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讀西遊記:驚奇發現,取經並非唐僧本願

2020-12-23 歪讀影視

導語:繼續細讀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話說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套路」,被困在了五行山下。如來為拓寬在東土大唐的業務,就安排觀世音菩薩,前去大唐尋找佛教「代理人」,忽悠人去西天天竺國雷音寺取經。

然而,筆者在看這段時,驚奇發現,唐僧去西天取經,並非出自他本人意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得從觀世音菩薩到了東土大唐說起。他帶著兩件寶物,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借著水陸法會的機會,到唐太宗面前賣弄。

唐太宗一看,好傢夥!我當皇帝這麼多年都沒見過,確實不錯。有道是「淑女配君子,寶馬配英雄」,這麼好的法器,當然得配大法師啦,而主持這次大法會的人正是唐僧。這些法器我自己也用不上,還是買了送唐僧好了。於是下令,傳唐僧前來試穿。

唐僧只好依命進來,還不知道是咋回事兒。唐王讓試穿就試穿唄,又不是讓我跳樓,況且這袈裟、錫杖看著還真不賴!

然後唐太宗說要買了送給唐僧,觀世音說那就不要錢了就當贈送吧。唐僧一聽,這倆寶貝兒歸我啦,內心還有些許小開心。

隨後觀世音有意說,「你們大唐只講小乘教法,這東西不大管用,要超度亡魂得用大乘教法才好使。」

唐太宗眼睛一亮問,「在哪呢?」

觀世音答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你想要啊?得安排人去取才行。」

然後唐太宗看了一圈兩邊的員工,都低著頭,沒人主動接活兒。

唐僧心裡也清楚。此去西天十萬八千裡,是個苦差事,弄不好還要把命搭進去,這活兒肯定沒人願意幹,當然他自己也不願意接。可是唐太宗剛當著這麼多人,送了他兩件寶物。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此時,這活兒只能他上了。與其被等著太宗安排,還不如主動請纓。

