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下的夏令營:讓留守兒童的心靈不再留守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銀川8月27日電(記者趙倩 王騰 汪健)這個暑假,11歲的劉逸航過得特別充實,他終於不再整日只能對著兩條金魚發呆了。

  「我最喜歡心理課,和志願者哥哥們在一起很踏實,也很開心。」這個夏天,劉逸航和當地其他小夥伴第一次參加了留守兒童夏令營。

  劉逸航家住寧夏固原市隆德縣,秋季開學將要上四年級。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只能和年過七旬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限於經濟條件,家裡沒有課外書,也沒有各式玩具,只有貼在牆上的書法比賽獎狀和放在窗邊的小魚缸。

  「爸爸媽媽在我兩歲時就出去打工了,過年才回來,金魚是媽媽臨走前給我買的。」劉逸航不愛說話,一提到父母,這個羞怯的小男孩紅了眼眶。

  隆德縣地處六盤山西麓,當地乾旱少雨,農業靠天吃飯,許多家庭勞動力只能選擇外出務工。據隆德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董玉科介紹,全縣6至12歲留守兒童約2850人,佔同齡人的28%,且多數家境貧寒,居住偏僻。

  隆德縣四中的初一學生程成,是班裡的「尖子生」,也是此次夏令營的營員之一。13年前當他僅有一歲時,父親在新疆打工不幸去世,母親離家出走,他同身患癌症的爺爺和年近七旬的奶奶生活在一起。

  比起物質的匱乏,留守兒童心靈的閉塞更讓人擔憂。記者問程成:「暑假如果沒有夏令營,都做點什麼?」答:「寫作業、收糧食、待著。」問:「你學習這麼好,以後有什麼打算?」答:「以後?沒有打算……」

  隨著寧夏城鄉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的推行,如今農村孩子不再為上不起學、吃不上飯發愁,但針對農村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建設」還遠未跟上。

  「留守兒童普遍缺少安全感和自我認知,容易出現自閉、叛逆、抑鬱等心理特徵,變成『套子裡的人』。」有著多年基層教學經驗的隆德縣三小副校長郭創世對此深有感觸,更想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幫助這些孩子。

  在隆德縣和對口幫扶縣福州市閩侯縣政府的資助下,郭創世的想法在這個暑假成為現實。為期一個月的「閩寧教育幫扶留守兒童夏令營」在六盤山下開營。夏令營邀請了大學師生、心理輔導專家、非遺傳承人、拓展團隊等志願者,既帶領孩子們體驗傳統文化、培養生活技能,也為他們進行心理輔導。

  包括劉逸航在內的200名留守兒童,在「心有靈犀」課堂上,跟著心理老師認知自我;在傳統文化講演中,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剪紙、根雕;在互動遊戲中,與小夥伴們培養團隊精神……往日沉默寡言的孩子們,在夏令營中漸漸填補了心靈的「空白」。

  「我們的教育公益該升級了。」參與夏令營的西安交通大學勵志書院教師鄭向國告訴記者,「之前我們總是習慣於給予留守兒童物質關懷,而如今更應該注重對他們的心理疏導、眼界拓展和觀念提升,不讓他們作『空心人』。」

  據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2016年聯合開展的農村留守兒童摸排工作顯示,不滿16周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超過90%分布在中西部省區,迫切需要建立起更全面的留守兒童幫扶機制。

