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麗華,女,生於1969年2月,江西泰和縣澄江小學高級教師。熱愛文學,曾在《井岡山報》,《吉安晚報》、《江西廣播電視報》、《吉安教育》等報刊上公開發表幾十篇作品,業餘喜歡讀書看報,愛畫畫,會剪紙。多次獲徵文獎,曾獲省徵文一等獎。
散文
腳上的疤痕
張麗華(江西泰和)
我的小腿外側有一個三指寬的疤痕。記得是小時候長了一個大瘡留下的,童年在鄉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長了瘡不能走路了,爺爺就摘了一片苦瓜葉揉軟了貼在瘡上面,苦瓜葉可以瀉火消炎,但是我的瘡又紅又腫又硬,貼了一點也不見效,時間久了,後來就化膿了,記得這個瘡從夏天爛到過年,過完年還沒有好。
我清楚地記得冬天穿長褲,褲子粘在糜爛的小腿上,分都分不開,每天早上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把褲子從傷口上撕開,有時用力重了把長好的皮又撕裂了,鮮血直流,不撕開來又不能走路,一走路褲子扯著傷口更加痛。我們小的時候,許多小朋友幾乎都會長大大小小的紅疙瘩,小的叫癤子,大的叫瘡。我長的那個更厲害叫蜂窩瘡,一般的瘡爛到最後只有一個窟窿,我的瘡爛了幾個像蜂窩一樣的窟窿,每個窟窿裡都有一根黃膿,看了很噁心,只有擠出了濃根才會好,時間久了爛掉了表皮,爛到了真皮裡面,於是就形成了一個閃光的疤痕。現在仔細看小腿外側像用刀削了一塊肉一樣,嚴重影響美觀,我很少穿短裙子,穿裙子就要穿絲襪,從不敢把小腿露出來,我是一個愛美的人,自己看著覺得醜,不想讓別人看。我的姐姐後脖子上也有一個這樣醜陋的疤痕,她更慘,據說爛到後來長了蛆,我媽媽幾次跟我講過,我聽一次心痛一次。
大妹妹一次有病,爺爺千方百計哄她去小鎮的醫療室看病,還買了幾顆糖她吃,她邊吃糖邊看醫生拿藥配藥,突然看見醫生用針筒裝藥水準備給她打針,大妹用百米衝刺的速度從醫療室跑了,年邁的爺爺拼命追怎麼也攆不到,藥費都付了,卻抓不到她來打針,最後拿了幾顆藥回來吃。我也有一次看病的經歷終生難忘,我頸脖子喉嚨這個部位長了一個大瘡,連飯也不能吞,這次引起了重視,媽媽帶我去小鎮醫療室看,醫生看了說要開刀,我媽媽是一個十分膽小又沒見識的人,醫生準備了一下,左手夾著消毒棉花,右手拿了一把手術刀,就在這時,我媽媽膽戰心驚地說:「醫生,這樣割一刀會不會割斷喉嚨?」醫生一聽氣得踢了我媽媽一腳,因為醫生雙手拿了器械,今天的手術他也可能第一次面對,這時媽媽的話讓他火冒三丈,恨不得用手打媽媽幾下,我弓著背趴在媽媽膝蓋上,地上放了一個木製的桶,桶比較淺有一個把,很像農村餵豬的那種有把的盆。我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那時年紀小也不知道害怕,可能是長瘡痛得徹夜難眠實在難熬,也希望醫生快點幫我治好,後來醫生咬牙還是給我開了一刀,把瘡裡的膿血放掉,清理創口敷上藥棉,打了針吃了藥,慢慢就好了,由於治療及時,疤痕不明顯。小妹妹沒長過瘡,她腳環出也有一個疤痕,小妹妹才幾個月還不會講話,奶奶又要帶妹妹又要煮飯,只好把她放在灶門口取暖,因為天氣也冷,奶奶在灶臺上忙碌,剛走出幾步拿一隻水桶,小妹妹就尖叫起來,奶奶急忙跑過去,灶門口燃燒的稻草就燒到小妹妹腳上,奶奶嚇慌了,看見起了泡就吐一口痰拼命幫妹妹揉,就這樣細嫩的皮膚破了,後來感染了就留下疤痕。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身上沒有疤痕幾乎不可能,我一貫血熱老長癤子,一次臉上長滿了黃膿小癤子,彎腰低頭都不可以,整個頭都是痛的,幸好沒留下疤痕。體質好的人,不長癤子,但是要參加勞動呀,有的人切菜割到了手,有的人剁豬草剁到了手,還有的割稻子割到了手,都會留下疤痕,因為鄉下人受了一點刀傷從來不會去醫療室上藥,村裡缺醫少藥,家裡也沒錢醫治,以前的小孩割傷了手用一點菸葉或草藥敷一下就算了。農村的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生自長,還有更慘的就是自生自滅,連飯也吃不飽的年代,誰還有時間來照顧小孩,大人整天在生產隊上工,像在前線打仗一樣拼命。
以前的小孩有爺爺奶奶帶的就已經很幸福了,我的手上沒有一個疤就說明我小時候沒幹過要拿刀的農活,我的童年是跟一幫男孩在一塊放牛,自由自在。我結婚之後,有一次媽媽發現我小腿上的疤痕,吃驚的地說:「你什麼時候留下一塊疤。」我面對媽媽無語。我斷了奶就跟爺爺睡,從我記事起就再也沒有跟媽媽睡過一床。吃喝拉撒都是爺爺管,夏天爺爺為我扇扇子。冬天為我暖被窩,瞌睡了抱我去睡覺,半夜小便,爺爺要為我點燈,我起來幾次,爺爺點幾次燈,從無怨言,那時沒電燈。爺爺一直照顧到我十歲,跟父親去灌溪讀四年級為止。
生在什麼年代就有一個什麼樣的童年,粗茶淡飯,飢餓貧困,缺醫少藥,沒有玩具零食,我們這代人能活下來就很好了,一個家庭老的老小的小,就媽媽一個人在隊裡上工,爺爺六十多歲還在隊裡的養豬場勞動,爸爸在外教書,我和姐姐對他很陌生,有一次爸爸回來,姐姐急忙告訴奶奶:「奶奶,我們家來客了!」鄰居聽到了,笑出了眼淚,到現在還有人拿這事當笑談。灰色的童年已經遠去,但是童年的苦難的經歷在我的心裡歷久彌新。
《井岡文學》徵稿啟事:
一、欄目設置: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隨筆、文學評論、小小說、微型小說、隨筆、紀實、報告文學,書畫、攝影、小品、劇本等文學藝術作品;投稿郵箱:liang_lufeng@126.com,並請加微信號13970467096
二、各類文稿要求800字以上(詩歌20行以上),積極向上,內容健康、貼近生活,宣傳正能量,無政治敏感性問題,杜絕抄襲,文責自負。
三、投稿作品必須原創,拒絕任何平臺、網絡媒體發表過的作品。投稿作者請附作者簡介、作者近照2至3張給投稿郵箱。
四、打賞稿費80%歸作者,平臺收到打賞款後每月10日前微信支付給作者。被外刊轉載、使用稿件的稿費歸作者所有。
五、凡投稿本平臺作者稿件,著作權歸作者,使用管理權歸平臺,凡投稿作者視為默認本條款。
(特別聲明:《井岡文學》平臺刊發的稿件系原創作品,禁止任何媒體使用、轉載,如需使用、轉載,需經本平臺同意,並付資費,否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