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29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李知政) 美國,奧斯汀,當地時間3月11日上午,一場名為西南偏南的科技盛會上,零零無限的創始人王孟秋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試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媒體的目光,使他們毫不吝嗇地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一驚人的瞬間。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展示,而是向世界傳遞一個訊息,中國有著足以讓世界讚嘆的科技創新。
這並不是王孟秋無人機的首次走紅。這隻名為「小黑俠」的智能跟拍無人機自2016年10月發布以來,曾多次刷爆海內外科技媒體的報導版面,也成了網友朋友圈裡的常客,大家親切地稱其創始人王孟秋為「老王」。就在今年的二三月份,「老王」的「小黑俠」還一舉獲得了素有「設計界的奧斯卡」之稱的2016年iF國際設計獎和紅點設計大獎的最高獎項兩項殊榮。
那「小黑俠」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創意
貼身的私人攝像師
達到高清4K視頻和1300萬的像素、人臉識別、人形跟蹤……這個小傢伙涵蓋了一切你對無人機的需求,卻又顛覆了你對傳統無人機的認識:僅巴掌大小、手上一鍵放飛、自動懸停,且旋翼周圍加了碳纖維材質的全保護框。這些設計讓它看起來像是無人機家族中的「異類」。
說起無人機,已有一大佬憑藉70%的份額牢牢佔據著世界無人機的頭把交椅,「小黑俠」要與之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
但在「小黑俠」看來,只要錯開競爭,自己的空間仍然廣得很。因為大佬壟斷的是遠距離航拍無人機市場,即那些翱翔在高空中的「大傢伙」;而「小黑俠」則是近距離跟拍的「小精靈」。換言之,航拍無人機是為了拍「景」,拍遠山,拍河流,拍沙灘,「小黑俠」卻是為了拍「你」。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拿著手機,努力去記錄下所有美好的瞬間。但問題是這些畫面中根本就沒有自己,因為你永遠在做那個拿著相機的攝像師。」談起設計產品的初衷,王孟秋漫不經心卻又篤定道來:「所以我們想解放這個人出來,這是設計產品的初衷,也是它最大的新意。」
王孟秋還指出,雖然現在的無人機市場產品眾多,可是這些無人機的用戶基本上是專業的攝影師和特殊的用戶,飛行高度比較高,拍的更多是「景」而不是「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而主打家用娛樂拍攝的「小黑俠」,就像你的一名私人攝影師。你不需要去控制它,他會幫你去決定哪些角度、哪些畫面是最好的。它可以實現近身飛行、精準跟隨及環拍,絕對以「你」為中心。這很大程度上將填補上娛樂拍攝無人機的市場空白。
至此,即使穿行在人潮擁擠的景區,「小黑俠」也能隨時放飛,為你拍攝。哪怕是騎行、跑步、玩滑板、街舞、跳水這樣的運動狀態也能「緊追不捨」,並保持機身的穩定。
「這得益於我們耗費三年心血自主研發的飛控算法。」王孟秋說,金屬盒子的外形下其實藏了多種傳感器,而這些傳感器通過不斷更新高頻採集的原始數據,時刻感知放飛的機身狀態,做到快速調節飛行控制相應指令,從而達到一鍵鎖定人臉追蹤,正臉、側臉、背面均能保持360度全方位跟隨;一鍵鎖定人形追蹤,追蹤速度高達30公裡每小時。其穩定性更是做到令人咋舌:在室內環境下跟拍,即使是一枚硬幣立在「小黑俠」身上都不會倒。
創業
勵志的海歸科學家
「小黑俠」自去年四月的全球網際網路大會上首次亮相以來,就引起了消費者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其獨特的產品特點,還因為CEO王孟秋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要靠才華」的典型。
王孟秋188cm的身高和極高的顏值背後,是他令大部分人都羨慕的履歷。在獲得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和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後,王孟秋進入了矽谷著名的公司Facebook任數據科學家一職,並參與創辦數據平臺及應用公司。
2009年初,回國後的王孟秋加入了阿里巴巴研究院,成為了一名數據科學家。「在阿里工作的這一年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由於當時的阿里處於探索階段,作為阿里雲的第一批研發人員,王孟秋經歷了公司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阿里成長的同時,王孟秋也通過應對各類挑戰收穫了自身的成長。而這卻是如今大部分業務穩定、分工明確的工作所無法給予的寶貴財富。
一年後,不滿足於眼前進步的王孟秋來到了Twitter,也正是在Twitter的四年時間使他聲名鵲起:他和兩名工程師一起支撐起Twitter 40%的營收,一度成為美國舊金山當地的「美麗神話」。
