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郵政在行動!(上)

2020-12-18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主動承擔全國貧困縣助農幫扶任務,依託EMS「極速鮮」商城,藉助以郵政自主航空和冷鏈等幹線網絡為核心的寄遞平臺及郵政體系「線上+線下」聯動營銷的銷售渠道,為特色農產品提供全鏈路支持和多種增值服務,搭建農產品進城的「銷售+寄遞」通道,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一年時間,累計幫扶18個省、57個國家級貧困縣,確保了67個扶貧項目順利實施。其中,農產品銷量超30萬件,銷售額超1000萬元。 

    在此過程中,一批成效顯著的助農增收項目和默默奉獻的扶貧先進個人相繼湧現。經過前期對候選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篩選等準備工作,寄遞事業部評選出10個扶貧優秀案例獎和20個扶貧先進個人獎。 

    我們將分兩期向大家展示10個扶貧優秀案例,展現郵政助力精準扶貧結出的碩果!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寄遞事業部馬鈴薯扶貧項目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馬鈴薯扶貧項目累計形成訂單6.1萬單,實現銷售收入120萬元,實現快包寄遞收入40.92萬元,幫扶當地貧困農戶250餘戶、貧困人員520餘人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豐裕村和牛明村是當地脫貧攻堅的重點幫扶村,馬鈴薯種植是當地農戶主要的經濟來源。2018年9月,察哈爾右翼後旗馬鈴薯遭遇滯銷,眼看數千噸優質馬鈴薯即將成熟,前來採購的商家卻寥寥無幾。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烏蘭察布市郵政寄遞事業部馬上派人趕往馬鈴薯滯銷較嚴重的豐裕村和牛明村,與當地村集體和種植戶代表進行了面談,並根據他們反映的情況,形成了郵政助銷的初步方案。 

    以「919豐收歡樂購」為時間契機,烏蘭察布市寄遞事業部馬鈴薯扶貧項目正式啟動。2018年9月19日,烏蘭察布市郵政分公司舉辦了「919豐收歡樂購·萬單土豆發貨啟動儀式」。為了激發種植戶的生產熱情,察哈爾右翼後旗郵政分公司組織行政部室成員以及不在崗的營業員共130餘人,組成了8個工作小組。這些工作小組互相比賽監督,利用所有閒暇時間與當地貧困戶共同採挖馬鈴薯,並幫助各臨時攬收點為待發貨訂單稱重、打包、裝車。 

    為將幫扶工作落到實處,烏蘭察布市寄遞事業部聯合察哈爾右翼後旗富園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當地一家名為雨潤冷良農業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由察哈爾右翼後旗富園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貨源,雨潤冷良農業有限公司一次性認購200噸優質馬鈴薯,通過郵政寄遞渠道銷往北京、河北、河南等8個省(區、市)。此外,烏蘭察布市寄遞事業部聯合當地媒體對郵政扶貧助銷進行了報導,使因滯銷藏於地窖中的馬鈴薯迅速變成炙手可熱的「網紅」產品。 

    發運初期,為保障所有銷售訂單能夠第一時間發出,烏蘭察布市分公司派發載重5噸重和8噸重的兩輛廂式車,專門用於運輸售出的馬鈴薯郵件。但因訂單數量較多導致運力不足,經內蒙古區郵政寄遞事業部協調,組織開行了扶貧地到呼和浩特郵區中心局的臨時直達專線郵路,並從呼和浩特郵區中心局臨時派發兩輛載重12噸的廂式車,專門用於郵件往返運輸,簡化了經轉環節,提高了運輸時效。 

    烏蘭察布市寄遞事業部馬鈴薯扶貧項目自2018年9月19日正式啟動,至12月1日項目結束時為止,累計形成訂單6.1萬單,實現銷售收入120萬元,實現快包寄遞收入40.92萬元,共幫扶察哈爾右翼後旗貧困農戶250餘戶、貧困人員520餘人。

