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2020-12-24 內蒙古新聞網

  尼木雪拉藏紙是西藏傳統的三大藏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其製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藏香、雕刻並稱「尼木三絕」。圖為尼木雪拉藏紙製作者正在剝去草根外皮。記者王雨霏攝

  藏紙、藏戲、藏香、藏藥……

  曾幾何時,這些具有濃鬱高原色彩的非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總是有些神秘。但隨著這些年西藏不斷加大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的工作力度,諸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揭開了神秘面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澱、傳統文化的基因,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今年以來,西藏各級非遺戰線的工作人員積極克服疫情影響,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造性地開展西藏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度既定目標和任務。

  創新載體讓非遺「活」起來

  在每年的拉薩雪頓節,除人山人海的展佛盛況,最熱鬧的就是羅布林卡和宗角祿康公園進行的藏戲表演了。那幾天,來自民間的藏戲隊會在這些地方輪番表演自己的拿手戲。

  像藏戲隊一樣,西藏的縣區藝術團、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等充分利用文化遺產日和各種傳統節慶,認真組織開展非遺展演等一系列非遺宣傳和展示活動,使其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自治區文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非遺瑰寶的發揚光大,離不開宣傳推廣、互動體驗、展示展演。為了讓非遺『活』起來,今年以來,西藏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實際,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項目,因地制宜,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宣傳推廣系列活動達21場次,吸引8萬餘名觀眾,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各類活動共邀請20餘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宣傳報導,開展網絡宣傳70餘條次,點擊量達2萬餘次,向全區262萬手機用戶推送了主題信息。遺產日期間,舉辦的『西藏文化遺產主題圖片展』,吸引了3000餘人次參觀,讓觀眾零距離感受、感悟西藏文化遺產的魅力。」

  不僅如此,西藏還組織西藏優敏芭古藏香等14家工坊、企業、合作社的18家店鋪參加全國「非遺購物節」活動。通過「西藏非遺」「西藏群藝館」等公眾平臺推出《非遺購物節預熱·雪域非遺健康生活》系列圖文、西藏文化遺產主題攝影展、馬術表演和藏棋展示推廣、藏醫健康講座、非遺美食等影像視頻12條,轉載達70餘次,點擊量達2萬餘次,達到了「更新觀念、拓展載體、廣泛宣傳、鍛鍊隊伍」的預期效果。10月份,成功舉辦2020年藏戲演出季活動,由拉薩市、日喀則市等地8支民間藏戲隊350餘名民間藏戲藝人演出《蘇吉尼瑪》《頓玉頓珠》《卓娃桑姆》《曲傑諾桑》《白瑪雯巴》等8場傳統藏戲,每場演出時長約7小時,持續公演8天,吸引近2萬市民和遊客觀看,成為了古城拉薩文化旅遊新名片。組織各市地和代表性傳承人參加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線上、線下活動,使西藏非遺項目進一步融入全國非遺展示新格局。

  積極申報促進融合發展

  自治區文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關於開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遴選工作的函》的有關精神,我們緊緊圍繞工作理念正確、保護措施有效、保護成果顯著的申報要求,結合西藏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現狀,推薦遴選藏戲和藏族邦典、卡墊編織技藝(傑德秀邦典)為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西藏推薦的『西藏尼木:吞達村探索非遺扶貧之路』從全國179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實踐案例。」

  與此同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公約》的要求,今年以來,自治區文化廳還積極落實「藏醫藥浴法」申遺時的莊嚴承諾,並開展相關工作。與西藏藏醫藥大學聯合舉辦「藏醫藥浴法和全國名中醫旺堆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傳承」培訓班,來自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和各市地藏醫院部分業務骨幹100餘人參加培訓。

  推廣經驗夯實傳承根基

  用心扶貧,用行濟困。為進一步擴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覆蓋面,讓更多的群眾創收致富,區文化廳協調區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的通知》,指導督促各市地對符合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條件的企業、合作社開展摸底調研工作和相關掛牌事宜。截至2020年10月份,全區共設立非遺扶貧工坊108家,直接吸納171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人均月收入達3675元。不僅如此,為推廣尼木非遺扶貧工作經驗,舉辦了全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參訓學員達59人,其中非遺工坊負責人佔46%,建檔立卡貧困戶佔30%,對進一步提升非遺工坊負責人能力素質,助推工坊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治區文化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推動西藏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促進非遺+扶貧、非遺+旅遊融合發展。按照自治區文化廳年度工作計劃,區文化廳非遺處、區群藝館(區非遺保護中心)通過組織申報、主管部門初審、專家評審、實地考察、媒體公示等程序,評審公布30個項目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命名8個自治區非遺特色縣鄉村、75個第三批自治區非遺項目傳習基地,進一步夯實了西藏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基礎。

