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打算寫點公務員考試的心路歷程,作為對自己這大半年的一個交代,但考慮到目前的公考成績一年比一年高,裸考上岸已經成為遙遠的傳說,
絕大多數人的公務員考試之路都是在咬牙堅持,所以心路什麼就沒有必要寫太多了,今天藉助公考社區的這個平臺,寫一篇長文,來講講自己是如何有效的準備公務員考試的,希望能給即將上岸的朋友一點啟發。
溫馨提示:本文較長,可能需要花費您較長時間哦~
【公考申論篇】
第一、 鑽研真題 掌握方法
很多考生在備考時喜歡用模擬題來練習,這是公考申論複習的一個誤區,真題的命制系統科學,非常有研究價值,大部分的模擬題粗製濫造,模擬題學習,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影響自己的思維,得不償失。
申論的題型很少,只有四種題型:概括題、分析題、事務性文書和大作文,每種題型都有其固定的答題格式,在複習時要利用真題掌握每種題型的做題方法,就可以快速的掌握這種題型的做題方法,
就拿事務性文書來說,蔡東成老師把他分為了五類:上行文(已經完成) 、上行文(未完成)、下行文(包括平行文) 、短評、尖銳的問題;每一類別都有明確的做題模板,我們掌握了這五種類型題目的做題模板,就算是個小白,提高起來也是非常快的
第二、 不斷練習 打磨答案
申論一定是要動手寫的,我們在掌握了理論知識之後,一定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學習效果,
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發現你的問題,就像申論小題要得高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問什麼,答什麼」但是這個最簡單的要求,班裡幾乎沒有一個同學能一次作對,
聽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想要做到「問什麼,答什麼」,必須經過大量的互動課程才能實現,注意:這裡的互動課程必須是「大量的」!這裡的互動課程我只推薦 欣儀老師,含金量及高。
另外,建議大家申論真題要做三遍以上,做一遍,改一遍,總結一遍,弄清自己在哪些題型、哪些方面存在優勢和盲區,然後再有針對性加大複習重點,這樣,我們在語言表述、邏輯架構上進步會非常快,申論提分也就很快了。
第三、 緊跟時政 積累模板
申論大作文幾乎都會要求你「聯繫實際」,但是,我們一聯繫實際就會覺得自己頭腦空空,其實,這就告訴我們在備考階段要有一定積累,這樣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
當然如果大家沒時間自己準備的話,可以準備一套屬於自己的模板,為什麼說要準備一套屬於自己的模板呢?用蔡東成老師的話來說, 「對於小白來講,模板是最有效的提分方法」,
但是,模板有其萬能性,不可傳播性,精彩性,這裡的「不可傳播性」,指的就是準備屬於自己的模板,如果你的模板是百度找到,或者大機構學的,是不可能得高分的,因為這樣很可能會被判為「雷同卷」。
第四、 特別注意
不管字寫的如何,一定要寫工整!卷面一定要看上去整潔,最簡單的辦法,用標準答題卡自己模擬考一次,再把答題卡用手機拍下來(閱卷老師就是看拍照後的作業的)。
如果您用手機看,卷面上每個字都能清晰辨別,就算過關了,如果是字認不清,那就還得訓練工整度。字的工整度會極大影響考官的閱卷心情,請一定要重視!
【公考行測篇】
關於行測,我認為一是學技巧,二是善於總結,三是懂得取捨。行測的每種題型都是有解題技巧在裡面的,我們先說說行測中的資料分析吧。
【資料分析篇】
我們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以計算為主,但是這種方法既費時又容易出錯,而暮雪老師教給我們的,分數法迅速解決求增量問題,知道現期值就基期就用假設法,每種解題做法都「簡單粗暴」,可以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算出答案。
同時我們可以記一些資料分析常用的公式,
增長率=增幅=增速=增長量÷基期量=(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部分量=整體量×比重;
整體量=部分量÷比重
倍數:1. A是B的幾倍:A÷B
2. A比B多幾倍:A÷B-1
但在實際學習中我們不用必備過多的公式,只要掌握做題技巧把答案算出來就可以,當然這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反覆運用。
【數量關係篇】
這個模塊需要先把涉及的知識點總結分類,比如行程問題、概率問題等等,哪塊不會學哪塊。然後再做過足夠量題的基礎上,
公考數量關係,如果想要得分,必須要學會秒殺,但是,秒殺是建立在一定的技巧之上的,沒有技巧,一味最求秒殺就得不償失了。
數量關係的技巧,蔡東成老師是我唯一看過的不用列方程就能秒殺的老師,對於那些否認秒殺,放棄數學的同學,我也只能笑笑而已,當今競爭激烈的公務員考試,放棄數學基本就等於放棄公考。
要知道,公務員考試行測的成績不是平均分制度的,數學運算部分屬於高分模塊,所以,數學模塊是非常重要的模塊,想要在數學模塊上的分,就需要我們在掌握技巧的基礎上多做練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繫後,120道題90分鐘的省考,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塗卡,去檢查,這些,都得益於我的數字題的秒殺技巧。
【言語理解篇、邏輯判斷篇、常識篇】
這三個模板相對簡單,學完技巧後,多多練習就可以了,所以這三個部分我也就不贅述了,
言語閱讀題要注意題目所問,帶著問題去讀題,這樣會讓你更好的把握題目核心,一大段的資料有時候會讓你眼花繚亂,但其實其中的有效信息只有一小段,學會篩選的閱讀就會讓你更容易找到答案。
圖形推理的規律變化多端,因此需要多刷題,尤其是最新的真題,鍛鍊自己快速反應的能力;
類比推理一般沒有難題怪題,遇到不確定的題目時,除了橫向對比以外還要記得縱向對比;
定義判斷一般採取排除法,嚴格按照定義來篩查答案;邏輯判斷目前考察的最多的還是削弱和加強題,因此,需要牢固掌握哪些削弱程度以及加強程度最大。
常識考察的範圍過大,但也不能完全放棄複習,如果剩餘的複習時間充足,建議可以搜集小學及初中的自然科學、歷史、地理書認真看一遍,很多省考常識題考察的都是這些內容。
總的來說,行測的學習方法總結起來就是多做題練習、多分析總結、要善於取捨、多交流討論。
結尾篇
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幫到您,如果能對您有一點幫助,我也就很欣慰了。
另外,有句話講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悶著頭自己學有的時候容易鑽進牛角尖裡出不來,有時候別人的一句話就能讓你少走好多彎路。不懂的知識點,有人能帶著你理一遍,能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
而且有人一起學習能相互促進,增加學習的氣氛。我特別喜歡大家公考的學習氛圍,在群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 大家每天刷刷題,碰到難題,蔡東成講解一番思路立刻清晰,這樣學起來,獲益匪淺。
2021年國考在即,希望同學們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複習,學習是有規律而循的,把握規律,建立一個學習上的良性循環,這樣,才能面對浩大的複習工程,向夢寐以求的「公職大門」邁進!
作者/來源:大家公考公務員考試
#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