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鸚鵡會給幼鳥取名 交流有固定稱謂(圖)

2021-02-07 搜狐網

鸚鵡相互「交流」

研究者偷換鸚鵡蛋

  中新網4月18日電 鸚鵡一直以其高超的模仿技能聞名於世,其實它們的「語言」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豐富得多。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科學專欄作家莫雷爾(Virginia Morell)在其新作《動物的智慧》中,詳細記錄了科學家通過實驗揭示這一現象的過程,

  來自康奈爾大學的學者博格(Karl Berg)主持了這項研究。他們在委內瑞拉的牧場裡構建了若干處鸚鵡巢,並在周圍安裝上隱形攝像頭和錄音設備以觀察綠腰鸚鵡的「對話」過程。結果發現,跟人類一樣,鸚鵡「爸媽」在幼鳥剛出生沒多久就給它們取好了名字。待幼鳥再長大些時,它們還會稍微修改自己的「名字」,某些音節拉長或者縮短,最終形成自己的專屬稱謂。

  為了弄清楚綠腰鸚鵡的這一習性到底是遺傳行為還是從群體中習得,研究者將不同巢的鸚鵡蛋互換,觀察沒有血緣關係的鸚鵡親子如何交流。結果發現,「養父母」們依然為幼鳥取好了他們的名字,並且幼鳥也是從成年鸚鵡的叫聲中逐漸模仿到自己「名字」發音的。由此可見,給幼鳥「取名」是一種群體性習得行為。

  據了解,鸚鵡並不是唯一擁有「名字」的動物。除了人類之外,海豚也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研究者認為,「社會交往」需要可能是促使動物們有自己名號的動因。對於鸚鵡來說,擁有一個名字也使其在群體生活中方便辨認群體成員和外來者的有效途徑。

http://news.sohu.com/20140418/n398445596.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4/04-18/6078584.shtml report 1236 鸚鵡相互「交流」研究者偷換鸚鵡蛋中新網4月18日電 鸚鵡一直以其高超的模仿技能聞名於世,其實它們的「語言」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豐富得多。據外媒報導,近日

