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鏡子裡的「我」。
我們會突然感覺無論怎麼苦苦掙扎也不能實現目標。好像全世界都不喜歡自己,連自己都開始討厭自己。
我們曾經都嚮往過美好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的破衣襤褸,瞬間就能變成鑲滿寶石的公主裙。粗糙的布鞋,瞬間就能化作精美的水晶鞋。大南瓜只要施展了魔法的力量就會變成金燦燦的馬車。
一切美好如同從天而降的幸運,而主人翁的命運也在一夜之間顛覆。
我們之所以如此迷戀童話,是因為在童話的王國裡,我們和成功的距離只隔著一根仙女的魔法棒。
可是,現實往往沒有童話那麼如夢似幻。
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想成為的樣子,也不可能做個夢就實現。我們總是跌跌撞撞經歷各種失敗。在不停的打擊和否定中,我們就開始變得不再自信了。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我們要克服自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我們就必須要了解自卑。
很多弱小的生命體面都會面臨自卑,因為弱小本身就會帶來恐懼。
當你還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寶寶的時候,你沒有辦法自己保護自己,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你毫無防禦能力,只能緊緊的依靠住你的父母。
這個時候,其實自卑感就已經在你的潛意識中生根發芽。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人從幼兒時期起,由於無力、無能和無知,必須依附父母和周圍世界,就會發生一定的自卑感。
自卑感是指在和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嚴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種缺陷。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
隨著你我漸漸長大。
我們的身體愈發強壯,腦功能也逐漸被開發。我們開始能夠依靠自己獨立的完成一些目標。那種「刻在骨子裡」的無知、無助、無能。便會隨著我們一點點的長大而逐步的被削弱。
可是,沒有任何人的成長能夠一帆風順。
我們在面對人生荊棘之路時,我們依然會有摔跤的時候。目標和現實的差距,在我們一次次跌倒以後,曾經幼兒時期的自卑記憶也就被再度喚醒。
自卑情緒本身包含了以下要素:
當一個人被內外界誘惑所引導,而產生了對某個特定目標的強烈渴望,並且嘗試去實現這個目標,但結果卻不盡人意的時候。自卑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我們常常會因為自己的自卑而痛苦不堪,我們會羨慕那些自信大方的人,甚至我們會怨天尤人,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公平。為什麼別人能夠四兩撥千斤,而自己卻萬斤重擔壓在身一蹶不振。
而事實上,要成其為人,就必然會有感到自卑的時刻。
也就是說,也許你無比羨慕的那個人,也曾經經歷過和你一樣的掙扎。
我們總是過度在乎自己,在乎這個世界是怎麼看待自己的。
卻忘記了去觀察他人的真實成長曆。如我們耐心的去調研放下偏見,你會發現幾乎你身邊所有的人哪怕是你的偶像也經歷過由於心理自卑帶來的至暗時刻。
所以,自卑並不是失敗者的專利。
我們需要承認自卑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
只要我們努力地認真地去面對生活。
我們都會有機會逆風翻盤!