  回望過去,我們凝心聚力,步步精彩。展望未來,我們滿懷信心,砥礪前行。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無私支援下,在區黨委的團結帶領下,在全區各級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朵朵煥發旺盛生命力的「非遺之花」將在雪域高原處處綻放。(王雨霏)

相關焦點

  • 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
    8月26日,在西藏自治區丁青縣考察調研援藏工作的中國寶武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胡望明看望慰問武鋼集團青青教育的5名支教老師時,充分肯定了援藏支教工作——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如往年一樣,依然是精心挑選的園長、副園長、優秀教師以及年輕骨幹教師5人組成的青青教育第四批赴西藏丁青支教團隊,經過體檢、核酸檢測,克服高原反應以及長途跋涉的各種艱險,於8月4日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交流工作。丁青縣高度重視 細緻部署對接工作丁青縣教育局熱烈歡迎青青教育第四批支教團隊的到來。
  •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0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2019-03-23 11:57:27   來源:央視網
  • 人民西藏四十年:雪域高原上綻放的臺灣"紅珊瑚"
    中新社拉薩八月三十日電 題:雪域高原上綻放的臺灣「紅珊瑚」   中新社記者 張量   透明的空氣、純淨的陽光、變幻的白雲、五彩的經幡還有藏民虔誠、樸實的面容,這一切,對於臺灣女子李映蓉來說,就像是來自天堂的召喚。
  • 在雪域高原上書寫忠誠
    這裡是祖國海拔最高的地區,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佔全區總面積的85.1%,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氧氣含量的64%左右,這裡就是雪域高原、天上西藏。一年前,53名博士響應中組部、團中央的號召,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祖國海拔最高、條件最為艱苦的的雪域高原。一年間,他們把西藏當做家鄉,把西藏人民視為親人,在世界屋脊建功立業,發揮知識才能,把忠誠與擔當寫在了雪域高原上。
  • 「築夢教育·蒲江教師風採」⑧丨援藏教師李高強——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傲然綻放
    格桑花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格桑花」——李高強「援藏是我無怨無悔的選擇,願我的執著與真情,澆灌出大渡河峽谷裡最美麗的格桑花,願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綻放在雪域高原!」 在瀘定,李高強克服頭痛失眠等高原反應,堅守在雪域高原上,把教育的芳華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大愛培育著民族教育的格桑花!
  • 久美曲忠:格桑花在奮鬥中努力綻放
    久美曲忠說,她最喜歡的花是雪域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格桑花,它們在極端的環境中為夢想紮根,在平凡、堅韌、自強中奉獻芳香。久美曲忠是陝西藝術職業學院2017級播音與主持專業學生,曾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的她,也像一朵格桑花一樣在奮鬥中努力綻放——是解放軍叔叔救了我‍
  • 走進山南|皖藏情誼在雪域高原美麗綻放
    8月初,本網記者行程近5000公裡,翻越高海拔區域,走進山南市及三縣,進行了實地採訪拍攝,用圖文、視頻的方式記錄下我省援藏工作隊在抓項目、助脫貧、惠民生、促交流等方面的實際舉措與工作成效,以及山南地區人民生活、精神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呈現建設美麗西藏的安徽力量,見證皖藏情誼在雪域高原的美麗綻放。
  • 共同託起雪域高原明天的希望
    為了格桑花美麗綻放「格桑花開,漫山遍野的芬芳……我捂住胸口對望著西藏,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嚮往。」拉薩中學英語教師呂淑霞常常哼唱起這首《格桑花開》。20年前,她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後來到拉薩,成為一名中學教師。20年來,她毅然選擇堅守,紮根三尺講臺,在西藏各族學生中播撒智慧的種子。
  • 雪域高原的「心連心」晚會