相關焦點

  • 鸚鵡幼鳥飼養全攻略!
    鸚鵡奶粉一般都是國外進口的,奶粉的製造是經過國外鸚鵡學家分析和參考鸚鵡的食物,然後購買採集這些食物,並按比例將這些食物原材料分解,經過處理後而製成鸚鵡奶粉的,所以一般鸚鵡奶粉的營養是足夠的。但不同牌子的鸚鵡奶粉,裡面的食物成份會有不同。具體那個好,我就沒有做研究分析了,大家自己探討一下吧。
  • 鸚鵡幼鳥飼養全攻略!Vv5小編推薦文章
    所以選購方法上會有差別,一般幼鳥大致分野生鸚鵡和人工繁殖鸚鵡2種,人工繁殖的鸚鵡,由於很多都是由進口繁殖場繁殖,而繁殖場本身具有專業的防疫和飼養管理,所以幼鳥的身體健康情況相對來說是比較有保障的(這裡姑且不論人工繁殖的走私運輸和假人工鳥的問題),所以選購時,注意的事項相對沒有野生幼鳥那麼多,那麼麻煩。
  • 鸚鵡幼鳥的餵食,這些你做對了嗎?趕緊來看看吧
    隨著對鸚鵡喜愛的程度的加深,許多朋友開始在自己家裡面進行孵化鸚鵡,畢竟買回來的鸚鵡最多只能算是自己養大的,而親自孵化的鸚鵡那感覺又不一樣,似乎多投入了一些感情在裡面,而在孵化鸚鵡這個方面,甜甜在前一篇文章有過詳細的介紹,如果還沒掌握自己在家孵化鸚鵡技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甜甜之前的介紹,而小鸚鵡和成年鸚鵡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飲食習慣還是身體素質,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在對待剛孵出來的幼鳥期的鸚鵡的時候就不能像對待成年期鸚鵡那樣隨意了
  • 虎皮鸚鵡幼鳥破殼後繁殖箱中臭氣嚴重的現象有何解決方法?
    很多人工繁殖過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可能對此頗有感觸,虎皮鸚鵡幼鳥破殼後也會在繁殖箱中排洩出,再加上種鳥餵幼鳥時漏掉的軟食以及繁殖箱內墊材的氣味,繁殖箱內時間一長便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臭氣,而虎皮鸚鵡幼鳥出窩最少也需要40天的時間,很多飼養者對此卻沒有什麼解決方法,這又是為什麼呢?
  • 鸚鵡餵養全攻略(非常齊全)
    鸚鵡奶粉一般都是國外進口的,奶粉的製造是經過國外鸚鵡學家分析和參考鸚鵡的食物,然後購買採集這些食物,並按比例將這些食物原材料分解,經過處理後而製成鸚鵡奶粉的,所以一般鸚鵡奶粉的營養是足夠的。但不同牌子的鸚鵡奶粉,裡面的食物成份會有不同。具體那個好,我就沒有做研究分析了,大家自己探討一下吧。
  • 帶鸚鵡幼鳥回家,第一周該如何飼養,你知道嗎?
    鸚鵡鳥籠擺放大有講究,這4個地方千萬別放,看看你放對了嗎?,今天給大家介紹,虎皮鸚鵡幼鳥帶回家,該如何飼養呢?很多鳥友會犯這樣的錯誤,虎皮鸚鵡剛到家,就用手盤各種摸,虎皮鸚鵡會保持警惕的狀態,反應激烈的會咬你的手,甚至咬破流血。當虎皮鸚鵡恐懼你的手時,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讓虎皮鸚鵡接受你,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虎皮鸚鵡很容易被馴服。
  • 鸚鵡鳥主必修課,了解鸚鵡的想法以及需求
    〔說明〕 對於大型鸚鵡來說,4月齡的鳥肯定是相當不成熟的幼鳥,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能夠獨立進食也並非不可能,但如果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它就會產生不安全感,本能地乞求庇護,包括乞食。以上鸚鵡出現的持續叫喚、蹲伏、晃頭、舉翅都是典型的「幼稚動作」,意在博取注意和照顧。  〔處置〕 重新手喂,加強撫摸等接觸動作,保持環境安靜,使幼鳥重新得到安全感。
  • 在虎皮鸚鵡的幼崽中飼養者一般會留下哪幾隻?
    飼養者難免會遇到虎皮鸚鵡繁殖的現象,這件事對飼養者而言可以說是既興奮又令人擔憂,興奮是因為一部分飼養者能夠得償所願馴養虎皮鸚鵡幼鳥,而擔憂之處便是虎皮鸚鵡強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個人的飼養條件,因為虎皮鸚鵡幼崽的成活率是有差距的,如果虎皮鸚鵡幼崽的成活率較高,那麼它們便需要被飼養者處理掉
  • 虎皮鸚鵡蛋一直不孵化,切勿強制剝殼!
    我想很多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在飼養虎皮鸚鵡時都有令人焦急的時候,一個是在買虎皮鸚鵡之前對即將拿到手的虎皮鸚鵡感到期待,還有便是虎皮鸚鵡繁殖時期,特別是虎皮鸚鵡幼鳥即將從蛋中破殼而出時更是令很多飼主焦急等待,然而虎皮鸚鵡體質不同,生崽的情況也大不相同,有些虎皮鸚鵡從產蛋到蛋孵化非常順利,
  • 鸚鵡之間靠什麼區分「老大」和「小弟」?長見識了!
    當雙方位階相差太多時,對於高位者的啄咬,低階者通常會選擇直接逃避;若兩邊啄序相差不多時,則得歷經好一番爭鬥才能分出高低。    啄序的建立,宛如社會階級一般,其所涉及的範圍,主要包含了食物優先取用、以及交配權優先行使等等,這也是啄序競爭如此跡烈的原因。從觀察鸚鵡之間的啄序關係,我們可以知道?們彼此之間的位階關係,這對行為表現的觀 察有相當大的意義。
