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精準扶貧 重慶已有近1800家民企在行動

2020-12-11 上遊新聞

助力脫貧攻堅,重慶民企在積極行動。據重慶市工商聯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重慶已有1779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扶1614個村,其中貧困村1059個,共投入資金21.48億元參與脫貧攻堅。

據悉,2015年10月17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正式發起「萬企幫萬村」行動。自「萬企幫萬村」行動開展以來,重慶市工商聯會同市扶貧辦、市光彩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重慶市分行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在武隆召開啟動會,在酉陽召開經驗交流會,在石柱召開現場會,在忠縣召開臺帳管理工作會,按照「三個一批」「四個精準」的要求,積極推進行動走深走實。引導民營企業、商(協)會組織參與幫扶,以籤約結對、村企共建等主要形式,使企業切實增強責任和使命感,千方百計在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納就業、捐資助貧,購買農副產品等,為貧困群眾提供發展生產、增收致富的動力和門路。

例如,通過村企結對、東西扶貧協作等方式,重慶市工商聯動員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貧困區縣的脫貧攻堅。截止到目前,已有598家民營企業與576個貧困村籤訂了幫扶協議。

促進產業扶貧落地生根方面,有758家民營企業在貧困地區開展了產業幫扶,實施項目1068個,累計投入資金18.84億元,有的企業按照新的發展理念要求,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積極發展種養殖業,並深度融合二、三產業,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有的企業採取「網際網路+優勢」,與相關單位合作,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對接市場,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實現種(養)得上、長得好、賣得出、有收益的目標。三磊集團在黔江區發展獼猴桃種植,縱深農業在彭水發展紅豆杉產業,和信農業在酉陽發展青花椒產業,與貧困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此外,有1042家企業參與了就業扶貧和技能幫扶,有的企業定向招收貧困勞動力就業,有的企業組織貧困群眾開展技能培訓,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有881家民營企業伸出援手,參與貧困村的「四改兩化」,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對貧困戶實施捐資助學、醫療救助、生活救助等。

