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訊(劉虎)「周媽媽,今年的軍校預考我順利通過了,下周我就要脫產學習,準備迎接統考了!」4月15日,江蘇公安邊防總隊揚州邊防檢查站監護二中隊戰士傅寶生在電話中向周媽媽「報喜」。
「周媽媽」名叫周宏英,今年85歲,是濱江小城儀徵的一位普通老人。她從13歲開始就為新四軍送軍鞋,擁軍一輩子。半個多世紀以來,她先後走進許多軍營開展擁軍活動,被官兵們敬稱為「兵媽媽」。她先後榮獲江蘇省「擁軍模範」「全國十大傑出新聞人物」「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全國十大軍婚紅娘」等榮譽稱號。2015年7月,周宏英又榮獲「江蘇最美人物」稱號;2017年1月,周宏英家庭當選 「江蘇最美家庭」。
2012年10月,揚州邊防檢查站監護二中隊進駐儀徵,幾個月後,周宏英就帶著春節慰問品到中隊看望慰問官兵。得知邊防檢查站所擔負工作職能的重要性之後,周宏英主動要求擔任中隊「編外指導員」。新兵下連,她上門開展傳統教育;老兵離隊,她帶上慰問品勉勵大家退伍不褪色,把優良傳統帶回家鄉、帶到地方。
「活到九十九,擁軍不離手;活到一百歲,擁軍一百年。」這是周宏英的「名言」。平時,周宏英總惦記著揚州邊檢站監護二中隊的孩子們。中隊戰士吳鵬飛,入伍前是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一名在讀本科生。因為家庭原因,他不太情願地走進了部隊。雖說人到了部隊,思想上還是不能正確對待,特別是當兵第二年軍校考試落榜後,意志消沉。得知這一情況後,周宏英主動來到中隊,做起了吳鵬飛的思想工作,用她的親身經歷教育他、感染他。不久,吳鵬飛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又積極投身到日常訓練和勤務之中。
原來,當兵是周宏英青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13歲那年,周宏英就萌發了參加新四軍的念頭,但由於年齡太小,部隊沒能讓她入伍。於是,她將自己的愛兵情結,轉化為終生的擁軍行動。她先後將16名親人送入軍營,還將自己4個女兒和一個幹閨女,嫁給現役軍人為妻;前些年,她出資百萬,開通了兩條擁軍客運線路,免費接送過往軍人。「一位識字不多的老奶奶都能這樣對待個人得失,我一名新時代軍人該怎麼做?」吳鵬飛很快從考學落榜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勇敢面對失利,履行好一名軍人的神聖職責。
幾年來,中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在官兵的心裡,「兵媽媽」周宏英就是大家的親人。2016年5月8日是母親節,恰逢周宏英84歲生日,中隊官兵得知後,特意買了一盒蛋糕和一束康乃馨,將周宏英接到軍營,全體官兵共同向她祝賀生日快樂。周宏英看著眼前的「兵娃娃」十分激動,她邊吃著官兵們遞上的蛋糕,邊和官兵們聊起理想,希望「娃娃們」立足軍營,幹好本職工作,為守好國門多做貢獻。
周媽媽把揚州邊檢站監護二中隊的官兵們看作自己的孩子,邊防官兵們也把周媽媽當作自己的親人,官兵們遇有喜事都會打電話告訴周媽媽,遇到煩心事也願意向周媽媽傾訴。2016年9月,中隊安徽籍戰士軍逢即將服役期滿復員,他想留在駐地找一份工作,卻擔心自己沒有門路。他將自己的苦惱告訴周媽媽後,周媽媽將這事記在了心裡,並多次向軍逢了解詳細情況。幾個月後,就在老兵退伍復員之前,軍逢收到了駐地一家企業的錄用通知。
在「兵媽媽」周宏英的教育和感染下,揚州邊檢站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擁政愛民活動,義不容辭地投入到為駐地群眾服務、為經濟發展護航的工作中去。由於工作成績突出,揚州邊檢站先後被表彰為「江蘇省雙擁模範單位」、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先進單位、「揚州市軍民共建示範點」。
5年來,「兵媽媽」周宏英經常走進部隊看望官兵,官兵們也時刻惦記著「兵媽媽」。雙方的互動,讓「兵媽媽」的邊檢情緣逐年加深,也逐漸成了揚州市雙擁共建活動的一道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