於是他答道「既然如此,弟子願效犬馬之勞,去往西天求取真經,保我王江山永固」。

這裡——願效犬馬之勞,保我王江山永固,才是取經的真正目的。

結語:無需多言,這裡明顯可以看出,唐僧取經,並非本願,更不是為了修成正果,普度眾生,而是唐太宗安排給他的一件差事兒,一個去往西天取經的工作。

不知看到此處的你作何感想?有何不同看法?不妨評論一下。筆者下班之餘更文不易,請順手幫忙點個關注、點個讚。

文中有不足之處,望評論指出,反正我也不一定改。

筆者何二20201217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為什麼只能走路去取經?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為什麼只能走路去取經?很多人看《西遊記》都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唐僧師徒要一步步走路到西天去取經?特別是本領高強的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搞定了,幹嘛還要那麼折騰人呢?第三種方式:教會唐僧騰雲駕霧的本領,或者像八金剛那樣用超級吹風技術把唐僧吹過去,速度雖沒有孫悟空快,但差不多幾天也可以完成任務。在第一百回中,唐僧取到了有字真經後,八金剛把他送回大唐,又接回去,總共用了8天時間,除去中間在長安停留了一兩天,差不多來回用了6天時間。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在《西遊記》中,看唐僧取經路上的「豔遇」小故事(中篇)
    在《西遊記》中,看唐僧取經路上的「豔遇」小故事之女兒國國王文/簾外讀史聲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今天接著講西遊記我們的御弟哥哥豔遇小故事。唐僧大家比較熟悉,一個正義感極強的人物,不僅人長的儀表堂堂、社會地位也是相當的高,而且還是一個有錢的得道高僧,小夥伴可定要問,看出唐僧有錢啊!一路都是化緣吃齋念佛。但是在西遊記中唐僧確實是一位有錢的公子哥,光他身上的袈裟和禪杖就值現在的一百多萬,而且他化緣用的紫金缽盂更是無價之寶,所以換句話說我們的御弟哥哥是現在人口中常說的高富帥,敢問有哪位女子不對我們御弟哥哥懷春?
  • 《西遊記》你真的看懂了嗎——取西經是唐僧自願的嗎
    但是在拜讀過這個原著之後,才發現電視劇僅僅只是小說精彩度的十分之一,由於小說借神話諷刺當時的社會黑暗,許多人傳言說《西遊記》在明代是一部禁書,這點我表示懷疑,因為並沒有確切的歷史根據。如果說這本書是現代人寫在現在的時代,說不定真成了禁書。哼哼~~真是善哉善哉。《西遊記》主要講了個什麼故事呢?主要講師徒四人一路打怪升級過副本,去往西天獲得裝備和成就。
  • 西遊記中取經隊伍中的間諜是誰?他混進取經隊伍有什麼目的?
    我們知道,在西遊記中,取經隊伍裡一共有5個人,分別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還有小白龍。但是你知不知道他們5人之中,居然有一個是玉皇大帝派來的間諜!這個人是誰呢?他混進取經隊伍到底有什麼目的?要想知道這個人,我們要看5個人加入取經隊伍分別有什麼訴求。首先是唐僧,他擔負著唐王西去取經的重要使命,是取經團隊的領導,取經團隊少了誰也不能少了他,所以唐僧是沒有嫌疑的,雖然讓他取經他很不情願,唐僧曾經跟他在寺廟中的徒弟說過這樣的話:「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
  • 《西遊記》唐僧四人取經成功後,封號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西遊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著作,86版的《西遊記》更是經典,其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是眾多版本中的大佬。司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而取經後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被封了什麼封號呢?唐僧:旃檀功德佛。唐僧封為旃檀功德佛主要是因為這一路上,他作為凡夫俗子,經歷種種艱難,而且求取真經毅力堅決;領導三個徒弟取得真經。
  • 《西遊記》內幕大揭秘:玄奘唐僧相去甚遠(圖)
    《西遊記》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但你聽說過嗎:孫悟空身高只有1.33米,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時已是近1100歲「高齡」;唐僧原型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的申請最初未獲唐太宗批准,結果只能「偷渡出境」;考古發現使吳承恩的生前容貌在當代得到忠實復原,但他卻很可能不是《西遊記》的原作者。
  •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雷音寺象徵兩個地點,如來佛祖也象徵兩位佛
    本文,咱們著重解釋,唐僧取經目的地到底是什麼地方?以及唐僧師徒面對的佛祖,到底是哪位佛? 這個地方,唐僧就算累死白龍馬也走不到,就算孫悟空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裡,怕是他翻到海枯石爛也到不了。
  • 西遊記一首《女兒情》,火遍了大江南北!創作人說只有唐僧懂歌詞
    六小齡童那一版的西遊記到如今已經有三十年了,想必不少人都已經把它循環往復地看了很多遍了,在87年它剛上映的時候創下了輝煌的收視率,我們現如今跟進一部正在更新的劇就稱其為追劇,當年西遊記在播的時候一度形成了一種統一性的追劇,足以見得西遊記在那一代人的記憶中擁有著怎樣的分量。
  • 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何不能少孫悟空?這4個原因說出真相