    雲南大理州寄遞事業部大蒜扶貧項目

    雲南大理州洱源大蒜扶貧項目累計產生大蒜銷售訂單11980單,共計銷售大蒜34噸,並將當地大蒜收購價格從每公斤1元提高至每公斤2.5元,實現銷售額25.39萬元,帶動當地農戶增收5.1萬元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因地理位置和氣候得天獨厚,這裡盛產的紫皮大蒜全國聞名,遠銷泰國、越南等國家。然而,2018年,洱源縣大蒜大面積豐收,出現了「穀賤傷農」的困局,大蒜價格一落千丈。不僅如此,大蒜收穫的時期恰逢雨季來臨,新蒜更不易保存。 

    得知這一情況後,2018年5月2日,雲南省郵政寄遞事業部和大理州郵政寄遞事業部派出專門團隊緊急趕往現場,進村入戶摸排。團隊人員意識到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幫助種植戶打開大蒜銷路一秒鐘也不能耽誤。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極速鮮」平臺的大蒜銷售消息一經發布,訂單便迅速增多。為了不辜負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力量,大理州寄遞事業部放棄一般快遞公司全程陸運的做法,而是讓紫皮大蒜通過航空運輸,在最短的時間內飛到全國各地。同時,精準把控大蒜品質,選擇晾曬5天後的半乾紫皮蒜,力求品質更為優良。 

    大理州寄遞事業部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大面積的宣傳,讓很多本來已經對大蒜銷售失去信心的困難群眾看到了希望。此前,收購價格過低導致辛苦從地裡挖出的大蒜銷售後還不夠支付挖大蒜的工錢,對農戶來說原本最好的選擇就是任由大蒜爛在地裡。但是,郵政通過網絡推廣的形式讓全國人民知道了大理蒜農的困難,讓蒜農有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大理州寄遞事業部大蒜扶貧項目累計產生大蒜銷售訂單11980單,共計銷售大蒜34噸,並將當地大蒜收購價格從每公斤1元提高至每公斤2.5元,實現銷售額25.39萬元,帶動當地農戶增收5.1萬元。通過郵政員工的內部微信轉發,訂單量在最高峰時達到1分鐘200單。 

    四川宜賓市寄遞事業部茵紅李扶貧項目

    四川宜賓市茵紅李扶貧項目共幫助當地果農實現收入114.14萬元,銷售、運輸茵紅李200餘噸。其中,「極速鮮」平臺實現寄遞量35060件,實現寄遞收入78.55萬元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茵紅李是當地有名的一種水果,因質地嫩脆化渣、風味甜濃、清香爽口,廣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2018年6月下旬,屏山縣茵紅李逐步進入成熟期,全國各地水果商都陸續進入屏山縣,到各農戶處、合作社查看茵紅李的成熟情況。但真正購買的商販很少,大多商販都持觀望的態度,能購買的商販也是將茵紅李的價格一壓再壓。2017年,茵紅李能賣到4元/斤,2018年,水果商販將價格壓低到1元/斤左右,讓身處豐收旺季的果農們瞬間跌入「冰潭」。 

    為了幫助陷入困境的果農們順利將成熟的茵紅李銷售出去,宜賓市郵政寄遞事業部成立「屏山—茵紅李項目組」,項目組下設3個小組,即極速鮮小組、航空運輸小組、冷鏈運輸小組。 

    項目組成立後,項目組成員分別到屏山縣各鄉鎮進行摸排走訪,對當地茵紅李產量及發運方式有了詳細的了解。同時,項目組積極與屏山縣政府、農業局、果業局、扶貧移民辦等部門對接,縣政府對宜賓郵政為茵紅李銷售打造的「銷售+寄遞+運輸」的方案作出肯定答覆,並希望宜賓郵政拓展銷售渠道、打通運輸網絡,助力當地農民脫貧。 

