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營養從容應對 剖析腫瘤患者的常見飲食誤區

2021-01-21 瀟湘名醫

長江網訊 生活中,我們常會談癌色變,如果被診斷為癌症,或者診斷書上出現了「癌」字,也會讓人倍感恐懼。而腫瘤患者一旦被確診就可能要面對手術、放療、化療……諸多的抗癌手段對患者來說也是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大家為了更好的保證自己的免疫力,為了更有效的對抗腫瘤費勁了心思,卻不小心踩了一個又一個坑。

誤區一:餓死腫瘤

不少腫瘤患者擔心充足的營養會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甚至有人想過通過少吃甚至不吃來斷了腫瘤的活路。然而,這一舉動並不明智!沒有證據表明營養支持會促進腫瘤生長。不給營養,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結果餓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飢餓療法」不僅餓不死腫瘤細胞,還會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影響機體正常細胞的功能,造成體能及免疫力下降。加速疾病惡化。

癌症患者應該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配合放化療和手術,聯合對抗腫瘤。營養狀況好的患者在對治療的耐受性和預後方面都明顯優於營養不良的患者。

誤區二:腫瘤患者不能吃發物

腫瘤患者常常對所謂的「發物」非常忌口,以至於過分忌口導致人為的營養不良。「發物」是中醫特有的一個概念,現代醫學對發物是褒貶不一,比較公認的「發物」包括蝦、蟹、無鱗魚、雞、羊肉、牛肉等。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發物」會導致癌症惡化。而且常見的發物往往都是高蛋白質食物,盲目忌口的患者很容易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

建議對於有爭議的食物可諮詢醫生或營養醫師,在醫生或營養醫師的指導下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合理選擇。

誤區三:吃肉不如喝湯,就靠喝湯補營養

俗語這樣說:「吃肉不如喝湯」,不少患者為了補充營養而不停喝湯。在病房裡經常見到家屬給患者燉各種湯,然後患者喝湯,家屬吃「渣」。事實上湯中95%的成分是水,營養價值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高。以雞湯為例,100g雞湯蛋白質的含量不足2%,而雞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在20%以上。如果你想通過喝雞湯,來補充和吃100g克雞肉一樣的蛋白質,那得喝 1600 毫升的雞湯才能達到,那可是相當於 3 大瓶礦泉水的量。營養沒達到,人可能先撐炸了……

建議對於能正常進食的患者,在保證正常飲食的基礎上可以把湯水做為輔助,但是對於進食量不足的患者,可不能天天只靠喝湯補營養,否則只會加重營養不良。

誤區四:輸注白蛋白補營養

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食慾欠佳,不少患者寄希望於輸注白蛋白解決自己的營養問題。事實上白蛋白並不是一種營養製劑,輸注外源性白蛋白也不能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從代謝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為營養補充也並不恰當。白蛋白的半衰期約為21天,人體僅能利用它降解而成的胺基酸,而當日輸入的白蛋白並不能發揮營養作用。輸注外源性白蛋白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由於蛋白質供應不足所導致的營養問題。

身體的良好運轉需要健康飲食。尤其是腫瘤患者,隨著手術、放化療等治療的進行,消瘦、低蛋白血症、白細胞下降,更需要加強營養。而腫瘤患者真正應該遵循的膳食原則是:均衡膳食。

1. 保證攝入充足的營養——合理攝入

腫瘤是一種高消耗疾病,腫瘤患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熱量及蛋白質。在均衡營養,食物多樣化的同時,保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高蛋白食物可能若無法保證,建議補充乳清蛋白粉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同時也可以服用複合維生素礦物質製劑以彌補食物品種單一、蔬果不足引起的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2. 少食多餐,增加攝入

不少腫瘤患者經過抗腫瘤治療後往往食慾欠佳,為了保證充足的進食,建議不要拘泥於一日三餐,可以多吃幾餐,保證攝入量的同時不給消化道過多負擔。

3. 合理烹調,調整食物性狀

腫瘤患者往往因為疾病、治療等原因導致吞咽障礙或消化欠佳。應該根據調病情,把食物加工成不同的性狀(黏度、硬度、體積),小口小口慢慢進食,避免嗆咳。例如:軟食可選擇饅頭、軟飯、蒸魚、肉丸、南瓜、冬瓜、薯類等;半流食可選擇稠粥、細麵條、麵包、芝麻糊、藕粉、豆腐、蛋花湯、肉泥、菜泥等。

4. 自然膳食不能滿足需求的患者應該合理

對於自然膳食不能滿足能量和營養素需求60%的患者,建議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予以口服營養補充(ONS),使用國家批准註冊的腸內營養藥品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這類製劑能量及營養素密度高,同樣體積能夠給腫瘤患者提供更加均衡、足量的營養。

