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心連心」晚會

2020-12-19 青海日報

「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瑪清澈、醇厚而又溫暖的嗓音讓人感受到猶如大提琴般委婉悠遠的聲樂之美。

青海歌手謝旦用一曲《回家過年》表達內心的愛戀與深情。

原創舞蹈《和美青繡》中,一群身著粉色與藍色紗衣的年輕繡娘用輕柔曼妙的舞姿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新生活的展望。

一曲西藏朗瑪《雪域新年》以竹笛、六弦琴和藏鼓的器樂方式為觀眾展示出傳統文化的迷人風採。

流光溢彩的舞臺上,五位主持人身著華美的藏裝,分別用衛藏、康巴、安多三種藏語方言主持晚會,那鏗鏘的語調、幽默的風格、溫暖的笑容,讓演出現場熱鬧起來。(圖片均由才項攝)

「美酒迎來春天的陽光,哈達送去新年的祝福,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新年好!」

2019年12月15日,高原冬日的夜晚寒意襲人,青海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裡卻是一派溫煦的春日景象:璀璨的燈光,歡快的音樂,踢踏的舞步,動人的舞姿……

隨著《青藏春謠頌盛世》的出場,青海廣播電視臺安多衛視2020藏曆金鼠年文藝晚會《新春的頌歌》拉開了序幕。

觀眾席上坐滿了身著節日盛裝的藏族同胞,連狹窄的走廊也擠滿了遠道而來的觀眾朋友。笑聲、掌聲不時震響在春意盎然的演播大廳,也迴蕩在雪域高原的城市夜空……

立足青海,面向藏區,在交流碰撞中彰顯特色與魅力

笛聲、鼓聲、鈴鐺聲,歡快的帶著濃鬱草原風情的音樂響了起來,30名玉樹地震之後出生的小朋友,手捧潔白的哈達和五彩的鮮花奔跑著上場了。那純真的眼眸、稚嫩的歌聲、歡快的舞姿,叮噹作響的腳鈴聲讓演出現場登時沸騰起來……孩子們獻上的是少兒舞蹈《來自新玉樹的祝福》,他們要伴隨新年的陽光,將內心最真摯的祝福送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以此表達玉樹各族人民對黨和政府、對全國人民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穿著簇新藏裝的宗者和老伴拉布為孩子們熱情地鼓掌。宗者今年69歲,是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公安戰線一名退休老民警。離開演還有兩個多小時他就和老伴早早趕到了晚會現場。說起一年一度的藏曆新年文藝晚會,老兩口讚不絕口:「我們特別喜歡安多衛視的藏曆新年文藝晚會,幾乎每年的藏曆新年都會在電視中一遍又一遍地看。今年終於要到了演出現場的節目票,真是大飽眼福了。回去以後還可以向老夥伴們好好說道一番呢。」

作為全國唯一使用藏語安多方言播出的上星電視頻道,安多衛視如今已成為國內外觀眾了解藏區的重要窗口。從1989年錄製第一臺晚會《剛堅巴的風採》到現在,安多衛視的藏曆新年文藝晚會已經辦了30屆。由於晚會在內容上貼近群眾生活,在藝術形式和藝術趣味上符合藏族群眾的審美心理和欣賞習慣,因而為群眾所喜聞樂見,以至成為省內外電視觀眾期待值最高的晚會之一。每年的藏曆新年文藝晚會都是廣大藏族群眾翹首盼望的節日文化大餐。

瞧,流光溢彩的舞臺上,五位主持人身著華美而又時尚的藏裝,分別用衛藏、康巴、安多三種藏語方言主持晚會,那鏗鏘的語調、幽默的風格、溫暖的笑容,讓演出現場熱鬧起來。

一曲傳統獨唱《皎潔的月光》為觀眾送來寧靜與美好,一曲西藏朗瑪《雪域新年》又以竹笛、六弦琴和藏鼓的器樂方式為觀眾帶來了沉醉與流連……

著名歌手降央卓瑪一出場,那溫暖寬厚的歌聲、端莊大氣的颱風,頃刻間讓觀眾朋友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氣場。作為多次參加安多衛視春晚演出,並從這個舞臺走向全國的歌唱家,降央卓瑪此次帶來了新歌《聖潔的土地》。那清澈、醇厚而又溫暖的嗓音,那猶如大提琴般委婉悠遠的曲調,讓人感受到了青海大地的四季芬芳,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的遼闊壯美,也感受到了藏家兒女心中綿厚的情與愛……