作為開發團隊的核心人員,Twitter為他開出了誘人的股權激勵,這些股權延續至今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一心只想創業的王孟秋拒絕了這一待遇,於2014年回到中國創立公司。翻篇歸零,再度出發。
創業其實並沒有什麼秘密,無非要做到古話裡所說的勤和儉,但做到這兩點也並非易事,更何況在急功近利的當下創業的年輕人們。而在王孟秋身上,你卻能看到放大的勤和儉,以及其折射出來的恆心和毅力。「去年一年裡,我已經坐了近200趟飛機。」王孟秋興奮中帶著一絲疲憊地聊起。也就是說,2016年的一年時間裡,他平均兩天不到就要坐一趟飛機。
2016年4月28日的清晨,王孟秋看著微亮的天若有所思。而就在前一天,他的「小黑俠」剛幫他贏得了包括IDG、真格基金在內的多家投資方提供的高達2500萬美元的融資。這是在外界看來足夠吹一整年的成就,王孟秋卻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一分。整理好心情的他,泡了一杯美式咖啡後,和盤踞在70平方米居民樓中的團隊成員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做好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準備,而不是成功。」這樣的未雨綢繆讓王孟秋時刻繃緊自己的每一根神經。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在王孟秋眼裡,可能革命才是身體的本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創業這些年,為了事業,他放棄了自己包括體育、音樂在內的多項愛好,一門心思撲在了自己的「小黑俠」上。用他自己的話講:「我正試著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創新
倔強的企業決策者
就在前段時間,「小黑俠」的軟體固件又得到了更新。「主人模式」和「手勢識別」將它的可玩性和便捷性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這意味著小傢伙可以在芸芸眾生中精準地認出它的主人,並根據主人的手勢做出相應的拍攝、停止跟隨等動作。
而誰又能想到,這樣一款成功的產品,在三年前的春天差一點終止研發。2014年2月的一個中午,零零無限會議室的空氣好像凝固一般,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孟秋,3寸的機身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你這樣的決定無異於在浪費大家的成果。」聯合創始人張通博士拉高了嗓門。一整個早上,整個團隊就「小黑俠」的機身尺寸問題上展開了討論,整個團隊商量後一致認為3寸的機身將無法提供其飛行的動力,並得出4寸的科學尺寸。而王孟秋卻堅持自己做小尺寸的決心,這也使得討論一度陷入了僵局。
在一片質疑聲中,王孟秋發話了:「做不了3寸,我們做3.1,散會!」王孟秋的這次「非暴力不合作」的決定,在幾乎所有的團隊成員眼中都是一步險棋。「老實說,當時我沒信心3.1寸能夠成功,但我知道4寸的機器一定失敗。」事實證明,老天總是眷顧那些堅守內心的人。僅一本書的大小「小黑俠」做到了隨身攜帶的便捷性。而更令王孟秋捏一把冷汗的是,隨後2015年12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出臺了超過250克重量的無人機需要官方登記的法規,而「小黑俠」242克的重量使之得以倖免於難。「如果當初我們做了大機身,哪怕只是3.2寸,我們都將超過這一標準。」王孟秋說。
而這並不是王孟秋唯一一次的固執己見。
當時要給「小黑俠」旋翼周圍加全保護框的時候,許多人建議王孟秋去做市場調查。但王孟秋認為這件事沒有其他人做過,即使調查了,也不一定有參考價值。「就好像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說的,如果去問人們要什麼,答案永遠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王孟秋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因此,不要被別人影響了你的判斷。」
「創業就是堅持。」王孟秋回憶道,2014~2015年的時候,大量資金湧入了無人機這個行業,使無人機的銷量從30萬臺提升到150萬臺,足足翻了5倍之多。一大批無人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冒頭。王孟秋描述道:「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你在用心做一道菜,而邊上來了好幾幫唱戲的,曲終人散後又都拆臺走人了。」兩三年後,行業的大潮逐漸退去,當初和「小黑俠」同臺競技的Lily、Zano等無人機都已宣告破產。而也正是在經歷了這一次的大浪淘沙後,留給王孟秋的,可能將是一個畫筆都難以勾勒出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