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藍鯨新經濟峰會|如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2020-12-16 藍鯨財經

10月17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藍鯨財經主辦,界面新聞、財聯社、摩爾金融協辦的2019藍鯨新經濟峰會在上海舉辦。邀請行業大咖、頭部公司CEO、專家學者從宏觀研判、產業發展、科技前沿等多維度,探討新經濟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話題。

2019年以來,政策東風不斷吹向實體經濟,不斷強化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中心思想。峰會的圓桌論壇環節,實體經濟中的行業龍頭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傳統行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的發展與變革。

新經濟對於傳統行業來說,意味著新的市場、新的用戶需求和新的交易方式,新的技術也助力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對此,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伊利集團副總裁趙昕認為,新經濟提升了乳業對於全球資源的把控能力,物聯網使企業的生產更加智能化,而消費者的新需求也促使伊利研發更加個性化的產品。關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助力,趙昕提到,伊利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以品牌作為背書,幫助上遊農牧民供應商解決了融資困難的問題,助力合作夥伴抵禦風險,共同發展。

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金任群認為,快遞行業為GDP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快遞行業的發展改變了零售行業中消費者與商品的關係,新科技幫助快遞行業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未來,各界都能看到科技在快遞行業得到應用。

喜臨門總裁楊剛認為,科技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在存量經濟時代,新經濟要求企業深度挖掘顧客需求,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在產品的研發上,科技的應用要為用戶的核心需求服務。

良品鋪子集團公共關係副總裁趙剛認為,新經濟是新視角和新思維,在新經濟形勢下,良品鋪子拿出了轉型的決心,在線上渠道獲得了銷量的增長。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了良品鋪子的經營效率,幫助良品鋪子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極大地改善了顧客體驗。

以下為論壇實錄:

楊莎:剛才主持人介紹了大背景。我們這場的主題是如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這個問題有點大。我們聚焦一下:如何在新經濟的形式下,利用新的動能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前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的報告》,目前來說全球經濟增速已經同步放緩,報告也再次調低了2019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達到3%,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新低。

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全球新一輪科技技術的改變和發展,以及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到來,勢必要求中國經濟向新的方向轉型。新的轉型方向當中,無論是金融還是科技,最後賦能的還是實體經濟。

接下來我們想邀請實體經濟行業資深高管們來談一談實體經濟新動力的問題。我簡單拋磚引玉一下,「新經濟」這三個字怎麼定義,2014年的習主席提出,以信息產業為主導方向的新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怎麼看待新經濟這個問題?

從我的角度來說,農業時代相互交易的過程是點對點的。到了工業時代,咱們把點連起來成為了一個線,一個鏈路形式的線。如今信息產業革命到來,加上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咱們現在的經濟狀態呈現出網的狀態。咱們把點、線連成了一個網。這個網要求我們做什麼呢?第一個要求點之間的互通有無,實現交互作用。

另外一個方面可能會要求線之間效率提升,最後要求網絡協同作用以及智能數據升級。這種新經濟模式已經不再是以前政府引導的新經濟的模式了,更多的會是在消費升級的過程當中,以消費者群體行為的趨嚮導致的新經濟模式,更強調的是產品、企業與客戶之間關係的轉變。這是我對於新經濟的見解。

我想請問一下趙總,您怎麼看待新經濟這個問題?

趙昕:乳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覆蓋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包含了種養殖、生產、研發、物流,然後到服務,到終端。新經濟對於乳業的影響有幾個:第一個「新」是出現全球資源整合的新模式。通過新的技術,如數位化革命,造成全球的變革。乳業本身對於全球資源的把控力更有話語權,也更有能力去溝通全球的資源。

第二個「新」是整個內生動力的新。在技術變革的情況下,企業生產模式中智能化的應用,物聯網的搭建也會形成從下到上的轉變。

第三個「新」是營銷模式和銷售模式的新。以前我們是工廠生產什麼,廣告播什麼大家就買什麼,現在企業的產品從研發開始就要跟消費者進行不斷地互動和溝通,生產更加定製化的產品投放市場。這就是我理解的新經濟帶給傳統企業,帶給實體經濟的變化。

楊莎:金總談一下您眼中的新經濟到底怎麼定義?