歌聲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跟隨樂曲搖擺起來。

從安多的酒麴、則熱到玉樹的卓舞;從甘南舟曲、迭部的民歌到迪慶、昌都的弦子熱巴;從拉薩的朗瑪堆諧到阿里的彈唱,呵,藏民族文化藝術中的各類奇珍異寶爭相湧來,令人目不暇接。

來自康巴衛視的藏語女主持人啟米翁姆告訴筆者:「每年安多、衛藏、康巴三個藏語臺都會分別舉辦藏曆新年文藝晚會,這是全藏區藏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展示平臺,匯聚了很多藏文化的精華。可以說,藏曆新年文藝晚會就是藏族人民的一次盛大節目。作為晚會主持人,我感到特別榮幸,也特別高興,衷心地希望晚會越辦越好!」

西藏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邊巴次仁正在利用節目間隙默記臺詞,他不無感慨地說:「我們的晚會就是藏區群眾春節期間的精神食糧。它的包容性很強。您瞧,我來自西藏,還有來自四川、甘肅、雲南和青海的230多名專業演員和民間藝人,都在今晚同臺演出,陣容強大著吶。」

作為東道主的安多衛視女主持人拉毛更是興奮:「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晚會內容更為豐富,既有傳統藝術,又有現代歌舞的完美呈現。不少節目都令人眼前一亮。」

演出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會心的笑聲。

來自青海的扎西朋達、雲南的扎西措姆、西藏的羅珍和普旦增這四位高音歌唱家,用藏漢雙語同唱《我和我的祖國》。他們以渾厚寬洪的嗓音共同演繹著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動人旋律,他們的身後,青海的各民族舞者正和著歌聲翩翩起舞……

五彩的燈光讓晚會變得更加璀璨迷人,歌聲、彈唱越發悠揚、激越,臺上、臺下融為一體,演播廳溢滿了喜慶與歡樂。

80後執行總導演才秀太看上去成熟而穩重。說起為這臺晚會奔波的日日夜夜,他感觸頗多:「從8月份徵集節目開始,好像就沒有閒過。我們的原則是立足青海,面向整個藏區。在突出安多特色的同時,更強調包容性和代表性。無論是主持人還是演員,都是從藏區的優秀節目和優秀代表中挑了又挑,選了又選,努力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發掘傳統文化,傳承民族血脈,讓民族民間文化閃耀溫暖而智性的光芒

格薩爾劇選段 《查墨嶺迎新春》一上場,那嚴整的隊列、亮麗的服飾和氣勢磅礴的音樂就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隨著音樂的推進,我們仿佛看到了格薩爾王帶領隊伍南徵北戰的英勇無畏,史詩中絢麗多彩而又神秘莫測的古老畫卷被緩緩打開。在藏地廣為流傳的格薩爾唱段一時間響徹演播廳內外,源遠流長的史詩就這樣與玄幻綺麗的現代舞臺交相輝映。悠久的民族歷史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元素遂被一一調動。這是史詩與藝術的碰撞,更是傳統與現實的交融。

多聲部民歌合唱《高原抒懷》,是一曲通過美聲多聲部改編的草原傳統歌曲。勒格加、仁考、達布三位著名的原生態歌手,加上第二屆藏族原生態民歌大賽一等獎得主切江加,四人聯袂登臺。他們以行雲流水般的嗓音向觀眾訴說著永不過時的經典,那精湛的演唱和出眾的才華將一首傳統民歌演繹為天籟之聲。它讓傳統歌曲煥發了異彩,也讓傳統與現代瞬間接軌。

非遺項目則柔,是流行於青海境內的一種以舞伴歌的表演形式。作為則柔表演的《帽子諧曲》,在歡快、輕鬆的音樂聲中,男人們翩翩起舞,並將手中的禮帽相互傳遞、旋轉,那風趣、幽默的場景,令人忍俊不禁。

