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5月9日訊(記者 賀輝)在今天下午的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詳細介紹稱,濟南機場T2航站樓設計提供88個近機位,6成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足350米,效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同時,設計風格方面將山東山水格局和濟南地域文化特徵提煉為「山、水、泉、荷、林、石」六大要素,與航站樓功能有機結合,注重生態節能環保理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崔愷介紹稱,航站區設計注重旅客的便捷和人性化體驗,通過創新性的六指廊構型和合理的流程設計變成了分段落客、向心環抱的可分可合的三個航站樓。T2航站樓可以提供88個近機位,且近機位比例達到90%,其效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大集中、小分散、分區值機、分區安檢」的功能流程,大大縮短了旅客步行距離,使60%的登機口步行距離控制在350米之內;80%的登機口步行距離控制在400米之內,在國內同級別的機場中處於領先地位;最遠登機口步行距離控制在600米。
交通中心和停車樓與航站樓一體化設計,出發和到達旅客可以最大化地享受到交通中心豐富的商業服務。和交通中心緊密結合的高標旅客過夜用房可以在旅客逛商業、觀水景的時候很自然而方便地到達,具有很好的空間體驗。同時,T2航站樓和T1航站樓通過指廊和連廊實現空陸側的雙向聯繫,結為一體。
航站區設計以本土設計思想為指導,將山東山水格局和濟南地域文化特徵提煉為「山、水、泉、荷、林、石」六大要素,通過和航站樓功能有機結合,以建築、室內、景觀一體化的設計語言將這些特徵集成。航站樓屋頂起伏舒緩,交通中心(GTC)屋頂水面、航站樓前拱廊、膜結構「湧泉」穹頂、玉石狀的酒店,營造出一組生動的泉城意象。
航站樓空間堅持從實際功能出發,注重生態節能環保,合理控制空間高度和尺度,主體簷口控制在36m以下,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高大空間,節材節能。巧妙運用光伏板和蓄水屋面結合設置形成整體,保證視覺效果的同時,更加體現綠色設計理念。穿插在水面之中的光谷和綠谷將陽光和綠化引入停車庫,也巧妙地解決了通風排煙等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