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馬話西遊|唐僧的錦斕袈裟竟然這麼厲害

2020-12-24 歷史百家爭鳴

前文書說到,觀音菩薩以為中土之人一向最無信仰,故而佛法不立,大道不傳,但知成王敗寇,爭競無所不為,因而想看一看是否有所改觀,便和惠岸化身為癩痢貧僧,卻手捧寶貝袈裟錫杖,沿街叫賣,以此來試探中文人心。不出所料,不論僧俗,皆重金錢而輕信仰也。

且說觀音化身癩痢老僧,捧著袈裟逕自向宰相蕭瑀大踏步而來,差役正欲喝罵,卻是蕭瑀見這和尚雖是衣著破爛,卻氣宇不凡,舉止怪異,便喝退差役,教觀音走上前來,勒住馬細看那袈裟。

蕭瑀雖不識佛門寶物,畢竟頗有見識,眼見袈裟寶氣流轉,知道必非凡品,便問賣價幾何。觀音依舊答了,蕭瑀大奇,笑問道:「這袈裟有何好處,竟要如此高價?」

觀音早知蕭瑀底細,知道他是個尊佛愛法的學士,便故作高深道:「這袈裟是個寶物,也是件奇物,自然有其好處,卻也有不好處;若說價高,五千兩其實已是賤賣了,然則這是要錢處,卻也有不要錢處。」

蕭瑀聽了這番繞口令也似的話,果然大感興趣,追問道:「願請教,何為好處?何為不好處?」

觀音微微一笑,朗聲道:「穿了我的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這便是袈裟的好處!」說完,略頓一頓,又道:「倘若是貪淫樂禍的淫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萬難見我袈裟真面——這便是不好處!」

蕭瑀對佛家學說頗有些造詣,聽了觀音的話,略一沉吟,只覺處處暗喻,句句玄機,似乎都是在點一個「誠」字和一個「緣」字,的是佛學妙諦,不覺精神一振,對眼前這邋遢老僧刮目相看,恭恭敬敬地拱手問道:「這好與不好處,我師解得極妙!敢問我師,要錢處和不要錢處,又做何解?」

眾人見蕭宰相對這老僧敬意大增,無不驚駭,都不由得屏息凝氣,聽這老僧作何回答。

觀音見狀,知道適才那一席話已然奏效,便微微一笑,對著眾人環顧一眼,又轉向蕭瑀,面露嘉許之色,緩緩說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他七千兩——這便是要錢處。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便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與我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處。」

蕭瑀聽了這話,再無半點疑慮,知道這個老僧絕非尋常僧人,便即下馬,與觀音菩薩施禮相見,口稱:「我師真乃大法長老也!適才蕭瑀無禮,且恕弟子之罪!」

觀音微笑道:「蕭居士言重了,老衲怎敢有絲毫怪罪之心?居士頗有佛心悟性,善保本心,自必福壽雙全也。」

蕭瑀大喜道:「多謝我師提點!我師容稟,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如今亦有向佛之心,滿朝文武無不奉行,今日恰好正在建一場水陸大會,弟子愚見,以為這袈裟有如此好處,又是非有緣人不傳,卻不是正好與我那大都闡陳玄奘法師穿用?不知我師意下如何?」

觀音心中暗喜,卻只微笑道:「若那法師是個有緣人,不拘哪個,老衲都將禮贈袈裟,好結善緣。」

蕭瑀大喜,躬身讓道:「如此便請我師隨我先行入朝見駕,再一同去法會觀禮如何?」

觀音欣然道:「如此有勞居士也。」便拽轉腳步,隨著蕭瑀進了東華門裡,惠岸接過袈裟,依舊捧在手中,緊緊跟在師父身後,心中暗自歡喜。

行不片刻,便到了大殿階下,蕭瑀教黃門官轉奏皇帝,說有要事求見。不多時黃門官便出來傳旨,宣蕭瑀進殿入見。蕭瑀便引著觀音師徒進來大殿,見世民正在看文書,便不敢驚擾,對二僧擺了下手,立於玉階之下靜候。

