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2020-12-25 環球網

央視網消息: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文旅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區的發展情況,選取從業人員較多、適宜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充分發動地方政府部門、企業、院校、設計師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

第二,培養非遺扶貧的帶頭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文旅部在工作當中,將培育非遺扶貧帶頭人作為工作的重點,加大培訓,明確任務,持續推進,大力宣傳,以點帶面,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湧現出了一批帶貧成效明顯的非遺扶貧帶頭人,呈現出「培訓一個、帶動一片」的良好局面。

第三,拓展非遺扶貧產品的銷售渠道,打通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關鍵節點。文旅部積極調動企業、電商平臺、行業協會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協同發力,幫助貧困地區銷售非遺的扶貧產品,帶動脫貧攻堅和就業增收。

王晨陽介紹,文旅部在中國非遺博覽會、中國義烏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博覽會等重要展會上設立非遺扶貧專區,支持各地利用傳統節日、節慶活動在A級景區、歷史文化街區等開展線下銷售活動,支持各大電商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多措並舉幫助非遺工坊和相關企業拓展銷售渠道,讓非遺扶貧產品銷得出去,讓貧困人民群眾切實從非遺扶貧中獲益。據統計,非遺購物節當天,各大平臺非遺產品下單數超過300萬筆,銷售非遺產品超過800萬件,成交金額近4億元。

第四,加強宣傳推廣,不斷提升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可見度和影響力。在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文旅部通過開展非遺扶貧的主題傳播活動,支持「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的評選、宣傳,舉辦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論壇等活動,對各地非遺扶貧的先進典型進行各種宣傳和深度報導,用事實和數字說話,用群眾的切身感受說話,體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在全社會營造了關注非遺扶貧的良好氛圍。這些宣傳活動對於深入挖掘非遺扶貧優秀實踐案例、宣傳推廣非遺扶貧工作的典型經驗、激發貧困地區的群眾的文化自信、廣泛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非遺扶貧工作中來,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王晨陽還稱,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以非遺工坊建設為抓手,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23日指出,文旅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千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記者張雪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在會上介紹,文旅部立足文化和旅遊優勢特點,堅持把扶智、扶志與扶貧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並從組織、機制、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 ...42.9億元資金支持貧困地區文旅發展,設立近千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12月23日,國新辦就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共投入了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 編制旅遊扶貧規劃765個,設立非遺工坊近千家——文化旅遊助力脫貧...
    「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戲曲進鄉村、貧困地區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等項目和旅遊發展基金,共投入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在國新辦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介紹,文化和旅遊部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 要聞丨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在臨洮開班
    在今天開班儀式上,周奉真說:「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將我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和積石山縣確立為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並支持我省設立了臨夏磚雕和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 通江縣2家工坊入選四川省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通江縣2家工坊入選四川省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2021-01-13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給「非遺」插上文創的翅膀 蘭州交大實力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6月12日下午,蘭州交通大學駐臨夏州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文創產品新聞發布會在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召開,大學的專業研發智慧加上深厚的「非遺」文化,完成從「輸血」到「造血」的本質性變化,通過「非遺扶貧」從而實現增收、脫貧乃至致富的願景。
  • 聊城市17家工坊被評選為市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二級巡視員、黨組書記、局長劉光輝就「十三五」時期聊城市文化和旅遊發展有關情況作出介紹。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聊城市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評選工作,評選了17家工坊為市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此項工作的開展走在了山東省前列。劉光輝講到,聊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 唯品會首創電商扶貧+非遺模式 唯愛工坊
    唯愛工坊開通至今,已踏訪12個省份,上線27種非遺技藝產品,精準對接到14個國家級貧困縣,為超5000名手藝人帶去1000多萬元勞動報酬。 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發布了《關於大力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助力精準扶貧的通知》、《關於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兩份重要文件。前者在總結近年來各地探索「非遺+扶貧」工作的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要加大貧困地區傳統工藝振興力度,加強貧困地區非遺傳承人群培養,支持貧困地區探索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搭建貧困地區傳統工藝產品設計、展示和銷售平臺。
  • 甘肅推廣「非遺+扶貧」模式 傳承創新擔使命,實幹攻堅助脫貧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表示,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已成為甘肅省文旅工作新業態和新亮點,「非遺+扶貧」是甘肅省文旅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文旅部、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甘肅省建成2家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甘肅省文旅廳、省扶貧辦共同認定91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市(州)認定13家,這106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吸納就業人口50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55戶2078人。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鄉村特色民宿、農家樂興起,一批曾經不為人知的鄉村成了「明星村」「網紅村」,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表示,我國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努力把當地文化資源、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助力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20年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
    12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下達甘肅省培訓項目,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委託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20年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在臨洮縣開班。他指出,加強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是非遺工作全面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總體部署的重要舉措。他對學院近年來在文化人才培訓和非遺傳承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肯定。
  • 重慶探索「非遺+扶貧」新模式 在18個深度貧困鄉鎮建非遺扶貧工坊
    去年4月,渝魯共建非遺扶貧培訓班在華溪村開班,譚明蘭參加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夏布技藝培訓。「培訓專門針對留守婦女、貧困戶、殘障人士,老師們熱情又細心,一對一地教。」譚明蘭稱,通過學習,她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繡、工藝品製作等多種技藝,並被聘為「非遺扶貧工坊」的一名繡娘。
  • 長壽企業獲評市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近日,市文化旅遊委、市扶貧辦命名了18家市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長壽非遺企業唯粒竹編名列其中。據了解,唯粒竹編通過深入挖掘傳承長壽傳統文化和民間工藝,利用本土豐富的竹木資源,創新開發文化旅遊產品,重點開展竹編燈籠與竹編花器等精品竹編工藝編織技法實作培訓,大力推廣精品竹編工藝,提升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 每日一詞∣文化和旅遊扶貧 poverty relief through culture and...
    文化和旅遊部表示,2019年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紮實推進,為貧困地區村文化活動室購置設備、送戲下鄉等一系列幫扶項目有力實施,豐富了村民生活。2019年11月27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侗族婦女在扶貧就業工坊裡交流織錦技藝。(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系統有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文化力量、旅遊力量。
  • 發揮旅遊扶貧乘數效應,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文化和旅遊部去年支持地方建設非遺工坊,現在已經超過了2000所,帶動項目也超過了2200多個,培訓了將近18萬人,帶動了將近50萬人就業。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近23萬人,帶動了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金早表示,旅遊發展解決貧困戶脫貧佔到整個扶貧總任務的17%~20%,有的甚至超過了30%。
  • 「非遺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遺產日期間,舉辦的『西藏文化遺產主題圖片展』,吸引了3000餘人次參觀,讓觀眾零距離感受、感悟西藏文化遺產的魅力。」  不僅如此,西藏還組織西藏優敏芭古藏香等14家工坊、企業、合作社的18家店鋪參加全國「非遺購物節」活動。
  •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文化和旅遊部答記者問
    文化和旅遊部去年辦理議案、建議、提案共676件過去一年,文化和旅遊部辦理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676件,其中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79件,政協委員提案297件,實現了件件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 太平鼓舞動盛會、皮筏子講述傳奇……甘肅非遺亮相第六屆中國非遺...
    其中,蘭州市享譽國內外的蘭州太平鼓、蘭州羊皮筏子兩項非遺在此次文化盛會中精彩亮相。 8項非遺齊亮相 線上線下美名揚 本屆非博會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政府主辦,以「全面小康,非遺同行」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
  • 臨夏縣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工人正在製作磚雕作品
    臨夏縣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工人正在製作磚雕作品 20-12-11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