    為了打開現有的銷售局面,項目組立即與四川省郵政寄遞事業部商企中心聯繫,並向集團公司「極速鮮」平臺相關部門進行了簡要匯報。僅用了兩個半小時,就將茵紅李在郵政EMS公眾平臺及「極速鮮」銷售平臺上線,進行全國推廣。推廣文章發出後2小時,平臺銷售量就突破1萬單;第二篇推廣文章推送,1小時訂單量就突破3萬單。文章的廣泛傳播還吸引了一大批水果商販前來採購。同時,「極速鮮」平臺團隊通過與中糧集團建立聯繫,得到了中糧集團的大力支持。來自各地的水果商開始大量訂購茵紅李,從開始的1元/斤提升至3元/斤,茵紅李銷售供不應求。 

    茵紅李項目組共有成員11人,從茵紅李項目運行至結束共計57天的時間裡,大家每天早上8點就從宜賓驅車前往屏山錦屏鎮,69公裡的山路要行駛2小時;到最遠的清平鄉,更是需要4個小時車程。項目組成員每天凌晨2點左右下班,每天裝卸茵紅李10噸。57天的時間,從海拔500米到海拔2800米、從省道到鄉村公路、從鄉村公路到懸崖絕壁,每天都有一輛車到修理廠去「休養」。精準扶貧的過程凝結了項目組成員的艱辛努力,但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幫助果農們將茵紅李賣出去。 

    宜賓市寄遞事業部通過茵紅李項目,共幫助當地果農實現收入114.14萬元,銷售、運輸茵紅李200餘噸。其中,「極速鮮」平臺實現寄遞量35060件,實現寄遞收入78.55萬元,幫助果農銷售茵紅李80噸;實現航空貨代收入26.47萬元,幫助果農運輸茵紅李120噸;實現冷鏈運輸收入9.12萬元,幫助果農運輸茵紅李80噸。項目組已對2019年的茵紅李銷售作出相關預案,力爭寄遞茵紅李郵件量突破5萬件。 

    安徽阜陽市寄遞事業部土雞蛋扶貧項目

    安徽阜陽市臨泉縣土雞蛋扶貧項目累計產生線上銷售訂單2529單,形成銷售收入約10.06萬元;線下銷售訂單量達6880單,形成銷售收入約20.64萬元

    譚棚鎮隸屬國家級貧困縣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屬於典型農業大鎮。一些貧困農戶靠散養土雞產下土雞蛋維持生計,卻一直苦於沒有銷路。雖然當地的壹號農倉電子商務公司收購了一部分土雞蛋進行銷售,但這種扶貧方式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得知譚棚鎮土雞蛋的銷售困境後,阜陽市郵政寄遞事業部迅速行動,安排人員對譚棚鎮的貧困農戶進行走訪,查看貧困戶的居住環境,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 

    通過走訪得知,土雞蛋滯銷的情況在譚棚鎮普遍存在,譚棚鎮的貧困戶有的年邁、無收入,有的因病致貧,有的因傷殘而不能工作,還有的因子女上學而背負沉重壓力。阜陽市寄遞事業部了解情況後,與譚棚鎮政府、譚棚鎮郭大村村民委員會進行溝通,提出通過搭建土雞蛋網絡銷售平臺,幫助拓寬土雞蛋銷售渠道。譚鵬鎮政府對郵政支持扶貧工作表示感謝,並表示將全力配合扶貧項目的各項工作。 

    在取得當地政府支持後,阜陽市寄遞事業部經過多次溝通,進一步與當地壹號農倉公司商討項目合作方案,並達成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為開展扶貧項目做好鋪墊。 

    銷路有了保證後,當地農戶只需要精心將雞苗養大,不必擔心其餘的收購、銷售等事宜。待雞苗養殖成熟後,將有專人收購這些土雞、土雞蛋。在正常養殖情況下,每個農戶每年可以增加近萬元的收入,能滿足基本的日常開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阜陽市寄遞事業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農戶真正得到實惠,幫助那些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的農戶有了一個「就業機會」。 

