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

2020-12-19 人民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是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總綱領,是全面推進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這是新任務、新時期、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總要求。正確認識和深刻理解這個總要求,對於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

要把準學生的思想脈搏,積極回應學生思想關切,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學生思想認識的疑惑是學生思想關切的集中反映,這種思想關切往往來自學生對特定事物的感知、認識、理解。「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既要旗幟鮮明,又要方法得當,具體來說,就是要結合學生的思想關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平等討論,循序漸進解決學生一個又一個思想認識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思想認識往積極、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凝聚和激勵廣大學生共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曾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的頭腦,就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強調指出:「現代社會主義必獲勝利的信心,正是基於這個以或多或少清晰的形象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印入被剝削的無產者的頭腦中的、可以感觸到的物質事實,而不是基於某一個蟄居書齋的學者的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觀念。」當前,無論是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還是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準確把握基本國情、正確認識歷史規律、理性認同科學理論,這都既要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力量、邏輯力量「鉗住」學生,又要從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可感觸到的物質事實」、從「全部事實的總和」,從「事實的聯繫」去「掌握的事實」及時廓清學生的模糊認識。廣大學生從整體、豐富、聯繫的事實感覺到中國共產黨好,感覺到社會主義好,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廣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贏得廣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真心擁護,才能讓廣大學生甘當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當前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以「改革的實際進展」和「豐富的事實」來引導廣大學生理解支持、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境界,並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豐富事實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優越性,從而讓廣大青年學生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

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時而進

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進路,牢牢抓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捕捉思想政治工作時機因時制宜、應時而動、順時而進。具體來說,就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理念、方針原則、內容任務和方法手段要關注時代發展、緊扣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反映時代要求,捕捉合乎學生思想認識接受特點的時機相機而動。當前,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包括廣大青年學生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對民族共同體未來發展的殷切盼願,是團結動員中國人民為共同的民族復興大業不懈奮鬥的精神動力,是有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最強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現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說,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可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大學生中國夢教育則理所當然成為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時代主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時而進,核心內容之一就在於讓廣大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當前,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充分捕捉一切合宜時機在廣大學生當中深入開展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激活學生的理想追求,激勵更多學生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讓每個學生在逐夢旅程當中經磨練、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從而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青春能量。

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勢而新

要適應情勢的演進常態,結合世界新變局、社會新變革,適應廣大學生網上學習生活的新常態,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當前,網際網路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影響著社會,人們將這種深刻變化稱之為「網際網路革命」「數字革命」或者「信息革命」,甚至還有人預言移動網際網路將引發「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被譽為軟實力之父的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在其代表作《權力大未來》當中提出,「信息革命正在改變權力的本質」「網絡權力將成為全球權力的新態勢」「贏得全球主導權,網絡權力將是博弈焦點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深刻指出,「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現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水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可見,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社會生活的樣態發生著深刻變化、領域同樣日益拓展,逐漸從「網下生活」延展到「網上生活」。網際網路日益成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重要平臺,網絡社交亮點紛呈、「網上生活」多姿多彩,同時,網上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網上輿論多方角逐、震蕩激烈,然而,移動網際網路已經逐漸成為大學生這個十分活躍群體的重要「棲居地」。2015年3月,國家網信辦公布的「民眾信息獲得模式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率已經接近100%。還有調研報告顯示,九成以上大學生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為網際網路。並且,在網際網路的使用時長上,大學生日均使用網際網路時長超過6小時。事實上,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網上生活」愈加豐富,不但能夠覆蓋「網下生活」許多功能,而且還能展現「網上生活」的獨特魅力,大學生對於「網上生活」的依賴程度愈加強烈。「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已經成為描摹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詞。大學生是國家社會寶貴的人才資源,同時又是「網上生活」的重要群體,大學生到「網上生活」,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到「網上」發揮功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政治安全的前沿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主戰場的退守甚至失守就註定著整個戰役的失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勢而新,重點就在於把握好網際網路這個「 最大變量」 ,主動佔領網絡這個戰略「新陣地」、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新話語」、運用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形成高校網上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合力。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相關焦點