金任群:各行各業種,快遞是正春風得意的,今年快遞行業實現了26%—28%的高速發展。高速發展是基於新的技術、新的信息化給我們帶來的動力。我是中國最老的快遞員,在1993年進入快遞行業,那一年也是中國民營快遞的起始年。我經歷了快遞行業整個信息化發展的過程:最早快遞工作是手工的,只能處理萬級的包裹。後來我們用電腦,這個時候我們能夠處理10萬級規模的包裹。再後來我們就有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把我們的工作能力提升到了百萬級的水準。今天我們實現了從當您下訂單到包裹到你手裡整個鏈路百分之百的數位化。在規模上我們已經達到了千萬級。等於全球的包裹中國已經佔了一半。

未來還有預期,是億級的預期。未來的預期再完全靠我們的「步兵」已經不行了,我們已經有30萬的「步兵」,未來是物聯網的,我們會用機器人和設施的交互,去解決人跟貨物的交互,這就是技術的提升帶來的整個行業能力的提升。謝謝!

楊莎:非常感謝。補充一下,我們是紅星美凱龍旗下的子公司,我們的宗旨是賦能我們的上下遊以及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

楊剛:我們喜臨門的核心產品是床墊,現在產能是600萬張。如果將我們生產的床墊一字排開,能從東北的漠河一路排到海南三亞,排到以後還可以反回去。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數據看,我們在產能上排在行業的第一位,數量上遙遙領先。

我是這麼理解新經濟的:往前推十年看新經濟,我們依然覺得經濟是新的。就現在而言,有兩個關健詞更加突出: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顏值。剛才我們談到很多關於人工智慧、大數據和5G的話題,體現的是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投入和更大的產出。我們在工廠裡做了一個小項目,使機器的時延從原來的45秒降低了20秒。這對工廠意味著,從操作臺發出操控指令到工廠的機器實際發生變化少了20秒。結果就是我們在彈簧的製作上錯誤率大大降低。

我們還用了一種可以提高速度的新技術。原來我們的工廠裡如果要搬動機器,每一次搬動都要重新鋪線,現在統一採用無線以後不用再這樣做了。我們的工廠用更低的投入實現了更高的產出。這是我理解的新經濟很重要的特徵。尤其在現在網際網路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製造業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

第二個是更加高的顏值。我們的床墊以及其他的產品一直在做設計,只有更漂亮美麗的產品才能打動消費者,才能讓存量的經濟中的消費者去選擇喜臨門,而不是到其他地方。包括網際網路上的KOL,美麗的網際網路大咖推薦產品的方法都是在情感上打動你。嗅覺、顏色視覺和觸覺共同構成了更美麗的購買體驗。在這一輪新經濟之中,如果沒有太多增量,誰能夠做到實現更高的效率,做到擁有更美麗的顏值,誰就能夠在新經濟中間跑得更快。

楊莎:非常感謝楊總順便幫我們打廣告,楊總是我們特別好的合作夥伴。

趙剛:新經濟其實是換一個角度,用一個新的思維、視野和理解去看待現在環境的變遷。良品鋪子是做零食的,以前的商業定義是輔食,即輔助主食的產品。我們來看看現在線上的數據,零食品類的銷售增長率目前來看遠遠超過行業中其他的品類。這就是換了一個角度看待行業環境。現在,我們在慢慢的切分零食的消費場景,比如看電視或交友。我們還在講戶外零食。零食的消費換了新的場景,市場空間就會出現急速的增長。

第二個角度就是視野。比如我們銷售渠道的變化,阿里巴巴提出的新經濟裡包括「五新」:新渠道、新技術等。對於良品鋪子而言,我們原來是做線下的,一直以線下門店為核心業務。當我們把自己定位為以線下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的時候,我們在幾年中至少失去了接近50%的銷售增長。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的銷售有50%來自於線上。每年的終端銷售額中,有超過40億來自於線上。如果我只守在線下,就意味著缺少了一半的銷售額。這也是我們講的換一個角度來看。

