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太陽相遇大概需要多久?

2020-12-16 天文在線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繞太陽運行,我知道它最終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入並擊中它。地球撞到太陽需要多長時間? 我想它開始會先慢慢走,然後再加快速度。

地球撞擊太陽大約需要兩個月(是的,你是對的,一開始它只會慢慢的移動,並在繼續下降的過程中加速)。

我是怎麼得到這個數據的?這裡有三個方法可以得到答案:第一種是精確的計算它(它很長,很無聊而且涉及到微積分學),另一個是涉及到物理軌道的整潔技巧(會在下面進一步解釋)。第三種是做所謂的「封底」或「數量級」估計,你可以使用直覺對這個問題做一些簡化,這樣你就可以在不使用任何亂七八糟的數學知識的情況下大致猜出答案。

信封背面的估計值一直被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像許多其他情況一樣),信封背面的估計值做得非常好!因此,我認為有必要詳細討論一下。

最簡單的估算方法就是列出所有可能影響問題答案的因素。就像我舉的一個愚蠢的例子,大多數人很容易想到一些不會影響答案的事:六個月前新澤西州的中獎彩票號碼,地球開始下降,瑞士的天氣會是怎樣的,等等!但是有幾件事可以說是能影響到答案的,其中包括地球和太陽的某些屬性,以及拉動地球的引力。所以我們要為這些事理一個單子。(如果你自己想嘗試一下,在進一步閱讀之前,請列出一些清單。)

這裡有兩件很明顯的事需要列出清單:

太陽的質量(我們可以叫做M);如果太陽假設變得更大,它在地球上的引力會更強而地球則需要短時間內下降。已知太陽的質量約為1.99 x 10^33克。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我們稱之為R);假設這個距離增加了,那麼地球在撞擊太陽之前會有更遠的距離,因此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落下。已知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1.50 x 10^13釐米。

第三件事情影響了問題的答案,儘管如果你沒有物理背景,這件事也不會那麼明顯:

牛頓引力常數(我們稱之為G);這是宇宙的物理性質,它決定了重力與其他力相比的強度。實驗上知道它的值為6.67 x 10-8(以「每平方釐米的平方釐米/克的立方」相當有趣的單位)。 可以肯定地說,在任何涉及重力的物理問題中,G都會在某個地方彈出,因此我們將其包含在此處。

除了上述三個數量(M,R和G)之外,您還能想到其他可能影響問題答案的方法嗎?我不能!在文章的底部,我會提到其他幾種可能性而且會解釋它們為什麼不重要,但是就現在而言,足以說明我們僅使用這些可能性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地球撞擊太陽所需的時間 三個數字。

封套後面的計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旦你確定了重要的量,你就差不多完成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最終答案必須具有時間單位(例如,秒,分鐘,月等),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種方法,將m(有質量單位)、r(有距離單位)和g(有「距離立方/時間平方/質量」單位)進行數學組合,從而給出時間單位,因為我們正在尋找的最後一個公式必須把這三個量以這樣的方式結合起來,得到一個有時間單位的答案。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嘗試的使用這三個數量,試著找到給出時間單位的公式。這可能有助於記住我們在上文中提出的物理直覺,我們認為增加G或M(即增加重力)會縮短地球掉落的時間,而增加R會延長時間。 為了使它起作用,必須在最終方程的分母中出現G和M(提升到某種力量),而在分子中出現R(提升到某種力量)。

如果您使用這三個量,最終您會發現滿足以上約束的唯一公式是:

時間=(R3 / GM)1/2。

(在這裡,上標「1/2」表示括號中的項的平方根被取下)這是我們將用於信封估計的後面的公式。這一定是正確的公式嗎?不,不完全是。可能有一個數字(如2、3或7)在前面乘以這個公式,如果不進行完整的計算,我們就無法確定這個數字是什麼。然而,在這類簡單的問題中,前面的數字不太可能很大;天文學家喜歡說,上面的方程對一個「數量級」來說是有效的,它也許不能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它會給我們一個足夠接近的估計值。

如果我們把m,r和g的值加到這個公式中,我們得到的答案是500萬秒,大約是58天。這和真正的答案有多接近?好吧,如果你仔細研究了所有複雜的積分,精確求解地球落在太陽上每個時間點的位置,你得到的公式是:

Time = 1.1 ( R3 / GM)1/2.