    土雞蛋通過集團公司「極速鮮」平臺及安徽省內「徽常郵禮」平臺進行銷售,被譽為「回購率最高的土雞蛋之一」。在運作過程中,阜陽市寄遞事業部對土雞蛋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專業寄遞,建立了完備的項目體系。從前期深入調研、成立項目組,再到設定計劃、制定銷售和網運方案以及設置應急預案,全面保障項目有序進行。項目組安排人員每日對訂單量進行跟蹤,通過訂單量的多少,提前與壹號農倉公司進行溝通,確保貨源充足,保證每個訂單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發貨。當客戶訂單量超過已有存貨量,立即從備選貨源採購符合要求的產品,快速調整供貨量;當客戶訂單量遠低於預期時,立即通過組織線下團購等活動,發揮郵政系統線下分銷優勢,為線上銷售提供支撐。 

    同時,項目組設立專職客服人員,並提供電話熱線、微信客服兩種方式,保證問題反饋渠道暢通,問題解決處理及時、有效。自2018年5月底至7月底項目運作期間,土雞蛋扶貧項目累計產生線上銷售訂單2529單,形成銷售收入約10.06萬元;線下銷售訂單量達6880單,形成銷售收入約20.64萬元。 

    阜陽市寄遞事業部的扶貧項目得到了當地商務局扶貧辦及譚棚鎮政府的認可。下一步,阜陽市寄遞事業部將進一步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繼續研究開發更多本土農產品項目,通過「網際網路+農業」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貴州黔東南州寄遞事業部椪柑扶貧項目

    貴州黔東南州從江椪柑扶貧項目累計實現椪柑訂單量3.95萬件,實現銷售額78.5萬元,為當地種植戶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4.8萬元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的滾玉村、頂洞村距離縣城30多公裡,是典型的貧困村。從江縣的椪柑素有果大色豔、皮薄肉厚、甘甜微酸等特點,但由於當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農戶種植的椪柑不僅售賣範圍小,且存在客商壓價的行為,導致農民實際收益較少,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 

    為改變這一現狀,貴州省郵政分公司積極參與到貴州精準扶貧工作中,幫助從江椪柑產生訂單量3.95萬件,實現銷售額78.5萬元,為當地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4.8萬元。從江椪柑扶貧項目為貴州郵政扶貧攻堅事業樹立了典範、堅定了信心,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2018年11月初,「從江椪柑精準扶貧項目」工作小組成立,貴州省郵政寄遞事業部負責項目的營銷策劃、渠道拓展、規劃郵路等工作;州郵政分公司負責人員、場地、包材、進貨款、收寄等工作;縣郵政分公司負責貨源組織、貨物運輸及與政府洽談政策補貼等工作。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從江椪柑項目作為年終重要扶貧項目申報到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扶貧辦公室,立即得到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2018年12月7日晚,新華社客戶端和EMS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極速鮮」、黔郵鄉情、貴州郵政EMS等4個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美到詞窮的貴州從江,藏著央視都點名的美味!助農特價19.9元6斤》微文,當晚閱讀量超過「10萬+」。上線10分鐘,產生訂單2000多單;上線2個小時,產生訂單2萬多單;上線10小時,訂單突破3萬單。 

    面對近4萬單的訂單量,雖然事先已經做好了預打包工作,但預包裝量仍與訂單數相差甚遠。為了不辜負從江縣農民的期望,貴州郵政臨時聘用部分大學生進行幫扶。為維持現場秩序,特參照外省水果寄遞項目經驗,將現場分為揀果組、打包組、過秤組和收寄組。在此分類基礎上,細分5個小分隊進行工作,5天的時間就處理完所有訂單。同時,按照「優先發運省際郵件」的原則,省際郵件在3天內全部發出。針對廣東路線郵件量較大的情況,郵區中心局還協調了到廣東的專線車確保最短時間將郵件運送到客戶手中,也有效避免了郵件多次轉運造成的損耗。 