我們用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視野來看待市場?另外一個「新」就是新的顧客。現在最大的變遷實際上是來自於消費群體的形成。不管是70後、60後還是80後、90後、00後,我們發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的獨特個性主張已經成為碎片化的個性主張了。沒有一個廣告通過央視觸達所有的消費者,這對於品牌來說是非常恐怖的現象,也代表著消費者的分割。我們面對的消費者也是所有的企業面對的,特別是做實體經濟的企業,面對的消費者是需要進行個性化覆蓋的群體,企業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一個廣告打遍天下。

楊莎:非常感謝剛才四位嘉賓對新經濟說法,剛才趙總激情澎湃地跟我們講良品鋪子怎麼看待新經濟這個問題,現在能不能再深入一點,說一說良品鋪子剛才提到的從線下到線上轉型的過程當中怎麼做思路的轉型,以及能不能談一談在轉型過程當中的關鍵點又是什麼?

趙剛:所有的困難在錢的面前都不叫困難。現在所有的實體企業,雖然大家都在說困難,但是一般來說經營數據都在正向增長,在資金方面有一定的儲備,需要進行的最大的變革就是思維變革。這個方面來說,我們要採取多層次的方式來去推動,不僅是老大創始人或高管的思維需要變化,實際上來自一線人員的思維變化才是更大的核心,管理者們需要讓他們能夠接受和適應為推進轉型策略提出的要求。這是我們認為最大的關鍵點。

第二個關鍵點是決心。我們的企業在2012年到2013年間實現了大的轉型。我們從線下轉型到線上,需要運營能力的轉型。在我看來,轉型重要的還是決心。決心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說我思想準備好了,我的決心也準備好了,我轉型的欲望也很強烈。但是只有有一點可以判斷企業到底有沒有轉型的決心,那就是老闆在預算裡面撥不撥錢,凡是不撥款的老闆,轉型的決心都不叫大。在這個方面來看,決心絕對不是拍胸脯,像我們董事長就真金白銀在我們的預算裡面做了三個不限制:不限制錢,不限制邊,不限制所有能力優秀人才的調動,這樣的轉型,我們才能看作是有決心的。

2013年,我們最初雖然也有預算,但實際上來說預算是無限制的。所以我們由一個小團隊慢慢壯大,現在整個電商團隊,不包括客服和物流人員,電商的運營團隊成員已經超過300個,我們IT系統的工程師團隊已經超過200人。這種人員方面的投入,就代表著企業在未來經濟形勢中的轉型。

楊莎:您說的特別接地氣,大家覺得很受用,要回去找老闆錢也好說話。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一個行業特別至關重要,沒有了它就活不了,那就是快遞。想問問金總,快遞行業這個在新經濟形勢下大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目前的現狀又是什麼樣子的?

金任群:我先補充第一個問題,剛才趙總激發了我的一些想法,其實快遞在新經濟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剛才趙總講,良品鋪子有50%的收入增長是來自線上的。過去的消費模式都是人到場、人到店的消費模式,今天因為快遞的高速發展,使得消費模式在很大程度出現了改變,變成了貨到人的模式,而且這個新消費的規模在不斷增長。今天整個社會零售的增長率8%到9%之間,線上零售的增速在6%到28%之間。顯而易見,整個零售的增量市場是被線上零售吃掉的,快遞在這裡面做了非常大的貢獻。我可以跟大家講一個公開的小秘密,大家覺得非常厲害、非常崇拜的一家美國線上零售商叫亞馬遜,其實它的零售規模不及京東,規模很小,原因是美國的物流規模很小,尤其是跟我們今天的中國比很小,我們為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做了大量的貢獻。

我參加這個會之前做了一個統計: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量中有24%,也就是四分之一,跟快遞有關,其中的6900億是線上實物零售。我們增量部分的產值大概在600多億左右,中國快遞支撐的線上實物零售貢獻了今年上半年GDP增量的24%。關於這一點我們覺得非常自豪,同時相信在我們這麼高的增長能力下面支撐下,未來消費帶動GDP的趨勢還會依然保持。謝謝。

楊莎:非常感謝,正如剛才金總所說的,快遞行業給目前中國新經濟帶來了特別大的增長空間,也特別感謝快遞行業為新經濟作出的貢獻。接下來我想問問家居行業的楊總,近幾年喜臨門在窗簾行業一直是龍頭企業,在床墊這塊,喜臨門做了很多動作,包括智能化方面,喜臨門做了許多與健康息息相關的數據收集這。能不能談談在新經濟形勢下,你們是如何賦能喜臨門這樣原本屬於傳統行業的企業的長期發展呢?