在這些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充滿草原芬芳的節目中,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生機和力量。正如安多衛視總編室主任索南仁青所說:「晚會的舉辦不僅豐富了電視螢屏和藏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挖掘、搶救和整理藏族民族、民間文化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36歲的南卡作為參加晚會的新人,是安多彈唱組合中的歌手之一。在舞臺上,他彈著扎木念,甩著帥氣的黑髮,顯得陶醉而又忘情。可到了臺下,說起春晚的錄製,他卻變得有些拘謹:「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安多衛視的春晚,也是第一次登上這麼大的舞臺,感覺特別高興。我是一個牧民,我喜歡彈唱。彈唱 『扎木念』在我們那裡有很深厚的傳統,有老一輩傳下來的很多曲子,也有我們自己創作的。我就寫過《雪域之子的祝福》《牧人之子》等曲子。我的兒子也特別喜歡彈唱,還在全省的少兒彈唱大賽中獲過獎呢。我希望安多地區的彈唱被更多的人喜歡。」執行總導演才秀太笑著向筆者解釋:「晚會注重以民間、民族傳統為主,力圖突出藏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特色。還想儘可能地推出一些新人,給予他們機會,讓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賡續傳承。可以說,這也是我們晚會多年來一直秉持的宗旨。如今蜚聲歌壇的藏族歌手容中爾甲、亞東等都是從安多衛視藏曆新年文藝晚會中被廣大觀眾所認可和接受,進而走向全國的。」

安多衛視總監洛加才讓對藏曆年文藝晚會一往情深,他告訴筆者:「安多衛視藏曆年文藝晚會,被譽為藏語電視的 『心連心』節目。它既促進了藏區文化娛樂的健康向上,又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既密切了黨群關係,又活躍了基層的精神文化生活;既鍛鍊了電視文藝創作隊伍,又豐富了藏語螢屏。它已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在挖掘、搶救和繼承民族民間文化方面,顯現出了重大而又深遠的意義。」

是的,一臺藏語春晚,對於豐富藏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掘、弘揚藏族傳統文化,進一步推進民族文化藝術守正創新,確實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些守在演播廳大門前、來自不同地方的藏族群眾以他們頂風冒寒的行動,為晚會做了最好的宣傳:藏曆年文藝晚會分明就是一場藏族文化的盛宴,是藏族群眾的嘉年華與「心連心」晚會。

提升品格,搭起經典化與傳播力之間的橋梁,讓傳統藝術散發時代的芬芳

帥氣俊朗的完瑪三智深情演唱著尼瑪樂隊的原創作品《遠嫁的姑娘》,歡快之中彌散而出的淡淡憂傷,讓一首家喻戶曉的情歌愈發動人。完瑪三智在藏區擁有廣泛的聽眾,他那充滿張力、略帶沙啞而又富有磁性的聲音總是令人著迷。在他的音樂中,你會感受到藏樂的高亢,也能體味到現代音樂的流行元素。作為年輕的藏族音樂人,他用現代化的樂隊演繹藏式歌謠,為它們注入世界性的審美因子,也以民族與流行的融合成就一首首新的藏式情歌。

專程從同德趕來現場觀看節目的索南昂傑和冷布扎西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們輕聲哼唱著完瑪三智的演唱曲目,那份熟稔、那份自如,完全表達了他們對這位藏族歌手的由衷喜愛。

「紡錘軸是紅檀木,紡錘便是天藍玉,右轉便是黃色金,左轉便是白色銀,經線緯線之間,姑娘次仁措姆,織了五色彩虹,圓了甜蜜愛情……」一群身著粉色與藍色紗衣的年輕繡娘們用輕柔曼妙的舞姿營造出水波蕩漾的感覺,用歡快優美的律動表達著她們內心的喜悅。「根根絲線,閃耀吉祥光芒。雙雙巧手,繡出美好生活。種種繡法,傳承千年技藝。」原創舞蹈《和美青繡》擷取我省漢、藏、蒙古、土等民族民間舞蹈動作及其內涵,在群舞的基礎上,用生動的故事加以點綴,形成舞蹈抒情與敘事的有機結合。舞者在歌舞中發現自己也完成自己,同時還將我省各民族繡娘和諧共生,青繡文化各美其美,各民族文化美美與共的藝術之美盡情呈現給了觀眾。

青海本土音樂人謝旦一上臺,就引來了歌迷的一片叫好之聲。「這世界/大路小路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這條路的那頭/牽著父母的心/連著兄弟姐妹的情//路/伸向遠方/路/伸向天際/」一把樂器,一個人,一腔情懷。謝旦就這樣用為他量身打造的歌曲《回家過年》表達著內心的愛戀與深情。那份繾綣迴蕩在演出場地,也迴蕩在聽者心頭。來自青海師範大學化學系的扎西卓瑪是從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入師大的。她興奮地告訴筆者:「我就是為了聽謝旦老師的歌才到這裡來的。託了許多人,好不容易才弄到這張門票。謝旦是我們果洛人的驕傲,他的歌唱得特別美,讓你一聽就忘不了。他過去在果洛當老師的時候就唱,我們學生最愛聽他唱。」