    為了使項目完美收官,貴州郵政快包部電子渠道團隊全員協助「極速鮮」商城工作人員一起處理客戶郵件查詢、客戶投訴等問題。同時,將客服工作時間延長至22:00,第一時間解決售後服務問題,為中國郵政扶貧工作和「極速鮮」品牌樹立了良好的服務形象。 

    本版文字供稿:蔡珒

相關焦點

  • 中國郵政教育扶貧模式獲贊
    脫貧攻堅戰以來,國務院扶貧辦將職業教育培訓列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十大工程之一,會同教育部、人社部出臺了《關於加強「雨露計劃」支持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的意見》,開展了「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和「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推動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
  • 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2020-04-26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信息大數據平臺 助力郵政管理部門精準扶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黨和政府把扶貧工作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各地精準扶貧,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在當地政府幫扶下,老劉家終於種上了幾畝臍橙地,並在電商扶貧政策的帶動下,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剛開始,我心裡也沒底,由於運輸時效差,常出現品質問題,對不住買橙子的人。」
  • 廣西郵政助推農村電商精準扶貧
    郵政沒有幫扶之前,他的甜玉米都是賣給收購玉米的老闆;郵政幫扶後,由與郵政籤了購銷合同的電商公司收購,甜玉米的價格會比一般收購商高0.2元/斤,每造玉米收入比以前多3000元以上,而且價格穩定。2018年雷顯平一年收入6000多元,2019年上半年賣出1.2萬斤左右的甜玉米,收入將近1.7萬元,年底玉米再收一造,收入還會有所增加。
  • 牡丹江市林口縣精準扶貧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在林口縣,這樣的事例只是電商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縣推進網際網路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依託本地產業和優勢資源,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平臺支撐、服務跟進」的發展原則,做活電商扶貧工作,幫助貧困群眾探索脫貧致富有效途徑。
  • 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黃鱔|貧困戶|...
    疫情期間,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道鎮寧堡村貧困戶的大米、黃鱔、小龍蝦等農產品一時銷售無門,對該村進行結對幫扶的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和武漢市郵政分公司得知情況後,急村民之所急,通過組織線上銷售讓滯銷的農產品直達市民餐桌。
  • 中國郵政荊門分公司:發揮寄遞渠道優勢 助力精準脫貧
    8月2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荊門市分公司副總經理黃慶平做客荊門廣播電視臺《黨風政風熱線》直播間,就中國郵政荊門分公司在履行普遍服務方面的具體措施以及助力地方精準扶貧工作與聽眾朋友進行交流。
  • 新鄉啟動教育精準扶貧「春雨行動」
    據悉,新鄉市教育精準扶貧「春雨行動」日前啟動,百所優質學校的校長及千餘名教師分赴封丘縣、原陽縣,就結對幫扶兩個貧困縣的100所教育薄弱學校分頭進行對接。    據悉,「春雨行動」為期三年,包括三大類幫扶計劃。
  • 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郵政 探索定點扶貧路徑,助力縣區全面脫貧
    事實上,以朝天椒種植為代表的產業式扶貧,只是中國郵政集團在當地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中國郵政在定點扶貧縣區的幫扶舉措遠不止於此,一切還得從20年前說起。  普惠+精準,既顧及面又顧及點  商洛地處秦嶺腹地,既是革命老區,也是連片深度貧困地區。
  • 中國郵政:助力農村精準扶貧 為村民減免郵費200萬元 發放貸款1.3億元
    7月30日,六盤水水城縣米籮鎮鎮政府黨委書記張鵬程將一封感謝信交給了遠道而來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速遞部總經理徐子律的手中。  「做好郵政扶貧工作,是中國郵政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系列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郵政積極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的重要舉措,更是中國郵政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所在。」
  • 郵政扶貧的成語故事