  「明年夏天我還想見到夏令營的老師。」劉逸航說。

  郭創世也希望,這次夏令營只是一個開始。「30天的夏令營,像一盞燈照亮了孩子們的心,希望社會能更多關注留守兒童,讓他們的心靈不再留守。」

相關焦點

  • 智堡實驗學校:「大手」牽「小手」,讓留守兒童心靈不再留守
    中國江蘇網12月17日泰州訊(鄭小蘭 徐小思 顧鋒)日前,泰州智堡實驗學校黨總支組織開展黨員教師結對關愛留守兒童溱湖半日遊活動。「關愛留守兒童是黨總支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黨支部要成為留守兒童的『心靈驛站』,『大手』牽『小手』,讓留守兒童心靈不再留守。」該校黨總支書記石瑛說,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在外地工作,不能給予他們充分的陪伴。
  • 譙城區顏集鎮:少年宮讓留守兒童心靈不再「留守」
    12月12日,在譙城區顏集鎮鄉村學校少年宮,留守兒童正跟隨著指導老師在做手工。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們完成了紙盤藝術粘貼《愛心金魚》,看著自己親手做出的精美作品,她們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據悉,該鎮有許多留守兒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他們跟隨爺爺奶奶生活,而小學階段正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脫離父母的守護和教育,很容易養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讓留守兒童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顏集鎮鄉村學校少年宮每到周末都會組織他們到少年宮裡參加活動。
  • 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湖南站)關注留守兒童
    關愛留守兒童體質 廣泛傳遞社會溫暖留守兒童一直是體育冬夏令營活動中非常重視的群體,湖南通過開展一系列以「留守兒童」為主體的冬夏令營活動培養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推動青少年體育文化素質建設,以此實現「集中+聯動」的新格局,全面推進健康湖南戰略。
  • 書香傳遞真情 眉山啟動「留守兒童閱讀夏令營」
    ……」 6月30日上午,「四川志願·攜手圓夢」新書節&「網際網路+圓夢村小」主題活動暨「眉山市留守兒童閱讀夏令營」啟動儀式在眉山三蘇祠盛大舉行。活動上,眉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王濤表示:「農村留守兒童是暫時的,等他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真正能幫助他們走遠的是從閱讀中汲取的善良心靈。」
  • 百姓故事|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慰藉師」
    記者手記:李光敏幫助的是留守兒童,也是曾經的自己。這句話戳中無數留守兒童父母的酸楚和無奈。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
  • 暑期留守兒童夏令營:讓兒童們放飛心情
    7月31日,由南充市婦聯、市檢察院、高坪區婦聯等主辦,南充市陽光家園社區服務中心協辦的「暑期留守兒童關愛夏令營」活動順利舉行。活動為期一天,全市120名留守兒童(高坪區30名)先後接受法治教育和才藝培訓。
  • 南京曉莊學院:為留守兒童定製一場夏令營
    七月的贛南,火熱的大地上還沒有下過一場痛快的雨,一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從暴雨如注的南京趕往這裡。7月5日,歷經24小時、近1200公裡的跋涉,14名南京曉莊學院行知愛心藝術夏令營的老師和學生們來到位於江西省信豐縣小河鎮的長陵小學,101名長陵的孩子早已等候多時。
  • 2019海南南部地區困境(留守)兒童夏令營三亞開營
    8月13日上午,以「愛讓我們在一起」為主題的2019海南南部地區愛心夏令營在三亞外國語學校開營。來自三亞、樂東、陵水、保亭、五指山等市縣的80名困境(留守)兒童相聚在風景如畫的三亞,開啟五天四晚的溫馨趣味之旅。
  • 德州留守兒童夏令營快樂度假 接受多方安全培訓
    暑期伊始,楊連印便在自己家裡開辦留守兒童「家庭夏令營「,免費為周邊50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興趣培訓。他把家裡分成書香園、感恩園、才藝園、生活園、生態園五個園區,購置了鞦韆、吊環、桌球臺。楊連印在書香園裡擺了上萬冊圖書,並設置寫字檯,由他教學生們寫毛筆字、畫國畫;妻子王鳳貞是體育愛好者,負責教孩子們打桌球;現任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的大女兒楊靜、在濟南大學英語專業讀碩士研究生的小女兒楊萍也被父親的行為所感動,自願成為志願者,給夏令營的孩子們教授英語。  「農村的留守兒童暑期生活單調乏味,一些孩子很容易沉迷網絡,個人安全問題也無法保障。
  • 手機怎能成為留守兒童「心靈寄託」
    村裡大人外出打工的很多,小新的小夥伴中很多人都是留守兒童。(7月27日 《中國青年報》)  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放下鐮刀、鋤頭,扛起行囊走進繁華的大都市,加入外來務工大軍。農村勞動力的外出,讓本該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的心靈寄托在哪?是整天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嗎?
  • 2019年「留守兒童遊學夏令營」圓滿結束
    2019年「留守兒童遊學夏令營」圓滿結束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08-02     來源:鹽邊縣婦聯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瓊海留守(困境)兒童夏令營學員學習急救常識
    瓊海2020年留守(困境)兒童夏令營40名小營員學習心理輔導課程。瓊海2020年留守(困境)兒童夏令營40名小營員正在學習急救常識。記者陳望 攝瓊海2020年留守(困境)兒童夏令營40名小營員學習急救常識。
  • 十年再出發,一汽-大眾給留守兒童的夏令營
    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擁有一個共同的、略帶酸楚意味的名字: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嚴峻,由於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期,長時間的與父母分離,將對兒童的成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據統計,留守兒童經歷「學習成績明顯退步」比例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兒童還更可能成為欺凌的受害者和施害者,在留守兒童中,經歷過「被別人欺負」的比例遠高於非留守兒童。
  • 廈門舉辦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
    在參加完為期四天的「手拉手不孤單 美麗廈門等你來」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後,來自平和秀峰中心小學的四年級學生曾釔發說。  豐富留守兒童暑期生活  原來,為豐富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7月11日至14日,廈門市青少年宮與廈門華祥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為期四天的「手拉手不孤單 美麗廈門等你來」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
  • 郴州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夏令營系列活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7日訊(陳志傑)今天上午,由湖南省體育局青少處主辦的2019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湖南站)暨湖南省「體育·新時代」郴州市四清湖留守兒童夏令營(南溪站)啟動儀式,在北湖區南溪中心學校舉行。
  • 武漢大學種太陽工作室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出徵儀式
    2016年8月13日上午,武漢大學「種太陽」工作室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的出徵儀式在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3樓新報告廳隆重舉行。
  • 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 80後妹子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
    這句話戳中無數留守兒童父母的酸楚和無奈。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   結合關注多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及實戰經驗,李光敏發現,留守兒童面臨最大的問題並非經濟困難,而是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造成的心理問題。
  • 耒陽:為留守兒童架起「親情橋梁」
    正衣冠,點硃砂,拜孔子,讀國學,學禮儀,唱軍歌,踩氣球,救護包紮技能訓練,親情視頻連線……2020年8月下旬,中國計生協關愛留守兒童項目耒陽基地在孔子學院揭牌,同時主辦「讀國學 知禮儀」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
  • 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2020年涇川縣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活動~~~
    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2020年涇川縣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活動~~~ 2020-08-24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大學生志願者赴吉安開展「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
    江蘇大學大學生志願者,來到吉州區曲瀨鎮長樂小學給孩子們教授手工製作課程7月26日,江蘇省南京勵志陽光基金會組織江蘇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志願者,來到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曲瀨鎮長樂小學和高沙小學開展「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