楊剛: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實際都基於消費者需求的考慮,即人為什麼需要一個床墊。在家居行業裡,很多家居企業處理的是一件家居物品跟其他物品之間的關係。但是床墊不一樣,床墊這一件家居用品處理的是人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時間。

人為什麼在三分之一的時間中需要床墊呢?醫學專家和健康專家的論證核心是:人需要將骨骼、肌肉放鬆好,這兩者中的關鍵是脊椎的放鬆。於是我們把這個深度研究的成果作為產品的本質,在往肌肉骨骼放鬆的方面去做。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發現了很多需要量化的東西。比如一個床墊,你睡一個晚上覺得睡得好睡得壞是一個定性的描述。我們想能不能進一步將這個好壞定量化呢?我們發現,晚上的翻身次數是一個很能被定量的東西。有一句成語叫輾轉反側,如果睡不好就叫輾轉反側,也就是說翻身次數很多就意味著晚上睡不好,這構成了我們定量化研究的基礎,其他指標包括呼吸、心率都能構成睡眠質量的量化。

在此基礎上我們怎麼進一步量化呢?現在有傳感器,在這些成熟的產品再加上一個算法就可以。2014年,我們在行業裡是第一家開始做這個的企業。最後發現,這不是消費者的需求。每個人睡一個晚上不是要看昨天晚上睡60分還是80分,睡60分以後第二天又不能不上班,這樣的量化沒有太多真正意義。睡眠質量的量化裡有真正的需求也有偽的需求,於是我們又回去探索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回到保護脊椎上面。最近這幾年我們又在提讓技術回歸客戶,比如傳感器技術我們不是為了技術而做技術,而是要回到客戶的本質需求上來,客戶最大的痛點在於進了紅星美凱龍有500張床墊在等他,不知道怎麼買了,腳也走痛了,導購說辭也一樣,於是我們重新再尋找產品研發的初衷。

我們其實要研發匹配客戶身材的床墊,不同身材的人要找到匹配他自己的床墊,就像不同大小的腳要找到最適合它的鞋。我們用這樣的想法做產品的布局,也用這樣的方法去跟消費者溝通,包括我們選擇在什麼樣的場景跟場合跟消費者溝通這些理念。無論新經濟、舊經濟,我們都會根據消費者的新趨勢、新發展做這些我們產品研發和營銷的動作。謝謝。

楊莎:非常感謝楊總,我能不能理解為:實體企業轉型升級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產品和我們消費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讓他們產生一個共振,從而支持實體經濟長遠發展。這樣企業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斷滿足我們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接下來想問一下乳業龍頭企業伊利的趙總,今天的主題是新經濟峰會,我們一直在講金融,如果金融脫離實體企業,金融系統性風險便勢必會存在,伊利通過金融服務模式,有沒有給傳統企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或者怎麼樣助力傳統企業發展?

趙昕:伊利是快銷品,我們覆蓋一、二、三產業,我們上遊的農牧民供應商融資比較困難,民間借貸風險很高。伊利用品牌背書,跟很多金融機構進行合作,為農牧民提供融資。一些農牧民手上只有奶牛,像奶牛這樣的資產是不可以做抵押的,但是伊利幫助農牧民做了共同的擔保,給了他們一個抵禦風險的機會。從2007年到2019年上半年,我們持續為上下遊合作夥伴提供了390億的資金支持,這樣能夠幫助我們上下遊的夥伴在跟伊利的合作過程中抵禦更多風險,更快發展。

楊莎:非常感謝,剛才說到金融助力,勢必還要討論科技助力。我想再請教一下金總,快遞行業目前面臨新零售和生鮮的衝擊,還有菜鳥的AI機器人,這些新企業都在異軍突起。快遞行業在新技術方面有沒有應用一些新的東西,或者說未來怎麼做新技術的布局?

