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剎馬鎮》曹炳琨 |
《第一大總統》曹炳琨 |
9月,革命題材電影湧入各地院線,搶佔國慶檔。和大多數同題材影片不同的是,本月末將上映的《第一大總統》大膽啟用「80後」演員,並摻雜了不少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新鮮元素。其中,青年演員曹炳琨因在幾部「紅色劇」《潛伏》《黃金密碼》中頻頻露面,其正反派形象讓不少觀眾記憶深刻,這次亮相大銀幕的新角色也倍受媒體關注。
再次觸電大銀幕 重拾紅色情結
最初知道曹炳琨,不少人還是因為08年的那部熱播諜戰劇《潛伏》。劇中那個世故圓滑、奸詐老道的情報販子謝若林,憑著一股子結巴、痞氣的調調,和孫紅雷周旋不下,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力。而這些讓角色成功的設計,對於當時只有25歲的曹炳琨來說,可是下足了功夫。
這次為了演好《大總統》中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曹炳琨也查閱了很多史料,做足了功課,將自己放到當年辛亥革命的歷史情景中反覆斟酌人物的個性和心理,試圖用80後的年輕視角解讀出辛亥革命那段歷史的真實原貌。
告別丑角又「殘疾」 重塑革命新知
其實,在去年的一部喜劇片《決戰剎馬鎮》中,曹炳琨就已經觸電過大銀幕了。片中那個和村長孫紅雷較勁的副手,被打缺了牙,咧著個漏風的嘴,還腫著個被打得半青半紫的臉,就是他塑造的「丑角」。
而在《第一大總統》中,曹炳琨的喜感人物形象暫時得隱藏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戎裝、眼神犀利的軍閥造型。為了還原歷史真實情況,這個人物還得殘疾拄拐 「上朝」亮相。不過經過曹炳琨的演繹,頂著高帽纓、戴著白手套、手持金拐杖的「袁大瘸子」不僅沒有矮人一截,相反在氣場上還勝過了不少當朝的年輕將領,其對歷史的重新解讀,傳達了新一代青年演員後主旋律的革命新知。(木木/文)
(責任編輯:丁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