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FutureLab 藝術與設計FutureLab
藝術學院
挑戰您對什麼樣的藝術應該有的先入之見,並發現我們的新畢業生將如何應對當今時代最大的問題,包括種族、多樣性、包容性和氣候危機。
本期推送將呈現來自雕塑專業的畢業創作。
01
Annabel Cucuz
未來的畢業展
關鍵字:完美主義、靜物、日常物品
Annabel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次的畢業作品源自為愛丁堡藝術學院的油畫雜誌創作靜物。
在實踐過程中,Annabel發現靜物的本質是日常物品的浪漫化。她是一個善於發現生活中點點滴滴美麗事物的人,細小的發現會給她帶來巨大的快樂。通過讓日常物品成為藝術品來進一步提升它們,可以放大這些簡單事物帶來的快樂。
02
Ida Zandén
混合雕塑
關鍵字:糾纏、解構、二元劃分
Ida的藝術實踐通常是描繪各種各樣糾纏在一起的身體,體現了相互聯繫、自然文化和多物種實踐的敘事。其大部分藝術實踐都是在尋求解構二元劃分,如自然/文化、人類/動物,並努力挑戰人類至高無上的現狀。其作品也展示Ida對自然的自發性、創造性和智慧的熱愛和敬畏。
03
Gwyneth Machin
世界之間:未完成的畢業展
關鍵字:想像力、視角、藝術奇蹟
Gwyneth相信想像中的世界擁有無限可能性。視角定義了我們現實的每一部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每一個想法和行動。想像力與物理物體和/或經驗環境相結合,創造了藝術的奇蹟。不同現實的表達擴展和活躍了我們的視角,應該珍惜。
04
Florentina Abendstein
誰移動了誰
關鍵詞:身體、移動、參與和體驗
Florentina來自奧地利,但從小就開始四處生活,不斷移動地理位置。這也轉化為她的藝術實踐方式:用身體作為材料來接觸和配合日常物品和空間。
對她來說,藝術是一個參與和體驗的過程。創造一個相互對抗和探索的平臺的可能性,通過對運動的有意識的體驗和探索來實現的。這包括從探索小規模的日常舞蹈動作到在不同國家和文化間移動時對地點和身份的質疑。
05
Zac Hughson
Zac Hughson 2019-20
關鍵詞:遊戲元素、擬人、角色扮演
Zac最近的藝術實踐一直對觀察他與家務的關係感興趣。他開始對自己在家庭空間中的導航方式感興趣,並想看看自己如何在藝術機構中運用來自家庭空間的元素。使用來自家庭空間的材料和移動方式來創作行為藝術裝置,重構世俗對話。通過作品建立、強化關於性別、勞動和社會地位的對話,以及表演者的想法。讓人們能夠以新的、更深入的視角來看待藝術的體驗方式。
06
Hannah Lim
Hannah Lim畢業作品
關鍵字:混血、中國設計元素、歐洲美學
Hannah的藝術實踐主要是回應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經歷,作為一名東西方混血兒,她的研究和實踐都涉及到了東西方關係及主題的融合,中國設計元素與歐洲美學相互交織於作品中。Hannah的畢業作品結合了中國和歐洲家具設計的圖案和意象。
07
Lorenzo Rangoni Robertson
材料的故事
關鍵字:收集、故事、自然世界
收集物品是人類的本能,Lorenzo的藝術實踐是收集材料、空間和故事。自然界內的每一個小線索都在解釋關於我們自身的故事。Lorenzo試圖利用材料和環境的關係來填充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的鴻溝。
他收集的故事和隨材料和空間而來的故事自發地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表演,一種不可重複的反應,與自然進行互動。
08
Caroline Lerbro
色彩的感知和相互作用
關鍵字:腳手架、觀察角度、多樣性
Caroline通過結合手工製作的形狀或結構,用原材料和發現的物體,非形象地描繪物質。精心策劃合併後的物品與藝術品和展覽空間的所有現有元素相結合,並且不斷變化。
其畢業作品靈感來自於傳統的建築用腳手架,吸引觀眾移動觀察角度探索其多樣性。
09
Jess Townley Hume
關鍵字:幾何形體、動態雕塑、天體
Jess著迷於將幾何形體與我們對空間和宇宙的感知結合起來,創作有趣的、色彩鮮豔的動態雕塑和空間裝置。在其畢業作品創作過程中,Jess探索了天文學的視覺語言和觀察方式,從早期的天文地圖和插圖中獲得靈感,創造豐富多彩的形態。
挑戰先前存在的關於恆星是遙遠的、靜止的單色物體的觀念,發展自己充滿活力的、有形的、不斷進化的有機作品「天體碎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藝術設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