金任群:目前大家能提到的一些新技術在我們這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應用,我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說講到AI語音,語音技術明年年後大家可能會接觸到。目前機器人跟人的交流,技術上只能做到接受呼出還不能做到接受呼入,如果有能呼出的AI機器人,那麼基本上溝通是在它的控制之內,所有的問題都是由它發起主導,由你來回應,這部分的技術是可以實現的。

現在大家不用去美國參觀先進的設施了,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在中國。我們的工廠是無燈工廠和無人工廠,有全自動的分揀線。現在除了裝卸兩頭需要人工,其他所有的計算全部由機器人設備完成。同時我們在測試一些物聯網的技術,例如無人小車。大家已經看到了,我們會去做一些智能信箱,但現在有一些很大的問題,做快遞其實不是快遞企業的初衷,但是有很多大量的第三方企業在用暴力的去教育消費者,包括在座的諸位。有的快遞員不把快遞送到門上,會放到自提站柜子裡,發簡訊給你,然後他們就窺視你們,看這個人是不是投訴。如果這個人不投訴,那麼永遠都會得到這個待遇,但如果你投訴,那我會送上門。這個技巧就是用戶畫像,大數據用不好企業就淨幹這些壞事。

未來怎麼做呢?今天郵箱基本廢棄,但未來會做成智能信箱,機器人可以跟智能信箱交互。機器人目前還不能解決進電梯的問題,因為電梯屬於公共領域,涉及公共安全的問題,所以如果出現一些問題企業的責任可能會比較大,因此機器人目前基本上還只能在平面上提供一些服務。對於5G這樣的基礎應用,在具體特定場景的應用其實我們看不到。無人車跟5G沒有關係,所有無人車的計算都在本地發生。我們前面發布過一個無人車的測試報告,實測無人車在馬路上任意地點、路況的行駛。如果你們看了這段視頻會發現它稍顯遲鈍一點,相比於正常人的反應,啟動會慢一點,然後剎車會急一點,這是因為在現有的狀況下,冗餘度保持更大,這是出於安全考慮。

未來有機會我們也會經常請一些金融機構到我們企業來看看。今天,各項新的技術技能在我們這個行業的應用,都可以看到一個實際的效果。

楊莎:非常感謝,我特別期待不久的將來可以不用再從快遞櫃裡面取我的快遞。剛才伊利趙總說到金融賦能實體企業,金總談到中通值得驕傲的新技術。接下來我想談談新零售的翹楚良品鋪子,趙總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新零售領域良品鋪子怎麼發力的?

趙剛:首先要感謝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滿足我們在應用場景的需求,包括中通快遞,沒有快遞我們也無法在線上快速發展。對於新零售,每個企業都有他的理解,對我們來說是兩個,第一是怎麼提高效率,第二是如何使顧客更深度的體驗。我們認為零售業,不管新零售還是別的名詞稱呼,這兩點都非常重要。

我舉兩個例子,企業如何加強效率呢?去年雙十一,從12點開始,我們的店鋪瞬間進入的訂單超過30萬,這需要毫秒級的計算,如果技術上面無法支撐,大量的數據就會造成伺服器的崩潰。伺服器一崩潰,你就會發現A的訂單到了B的池子裡面,訂單名錄不一樣。現在的伺服器在最高峰的時候可以頂住的瞬間進入訂單已經超過了100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技術。現在技術能夠讓我們快速地進行全國十多個倉庫的分布,能夠有效地把顧客在毫秒級進行分布。淘寶要求雙十一的訂單7天必須發完貨,但是我們提前了2到3天,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效率提升。