所以這兩個公式是一樣的,準確率約為10%,這是非常好的!真正的答案是大約65天,但是信封背面的答案非常好,可以說「大約兩個月」,就像我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所說的那樣。

注意事項:一些讀者可能會對上述討論和信封背面的方法有異議。以下是可能提出的一些問題:

信封背面的方法總是有效的嗎?不,在比這個複雜得多的問題中,可能有不止一種方法可以把所有變量組合起來,得到正確的答案單位。它之所以在這裡起作用,是因為問題非常簡單(只有三個變量:m、r和g),以至於在最終的公式中沒有其他可能的變量排列方式。如果您具有一定的物理背景,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在更廣泛的情況下進行封套計算。例如,在這裡討論的問題中,你可以利用地球到太陽旅行的兩個不同點的能量守恆來得到正確公式的估計值。試試看你得到了什麼!回答:如果選擇起始位置和「中間點」作為兩個位置,那麼能量守恆減少到方程gm/r=v2/2,其中v是地球在中間點的速度。當然,我們知道地球的速度會隨著它的下降而增加,所以很難精確地計算出它在任何一個給定的點上是什麼,但是如果你把v估計為「r除以時間」,那麼你會得到一個最終的公式:

時間= 0.7(R3 / GM)1/2,

其數量級與上述公式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它會給您一個不太準確的答案(稍微超過1個月而不是2個月),但是對於一個數量級的估計仍然是有價值的-計算絕對足以告訴您地球贏得了 不要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掉入陽光,也不會等待數百年!

有關計算此問題答案的其他方法的信息(包括帶積分的完整方法以及涉及軌道物理學的整潔方法),請參閱此問題的PhysLink答案。 (涉及軌道物理學的方法是一種不錯的捷徑,它在這裡適用,但不適用於其他問題,其方式與量級估計的方法相同。基本上,如果您將地球掉入太陽的角度視為非常大的一半 軸長等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的橢圓形細長軌道,那麼您可以使用克卜勒定律證明時間必須等於0.55 / 2年,大約65天。)

我們為什麼不必擔心M,R和G之外的其他數量? 您可能會認為,其他一些事情,例如地球的質量,地球的大小和太陽的大小,可能會影響上述問題的答案。 但是,如果我們查看這些數字,可以發現這三個數量相對可以忽略不計。 地球的質量約為5.97 x 10^27克,比上面引用的太陽少幾十萬倍!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它的引力與太陽的引力相比肯定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如果您對物理學有一點了解,那麼在太陽引力的影響下,地球落到太陽的速度將不會受到影響 在地球質量上,由於相同的原因,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羽毛和錘子將以相同的速度下降)。