藏區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曼拉傑甫以脫口秀方式表演了藏語秀《刷屏時代》,那風趣和幽默引發了觀眾的熱烈鼓掌和捧腹大笑……

收穫是對付出最好的回報。這些年來,安多衛視策劃拍攝的多臺藏曆新年文藝晚會問鼎全國文藝星光獎、中央電視臺春節優秀節目展播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作品「駿馬獎」、青海省文學藝術獎等國家級、省部級大獎。就如同《和美青繡》是要串起散落在青藏高原的一粒粒繡品珍珠那樣,這樣一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晚會,也充分顯示了節目舉辦者想要採擷珍珠編織項鍊的初心與勇氣。在這些多姿多彩、具有濃鬱民族、地域特色的節目中,我們聽到了藏民族與世界的對話,也看到了安多衛視人為挖掘、保護、傳承、創新民族民間藝術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萬物蘇萌山水醒。又一個美好的春天就要來到了。讓我們像主持人一樣,用藏語向所有人道一聲:「洛薩扎西德勒(新年好)!」

作者:王麗一 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焦點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2019-03-23 11:57:27   來源:央視網
  • 在雪域高原上書寫忠誠
    這裡是祖國海拔最高的地區,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佔全區總面積的85.1%,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氧氣含量的64%左右,這裡就是雪域高原、天上西藏。一年前,53名博士響應中組部、團中央的號召,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祖國海拔最高、條件最為艱苦的的雪域高原。一年間,他們把西藏當做家鄉,把西藏人民視為親人,在世界屋脊建功立業,發揮知識才能,把忠誠與擔當寫在了雪域高原上。
  • 雪域高原,「戰神」怒吼
    新疆軍區某紅軍團挺進雪域高原將火力打擊區域定在了海拔4800多米的雪域高原發揮武器裝備最大性能,進一步探索高原高寒條件下
  • 一份來自雪域高原的感謝信
    一份來自雪域高原的感謝信 2021-01-06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有一次,沈添福過泥路、攀巖石到現場勘查,不慎從半山腰跌落,摔出去十幾米遠,休養了一周多又繼續投入工作。 「踏足雪域使,青春能幾時?「能夠帶著使命來到雪域高原,我覺得特別幸運,特別感謝組織的信任。」2018年10月,沈添福被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選派為該公司第三批援藏幫扶人員,開啟了一段別樣的人生體驗。
  • 張婕:在雪域高原播撒「美」的種子
    在雪域高原的日子裡,張婕用智慧和心血譜寫了一曲漢藏情深歌,以實際行動贏得了藏族師生的尊敬,為雪域高原增加了一抹溫暖的色調。「畢竟是西藏高原地帶,說完全不需要適應新的環境也是不可能的。」張婕說,剛去的兩周除了克服各種高原反應外,還要添置各種防紫外線的物品,更讓張婕害怕的是當地的野狗,為此,她還專門購買了一輛電動車,防止上學路上被野狗襲擾。
  • 特寫:雪域高原的「馬鹿天使」
    新華社拉薩11月5日電 題:特寫:雪域高原的「馬鹿天使」新華社記者黃浩銘、趙久龍深秋時節,藏東高原的連綿高山已被皚皚白雪覆蓋。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長毛嶺鄉普窮村,原本水草豐美的草場已是一片金黃。
  • 西藏察隅僜人文化: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風情」
    西藏察隅僜人文化: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風情」 2017-04-0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中新社林芝4月4日電 題:西藏察隅僜人文化:雪域高原的一抹
  • 不止於攀巖、登山、自行車 雪域高原漸成「戶外天堂」
    雪域高原美景新華社拉薩5月3日電(記者黃興 曾濤)桑通草原翠綠欲滴2日,由工布江達縣主辦的「百人徒步新措」活動舉行,全國逾百名遊客領略了「雪域江南」的秀美風光。同日,在巴松措景區,第五屆環巴松措山地自行車越野競速賽落下帷幕,國內外超百名自行車手參與了這場高海拔自行車競賽,其中不乏國內頂尖業餘車手。
  • 援藏幫扶 雪域高原上的株洲「安吉拉」
    2017年5月,株洲市中心醫院的易新民、李立新、劉偉、符孝磊、紀青等5名黨員告別親友,踏上了雪域高原。為了按時參加組織生活,他們在扎囊縣人員醫院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在6月29日召開了第一次學習討論會。如何將援藏與黨建有機結合?成為他們討論的主題。很快,這群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西藏,雪域高原上的神奇土地,與廈門的海島景致風格迥然。像是兩種對比強烈的畫風,一個是雄渾廣袤的豪放邊塞,一個是浪花飛舞的清新都市;一邊是最美校園裡求知若渴的朗朗書聲、青春芳華,一邊是青藏高原震撼心靈的天高地廣、雪山冰湖。正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遙相呼應著彼此的熾烈濃情。
  • 茜茜的Vlog | 快來長沙博物館 推開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