我記得去年雙11我們在線上接待了差不多100萬的顧客,這100萬顧客意味著我們需要多少客服?按照客服極限程度來算,一個客服正常的接待能力是一天200個顧客,就算再瘋狂一點,不吃不喝一天500個也就到頂了。但是有100萬個顧客諮詢,這個量從某個角度來說是24小時不斷的。我們後來用了智慧機器人,經計算當時節省了接近兩千的人工客服。智慧機器人已經佔了我們顧客諮詢量中超過90%,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很典型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數據。我們的客服人員編制從2017年開始一直沒有增加,但是我們每年的線上諮詢量都是翻番的,一直到今天。這意味著每年線上大量的顧客諮詢我們是通過智慧機器人完成的,替代了我的人工。如果業務翻一番,客服團隊成員也要翻一番,那麼會是很龐大的成本。現在200個客服一年運營的成本差不多在1300萬到1500萬之間,我門每年節省了很多的成本。

第二方面是顧客體驗的提升,新零售行業中大家都在說大數據。我認同上一個論壇裡面大家講的關於大數據的觀點,當它沒有打通應用的時候,數據無非就是無數的數字。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每年收集顧客的評價和顧客在微博上發布的各種對我們品牌和商品的評價作為數據,2018年我們的數據搜集量超過兩千萬。我們用這兩千萬數據做什麼動作呢?我們進行分類和後臺數據化應用的整合,我們以此為依據做商品的改善。去年我們把所有顧客對某一個商品的評價全部集中進行數據分析。然後我們改善了97個產品,這97個產品都靜默上市,也就是在門店裡面直接擺上去,沒有做任何推廣。但是它們的平均銷售增幅超過140%,這意味著我從顧客的評論裡面讀懂了他們想要什麼,並調整了我們的產品,無論是口味、包裝還是規格,這就是科技對我們極大的賦能。零售分為六個場景,包括產品、服務態度等。六個場景裡的大數據是中臺在運行,它給我們帶來的數據賦能對顧客體驗的改善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楊莎:感謝趙總的精彩分享,大家聽的意猶未盡,由於時間原因我簡單總結一下這個論壇,未來十年中,如今的經濟現狀可能會滄海桑田。我們可以斷定,在那個時候還能稱王稱霸的企業一定首先要了解新經濟,第二要熟悉智能數據,第三要知道網絡協同的作用,最後一個要能提供金融服務。這樣的企業可能才會更長遠的發展,最後特別感謝在座的嘉賓,也特別感謝臺下的非常認真的聆聽我們的觀眾,謝謝。