自卑感每個人都會有,沒有任何人天生就信心滿滿做什麼都能順風順水的。事實上,如果我們正確的理解和對待自己的自卑。自卑也可以成為鞭策你我的動力。
自卑如同一把雙刃劍。
有一句很經典的名人名言想必很多人都聽過:
「失敗是成功之母。」
自卑心理會如同一個警鐘,讓人們開始自我內省。促使人們建立對自身的正確認識,加快對自身缺點的彌補,對自身的成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在心理學研究中,自卑這種情感,是隱藏在所有個人成就後面的主要動力。
自卑的產生以及一個人和自卑不斷博弈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不斷成長的過程。
一個人感到自卑,為了擺脫自卑帶來的心理不適,就會使其更努力地去完成某些目標。而這種體驗,會使得走出自卑的人變得比過去更加堅強。
我們不否認自卑對於人成長的確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積極意義。但是,我們也需要理解到,長期處於自卑狀態下給人帶來的傷害是遠遠大於其積極影響的。
嚴重的自卑會給人帶來如下影響:
1、自卑感強烈,消極心境持續,會給承受者帶來更多的心理問題。
由於人處於不信任自己的狀態,對於渴望的目標總是求而不得,這種痛苦的情緒會讓人變得更加迷惘。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人就會因此變得非常焦慮不安、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久而久之,人的心理防線會越來越弱。就容易罹患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雙向情感障礙等等……
2、自卑感強烈,會導致人失去主觀能動性,喪失自我效能感。
一個人很自卑的人,往往會很不自信。在生活工作中戰戰兢兢,很怕行差就錯。然而越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越是容易把手上的事情搞砸。影響其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不利於個人發展。
自卑會分散人們大量的注意力資源,當人們面對一個目標的時候,自卑感就會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做眼前的事情。長此以往,人的生存能力便會降低。容易失去鬥志,最後自暴自棄。
3、自卑感強烈,會影響人際關係。使人難以融入集體。
人是有社會屬性的,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要別人溝通協作和交流。
自卑的人會過度在乎他人的評價。可能會因此形成討好型人格,失去自我特色。也有概率形成孤僻的性格,導致不被他人所接納,自卑者往往在感情、友情等方面容易受到挫敗,難以維持人際關係。
面對自卑,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自我放逐,人的一生很漫長,不該輕言放棄。只有勇敢的擺脫自卑心理,才能找到自我價值。
小劉提出如下建議:
自卑的人總是會給自己非常大的思想壓力。永遠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便如同一個彈簧一樣不知道放鬆只知道給自己增加負擔。最後人的心理防禦底線便會崩塌。對自己產生嚴重自我懷疑。
所以,當我們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打擊的時候。已經緊張到極限的你我,要做的不是立刻馬上重振旗鼓,而是要學會先放鬆下來,休養生息。
給自己的身心一點調試的時間。
建議可以嘗試著先給自己的心靈放一個假。把所有的煩惱暫時都先拋開。先讓自己快樂起來,才能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可以去看一場自己喜歡的電影,也可以敷上面膜好好的洗個熱水澡,聽一些舒緩怡情的音樂,吃一頓美味的大餐。
讓自己的身體分泌出快樂的多巴胺。
只有自己先放鬆下來身心都得到足夠的修養,才不至於在下一次挑戰來臨時被壓力打垮偃旗息鼓。只有先善待自己。才能被這個世界所善待。
人之所以會出現心理困境。很多都是由於對自我沒有充足的認識造成的。我們總是不善於觀察自己生活在虛妄之中,當困難和挑戰來臨之時,我們便會自亂陣腳。
有些人高估自己能力,就會夜郎自大。
有些人低估自己價值,便會妄自菲薄。
我們需要重新來給自己客觀的「打分」。
建議拿出一天的時間,最好可以拿出紙筆寫下來。認真的和自己對話,寫出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具體分析導致自己失敗的因素。客觀的找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當你我能夠面對自己的好與壞,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並且能接納自己的時候,我們才會對自己產生信賴感,才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成功的夢想不是通過仙女的魔法棒輕輕一揮就能夠實現的。
「想要」和「得到」之間還有一個「做到」。
只有不斷的累積成功帶來的經驗,你我才會變得由內而外的強大。才會不懼怕未來面對的各種挑戰。所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就會逐步擺脫自卑,成為一個自信陽光的人。
建立自我認同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比如今年要達成什麼樣的成績考取那些證書達到何種業績水平。長遠目標不能制定的太過於宏大,必須結合自身實際。也不能給自己定太多太多的目標。
比如本周要看完多少本書,這個月要攢下多少錢,這個季度要完成多少業績。短期小目標一定要越具體越好。當然,也需要空出一些空白時間,給一些突發的情況留足調整的餘地。
要讓自己能夠對自己有信心,那麼就要說到做到,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三分鐘熱度,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所以,當我們擁有了目標以後,最重要的,就是認真的去執行,抵制誘惑,學會延遲滿足。
當我們不斷在面對挑戰的路上,一點點的積累信心,我們就會更有底氣。也就能很好的克服自卑帶來的消極影響。
只有腳踏實地,
方能仰望星空!
我們不該被自卑所影響。
每個人也許都曾經經歷過一段困苦的歲月,也曾經在不斷的失敗中被磨平了稜角。但人類文明只能延續至今,是因為我們不甘於被自己的懶惰和消極打敗。是因為我們不想讓自己垂暮之際後悔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們才會越戰越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希望我們終究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感謝閱讀,歡迎點讚關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