同樣,地球的半徑約為6.37 x 108釐米,太陽的半徑約為6.96 x 1010釐米。它們分別比上述地-日距離小約24000倍和215倍!所以,舉個例子,雖然你認為地球墜落到太陽表面所需的時間比假設所有太陽的質量都位於太陽中心所需的時間要短,這在技術上是正確的(這是我們在上面計算的)。事實證明,這種差別是微不足道的。「額外距離」不僅只有總距離的1/215,而且地球在下降時加速這一事實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當地球到達太陽表面時,它的運動速度非常快,因此,與下降所需的總時間(如我們在上面看到的,大約幾個月)相比,下降到太陽中心所需的「額外時間」非常短(大約幾分鐘)。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Kell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被外星人偷走了,那地球上的人類需要多久才能發現?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宇宙中存在著高等智慧生命,它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過我們,如果他們把太陽快速移走,那地球上的人類多久才能發現?如果太陽被移走,那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人類多久才能發現太陽不見了?人類如果要想發現太陽不見了,主要是依靠觀測。
  • 太陽繞銀心轉一圈需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由於太陽的質量非常大,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以上,故可以認為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引力中心,所以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會環繞太陽公轉。根據牛頓力學,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向心力由行星和太陽之間的引力提供,具體公式如下:可以看到,只要知道太陽的質量、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就能計算出行星的公轉速度。知道了公轉半徑和速度,就能算出公轉周期。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也可以算出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周期。那麼,一銀河年會是多久呢?
  •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眾所周知,人類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我們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直至獲得對地球的統治權,但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僅僅有地球,而且還包括了太陽系,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小成員,並且當我們每天跟著地球一起自轉時,地球也在圍繞著太陽做著公轉。
  • 科學發現太陽有「終點日」,人類還能在地球生存多久?
    雖然如今我們說「火星移民計劃」,但是從探索的火星情況來講,依然是不符合人類的要求,火星表面如今氣溫差距大,同時人類最需要的氧氣,水等基本性的物質都沒有。所以說,人類不可能不依靠地球的資源而能夠成功地移居到火星上去,這是一個事實存在,加上如今移居火星的飛船也未建立好,所以「火星移居計劃」如今基本上就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
  • 太陽有壽命嗎?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太陽、太陽系、宇宙全部都是有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缺一不可。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地球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多久呢?太陽的生命終結了,地球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
  • 沒有太陽,地球上的生物將無法生存,那它還能存活多久呢?
    文/瑤堇雲詩沒有太陽,地球上的生物將無法生存,那它還能存活多久呢?古人見太陽不知道是什麼,只覺得是理所應當,但隨著天文學的誕生和興起,一直到如今,人類已經是知道了宇宙中的一些星球,雖然科技並不是很發達,但是對於太陽的一些基本信息還是知道不少的。太陽是一顆恆星,恆星嘛,就是不動的就是了,至於行星也很好理解,它們一直圍繞著太陽轉,一直在行動嘛,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一圈需要多長時間?
    比如我們人類生活得地球,就有一顆衛星月球,月球繞地球需要一個月,地球繞太陽需要一年,後來人們又發現太陽系不是宇宙的全部,而是繞著一個叫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而且還計算出太陽系繞這個中心所需要的時間,有多久呢?
  • 從太陽看地球的生命「界限」!人類文明還有多久時間?
    隨著太陽系的發展模式轉變,越來越人在擔心我們地球的一個「未來變化」。從如今的情況來說,地球的生態環境確實很糟糕。為何這樣說?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地球生態環境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高溫,乾旱,強風暴的威脅強度和頻率都比以前大很多,所以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地球真的是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是越來越不合常理了。依照地球如今的情況,人類文明還有多久時間?
  • 如果太陽「熄滅」了,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看後大吃一驚!
    科學推算,太陽正處於青壯年時期,也就是說它的熱核反應已經進行了一半的時間了;再有近40億年的時光,太陽就不能發光發熱了。屆時,即使當初那個太陽沒有塌陷,引力沒有發生變化,地球接收不到光和熱,至少會回到冰河時代,人類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即將滅亡