相關焦點

  • 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整體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但也必須看到,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潛在風險依然較大,要保持清醒,冷靜研判,未雨綢繆。  「銀保監會將根據新的形勢和新的情況,繼續保持定力,優化監管措施,依法處置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水平,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促進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確保銀行業保險業穩健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銀保監會將從總量和結構同時入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金融服務,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 ...濟南分行助力用好「兩個直達工具」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中宏網山東12月4日電 人民銀行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以來,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把落實工作作為轄區各級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一把手」工程,會同省有關部門,強力、快速、全面、精準推動在山東落實落地,取得突出成效,山東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率
  • 精準施策 經濟良性循環(經濟新方位·八字方針半年觀察④)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怎樣提升有效供給以滿足市場需求?經濟增長如何帶動就業?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成效如何?記者進行了採訪。
  • ATT配倉寶促進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助推經濟復興
    一些發達國家過度的擴張金融部門,造成了經濟空心化嚴重,結構扭曲、失業率高,最終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影響了經濟長遠發展,以此為鑑,只有進一步的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才能更好的順應經濟發展趨勢,那如何更好的發展實體經濟?
  • 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將積極發揮樞紐功能
    摘要 【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將積極發揮樞紐功能】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
  • 中央首提「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 背後有何深意
    財聯社12月25日訊,在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在「防控金融風險」上,提出了三個良性循環,即「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我們比較好理解,此前也提到比較多,但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是首次提到,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政府有可能採取哪些措施來形成金融和房地產的良性循環呢?
  • 央行孫國峰:如何分析金融與實體的循環關係?可以看這兩個指標
    孫國峰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打好「三大攻堅戰」,其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而且提出要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發生金融風險。
  • 吳曉求:正確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中新經緯11月28日電 題:《吳曉求:正確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作者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關於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我們一直都在思考和探索。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就在探索這個問題,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究竟處在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市場的作用?
  • 發揮綜合金融優勢 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當前,我國貨幣信貸規模依然處於歷史高位,社會融資規模也不斷創出新高,但實體經濟中卻一直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 消費金融助力消費升級,服務實體經濟丨招聯金融
    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形成良性互補,憑藉無需抵押和擔保、審核快、期限短等特點,深受年輕一代人的喜愛。如今,消費金融滴灌奮鬥者群體,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在消費增長和消費升級的大潮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消費金融不斷助力消費增長近幾年,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伴隨著電商等消費新模式的誕生和發展,消費金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2019藍鯨新經濟峰會|大資管時代,機構如何出招
    來源:藍鯨財經10月17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藍鯨財經主辦,界面新聞、財聯社、摩爾金融協辦、五牛控股聯合主辦的2019藍鯨新經濟峰會在上海舉辦。邀請行業大咖、頭部公司CEO、專家學者從宏觀研判、產業發展、科技前沿等多維度,探討新經濟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話題。
  • 一行兩會「掌門人」發出深化金融改革最強音|融資|實體經濟|金融...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因此,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肩負著完善金融體系、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使命。近日,一行兩會「掌門人」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就金融監管、改革、發展共同發聲,唱響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強音。「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 如何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企業家...
    老百姓口袋裡有錢了,經濟發展才有源頭活水。  這正是「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企業談  希望優惠政策能落地  河南龍豐食用菌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龍豐菌研」)的創始合伙人姬利強介紹,此番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讓公司元氣大傷,目前日虧損仍約10萬元。
  • 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中銘集團給出「答案」!
    9月18日,央行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指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宗旨;強調發揮市場主體專業優勢,加強協同配合;多措並舉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  同時,央行持續推動LPR改革,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金融部門全年將為市場主體減負1.5萬億元。
  • 屠光紹:新金融和新基建本質上是金融與經濟的關係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屠光紹出席並發表演講時指出,新金融和新基建本質上是金融與經濟的關係,是新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和具體化,更大的概念是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是怎麼能夠實現有效的循環、有效的匹配、更好的互動。屠光紹認為,金融服務必須適應新發展格局的要求。
  • 屠光紹: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怎麼有效循環?六個層面需認真考慮
    屠光紹屠光紹表示,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怎麼有效循環,也包括新金融和新基建怎麼有效循環?主要是六個層面:1、社會融資體系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必須要更新、完善、調整我們的融資體系,來更好地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動。2、金融的服務形態和各類需求特徵。要創新和發展完善新的金融服務形態。金融服務形態是隨著整個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領域的拓寬,很多新的實體經濟的需求出現,必須要適應這種需求,完善金融服務形態。比如現在說的科創金融,這就是一種金融形態,比如說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這種服務形態和科創金融服務形態當中有某種重合,但是是不同特徵的。
  • VIPKID米雯娟闡述如何實現共享經濟良性循環
    近日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做客知乎live,在與共享經濟暢銷書作家談婧的對話將給出VIPKID憑藉什麼十萬家長和孩子的擁簇?如何借共享經濟的東風成長為行業獨角獸的呢?
  • 提振經濟|陳詩一:金融如何助力實體經濟「一鍵重啟」
    大家都看到,疫情引起世界金融市場震蕩,也給實體經濟帶來一些風險。從宏觀經濟角度,要靠行業、秩序以及產業鏈上的好表現來促進經濟發展。微觀上,要讓企業能夠儘快恢復生產。只有生產要素順暢流通起來,經濟才能正常發展。然而,當下疫情全球蔓延,人、物資、資本要素流動,以及受全球產業鏈都受到了影響。
  • 貢獻金融力量 護航實體經濟
    貢獻金融力量 護航實體經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7 星期五     隨著深入貫徹 落 實「六穩」「六保」系列工作的開展,青島銀行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以加大信貸投入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 消費金融助力消費升級,服務實體經濟丨招聯金融_產業綜合_行業...
    「電腦壞了需要購置一臺新的,通過消費金融平臺借入資金買入一臺,十天後工資發放剛好還上,利息不高,又解了燃眉之急,非常方便。」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小貝說。  身邊是不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消費金融平臺了?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形成良性互補,憑藉無需抵押和擔保、審核快、期限短等特點,深受年輕一代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