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佛光閃閃的雪域高原,三兩步便是近在咫尺的天堂」,走過丁真心目中最美的世界理塘,打卡倉央嘉措摯愛之地,或多或少領悟到這世間最美的情郎說的「仙羽如雪暫徘徊,欲將此身借翼載。不學令威控鶴去,理塘相見即歸來。」句中的意境,帶著對理塘的不舍,懷念當地藏民眼中的清澈,再度啟程在川藏線上一路向南,下一站:山南。
在川藏線一路向南,感受咫尺天堂的風景
告別潔白的理塘,在短暫的思念過後,還是慢慢調整了思緒,再度啟程,別人是一路向西,而我則是在川藏線上一路向南,這一次的目的地說實話我選擇的時候,只是感覺名字普通的同時又值得反覆揣摩,山南,南山之南,就像那首動人的民謠「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或許現在的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四季如春,而我在「世界屋脊」上一路馳騁。
山南是打開西藏的一魂門
山南,乍一聽還會以為是江南水鄉中的哪處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地,你很難想像著這個地方身處「世界之巔」,這裡沒有小橋流水人家,只有粗獷的原野雪山,位於聖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南,距離拉薩大約有150多公裡,北邊就是藏區首府拉薩,西接日喀則,南與印度、不丹接壤,有著長達600多公裡的邊境線,這裡的自然風光神秘絕美,潔白的雪山、湛藍的湖泊風光自成一派。
不同於拉薩的人盡皆知,山南仿佛就像還未曾走紅的理塘一樣,世人來西藏旅行只知拉薩、日喀則、林芝、阿里,這條「洗滌心靈的朝聖之路」上對於山南隻字未提,使得這裡似乎陷入了「千年古廟映崇崗,寂寂空庭草樹荒」的境地,你可曾知道山南才是藏文化的發源地,對於想深入了解西藏歷史文化的人,我格外推薦來山南,這裡就像了解西藏歷史的大門,可以帶著你直達西藏靈魂深處。
初見莊重桑耶寺,邂逅世紀宮殿雍布拉康
在山南當地的孩童口中傳頌著這麼一句歌謠,「地方莫早於雅礱,農田莫高於澤當,藏王莫早於聶赤贊普,房屋莫早於雍布拉康。」山南沒有浮華瑰麗的建族,只有西藏歷史上第一塊農田、第一個村莊、第一位贊普、第一座宮殿,種種事跡足以證明山南在西藏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因此我決定山南第一站就是去感受歷史厚重的桑耶寺。
平均海拔在3656米的桑耶寺與理塘「差不多高」,還好這一次備著氧氣瓶和紅景天,沿途的高反並沒有多大阻礙,來到這座始建於公元八世紀吐蕃王朝時期的寺院,撲面而來的氣息帶著高原地區特有的一絲冰冷和一股莊重肅穆,桑耶寺是藏傳佛教歷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相傳是由藏王赤松德贊從印度請來蓮花生、寂護高僧創立。
桑耶寺很大,除了位於寺院正中的烏策殿,周圍的四大殿和四色佛塔分別位於不同方位,按照佛經中「大千世界」的結構布局,這樣的設計具有特殊意義。桑耶寺建成後,使佛教教義中世界的構想,具體呈放在 西藏 大地上,從其壁畫上,也給信仰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整個世界模型的完整形象,藏傳佛教寺廟的建築也是以修建桑耶寺而始。
我還想看看寺院喇嘛熱火朝天的辯經大會,可惜來得不是時候,恰好遇到散場,也看到眾多穿著西藏特色的紅衣喇嘛,還看到辯經場裡整齊擺放的經書和依次脫落的紅袍,虔誠且正式,看過桑耶寺便去下一站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就是一座藏王建造的宮殿,在山腳下虔誠的仰望,依稀能看到陽光從宮殿後面穿透過來,映照著雍布拉康,散發著想和而神秘的力量,上去的路上也是需要爬山,途中還看到身著紅衣的藏民也在奮力攀登,伴著高原的陽光,走進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雍布拉康,只剩下一座古碉樓,規模上雖與同是山崖式建築的布達拉宮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卻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也是西藏山崖式寺廟建築的雛形。
另外在西藏的寺院或者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地方,似乎順時針走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主樓圍牆外設置著成排的轉經筒,經筒上的香布被風拂過,跳躍擺動,與被推動的經筒一起,為這端莊穩固的碉樓增添幾分靈氣,聽著隱約傳來的誦經聲和敲鐘聲,再放眼這邊潔白的天氣,心靈在這一刻仿佛被洗滌得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