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太陽、太陽系、宇宙全部都是有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缺一不可。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地球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多久呢?太陽的生命終結了,地球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
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恆星,它的質量非常大,光是太陽質量就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正是由於太陽巨大的質量,太陽系中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是以太陽為中心進行公轉的。
從第一個細菌,第一朵花,第一條魚,第一隻爬行動物,第一隻哺乳動物,第一個人出現以來,所有的生命都沐浴在太陽的光輝之下,實在很難想像,太陽有一天會消失。
所有的恆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燃料池,太陽也不例外,構成太陽的主要元素是氫和氧,而太陽發光發熱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火焰燃燒,而是核聚變。
在太陽核心高溫高壓的作用之下,氫原子變得活躍起來,它們在高速的狀態下相互撞擊,形成了氦原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損失並釋放出一定的能量,將質量轉變為能量,這就是核聚變。
既然是燃料,就有用完的一天,那麼太陽的燃料什麼時候用完呢?
太陽的宿命
根據恆星的相對半徑、相對亮度、相對質量和表面亮度,將恆星進行分類,並且在赫羅圖上進行排序。在赫羅圖上,太陽位於主星序,是一顆黃矮星,一般來說黃矮星的壽命為100億年。
根據科學家的測算,我們的地球已經45.5億歲了,所以太陽也至少有45.5億歲了。這麼來看,太陽差不多都已經過完生命的一半了。
在燃燒完了核心的燃料之後,太陽會產生什麼變化嗎?它只是不再發光而已嗎?
目前的太陽仍處於它的青年時期,隨著它內部氫元素的不斷消耗,太陽會慢慢地進入到它的老年時期。等到太陽內部的氫快用完的時候,它就會脫離主序星的系列,開始膨脹,體積會變成原來的好多倍,成為一顆紅巨星,然後繼續燃燒裡面聚變形成的氦。
在這個時候,雖然太陽的表面溫度沒有剛開始那麼高了,但是它的亮度卻增加了。
即使當太陽步入了紅巨星階段,它仍有10億年的壽命。但是這對地球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早在太陽成為紅巨星之前,地球就已經不宜居了。
地球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呢?
人類可能是地球史上最有野心也最有憂患意識的動物,意識到地球早晚有完蛋的一天,所以不斷地探索太空,希望終有一天能在茫茫的宇宙中尋找到另一個家園。
但是人類能活到太陽80億歲,或者90億歲的時候嗎?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30-40億年嗎?
盛極一時的恐龍統治地球也還不到2億年,人類更是區區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有沒有可能人類所謂的高級文明堅持得還沒有恐龍久呢?
我們再來回顧從35億年前到現在,地球從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進化出了現在我們現在看到的多姿多彩的生物。那麼再35億年過去,地球進化水平又該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了呢?
如果幾十億年後,地球一直都被人類主宰著,那我們可以理解為地球的進化能力並沒有提高嗎?當太陽走向沉寂的時候,地球就是陪葬品。
小結:
和所有的事物一樣,不僅太陽是有壽命的,宇宙也是有壽命的,只是各自的命運不同而已。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動力和能量來源,太陽的沉積預示著整個太陽系的沉寂,那麼太陽的壽命有多長呢?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一般來說壽命是1000年,然而現在的太陽已經45.5億歲了,也就是說生命只剩一半了。等到太陽將內部的氫快燃燒完畢之時,太陽會快速膨脹,體積是現在的好幾十倍,地球要麼被吞沒了,要麼被烤焦了。
我想提一個問題,你認為30億年後人類還可能是地球的主宰嗎?人類想移民外星做的是困獸之鬥嗎?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