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2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9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國務院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並答記者問。
文化和旅遊部去年辦理議案、建議、提案共676件
過去一年,文化和旅遊部辦理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676件,其中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79件,政協委員提案297件,實現了件件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文化和旅遊把議案、建議和提案的辦理提高到一個高度,不是簡單回復,而是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得到滿意答覆的同時,堅持吸取、吸收他們的智慧,把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轉化成文化和旅遊工作的動力。
李金早表示,從去年辦理的情況來看,676件議案、建議和提案涉及到的事項關係到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方方面面,主要集中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文化振興、旅遊發展特別是新時代旅遊發展新業態、文化和旅遊市場管理、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華文化「走出去」、「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以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涉及面非常寬,提的問題切中要害。
李金早介紹,文化和旅遊部高度重視,雒樹剛部長帶頭,部領導嚴格把關,帶著議案、建議和提案到基層去調研、了解情況。不是把辦理放在辦公室,而是放到基層去,舉一反三地去解決問題。如圍繞「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數十條建議,文化和旅遊部工作組帶著問題到鄉村去,與一線同志進行研究,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制定出臺《關於促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轉化成政策;關於大灣區文化和旅遊建設有14件提案,文化和旅遊部會同有關方面以及基層工作者研究以後,共同編制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總之,去年的辦理過程緊張有序,成效明顯。
「非遺+扶貧」「旅遊+扶貧」是文旅領域扶貧亮點
李金早表示,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扶貧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在這個領域中的扶貧有兩大亮點,就文化領域來講,主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即「非遺扶貧」,就旅遊領域來說,則是「旅遊扶貧」。
李金早介紹,「非遺扶貧」實際上是通過支持發展一些傳統工藝,甚至是家傳的工藝,向貧困戶普及,通過貧困戶掌握這些技術實現脫貧。一個農戶家裡只要有一名成員掌握了非遺方面的某項技能,他就可以實現居家就業和就地就業,比如搞編織、刺繡等項目,既可以在家裡做,也可以在村裡或者作坊裡做,這樣就解決了大量的就業。文化和旅遊部去年支持地方建設非遺工坊,現在已經超過了2000所,帶動項目也超過2200多個,培訓將近18萬人,帶動將近50萬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近23萬人,帶動了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這方面比較典型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科右中旗、湖南省花垣縣、貴州省赤水市等國家貧困縣、貧困地區。為了擴大成果,我們還要利用非遺活動鼓勵線上企業加盟,支持電商平臺主辦非遺購物節,通過購物環節拉動非遺的製作生產,也推動了復工復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李金早表示,旅遊扶貧力度很大,在我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全國平均來看,旅遊發展解決貧困戶脫貧要佔到整個扶貧總任務的17%至20%,在一些貧困程度比較高的地區,還高於這個平均數,有的甚至超過了30%,比如西藏。換句話來講,這樣一些地區至少有30%的貧困人口是通過就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發展旅遊產業來脫貧的,這種脫貧具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它不是簡單的轉移支付,不是簡單的賦予,而是鼓勵貧困人口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來實現脫貧,所以它是一種產業扶貧。旅遊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具有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帶動作用,這也是不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利用當地的資源發展旅遊業,走出一條脫貧攻堅的路子。
李金早介紹,文化和旅遊部幫助貧困程度比較深的「三區三州」的24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編制了旅遊發展規劃,同時完成了西藏岡底斯國際旅遊合作區建設整體規劃,以及南疆四地州、雲南怒江州、四川涼山州、甘肅臨夏州旅遊扶貧專項規劃。這些貧困程度比較深的地方,恰恰又具有發展旅遊的好資源和條件,所以我們對這些地區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僅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就超過62億元。在「旅遊+扶貧」的試點中,各地還形成了一系列「旅遊+扶貧」模式,比如「景區帶農戶」「旅遊企業帶農戶」「合作社帶農戶」「公司+農戶」,產生了很實實在在的效應,使一些過去只是在耕作的農民能夠直接進入第三產業,實現脫貧。比如,寧夏固原冶家村通過發展農家樂,聯繫農戶達到135戶,村裡相關領域就業1100多人,還有相當部分的就業人員來自村外的貧困戶。村民的戶均收入達到8萬元,農民人均旅遊營業收入將近7000元,這是發展種植業一項很難做到的。貴州遵義花茂村通過鄉村旅遊帶動了近400人就業,過去有一些到外村甚至城裡打工的人紛紛回到村裡發展旅遊。再如,內蒙古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脫貧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些年,他們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發展旅遊,得到了實惠,所以有群眾在春節時寫一幅對聯,叫做「放下斧頭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這很形象。當然,不是所有的貧困地區都可以搞旅遊,是指具備發展旅遊條件的那些貧困地區,他們通過積極的作為來發展旅遊,實現了脫貧。
文化和旅遊部狠抓四個環節 做好議案、建議和提案辦理
李金早表示,2019年是文化和旅遊部按照中央的部署組建以後首次集中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按照中央的要求,狠抓四個關鍵環節。
李金早介紹,一是壓實責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從主要負責同志雒樹剛做起,嚴把建議提案的審核關,主管同志和各個相應司局負責同志都有明確責任,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避免出現多頭辦理、沒人辦理,避免形成「真空」,保證辦理質量。二是加強溝通。通過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真正了解他們所提議案、建議和提案的主要目的,解決主要問題。因為一些議案、建議和提案限於篇幅,不可能充分表達代表、委員的意思,所以就需要加強溝通。文化和旅遊部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簡訊等形式,保持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議案、建議和提案溝通的比例達到百分之百。文化和旅遊部與全國人大常委會主辦議案、建議的機構保持聯繫,與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繫,使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能夠得到滿意答覆。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規範操作程序,議案、建議和提案回復不能過於簡單,避免打官腔、空洞無物、無的放矢。文化和旅遊部通過一系列程序進行審核,不合格的堅決重辦。四是注重對議案、建議和提案的成果轉化。舉一反三,不就事論事。對議案、建議和提案中提出的意見,分析可行性,把其轉化為政策。
原標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文化和旅遊部答記者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