  • 萌寵養成:牡丹鸚鵡如何手養?做好這幾點它將與你形影不離
    伊莎牡丹鸚鵡幼鳥(約20日齡)3、幼鳥餵食:幼鳥抱回家約五小時後,它基本就已經很餓了。這時可取小半勺鸚鵡奶粉放入容器,用60度左右溫水調成糊狀,以流動性較好為宜,待食物稍微冷卻至40度左右即可用勺子餵食,一般這個時候的牡丹幼鳥在感覺嘴邊食物的溫度後都會張口吃起來,牡丹鸚鵡很聰明,反覆兩三次它就會吃得很好了,吃相相當可愛。牡丹鸚鵡幼鳥每天可分四次餵食,具體餵食時間可在一定程度上靈活安排,餵食的量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鳥崽不願再吃即可放回窩中休息。
  • 研究生帶鸚鵡應聘工作 稱面試官會喜歡它[圖]
    原標題: 研究生帶鸚鵡應聘工作 稱面試官會喜歡它(圖)  有研究生帶鸚鵡緩解緊張氣氛  在雙選會現場,記者還發現一位特別的應聘者。一手拿著簡歷,一手託著一隻通體亮黃的小鳥,自己喝水的時候還給小鳥餵水喝。記者採訪得知,這名應聘者名叫宋曉旭,是西南大學公共關係專業的研究生。  「第一次來參加這種雙選會,有點緊張,帶著它可以緩解緊張氣氛。」
  • 手養牡丹鸚鵡雛鳥的小技巧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它們不但會同類之間互掐,甚至和其他鳥也合不來,有時候一個不小心,鳥主人也會被狠狠地咬上一口,其他鳥小編不敢肯定,但是牡丹鸚鵡的話,不見血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了嗎?
  • 想要養好鸚鵡,日常管理很重要!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飼養鸚鵡,平時的養護有什麼重點嗎?
  • 小緋胸鸚鵡賞析
    養殖方法困難度不高,國內每年都有不少幼鳥在鳥店販賣,但無論成、幼鳥大多是野外抓的野生鸚鵡,繁殖期約在2-3月間,有可能更早或較晚,一次約產3-4顆蛋,孵化期約21-24天,7-8星期羽毛長成。因為幼鳥嘴色不僅雌雄相同。而且隨著日齡而有變化。雛鳥時期呈紅色、近離巢時變褐色,出飛後分別變成紅色(雄鳥)或黑褐色(雌鳥)。為了學「說話」,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選擇幼鳥飼養。有人認為嘴基至頸側黑帶下面有粉紅色紋的是雄鳥;無粉紅色而直接與灰色部分相連的是雌鳥。
  • 牡丹鸚鵡的品種真多,常見牡丹鸚鵡品種介紹,以及網購鸚鵡價格表
    由於疫情的影響,鸚鵡價格相當於去年同期來說,有小幅度下跌,每一個店鋪價格都不同,基本上一個品種相差幾十塊錢,鸚鵡本身也就100多,有些品種買一對就相差一百塊,這錢買雪糕他不香嗎?那麼我就把常見品種的鸚鵡價格和大家說一說,歡迎評論區補充完整。
  • 你真得了解你家鸚鵡嗎?快來測試
    〔說明〕 對於大型鸚鵡來說,4月齡的鳥肯定是相當不成熟的幼鳥,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能夠獨立進食也並非不可能,但如果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它就會產生不安全感,本能地乞求庇護,包括乞食。以上鸚鵡出現的持續叫喚、蹲伏、晃頭、舉翅都是典型的「幼稚動作」,意在博取注意和照顧。  〔處置〕 重新手喂,加強撫摸等接觸動作,保持環境安靜,使幼鳥重新得到安全感。
  • 鳥市藍眼葵花鸚鵡,僅賣6千元可惜一隻腳,大家說要不要買?
    殘疾鸚鵡人有殘疾的,鸚鵡也有殘疾,通常是打架,被動物咬傷,天生殘疾或者是生病造成,反正各種原因都有可能。咬毛的不算殘疾,屬於生病,殘疾主要是身體有缺失,比如一隻眼,一隻腳,或者缺腳趾,以及飛不高翅膀受傷之類的鸚鵡。
  • 為什麼雄性虎皮鸚鵡會進繁殖箱探窩呢?
    有趣、有用、有態度,萌寵鸚鵡讓生活更有趣! 飼養過虎皮鸚鵡的人都應該清楚,虎皮鸚鵡繁殖前期,雌性虎皮鸚鵡會進行探窩,說白了也就是雌性虎皮鸚鵡對自己即將產蛋和孵化場所的選擇,如果繁殖箱不能令雌性虎皮鸚鵡滿意,那麼它們是不會進行踩背和抱窩的,然而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雄性虎皮鸚鵡探窩,很多飼養者也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大多雌性虎皮鸚鵡在繁殖前期對繁殖場所非常關心,如果雄性虎皮鸚鵡想要進入
  • 如果飼養者遇到鸚鵡在繁殖期暴斃的情況莫要放棄幼崽和蛋!
    鸚鵡在繁殖期間的暴斃機率頗大,甚至對於一些小型鸚鵡而言因為繁殖飼養的機率比疾病都要大上很多,但是很多飼養者在為剛剛因繁殖期間暴斃的鸚鵡而心痛時,其實他們也在為繁殖箱中的蛋或者剛剛破殼的幼崽而擔心,不過我想對大家說,遇到類似情況各位鳥友也不必驚慌,更不需要直接放棄,因為有很多辦法依舊可以解決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