世民聽見腳步聲,微一抬眼瞥去,卻見蕭瑀身邊站著兩個癩痢和尚,且是立於上首,不禁大奇,便放下手中文書問道:「蕭愛卿去而復回,卻是有何急事要奏?」

蕭瑀俯伏階前奏道:「陛下容稟,臣適才散朝回家,剛出了東華門前,偶遇此二位高僧,叫賣袈裟、錫杖。臣問了方知,原來這乃是兩件佛家寶物,便想玄奘法師正在主持水陸大會,若是穿了這件袈裟,拿了這柄錫杖,豈非大吉大妙?便帶領二位高僧來見陛下,請陛下定奪。」

世民聞言大喜,定睛看了看袈裟,果見珠光寶氣,便問道:「果然是件好袈裟!那和尚,你要價幾何肯賣?」

觀音和惠岸立於階下,也不行禮,也不言語,見世民動問,這才大喇喇地答道:「袈裟五千兩,錫杖二千兩。」

世民訝然道:「這袈裟錫杖有何好處,就值這許多錢?」

觀音哈哈一笑道:「你道我這袈裟是俗料凡品麼?它乃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神女機上,仙娥織就;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下一段彩雲飛;四角鑲嵌夜明珠,攢頂一顆祖母綠;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嶽山前生寶氣。」

世民皺眉道:「你這和尚看著老成,卻怎地說起話來便似那等集上蒙市的一般?便是你這袈裟上真有這許多珠寶,也不過是珠寶貴重,怎見得袈裟不凡?」

觀音冷笑道:「且莫心急,老衲還沒說到袈裟的好處哩!我這袈裟,龍批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靜坐時,有萬神朝禮;舉動處,有七佛隨身。」

世民聽得這般好處,不禁喜上眉梢,剛欲動問,觀音又朗聲道:「我這袈裟,閒時摺疊,雖是摺疊,千層包裹透虹霓;我這袈裟,遇聖才穿,袈裟著體,驚動諸天神鬼怕。我這袈裟,無緣之人須是穿不得,非其主不見好處,若逢其主穿時,端的是三寶巍巍道可遵,四生六道盡評論;明心解養人天法,見性能傳智慧燈;護體莊嚴金世界,身心清淨玉壺冰;自從佛制袈裟後,萬劫誰能敢斷僧?」

世民自地府歸來,頗研讀了幾本佛經,聞言便知其意,大悅道:「朕懂你的意思,莫不是說你這袈裟乃是專為傳道高僧所制,若他穿得你的袈裟,便得超凡入聖,講授大法,品評功德也?」

觀音大笑道:「好個聖主明君,所言絲毫不差也!」

世民心中歡喜,也笑道:「大師過獎!朕再請教,這九環錫杖又有什麼好處?」

觀音笑道:「陛下如此睿智,老衲便再吟詩一首,請陛下品評!我這錫杖乃是: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雲還;摩呵五祖遊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念罷,笑吟吟地看著世民。

世民聽這幾句詩倒不難解,只是其中似乎藏有典故,若是解不出或解錯了,不免貽笑大方,故而只是微笑沉吟。

(本文節選自長篇連載小說《大聖心猿》第六十四回:賣袈裟菩薩觀人心,問寶物皇帝聞偈語)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馬廣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協會會員,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至善中文學校教師;微信自媒體「國學微講堂」公眾平臺主講人;著有《史馬老師講國學》系列叢書,獲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