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市工商聯還大力開展消費扶貧。依託「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建立了石柱、巫溪、城口、彭水等6個扶貧館,銷售金額達到510萬元。2019年6月,在山東濟南舉辦了魯渝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展。展覽現場陳列了來自於三峽庫區和武陵山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100餘種,在展覽期間,通過全國工商聯「聯成e家」平臺重慶館銷售金額達到96545元。同時,動員商會參與消費扶貧,積極引導餐飲商會等企業採購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採購金額近300萬元。此外,企業主動作為,由民營企業雲智科貿公司運營的「武陵生活館」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獨特的創新整合作用,促進了城鄉商品的互聯互通,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村電子商務示範平臺。該平臺在秀山縣建成的124家村級電商體驗店,100多個店主都是當地農戶,他們在銷售生活日用品獲得收入的同時,還通過上面的增值服務增加了總收入。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瓊英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的「蘇州答卷」
    在精準扶貧、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蘇州民營企業和商會播撒下"扶貧種",澆灌出"致富花",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謝正才說,未來,蘇州市工商聯將推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推動工商資本與農村資源、企業優勢與農業需求深度對接、全面融合、互促並進,推動村企合作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精準扶貧的民企行動」舉行民營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20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4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的民企行動」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響應中央號召,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特別是2015年10月,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等共同啟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傾情投入,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五年來,全國已有近11萬家民營企業精準幫扶12.71萬個村,帶動和惠及1500餘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規模之大、幫扶範圍之廣、投入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 漢川發揮民企力量助力精準扶貧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孝感市門戶網站
    以企幫村 村企互動漢川發揮民企力量助力精準扶貧  12月3日,在恆大包裝公司敞亮車間,「扶貧愛心車間」牌子很是醒目。  「扶貧愛心車間」是恆大包裝公司為身體上、精神上有障礙的貧困群眾而建立的。林芝順是恆大包裝「愛心扶貧車間」主任。通過公司的培養,他學到了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長來分配工作,協調好生控部、生產部的工作關係。  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毛介紹,在公司就業的26名貧困群眾已脫貧。投資建立的膠印扶貧車間主體建築已完成,預計2021年初投入生產。
  • 大廠精準扶貧 確保脫貧不返貧
    「醫療費近10萬,通過醫保和醫療救助,報銷後自己僅花了9000多元!」如今,徐淑會的身體恢復得越來越好,已經能夠正常行走,還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生活逐漸有了起色。待她雙腿完全恢復後,幫扶組還將繼續幫助她解決就業問題。大女兒已經出嫁,二女兒正在大廠職業技術中學讀書,這讓徐淑會的笑容多了起來。今年9月初,徐淑會又領到了保底分紅資金1800元。
  • 中冀扶貧基金會在河北省範圍內開展「君以智匯」助學行動
    扶貧先扶「志」,扶「志」必扶「智」。按照「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的扶貧方針,結合河北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2020年伊始,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愛心民營企業聯合河北省中冀扶貧基金會在河北省範圍內聯合開展了「君以智匯」助學行動,本次助學行動按照2000元/人的資助標準,對分布於河北省170個縣(區)的5148名2019級貧困大學生進行愛心資助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2019年,大廠繼續圍繞肉牛養殖特色主導產業,採取以入股分紅為主,輔之以農村承包地流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對口幫扶自願發展產業等模式,推進全縣產業扶貧工作。投入扶貧資金329萬元,扶貧項目兩個,涵蓋大廠縣福華肉類有限公司和大廠縣四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產業扶貧達到了全縣102個貧困戶全覆蓋。
  • 扶貧故事:一個重慶攝影師與6個大涼山孤兒的新家
    通訊員 熊迪 供圖  幸福三代之家因病致貧  鹽源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遊西岸,是西昌到瀘沽湖的必經之地。  這是一個本該幸福享受天倫之樂的三代同堂家庭,年近70的老太太膝下三個兒子都陸續成了家,並為她和老伴添了7個孫輩,日子雖然不富裕,一家人夜生活得其樂融融。
  • 巴南精準施策為民企構築創新「土壤」
    「作為一家民企,能在這些高精尖領域有此作為,與創新密不可分。」巴南區一負責人說,民企佔該區企業數量95%以上。巴南區就聚焦民企創新,針對其創新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人才等問題精準施策,逐步構築起民企創新發展的「土壤」,為巴南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重慶師範大學對口扶貧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摘要:重慶師範大學與城口縣合作實施的「燭光·跨越」行動是以「三個對接」和「三個結合」為工作原則,以「三個保障」為工作依託,以「三個目標」為工作指引,通過開展「四個計劃」,全面開啟智力支持、科技創新的精準扶貧工作新模式。
  • 精準扶貧,郵政在行動!(上)
    我們將分兩期向大家展示10個扶貧優秀案例,展現郵政助力精準扶貧結出的碩果!同時,項目組積極與屏山縣政府、農業局、果業局、扶貧移民辦等部門對接,縣政府對宜賓郵政為茵紅李銷售打造的「銷售+寄遞+運輸」的方案作出肯定答覆,並希望宜賓郵政拓展銷售渠道、打通運輸網絡,助力當地農民脫貧。     為了打開現有的銷售局面,項目組立即與四川省郵政寄遞事業部商企中心聯繫,並向集團公司「極速鮮」平臺相關部門進行了簡要匯報。
  • 「WO牛公益基金」助力市希望工程「精準扶貧·圓夢行動」行動
    近日,由共青團重慶市委、市青年聯合會、重慶日報、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17年重慶市希望工程「精準扶貧·圓夢行動」市級發放儀式在兩江新區TMG藝術中心舉行,共有813名優秀貧困大學新生共獲得525.9萬元的助學金
  • 株洲:民企下鄉攜手農民奔小康
    5年來,在株洲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的組織下,一支支「萬企幫萬村」「萬企幫萬戶」的民營企業隊伍開始走向貧困村,全市共有187家民企與154個貧困村結成「親戚」,427家民營企業對接幫扶678戶貧困戶,建成「同心扶貧車間」155個…… 他們帶著對這片熱土的深深眷戀和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情感,用自身的優勢與當地資源「碰撞」,累計投入幫扶資金逾3億元,實施項目540個,手拉手地幫助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全市「百企幫百村」 精準扶貧現場觀摩推進座談會在達旗召開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全面總結全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開展以來,企業、蘇木鎮、嘎查村的結對幫扶工作經驗,對下一步全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進行安排部署。
  • 北京師範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十二五」以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獨特的學科資源優勢、智力優勢和人才幫扶優勢,自覺踐行扶貧攻堅的時代使命,努力在精準扶貧諮政上出成果、在精準幫扶對象上出實招、在脫貧成效精準上見真效。
  • 文昌法院組織參與消費扶貧行動
    文昌法院組織參與消費扶貧行動 2020-04-07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首發民企百強榜 營收總額9790.87億元
    強民企的發展「成績單」。 據悉,這是重慶首次發布民營企業100強。重慶市工商聯主席塗建華表示,近兩年來,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形成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N」政策體系,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新發展。今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做出了「加快培育一批100億級、500億級、1000億級民營企業」的重要部署。
  • 「直播+電商+短視頻」精準扶貧——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東方衛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自2018年首播以來,至今已經耕耘3年,製作了5季節目。每一季節目相較過往都有新的突破模式,到了第五季,節目組結合扶貧助農新模式——「直播帶貨」,攜手明星、企業家等化身「新農人」,抵達貧困縣,走進大山深處,前往頭部主播直播間刷臉、帶貨。《我們在行動》第五季想的目標已經從為貧困縣的村民們打通產業鏈,全面升級為突破渠道限制,集結一切可能讓精準扶貧效益最大化的綜合扶貧。
  • 【精準扶貧在行動】志芳隊長扶貧記
    引 言「精準扶貧」的真正意義或許在於:促進農村社會建設和發展,給鄉村振興「授之以漁」, 壽陽縣21個貧困村,作為2016年扶貧工作隊唯一的女隊長——陳志芳,說起包村工作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酸甜苦辣,萬千感慨無以言表。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文旅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區的發展情況,選取從業人員較多、適宜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充分發動地方政府部門、企業、院校、設計師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