  •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對我們影響巨大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在旋轉的,而太陽系是繞著銀河系中央在旋轉的。地球繞著太陽系公轉一周,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四季,但是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一周會有什麼變化呢?是不是給地球的司機室差不多的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侏羅紀時代是在大約2.5億年前結束的,那這與太陽系繞銀河系轉有什麼關係呢?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如果從地球表面運行的飛行器來看,目前速度最快的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飛機,其飛行速度為11200公裡/小時,約合3.1公裡/秒,相當於音速的9.2倍,環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6個小時,在地球上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應用到航天領域,則基本上連龜速都談不上。
  • 太陽快熄滅了怎麼辦?科學家發現恆星會返老還童,太陽瀕死還能搶救一下,地球不必去流浪
    這種光輻射不僅僅帶給了地球熱量,而且光的壓力對抗了太陽向內收縮的引力,所以太陽才會維持穩定的大小。隨著時間的延長,太陽內部的氫原子會越來越少,最後氫聚變會消失。此時,沒有光輻射對抗太陽引力形成的壓力,太陽會向內部收縮,引起太陽內部溫度升高。太陽內部的溫度升到1億度的時候,會點燃氦。
  • 太陽正在變亮,10億年後地球不宜居,人類能夠度過這一劫嗎?
    太陽還有約50億年的壽命,是依據宇宙觀測和科學測算,像我們太陽這樣質量的黃矮星主序星壽命約100億年,現在年齡已經約46億歲了,因此大概就還有五六十億年,就將壽終正寢。太陽死亡前,會有一個紅巨星過程,這個時間沒有多久,外圍物質會飄散到太空,只剩下中心一個緻密的核心,那就是太陽的屍骸,叫「白矮星」。
  • 地球的「終點日」或已提前到來!人類還能在地球上住多久?
    地球的"終點日"或已提前到來!人類還能在地球上住多久?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已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了整整46億年了,而存在生命的歷史,也超過了38億年,當然,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地球先後出現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最終誕生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而根據同位素地質測定法,我們可以找到地球已經有了46億年的壽命,那麼地球的壽命終點又在哪裡呢?人類又還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
  • 推動地球 離開太陽 「流浪地球」能否在未來實現?
    在50億年後,太陽會耗盡燃料並且擴張,並且很可能吞噬地球,更緊急的威脅是全區變暖引起的大災變。一個可能的方法是把地球移到一個更寬的軌道,而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圖解:50億年後,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後,地球被燒成焦土的假想圖。但是我們應該怎麼做?並且有哪些工程上的挑戰?
  • 為什麼地球的自然壽命比太陽還長?可以達到100萬億億億年
    太陽已經存在50億年了,再過50億年,太陽將變成紅巨星,併吞噬地球,所以地球還能剩50億年的生存期。太陽的壽命是100億年,地球的壽命略小於太陽,大概是94億年。小學科學課本知識告訴我們地球已經46億歲了。卻沒有人告訴地球能存在多久。
  • 《流浪地球》中的科學:太陽何時吞併地球?需要啟動流浪地球計劃
    《流浪地球》海報本片中一個細節,正是因為太陽的膨脹,地球在數十年後會被吞沒,所以人類才啟動「流浪地球」計劃的。那麼,劇中所描述的太陽膨脹,究竟是為什麼呢?這是否是憑空杜撰的呢?太陽內核不斷進行的核聚變使得太陽不斷發出光和熱但是太陽的「燃料」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從太陽誕生至今已經由46億年的歷史了,雖然經過科學家的推測,太陽還會持續近百億年,但是那一天終究會到來。在《流浪地球》中,劉慈欣做的事只是把那一天到來的時間大幅提前了而已。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
    宇宙中絕大多數星體都是同時可以自轉和公轉的,地球是這樣的,就連是太陽也不例外。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是一天,也就是一個地球日,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所用的時間是一年,也就是一個恆星年。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和大多數行星的公轉軌道一樣,都是橢圓,而不是標準的正圓,所以想要精確計算出地球公轉軌道的周長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此外,地球由於受到月球的引力擾動作用,所以其近日點與遠日點的距離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這樣一來導致的就是橢圓軌道的半長軸和半短軸也不是固定的,不過這種變化也不是太大罷了。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日地之間的太空卻冷冰冰?
    地球上主要的能量來自於太陽輻射,而太陽能夠時時刻刻向外輻射能量主要是因為太陽內核正在發生可控的核聚變反應。可是太陽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太空溫度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呢?恆星核聚變反應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搞清楚太陽具體是如何產生能量的。
  • 地球公轉一周大約是多久時間是多少 來了解一下吧
    地球公轉一周大約是多久時間是多少 來了解一下吧時間:2020-08-10 12:07   來源: 等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公轉一周大約是多久時間是多少 來了解一下吧 地球公轉一周大約是多久時間是多少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8.9 解答 螞蟻莊園8月9日的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