    交通閉塞不僅制約經濟發展,也引發了思想觀念落後、精神消極等「後遺症」,戴上「省級重點貧困村」的帽子也就並不令人意外。     2015年起,由荊州市郵政分公司等單位組成的荊州市郵政系統扶貧工作隊進駐王塘村,在郵政人的幫助下,王塘村村民開始實現自己的脫貧致富夢。     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 五大行動助青島精準扶貧 貧困人口創業有補貼
    近日,市人社局下發了關于堅決做好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為做好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工作,我市將實施五大行動,從就業、創業、技能、人才和社保方面,在精準識別基礎上,對全市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分類施策,集中開展就業與社會保障扶貧工作,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 【精準扶貧在行動】志芳隊長扶貧記
    引 言「精準扶貧」的真正意義或許在於:促進農村社會建設和發展,給鄉村振興「授之以漁」, 壽陽縣21個貧困村,作為2016年扶貧工作隊唯一的女隊長——陳志芳,說起包村工作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酸甜苦辣,萬千感慨無以言表。
  • 「直播+電商+短視頻」精準扶貧——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東方衛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自2018年首播以來,至今已經耕耘3年,製作了5季節目。每一季節目相較過往都有新的突破模式,到了第五季,節目組結合扶貧助農新模式——「直播帶貨」,攜手明星、企業家等化身「新農人」,抵達貧困縣,走進大山深處,前往頭部主播直播間刷臉、帶貨。《我們在行動》第五季想的目標已經從為貧困縣的村民們打通產業鏈,全面升級為突破渠道限制,集結一切可能讓精準扶貧效益最大化的綜合扶貧。
  • 郵政快遞業扶貧成績單來了
    碭山的酥梨、廖奶奶鹹鴨蛋、新疆的灰棗……嘗過各種農特產品的你,是否知道這些都是郵政快遞業產業扶貧的項目呢?  這些年,國家郵政局著眼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服務末端下沉,豐富服務品種,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把當地優質的農產品及經濟作物推銷到全國各地去,為村民牽線搭橋,過上更好的生活。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2019年,大廠繼續圍繞肉牛養殖特色主導產業,採取以入股分紅為主,輔之以農村承包地流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對口幫扶自願發展產業等模式,推進全縣產業扶貧工作。投入扶貧資金329萬元,扶貧項目兩個,涵蓋大廠縣福華肉類有限公司和大廠縣四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產業扶貧達到了全縣102個貧困戶全覆蓋。
  • 積極參與精準扶貧 重慶已有近1800家民企在行動
    助力脫貧攻堅,重慶民企在積極行動。據重慶市工商聯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重慶已有1779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扶1614個村,其中貧困村1059個,共投入資金21.48億元參與脫貧攻堅。
  • 能把精準扶貧做成綜藝,這才是真正的良心節目,我們在行動!
    最近東方衛視就新初出了一部很不一樣的綜藝《我們在行動》,從海報上的四個大字你就知道它的不一般——精準扶貧。沒錯,這就是一檔扶貧行動的全記錄,先別被它的正能量嚇跑。因為這個節目不是散發著偉光正光芒的宣講和賣慘,而以一種平等、互助的方式來表達對貧窮的態度。就憑這個,就值得你就給出幾分鐘的時間來了解它。
  • 精準扶貧的「蘇州答卷」
    在精準扶貧、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蘇州民營企業和商會播撒下"扶貧種",澆灌出"致富花",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謝正才說,未來,蘇州市工商聯將推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推動工商資本與農村資源、企業優勢與農業需求深度對接、全面融合、互促並進,推動村企合作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廣西國悅集團榮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
    10月17日,在自治區工商聯、扶貧辦舉辦的廣西「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表揚活動中,廣西國悅集團榮獲 2019年全區「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廣西「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國悅集團踴躍參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為廣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有力的貢獻。先後捐款500萬成立中華思源國悅基金,幫扶困難學生,從扶智方面發力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