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多數人印象裡的西藏,地廣人稀、略帶荒涼,但真正走進西藏,會發現西藏的生機勃勃並不輸任何一個地方。特別是安徽對口支援的山南市,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山南是指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中遊橫貫的山南北部,留下了富饒的雅礱河谷平原,這裡又被稱為「藏南谷地」。
安徽省自2002年開始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及錯那、措美、浪卡子三縣。8月初,本網記者行程近5000公裡,翻越高海拔區域,走進山南市及三縣,進行了實地採訪拍攝,用圖文、視頻的方式記錄下我省援藏工作隊在抓項目、助脫貧、惠民生、促交流等方面的實際舉措與工作成效,以及山南地區人民生活、精神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呈現建設美麗西藏的安徽力量,見證皖藏情誼在雪域高原的美麗綻放。(記者 劉玉才、袁江凱、朱曉桐)
8月7日,航拍在措美縣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藍天與綠草相映,羊群如珍珠散布。為更好的發展山南畜牧養殖業,助力當地農牧民脫貧增收,2017年安徽援藏工作組投資99.92萬在山南市措美縣乃西鄉具巴村開展綿羊短期育肥項目,項目以「基地+援藏+貧困戶」的經營模式運營,利益共享,貧困群眾享受入股分紅,同時吸納就業,達到雙贏的目的。
8月6日,安徽省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領隊、山南市人民醫院院長吳曉莉一行來到山南市曲卓木鄉塔噶村,為7歲的藏族「補」心女孩扎西白珍進行複診。兩年前,安徽省援藏醫療隊下鄉義診時來到這個村裡,發現了患嚴重心臟病的5歲的藏族女孩
8月8日,航拍位於浪卡子縣打隆鎮的邊境小康村蕪湖園。這裡平均海拔接近5000米,與印度、不丹接壤,距離最近的邊境線不足20公裡。2019年,由安徽省計劃外投資1500萬元支持建設的浪卡子縣打隆鎮小康村一期6個居委會,新建的166戶住房、風貌改造的300戶住房已全部完工,當地農牧民群眾已全部搬遷入住。
8月4日,安徽省「組團式」教育援藏隊員、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校長李敏在給學生介紹高考志願填報事項。安徽省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進藏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立足現狀,放眼未來,提出山南二高的三年發展規劃和願景,努力為高校輸送更多優秀人才,精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構築具有完善的、個性化的、藏民族特色的學校教育管理體系。
8月6日,航拍山南市錯那縣勒布溝麻瑪鄉小學的秀麗風光。這是一所位於中印邊界的門巴族小學,群山環抱,平均海拔2800米,目前在校學生有27人。2016年安徽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組進駐錯那縣,立刻將改造麻瑪鄉小學放在了工作日程上,投資1014.1萬元,對原有的教學樓、宿舍樓、功能樓進行修復裝修,新建了體育場、鍋爐房、職工之家。
8月7日,山南市措美縣農業農村局副主任楊國強(右一)給當地農戶傳授西瓜種植技術。措美縣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自然環境惡劣、溫差很大,全縣無法露地生產蔬菜瓜果,瓜果蔬菜靠外地供應。2019年3月,安徽省六安市計劃外援藏項目投資1400餘萬元建成六安·措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如今,200多種瓜果蔬菜在這裡生長蔓延。
8月7日,航拍安徽對口支援的山南措美縣當許20MWp大型併網光伏電站。該光伏電站由國家出資2.429億元建設,充分利用當地可再生資源,不僅解決農牧民群眾就業,還促進農牧民增收,同時充實該縣的電力供應,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8月4日,安徽省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員和當地醫生一起為骨折患者會診。 2015年,安徽省醫療隊開始實施「組團式」援藏,全力支持山南市醫院各個科室建設,確定了「院包科」「師帶徒」的幫扶機制。由省內的一家醫院為牽頭單位,全方位支持山南市人民醫院的一個科室。今年6月份,在安徽省援藏醫療專家幫助下,骨科獨立病區在山南市人民醫院率先建立,一時間「山南也能做骨科手術」的好消息在當地廣為流傳,獲得了群眾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