歷史百家爭鳴原創矩陣:速言(speedsay)專注職場;歷史百家爭鳴(ihxory)專注文史

相關焦點

  • 從唐僧袈裟上的寶石到金箍兒 觀音到底偷了多少東西
    01讀西遊記的人,一定會對唐僧的那一件錦襴袈裟印象頗深。第六十五回中,唐僧師徒遇難小雷音寺,黃眉老妖把唐僧的袈裟脫了,放在包袱裡,「那袈裟本是佛寶,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紅瑪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
  • 唐僧師徒四人平時穿啥衣服?孫悟空愛穿虎皮裙,豬八戒打扮有個性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一直以來對西遊有個好奇的疑問,唐僧師徒四人每天穿的是什麼衣服?這是個費力氣的事,要從原著中一頁一頁的翻看查找。西天取經第一站不是洪福寺,也不是化生寺,而是法門寺,早上唐僧穿上袈裟禮佛許願,接下來就正式西行了,所以對於唐僧來講,一路上基本上是穿袈裟的,而且他自己會縫補,一件袈裟能穿許久。佛祖給的錦斕袈裟他捨不得穿,平時只穿自己的袈裟。他還有冬夏的衣物在行李裡。下圖是一幅明代畫像,可以看出明代的袈裟並非都是紅色的。
  • 歪讀西遊記:驚奇發現,取經並非唐僧本願
    然而,筆者在看這段時,驚奇發現,唐僧去西天取經,並非出自他本人意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得從觀世音菩薩到了東土大唐說起。他帶著兩件寶物,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借著水陸法會的機會,到唐太宗面前賣弄。唐太宗一看,好傢夥!
  • 小雷音寺唐僧遇假佛 孫悟空真假成謎 疑點太多
    小雷音寺這個地方,從一開始孫悟空就反對唐僧進入的,當然孫悟空有火眼金睛也不能證明什麼。因而唐僧師徒進了小雷音寺,到了如來大殿門外,見到殿門外寶臺之下,擺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無數的聖僧、道者,這些排場驚慌得唐僧與豬八戒和沙僧一步一拜,拜到了靈臺中間,只有孫悟空一個人公然不拜。
  • 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裡的唐僧到底有多囉嗦,悟空受不了了
    說起黃子韜,大家肯定就會想起《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裡的男一號至尊寶,在這部電影裡他扮演的是一位敢愛敢恨又勇於擔當的人,黃子韜新戲《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在上映後,而黃子韜飾演至尊寶的定妝出來頗受網友們的稱讚。
  • 唐太宗為什麼讓唐三藏去求取真經,竟不惜花重金為唐僧買下袈裟和禪杖
    菩薩送來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錫杖」,袈裟五千兩,錫杖兩千兩,折合成人民幣可是七十萬元啊。可是,唐太宗竟然送給了唐僧,這是為什麼呢?
  • 盤點西遊魔幻世界的服飾文化
    五百年後被唐僧解救,開始也是光著身子,後來打死一隻老虎,做了一條虎皮裙。唐僧又送了一套自己的舊衣服給他,從此孫悟空就穿著這身衣裳踏遍千山萬水,行程哪至於十萬八千,護送唐僧取經。 唐僧的衣服也比較單一,他第一次穿上錦斕袈裟,拄著錫杖的時候,在眾人的眼裡,他就像一個天上下凡的或羅漢一樣,風採異常,寶相莊嚴。「凜凜威顏多雅秀,佛衣可體如裁就。朗朗明珠上下排,層層金線穿前後。
  • 西遊記裡如來給了唐僧這幾件寶貝護身,為何他從來沒有用過?
    西遊記裡的唐僧是一個凡人,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也不為過。那麼唐僧真的就像看上去的那麼弱雞嗎?他真的對妖怪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嗎?當然不是這樣。其實他手裡有好幾件如來給的寶貝,這些寶貝都可以幫助他逃離妖怪的魔爪,保證他的生命安全。但他為何從來都沒有用過呢?
  • 西遊中有一女妖,2次單挑悟空八戒均大勝,卻被觀音害死
    西遊中有一女妖,2次單挑悟空八戒聯手均大勝,卻被觀音害死西遊中最厲害的妖精是誰?想必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選擇,最熱門的當然是大力牛魔王、金翅大鵬雕以及九靈元聖,這三者,明顯比靠寶物獲勝的青牛精、黃眉怪要更強一籌。
  • 觀音菩薩派人給唐僧送了什麼禮?卻惹得孫悟空一頓罵
    (蝸牛看西遊第3126期)文/範泛記書別看唐僧沒什麼本事還膽小怕事,但在西天路上卻很受歡迎。妖魔對他的喜愛自不必說,很多人甚至為他搭上了身家性命。神仙佛老那些大人物也對唐僧厚愛有加:五莊觀裡的鎮元子自作多情送給人家人參果,結果差點把整棵樹給賠進去;玉皇大帝派出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在唐僧一出長安城時便開始保護他,比孫悟空等人可早多了;如來佛祖更是不吝錢財,錦襴袈裟、九錫環杖外加三個緊箍咒,可說是精貴無比。在給唐僧送禮的大人物中,自然少不了至關重要的觀世音菩薩了。
