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周子睿
專業 - 經濟 & 數學
SAT II - Math II 800 / Physics 800"
2017年入學前的暑假開始學習託福,暑假結束時的模考成績到了100。2017-2018:高一穩妥地保課內成績,沒參加活動。GPA很重要,從高一開始就一定要盡全力去拿高點。有一兩個A-或者B+沒事,大學不會因為一兩科不是A拒你,重要的是擺正心態繼續努力。2017年12月託福首考105,寒假就開始了SAT的學習。2018年暑假先是去張家口支教1周半,回北京第二天就飛美國參加了杜克大學的夏校,這個夏校好就好在有和NBA狀元合影的機會。建議學弟學妹高一把託福成績考出來,這樣高一暑假就可以去參加夏校了。2018-2019:高二開始準備標化和活動。9月託福二考,準備不足,炸了。10月份去中國香港參加了SAT2的考試,兩個800。那段時間大家都在考SAT,我是唯一一個考SAT2的。如果對高一知識記憶牢固或者提前預習了高二知識,可以10月提前考,不必等到高二下的6月。12月1號的SAT首考1440,炸了。回來之後參加了FBLA初賽,全國第一(雖然初賽確實不難但全國第一我還是要自吹一下的),同期敲定了參加寒假USAD的比賽。寒假先是去上海參加FBLA全國決賽,第12名,又涼了。年後又去了成都比USAD,拿了數學銅牌。回北京後又開始準備SAT,然後3月份又去了趟萬人坑,考了1470,還差一點,於是就報了8月北美考試,準備背水一戰。開學後就開始準備AP了,我AP考得少,一共才4門。高二下只有半個學期,只有期末考試沒有期中考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平常苟住GPA,掌握考試技巧(比如老師說要考真題,就把所有真題刷一遍,不丟人)。6月份大家都去考SAT2了,我考了個託福,是猛龍奪冠的第二天。考了111,徹底分手。推薦STN80116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這個考場,有獨立考位。北外逸夫樓的那個考場一排4個人簡直反人類,幫大家踩雷了。託福分手後就開始準備活動,我參加了一個學習經濟建模的課程,最後要求寫一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雖然學的都忘了,但混了個證書和論文,值回票價了。8月很多人待在夏校很忙,但我因為高一去過了,這段時間就一直在北京專心準備SAT。一整個月除了刷題什麼都沒幹,最後北美背水一戰1520,極限分手。當時我的那個考場有點情況,晚出分了一周半,還有人直接取消分數了。**CB(沒錯,我就罵)。高二結束之後最好的局面是標化、活動全部搞定,開始一心準備申請。如果要邊申請邊苟標化,那是真的難受。這期間要對自己的水平有客觀認知,別把自己想得太強或者太弱。託福真的簡單,閱讀好好讀絕對不存在讀不懂的問題;聽力一定要專心,記筆記的目的是加強記憶而不是讓你做題的時候看;口語好好練,寫作能多寫就多寫點,30分鐘寫650詞就比寫嚴可嚴兒的300詞好。SAT真的難,閱讀多刷題比多背單詞有用,刷題到了一定數量你不看文章只看題都能大致猜出來該選哪個答案,整體正確率就會大幅提升。除非有天賦,不然大量刷題是必須的。語法相對簡單,掌握技巧和考點之後錯題數基本能控制在3-4個。數學不能錯嗷。我寫作因為太餓了最高一次6-4-6,低於不餓的正常水平。無論SAT還是託福,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做題邏輯和習慣。對於機構的建議要辯證地看待,有效的建議要保留,無效的建議也不要勉強接受,找到自己舒服的做題方式和節奏最重要。習慣做得快就別減速,習慣先讀全文就別先看題。因為託福早早就分手了,SAT出分前我就開始有條不紊地寫EA保底校的文書了,大概兩周搞定一所學校吧,不慌不忙不熬夜。所以提前規劃好時間很重要,幹啥都不著急。SAT出分後就跟中介和counselor商討ED擇校。文書寫作的初稿先交由中介批改,二稿開始就和counselor商量了,包括架構和主題等。平衡好counselor和中介的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明確自己優先聽誰的,比如我一直堅定遇到不同的想法就聽counselor的。從過來人的角度說,申請季最大的壓力其實不是文書、標化或者課內成績,而是家庭內部的緊張感: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自己又偏偏不夠爭氣。大家申請季一定要多和父母交流,讓父母了解自己的申請狀況和申請相關的知識。這個很重要,父母壓力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申請,網上各種亦真亦假的言論和同學們對申請的三緘其口對他們都是無形中的壓力。讓他們了解申請這個「敵人」,家庭氣氛就能好很多。a. 課內GPA永遠是優先級,標化可以再考,活動可以再搞,GPA只有一次機會。b. 個別科目不是A沒關係,不用計較,只要總體成績穩中向好就行。c. 活動別分高低貴賤,參加了就是對申請有用的,也會給文書寫作帶來靈感。d. 標化千萬不要抱著試水的心態去考,有些學校是需要提供歷次標化成績的,要是第一次炸了後面考高了也沒用。申請季最開始時候我心氣兒比較高,覺得自己還不錯,ED1就選擇了西北。西北USNEWS排名第9,我是奔著它的商科去的,不過沒中。出結果之後我也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厲害,就抱著這樣的認識開始ED2的準備了。ED2的擇校我中介的建議是Emory,因為排名挺高,但是這學校的商科和全球知名度確實不是很符合我的需求。我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紐大,因為它雖然綜合排名29,看似不高,但坐落於紐約的核心區,隔壁又是華爾街,找實習或者學商科都很合適。所以選校不要只看排名,要關注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客觀衡量自己的水平。
Q. 如果能重來(高中+申請季)?
我不希望做出任何改變。時間的意義就在於不可逆,每一次選擇都是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大家一定要珍惜在IC的三年,每分每秒都是自己人生路的鋪墊。因為我覺得經濟是一門關注民生百態的學科,它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維度觀察世界,讓你對國家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一行字,而是每個人的生活。至於數學,我雖然對它沒有對經濟的熱愛,但我很擅長這門科目,而且它也很實用。所以我選擇了ECON & MATH。
文 / 周子睿
編 / 呂思漪
版 / 黃博、翟雨澤
北京四中國際校區2020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