5. 經口進食不足或無法經口進食,需要腸內營養甚至腸外營養

這類患者往往病情較重,可能合併多器官損傷,需要多學科合作,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

抗癌之路充滿艱辛,讓我們用合理的營養從容應對。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楊盛力 吳豔 羅飛 胡建莉)

【編輯:王衝】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火靚湯很營養?腫瘤患者六大飲食誤區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怎麼吃是個大問題。5月17日-23日是2020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黃瑜芳指出,目前社會上流傳著種種腫瘤患者飲食的「誤區」,對腫瘤患者造成很大困擾,嚴重影響腫瘤患者對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和總的膳食平衡。
  • 11個腫瘤患者常見營養誤區,專業營養師幫你辨真偽
    從事腫瘤患者的臨床營養診療工作十餘年,擅長腫瘤合併營養不良、糖尿病等疾病的營養治療。11個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誤區!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包括腫瘤醫生、營養師(RD)或經過認證的腫瘤營養專家(CSO)等]一般都經過多年的培訓,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他們可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飲食營養指導,幫助患者在抗腫瘤治療期間或之後避免由於飲食營養誤區而影響治療和康復。這一章我們總結了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誤區,幫助大家辨別真偽,遠離謠言。小貼士如何辨別一條消息的真偽?
  • 乳腺癌患者常見飲食誤區,你真的知道嗎?吃錯了當心病再找回來
    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日益遞增,患者的飲食該如何把控也備受關注。很多人認為:增補營養會加速腫瘤的復發和發展,甚至有些患者因這種想法而焦慮萬分,覺得自己沒有可以放心吃的食物。但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事實上,營養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3個階段合理搭配,營養到位還能提高免疫
    腫瘤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治療後,抵抗力弱且伴有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期間需調整好飲食結構,合理補充營養才能耐受住放化療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那該如何飲食。治療期的腫瘤患者如何飲食?1、手術前患者手術前消化系統功能健全,此時儘可能地補充各種營養素,如維生素、糖類、無機鹽、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只有補充足夠營養才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出現惡病質。身體全面吸收營養對手術耐受力強且預後好。但消化道腫瘤患者不能正常經口飲食,可適當營養治療。中重度營養不良時可採取管飼。
  • 發物吃不得、多補燕窩……腫瘤患者的五大營養誤區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 王勃詩)腫瘤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而患者及家屬對營養認識的許多誤區對病人的治療和預後影響很大。  誤區一:營養越好腫瘤越愛長  很多家屬認為煲湯的精華都在湯裡。
  • 腫瘤患者如何科學飲食?彩虹餐、水果奶昔……健康合理的飲食幫助...
    一頓標準的「中國式」早餐我們先不討論這樣的早餐結構是否合理(雖然這是一份典型的高碳水低蛋白的不健康食譜),畢竟對於健康人群而言,不健康的飲食結構短時間內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狀態。但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合理的飲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與治療放在了同樣重要的位置,類似這樣的「經典早餐」顯然是不行的。
  • 劉金英教授:20%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營養治療是腫瘤不可或缺的...
    當患者的體重丟失大於穩定體重的30%時,則死亡開始出現,而且不可避免。 可見充足合理的營養支持應該成為腫瘤的基本治療措施。通過充足的營養攝入,使機體細胞發揮正常功能, 尤其是免疫功能活躍,同時在抗腫瘤治療的配合下,就能控制腫瘤的侵犯,同時不會使自己受到損傷。 如果少吃飯,癌細胞會餓死嗎?
  • 腫瘤患者,要牢記這四大飲食原則
    一提到腫瘤患者,人們腦海中常常會出現骨瘦如柴,長期臥床,虛弱無力的畫面。這種瘦弱、虛弱的表現就是營養不良最明顯的特徵。據最新統計,我國約80.4%的惡性腫瘤患者伴有營養不良,並且超過半數的患者(58.2%)已發展為中重度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不僅會干擾患者的治療,增加治療不良反應,甚至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期。
  • 腫瘤患者飲食指南!患者該怎樣吃才好?
    在確診腫瘤後,很多人會陷入一種「認為治療才是最重要」的思維中。積極規範的治療在抗腫瘤中的確很重要。但除了治療外,「吃」也是腫瘤治療的關鍵,可以說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治療。如果因為「吃不好」或「吃不對」,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不僅會影響腫瘤的治療,還會降低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或者導致手術傷口不易癒合,併發症發生率增加等。