  •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一共養了多少只妖精,為難唐僧師徒四人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可謂是經歷了一路的艱難險阻,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難,其中有很多的妖怪是眾路神仙的坐騎,那麼大家知道在這些妖怪裡面,有幾個妖怪是南海觀世音菩薩養的寵物呢?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 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
    題: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唐僧雖說是孫悟空的師父,本身卻是個懦弱無能之輩,甚至於對《心經》的理解,都不如孫悟空這個徒弟。於是乎,唐僧西天取經,孫悟空卻成了那個取經人一路修行的引路者。
  • 西遊師徒五人除了唐僧、孫悟空以外都是菩薩嗎?
    西遊師徒五人取經之後,被接回靈山,如來佛祖親自授予他們相應的果位。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豬八戒成了淨壇使者,沙僧成了金身羅漢,白龍馬成了八部天龍馬。除了唐僧和孫悟空以外,其他三人果位都不算高。
  • 如來為何縱容阿難伽葉向唐僧收取賄賂,看看燃燈古佛怎麼說
    (蝸牛看西遊第3292期)文/蝸牛在西遊中,誰說當佛的就不需要錢啦?不但需要錢,還會收取賄賂!唐僧幾人好不容易歷經十幾年的辛苦來到靈山,本以為拿到經書回大唐就大功告成,可沒想到,當如來令阿儺和迦葉為唐僧取經書的時候,二尊者光明正大的收取賄賂,唐僧一個出家人哪兒來的錢?
  • 不管你信不信:真正的唐僧已死,最後封佛就會飛的根本不是唐僧!
    (楊角風談西遊第48期)前一期講了唐僧並不是金蟬子轉世,真正的金蟬子在唐僧進入到靈山的時候弄死了真唐僧,自己變作唐僧,實現了高超的狸貓換太子之計,然後順利封佛!有些人覺得楊角風我的推理有點牽強,還是不能讓大家信服,那麼這期就接著上一期,我們好好的探討一下,為什麼唐僧已死?
  • 孫悟空為什麼要給唐僧設計一難?因為唐僧是聖母婊?
    強盜不是妖魔鬼怪,他們只是劫財,而唐僧沒錢,以人性度之,唐僧心裡認為自己跟強盜沒有利益衝突的,對於唐僧這種聖母婊來說,當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孫悟空打死強盜的後果,非常嚴重。第一次打死強盜,孫悟空被唐僧欺騙,戴上了緊箍咒;第二次打死強盜,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卻跑來了六耳獼猴。
  • 來到靈山大雷音寺參拜佛祖的唐僧和原來的唐僧是一個人嗎?
    凌雲渡的獨木橋《西遊記》第九十八回中說了這麼一件事兒。唐僧師徒就要到了靈山腳下的時候,遇到了一條非常大的河流叫凌雲渡。唐僧師徒就被這條河給阻擋住了。主要是唐僧被阻擋住了。其他的三個徒弟加上白龍馬本身都可以騰雲駕霧,可以飛過去的。找來找去凌雲渡上面只看到了一座獨木橋。唐僧看了半天,也沒有把握過,去非常害怕。孫悟空在上面走了一個來回,做了個示範,但唐僧還是不敢。豬八戒居然寧可不成佛也不過這個獨木橋。
  • 進階讀西遊 第91講
    歡迎繼續收聽進階讀西遊。上一講我們說到唐僧師徒在黃花觀的遭遇,這一講,唐僧他們到的地方,叫做獅陀嶺,這嶺上有一個獅陀洞,離山四百裡還有一個獅陀國。這獅陀嶺和獅陀國堪稱是《西遊》路上最恐怖的地方,而孫悟空在這裡的一戰,也是《西遊記》打怪的最高潮。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給你說說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這個獅陀嶺綿延八百裡,連帶著四百裡外的獅陀國,超過了一千裡,真是幅員遼闊啊。可是千裡之中,卻是一個活人都沒有!你可能要問了,這裡是不毛之地,還是遭了天災呢?都不是。這裡的人啊,全被妖怪給吃光了!
  • 西遊記:五莊觀觀主有多厲害?座下童子法力高強,不輸一般神仙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是一部十分經典且不朽的巨作,這部劇為我們塑造了許多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傑出人物形象,還有一幕幕讓我們難忘的精彩瞬間,像什麼三打白骨精啦、黑熊怪偷取袈裟啦,都是十分精彩的經典情節。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劇中的一位十分具有神秘色彩的一位」大神「,五莊觀觀主——鎮元子。西遊記:五莊觀觀主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