇、顛撲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