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比許多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更依賴國際教育產業的收入,但隨著中澳兩國關係急轉直下,澳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悲觀,實際上即使疫情過去,今年中國留學生赴澳的人數也會比往年下降不少。
過去教育產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產業,但今年以來澳高校面臨艱難時刻,一些大學開始減薪、裁員。據澳大利亞大學聯盟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澳最著名的8所大學將裁員6700個崗位,此外在40所大學中,有7所大學被認為極有可能破產。
澳大利亞的留學教育的主要貢獻者一直都是中國留學生,相比赴英留學難,赴美留學貴,澳大利亞是折中選擇,當然如果能被澳8所頂級院校錄取同樣具有含金量,但根據2019年相關數據,去年中國內地在澳留學人數26.1萬人,除了去頂級學校留學的人員外,其餘的去什麼樣的大學其實並不難猜。
澳大學為求存變賣資產
不過得益於中國留學生的赴澳熱情,澳大利亞的國際教育一直能夠為政府提供可觀的財政收入,同樣的這些留學生也是一些學校維持運轉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據澳統計局數據,在2018年至2019年,國際教育為澳經濟貢獻376億澳元(折1847億元人民幣),2019年中國赴澳留學人數佔澳國際學生的27.3%,高出排在第二的印度留學生接近1倍。
為應對今年國際生源減少的情況,一些大學已經採取了非常措施,比如減薪、裁員,甚至有兩所大學已經宣布要變賣資產,皇家墨爾本大學和斯威本科技大學表示將出售位於墨爾本市區的樓產以度過當前危機。
為了減輕疫情下對該國留學教育產業的衝擊,澳政府已經大開方便之門,澳政府宣布將於9月開闢留學生特別入境通道,第一批預計有300名留學生被特許入境。不過300名留學生對該國的留學教育行業而言依舊是杯水車薪。
少了中國留學生,澳教育行業損失慘重
有澳國際教育方面的人士預測,留學生流失將在未來幾年持續造成損失,預計將達到316億澳元(折1560億人民幣)。
實際上除了疫情,隨著中澳兩國關係惡化,中國文旅部和教育部先後發出預警,在大環境的變化下,有外出留學需求的人員不得不做出慎重考慮,澳大利亞當前包括政府、社會對華態度都十分不友好,這時候依舊「頭鐵」選擇赴澳,出於個人選擇多說無益,但風險也需要好好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