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脫貧攻堅,重慶民企在積極行動。據重慶市工商聯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重慶已有1779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扶1614個村,其中貧困村1059個,共投入資金21.48億元參與脫貧攻堅。
據悉,2015年10月17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正式發起「萬企幫萬村」行動。自「萬企幫萬村」行動開展以來,重慶市工商聯會同市扶貧辦、市光彩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重慶市分行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在武隆召開啟動會,在酉陽召開經驗交流會,在石柱召開現場會,在忠縣召開臺帳管理工作會,按照「三個一批」「四個精準」的要求,積極推進行動走深走實。引導民營企業、商(協)會組織參與幫扶,以籤約結對、村企共建等主要形式,使企業切實增強責任和使命感,千方百計在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納就業、捐資助貧,購買農副產品等,為貧困群眾提供發展生產、增收致富的動力和門路。
例如,通過村企結對、東西扶貧協作等方式,重慶市工商聯動員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貧困區縣的脫貧攻堅。截止到目前,已有598家民營企業與576個貧困村籤訂了幫扶協議。
促進產業扶貧落地生根方面,有758家民營企業在貧困地區開展了產業幫扶,實施項目1068個,累計投入資金18.84億元,有的企業按照新的發展理念要求,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積極發展種養殖業,並深度融合二、三產業,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有的企業採取「網際網路+優勢」,與相關單位合作,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對接市場,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實現種(養)得上、長得好、賣得出、有收益的目標。三磊集團在黔江區發展獼猴桃種植,縱深農業在彭水發展紅豆杉產業,和信農業在酉陽發展青花椒產業,與貧困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此外,有1042家企業參與了就業扶貧和技能幫扶,有的企業定向招收貧困勞動力就業,有的企業組織貧困群眾開展技能培訓,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有881家民營企業伸出援手,參與貧困村的「四改兩化」,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對貧困戶實施捐資助學、醫療救助、生活救助等。
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市工商聯還大力開展消費扶貧。依託「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建立了石柱、巫溪、城口、彭水等6個扶貧館,銷售金額達到510萬元。2019年6月,在山東濟南舉辦了魯渝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展。展覽現場陳列了來自於三峽庫區和武陵山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100餘種,在展覽期間,通過全國工商聯「聯成e家」平臺重慶館銷售金額達到96545元。同時,動員商會參與消費扶貧,積極引導餐飲商會等企業採購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採購金額近300萬元。此外,企業主動作為,由民營企業雲智科貿公司運營的「武陵生活館」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獨特的創新整合作用,促進了城鄉商品的互聯互通,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村電子商務示範平臺。該平臺在秀山縣建成的124家村級電商體驗店,100多個店主都是當地農戶,他們在銷售生活日用品獲得收入的同時,還通過上面的增值服務增加了總收入。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