  •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就高校內部而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難以引起「網生代」學生的興趣,思政課教師自身綜合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各部門統籌聯動機制還沒有理順,導致各自為戰;就外部因素而言,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多元,新媒體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導致信息渠道從單一到多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 戰「疫」時期的思政課更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這一辯證思維對戰「疫」時期的思政課具有尤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開學的背景下,高校更需要貼近抗擊疫情的實際、貼近網際網路時代的實際、貼近學生居家封閉生活的實際,「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精心打造多元「課堂」,做活疫情下的思政課。 一、因事而化,關注事件動態,讓思政課內容活起來 關注現實問題、回應學生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也是思政課深入人心的前提。
  • 軍報評論:軍校思想政治工作須因勢而新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三談學習貫徹習主席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本報評論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具有時代性、實踐性、規律性。做好新時期軍隊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按規律辦事,把習主席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落實好。規律是「理」,也是「路」。毛澤東曾指出:「不論做什麼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 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原標題: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三因」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三因」不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和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深刻概括。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 思政課教學: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因形而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自身的工作學習中,只有夯實這一理論基礎,才能固本清源。從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要樹立更高的政治標準來規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理論創新有高度,環節創新有標準,思想引領有方向。
  • 新時代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指導高校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 教育部副部長:高校教師要因勢而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教育部副部長:高校教師要因勢而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林露/人民網 2016-12-28 11:37 來源:澎湃新聞
  • 湖南日報:因勢而新 因新而進
    湖南日報評論員 如何在多樣社會思潮中強化主流思想引領,在個性發展需求中強化共同理想教育,在多元文化時代中強化核心價值培育,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答題交卷,解疑釋惑,就必須有針對性地根據大學生們的特點、喜好乃至接受方式,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動」起來,讓富有親和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現在的高校學生大多是朝氣蓬勃的「95後」,他們視野寬廣、開放自信,但由於還沒有搭建好完整的知識體系,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情感心理也尚未成熟,面臨著種種成長中的煩惱,對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其實存在著迫切的需求。
  • 高校意識形態建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面對當前疫情大考,高校意識形態建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應著力在五個方面持續發力,用好戰「疫」這個最鮮活的題材,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  堅持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統一領導。
  • 北京市堅持「因時而變、因勢而新」 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北京市堅持「因時而變、因勢而新」 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03-19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
  •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
    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學生,是新時代的呼喚,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必然要求用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先進的理論引導與武裝青年學生。二是要推進「三進」工作。
  • 做好新時代高校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履行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擔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做好青年工作。
  • 《教育家》雜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秦世成在致辭中對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農大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出的各項要求,堅持將「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方法論原則和實踐指南,在北京市教育工委、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取得了顯著成績。
  • 東財研支團暢談學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心得
    作為東財人,並且是活躍在東財學生工作中的中堅力量,我們更應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在工作中講政治,學政治,堅持學校黨委的領導,同時將平時政治課上所學的知識於實踐中應用,綜合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做好黨的宣傳工作,努力為母校的更高更強建設發揮我們的力量。  在集體學習過後,每位支教隊成員都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發表了自己的學習心得。
  • 青春說丨練就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看家本領
    思想政治工作要好為樂做,體現主動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個別人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族群眾在精神層面有了更高要求。不論做什麼,首先就要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順情緒。如果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沒時間做、沒心情做、沒必要做,就很難調動起積極性。在工作生活中,思想政治工作隨處可見。比如,很多電影的高潮是靠思想工作來推動的。
  • 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分享如何做好學生引路人
    紅網時刻7月19日訊(通訊員 黃阿明 彭瓊英 記者 劉璇)7月18日-19日,長沙理工大學輔導員教育學院邀請了29年初心不改,堅持奮鬥一線的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袁利,夯實專業素養、書寫職業夢想的「第九屆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靳敏,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機會的「第十屆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袁世平
  • 讀著作 學榜樣 貴州師範大學積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
    近日,貴州師範大學化材學院舉辦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讀書分享會,100餘名師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暢談學習該書的感悟和體會。2018級化學專業毛雪琴同學引用了書中的一句話:「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分享了新時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明白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意義,以及重視閱讀對個人品質提升和增加知識儲備的重要作用……  會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激發了大家的學習願望和進取精神,希望在進一步的學習中悟通道理、悟清自己、悟出力量,為今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四川農村日報全新改版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四川農村日報啟動新一輪改版,以「專業黨報」定位,融合發展為方向,用更專業的視角、更新穎的手段、更立體的傳播,為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四川從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跨越而助威、鼓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把思想政治公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三個著力點
    在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輔導員無疑是承擔大學生思政育人的骨幹力量之一,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政育人與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如何「理直氣壯」地肩負起對大學生政治上正確引導、思想上守正引領、學習上精準輔導、情感上施愛疏導、行為上躬身教導、就業上規劃指導的時代使命,在信仰、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三個「徹底」,應該成為高校輔導員做好日常思政工作的三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