    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何不能少孫悟空?這4個原因說出真相說到西遊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四大名著之一,憑藉著豐富的神話色彩和人物形象被搬上熒幕,深受觀眾的喜愛。在西遊記中,大家印象最深的角色就是孫悟空,孫悟空神通廣大、本領高強,天不怕地不怕,既敢大鬧天宮又敢下到地府改寫生死簿。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了不少的妖怪,也碰到了不少的困難,基本上每次都多虧了孫悟空才化險為夷。或許很多人覺得,孫悟空很多次遇到妖怪都只會去天庭搬救兵,難道真的是這樣嗎?他就僅僅只是去搬救兵嗎?
  • 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那麼,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唐僧到如來佛那兒,當然取的是佛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 java的ThreadLocal使用實踐之唐僧取經
    大家應該都看過西遊記吧。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難,終於完成取經任務,修成正果的故事。取經時經過了很多的國家。這個過程用java代碼體現會是什麼樣呢。畫外音:為了截圖不至於太長,注釋使用不太規範有一個唐僧類。唐僧類包含了一個取經的方法。取經的方法調用了另外的拜訪各國的方法。
  • 西遊記裡,長生不老唐僧肉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唐僧肉怎麼吃才有效?
    西遊記裡,長生不老唐僧肉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唐僧肉怎麼吃才有效?  姜子已經說過,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真相,是佛教搶地盤向東土大唐傳經賺錢。九九八十一難既然是用來考驗唐僧的,是設計好的以唐僧為誘餌消滅異己的局。那麼,誰設計的局,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到底是誰在製造、傳播唐僧肉長生不老的消息呢?
  • 西遊記:豬八戒為一個凡人痛哭流涕, 是怎麼一回事? 不是唐僧, 很有趣
    文/小冷如果我們僅僅看86版《西遊記》,那麼,就很難體會到《西遊記》這本名著的偉大,高深之處。如果僅僅看劇版《西遊記》,那麼,我們看到的也僅僅是一部神話故事。西遊記在劇版《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關係比較的和睦,偶爾孫悟空與豬八戒之間有一些插科打諢,沒有什麼暗黑之處。其實,我們大家熟讀名著《西遊記》的話,就會發現裡面的隱喻,諷刺,暗黑之處就特別的多了。比如在真假美猴王這一回,熟讀西遊記的童鞋都知道,假的孫悟空-----也就是如來佛祖口中的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二心所幻化出的。
  • 學者新證西遊記:唐僧的真陽之身被女鼠精攻破
    近日,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西遊記》研究獲得突破,他發現書中的唐僧不只是唐朝僧人,還是唐儒乃至宋明理學家,儒道釋兼修,天理人慾兼求。他由陳光蕊與江流父子接力、合併而成。這個合體唐僧也和孫悟空一樣,先後取過儒道釋三經,而在他取佛經時,竟然又逆向重演了其父取儒經、道經的封妻蔭子的歷程。當遇到淫蕩之白毛老鼠精時,唐僧抓住機會完成陰陽交媾,生下了妖精……從汪宏華的研究成果看,《西遊記》的結構十分精巧,世所罕見。
  • 他是鳥修的菩薩,飛的比孫悟空快,給取經造麻煩,唐僧卻感謝萬分
    他是鳥修的菩薩,飛的比孫悟空快,給取經造麻煩,唐僧卻感謝萬分   在西遊記中,取經團隊西行,可謂是步步有災,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甚至有隨時團滅的危險。
  • 孫悟空不懂這幾種語言,怎麼保唐僧到西天取經?唐僧可沒帶翻譯
    孫悟空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神話人物,唐僧唐三藏到西天取經,全靠他一路降妖除魔,走過千山萬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得真經。我們看《西遊記》,看的全是一個熱鬧,沒有認真研究實際問題。事實上,唐僧到西天取經,除了妖魔鬼怪是障礙之外,還有許多障礙,比如語言,就是取經途中的最大障礙。《西遊記》裡的唐僧到西天取經,並沒有帶翻譯,這一路上他如何交流通交?從歷史上唐三藏取經的路線看,他要經過新疆、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經到達印度。
  • 唐僧西天取經,「西天」到底在哪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西方」並非實指,而是佛家所追求的一種清淨、安樂的理想境地。從另一個角度看,歷史上確實有玄奘西天取經這一史實。唐朝高僧玄奘苦於中國佛經混亂,決定到西天求取真經,途徑120多個國家及地區,最終到達印度。他在印度佛教聖地那爛陀寺潛心學佛修道,曾在辯論中大破外道諸論。取經回來,玄奘一面翻譯佛經,一面奉旨撰寫自己求經途中的經歷見聞。
  • 《西遊記》中的唐僧:中國佛家鼻祖「玄奘法師」
    很多人知道唐僧都是通過《西遊記》這部經典作品,但是現實中的唐僧卻很多有人知道,現實中的玄奘: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人士(公元602年—公元664年)是唐朝著名得道高僧,玄奘出生於現今的河南洛陽偃師人士,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當時被稱之為
  • 西遊記:唐僧對孫悟空念咒七次,緊箍咒咒語連起來讀,是這六個字
    西遊記:唐僧對孫悟空念咒七次,緊箍咒咒語連起來讀,是這六個字文|生戀百家在我國的悠久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優秀的著作,但是只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以及《西遊記》這四部被評為我國的四大名著,堪稱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