  • 腫瘤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一文理清,建議收藏
    好醫友經常接到腫瘤患友諮詢,在不同治療階段,飲食上要注意什麼?比如術後要怎麼吃,化療期間怎麼吃,靶向治療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今天帶大家一起看看腫瘤患者該如何隨治療調整飲食。
  • 腫瘤患者食欲不振,吃東西沒胃口,營養跟不上,飲食如何調整!
    經常有腫瘤患者和家屬諮詢,患者不想吃飯厭食怎麼辦?在飲食上如何調整,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食物是最好的醫藥」這句話對腫瘤患者尤其重要。在與癌細胞的抗爭中,飲食護理很重要,營養充足、身體好的患者生活質量更高,對化療、放療、手術治療的承受能力更強,治療效果會更好,恢復也更快。
  • 如何吃才是「餵養自己」,而不是「餵養腫瘤」?
    食物和營養是腫瘤患者的抗癌基礎。「吃的要有營養」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了,但是有些患者心裡卻犯了嘀咕:吃的這麼營養,腫瘤細胞會不會隨著身體的恢復捲土重來呢?
  • 有腫瘤不能吃發物,是真的嗎?
    腫瘤細胞是餓不死的,即便你吃得再少,它也會通過比正常細胞更強的能力來獲取你所攝入的營養,飢餓只會使你的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更佔優勢。所以,腫瘤患者應該多吃,而且應該吃好,避免營養不良的發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補充。
  • 【科普營養】為什麼營養不良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見?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為什麼營養不良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見?很多實體瘤患者,腫瘤增大,肌肉組織減少,看似體重沒變,實則瘦體組織減少,營養狀況下降。    癌症患者的營養誤區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破除關於飲食營養的兩個誤區:一是不吃,二是亂吃。  先說不吃。  有的人覺得,在生病期間多補充營養是在餵養癌細胞。可實際上,我們身體的正常細胞和癌細胞都需要營養。
  • 摩羅丹教如何從容應對
    摩羅丹教如何從容應對時間:2020-03-18 17: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胃脹氣打嗝怎麼辦?摩羅丹教如何從容應對 提起打嗝,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打嗝通常與飲食有關,當飲食過快、過飽,飲用很熱或很冷的食物飲料時,都容易出現打嗝,這是常見的生理現象。
  • 糖尿病人飲食中常見的四大誤區
    糖尿病人在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文/熊苗營養師一、只吃素不吃葷。問為什麼只吃素不吃葷,原來有的糖尿病患者視葷腥為猛虎,認為血糖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吃了葷腥的過錯。其實這是一種偏見,糖尿病患者由於控制飲食,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如果一味地吃素,對身體傷害更大,更沒有一點抵抗疾病的能力。對糖尿病患者平衡膳食的要求是:每天攝入1顆雞蛋、250克牛奶、50克左右瘦肉或魚,這個數量的食品所含的動物脂肪,對身體是比較適宜的,能夠達到患者對血糖控制的要求。
  • 腫瘤患者食慾不佳,究竟該怎麼辦?
    腫瘤患者為什麼會食慾不佳?1)腫瘤不斷生長,癌組織壞死,產生毒素,導致病人出現厭食和發熱,造成慢性消耗。2)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後,導致食欲不振。3)消化系統腫瘤本身會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4)腫瘤合併感染時,抗生素的應用可殺滅消化道正常細菌,進而引起厭食。5)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如發熱、疼痛、腹水、顱內高壓等,也可引起厭食。6)患癌後心理壓力大,茶飯不思等,也會引起食慾不佳。
  • 腫瘤患者忌口知多少!
    門診經常會有腫瘤患者及家屬諮詢,腫瘤病人平常有什麼忌口?能吃點什麼?得了腫瘤現在啥都不敢吃,尤其看到網上經常提到「發物」一說,更是以偏概全,看到喜歡的菜,卻下不了口。古人云:「三分治,七分養」,其實對於腫瘤患者來說,科學的飲食、均衡的營養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腫瘤病人飲食到底有哪些忌口呢?
  • 飲食營養常見誤區有哪些?
    嬰幼兒期是腦、身體發育最旺盛和最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營養不良將影響一生的健康與智力,甚至其後代。因此,如何改善嬰幼兒營養不良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人口素質的提高和壽命的延長。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發生與其父母營養知識,態度,飲食習慣行為和生活條件不同有高度的相關性。
  • 腫瘤營養系列一:治療前和治療期間的營養支持
    看著王大媽這麼傷心,我這心裡也不是滋味,「大媽您不用太擔心了,現在最主要的是要看看您兒子是不是營養不良了,如果不是那就趕緊預防,如果是那就趕緊治療。其實啊,肺癌目前治療方法也挺多,只要飲食得當,配合治療,您兒子還是很有可能活個十幾二十年的呢。」腫瘤患者該如何遠離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