    笑聲、掌聲不時震響在春意盎然的演播大廳,也迴蕩在雪域高原的城市夜空……立足青海,面向藏區,在交流碰撞中彰顯特色與魅力笛聲、鼓聲、鈴鐺聲,歡快的帶著濃鬱草原風情的音樂響了起來,30名玉樹地震之後出生的小朋友,手捧潔白的哈達和五彩的鮮花奔跑著上場了。
  • 雪域高原,「戰神」怒吼
    新疆軍區某紅軍團挺進雪域高原陣地前沿煙塵四起、炮焰熾烈一發發炮彈如離弦之箭將火力打擊區域定在了海拔4800多米的雪域高原發揮武器裝備最大性能,進一步探索高原高寒條件下
  • 普陀區青少年中心赴亞東送教交流,促優質教育理念「高原綻放」
    普陀區青少年中心赴亞東送教交流,促優質教育理念「高原綻放」 2020-08-28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01從五老峰下到雪域高原南強學子高原築夢西藏以其遼闊和神秘為人們所嚮往,雪域天堂不但吸引著無數慕名而來的朝聖者,同樣也湧現出一批批懷揣家國夢想、紮根西藏、建設邊疆的「實幹家」。幾十年來她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不負廈大人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光榮使命,為西藏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也為廈大學子在雪域高原的家國情懷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 邯鄲雞澤縣肖云云綻放在雪域高原的「椒鄉花」
    在別人眼中,那裡是祖國的邊陲,但在雞澤縣實驗中學教師肖云云的眼中,那裡是實現青春價值、奉獻自我的夢想之地。「高海拔條件艱苦,異客他鄉的思念,都是對一個人的考驗,但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黨員,應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肖云云說,在她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公益支教,去偏遠貧困的地方,給那裡渴求知識的孩子們送去希望,帶去溫暖。經過嚴格的篩選、體檢、審核,肖云云成為對口援藏團隊中的一員。
  • 援藏幫扶 雪域高原上的株洲「安吉拉」
    2017年5月,株洲市中心醫院的易新民、李立新、劉偉、符孝磊、紀青等5名黨員告別親友,踏上了雪域高原。為了按時參加組織生活,他們在扎囊縣人員醫院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在6月29日召開了第一次學習討論會。如何將援藏與黨建有機結合?成為他們討論的主題。很快,這群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有一次,沈添福過泥路、攀巖石到現場勘查,不慎從半山腰跌落,摔出去十幾米遠,休養了一周多又繼續投入工作。 「踏足雪域使,青春能幾時?西藏,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土地,一直是他的心之所向。「能夠帶著使命來到雪域高原,我覺得特別幸運,特別感謝組織的信任。」2018年10月,沈添福被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選派為該公司第三批援藏幫扶人員,開啟了一段別樣的人生體驗。
  • 雞澤教師肖云云:綻放在雪域高原的「椒鄉花」
    別人眼中的祖國邊陲,在雞澤縣實驗中學教師肖云云眼中是實現青春價值、奉獻自我的夢想之地。「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奉獻。這3年來,我付出很多,但收穫更多。」9月4日,援藏支教結束的肖云云說。不忘初心,尋夢邊陲2017年暑假,雞澤縣實驗中學傳達了河北省教育廳關於選派教師對口援藏的文件,黨員肖云云第一個報了名。
  • 情藏雪域;質勝蓮花——楹聯同題:雪蓮 陶大明主評
    米寬魯  山東泰安正緣風雪冰霜之砥礪;才得清純芳潔之婧康。 王繼榮  黑龍江哈爾濱孕日月精華,植懸崖,藥中貴品;擁容姿秀麗,居雪域,花裡奇珍。 李秀卿  河北曲陽天山極品;雪域精英。 侯偉鵬  湖南岳陽天山生瑰寶;雪域吐芳華。 黃京生  河北廊坊寒地奇花,婷婷玉立迎風雪;高原傲骨,款款情深濟世人。 郎紅文  河北廊坊冰魂雪魄韻如仙,玉體何妨群卉豔;淡雅清新肌似絹,素心不畏峭崖寒。
  • 一份來自雪域高原的感謝信
    一份來自雪域高原的感謝信 2021-01-06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雪域高原守護藏文古籍
    在西藏自治區,一批古籍普查工作者走遍雪域高原,遍訪大小寺院,他們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在雪域高原守護藏文古籍(文化脈動)新發現的元代刻經。資料圖片志願者在整理登記古籍。「我們去做古籍普查的過程也是宣傳黨和政府政策的過程,我們通過實例告訴僧人和群眾,為了保護藏族文化,黨和政府每年花了多少錢、辦了多少事,是怎麼克服困難修復破損古籍的。現身說法的效果非常好,現在不少地方的寺院聽說我們來了,主動把書搬運過來,請我們鑑定。」才洛琪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