    (快來長沙博物館,推開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視頻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攝製)(來自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17-20世紀的233件<套>裝飾物品與宗教用品,為星城市民打開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
  •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四川閬中! 日前,中國青年報的一條抖音視頻火遍大江南北,西藏軍區高原戍邊模範營的
  • 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
    8月26日,在西藏自治區丁青縣考察調研援藏工作的中國寶武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胡望明看望慰問武鋼集團青青教育的5名支教老師時,充分肯定了援藏支教工作——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如往年一樣,依然是精心挑選的園長、副園長、優秀教師以及年輕骨幹教師5人組成的青青教育第四批赴西藏丁青支教團隊,經過體檢、核酸檢測,克服高原反應以及長途跋涉的各種艱險,於8月4日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交流工作。丁青縣高度重視 細緻部署對接工作丁青縣教育局熱烈歡迎青青教育第四批支教團隊的到來。
  • 東風8B高原型「雪域神舟」,最終還是沒有成為青藏鐵路主力機車
    由於當時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等單位在進行青藏鐵路格拉段設計時,客、貨運機車的初步選型是按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的東風11型、東風8B型機車為基礎進行,青藏鐵路高原內燃機車的研製任務最終落在戚墅堰廠。早於2001年1月,戚墅堰廠已經開始對高原內燃機車進行調研、設計,並於2002年3月完成了技術設計。
  • 共同託起雪域高原明天的希望
    而在整個雪域高原,教育系統有教職工65098人,他們像高原的陽光一樣熾熱和清澈,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幫助西藏學生成長發展的幸福格桑花綻放盛開。今日的雪域高原雪域高原,處處書聲琅琅書聲朗朗,桃李芬芳。回望民主改革前,佔西藏總人口95%的農奴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以上。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在全國率先實現學前教育、城鄉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小學淨入學率99.71%,初中毛入學率102.8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7.65%。
  • 雪域高原上的「菩薩兵」
    列印 關閉  在中國地圖上,你會發現我國西南部一大片醒目的用青紫色標註的區域——那就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橫亙著連綿不絕的雪山,流淌著世界上最美麗壯闊的江河。然而半個世紀前,這片神秘土地上的人們仍然重複著祖先刀耕火種的生活,整個社會仍然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原始圖畫之中。
  • 蘇寧物流甘孜服務記:讓便捷生活走進雪域高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蘇寧物流甘孜服務記:讓便捷生活走進雪域高原 小麥色健康光澤的皮膚、小鹿般溫柔的眼睛、天然純真的笑容康巴少年丁真走紅網絡後,全國粉絲紛紛給他寄出各種書籍和禮物,他的家鄉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一時間也成為快遞湧入的熱門區域。
  • 「非遺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記者王雨霏攝  藏紙、藏戲、藏香、藏藥……  曾幾何時,這些具有濃鬱高原色彩的非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總是有些神秘。但隨著這些年西藏不斷加大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的工作力度,諸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揭開了神秘面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澱、傳統文化的基因,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 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迎來一場集體生日會
    自製生日蛋糕最暖心。  「生日快樂!」  1月1日,正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駐訓的新疆軍區某合成團的12名戰士迎來了不一樣的新年第一天。  中午1點半,在一間保溫板房內,記者看到,不大的空間被一個個彩色氣球、一條條彩帶裝點得五彩繽紛、喜氣洋洋,桌上的電視屏幕裡滾動播放著生日歌和一段段溫馨的生日祝福視頻。原來,這是該團在給12名1月份出生的戰士過集體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